四阿哥胤禛高兴的点了点头。 田蜜就回寝宫去换一身轻便一点的衣服,她大病初愈,加上前几天跳入湖水里救人,病情就有些反复,如今仍然是弱不胜衣,走路需要人扶着。 这个时候青鱼把一挂朝珠端了过来,“娘娘,这是佟家送来的贺礼,整整一串的东珠朝珠。” 东珠在东三省,是龙兴之地出产的珍珠,在这里是最珍贵的珍珠,只有太后皇后和皇帝才能用东珠做朝珠佩戴。 田蜜叹口气,“这是皇后用的东西,我一个皇贵妃没胆子用,收起来吧,以后别拿出来。” 这六个大宫女互相对视了一眼,只好把这东西收拾了,田蜜上辈子没有家人,所以对四阿哥付出一腔母爱。她也期待过和佟姐姐的娘家人有着很好的关系,只不过如今有些不确定了。 佟家会不会太猖狂了。 想着这个问题,她出门的时候遇上了特意等着的陈公公,这位老太监是康熙的生母,也就是佟姐姐的亲姑妈留下的太监,据说康熙小的时候背着他四处玩耍,现在是自己这承乾宫的管事太监。也是他刚才替自己接旨送礼部官员出门的。 “娘娘,皇上刚才传话了,说十天后廿三是个好日子,要去崇山祈雨,让您带着四阿哥陪驾。” 田蜜点了点头,跟着她一起出门的四阿哥忍不住问:“公公,额娘的身子长途劳顿会不会受不了?” “有太医随行,而且这次去豫鲁一带,那里有几个名医在当地有口碑,也是带娘娘去看病的。” 尽管如此,四阿哥还是不希望额娘到处颠簸,于是晚上康熙来吃晚饭,四阿哥忍不住问了:“那些名医比不上宫里的太医吗?为什么还要去找他们给额娘看病?” “他们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被征召的,这个事情太复杂,你以后就懂了。” 康熙刚敷衍了自己的四儿子,转头就看见表妹端着茶过来了,“你怎么亲自动手了,有奴才呢,歇着吧。” “也没有多重,表哥请喝茶。”田蜜坐到康熙对面,她自从来到这里,和康熙没有见几次,但是物质方面对方没有亏待过自己,有什么好东西都往这里送了,仔细的品一品这种关系,或许爱情是有那么一点,更多的是亲情。 此刻的康熙特别放松,他闲闲的喝了一口茶,“胤禛年纪也不小了,等这次从外边回来,就把他送到阿哥所去,也该上学读书了,以后做一个贤王辅助太子。朕给他选的师傅是顾八代,他学问好,是胤禛的总师傅,其他诗文谙达以他为尊。胤禛,不可仗着是皇子就不听师傅的管教,要是让朕知道你在尚书房里不好好读书,回头就教训你。” 又告诉田蜜,“你也别宠着他,自古慈母多败儿,他除了衣食住行,其他的你不要插手,外边有师傅教他读书和做人,朕这个做阿玛的也会管教他的。”
田蜜想了想,“那他现在用的人手还需要臣妾给他挑,其他的臣妾也管不着了。” 康熙点了点头把四阿哥赶走,他有话跟田蜜说。 “乾清宫的宫女有几个要挪回后宫,她们的位份朕都写在纸上了,住的地方你看着安排。” 李德全赶快把一张叠好的纸交给青鱼,青鱼捧着给了田蜜。田蜜这才反应过来,心想这渣男,后宫东西十二宫,除了储秀宫景仁宫和景阳宫不住人,再把自己的承乾宫去掉,只剩下八个宫殿,里面的人都塞不下了,你还吃野食,选秀的秀女不够你祸祸吗? “知道了,回头臣妾看看哪里有空。” 康熙这次来,除了安排这个,还给田蜜带了不少好东西,一尺见方的箱子,满满的五箱子珠宝,除此之外还有一大箱子书。要是按照田蜜自己的兴趣,肯定是把这些珠宝都摆在自己跟前一件一件的欣赏。如果要按照佟姐姐的习惯,肯定会把书拿出来先翻一翻。 田蜜想着等到康熙走了,这些珠宝再拿出来慢慢欣赏不迟,这一会儿还是先翻一翻书吧。 让人把箱子抬过来,田蜜打开盖子之后,还不忘问旁边的康熙,“这是新书吗?能闻到一股墨香。” “嗯嗯,有些不错的,不能放乾清宫了,太子越来越大,这些书放在前面被他看到了容易移了性情。而且胤禛也要从你这里搬出去了,他们兄弟都摸不到,得空了咱们慢慢品读。” “什么书不给他们看?” “村言俚语的话本。”康熙捧着杯子喝了一口茶,悠哉乐哉的示意田蜜,“表妹先看看。” 田蜜拿起一本,封皮写着《列国游记》,翻来第二页,大概意思是周游列国的所见所闻汇集成册,田蜜就翻到第三页,一个人的名字赫然出现在眼前,忍不住把姓读了出来:“西门……”! 这位大官人出现的地方要么是水浒传要么是某某某词话,想当初上大学的时候,田蜜还听了一学期对某某某词话的分析。 心脏受到了暴击,当初佟姐姐嘱咐自己照顾好她表哥的时候,对她的表哥赞不绝口,称其为君子,看看看看,君子就这样?! 想到这里忍不住扭头看了一眼康熙,赶快掩饰自己,毕竟贵女是不允许读这种书的,而贵女也没有渠道得到这些书,强做镇定,“臣妾还以为是一些正儿八经的见闻游记,没想到看了一页就是文词浅显的大白话,这些书臣妾不屑读之。要读就应该读《滕王阁序》这种的,处处用典,读来回味无穷。” 康熙哈哈大笑,伸手把箱子合上,“《滕王阁序》都被民间夸作是第一奇文,非也非也,论气势论华美比不上《讨武瞾檄》《哀江南赋》。那些是给读书人读的,可谓是阳春白雪,这一箱子就是下里巴人了,你当初没进宫的时候,夸岱读这些有没有告诉你?” “没有。” “算啦算啦,他也没那个胆子,”随后把田蜜抱在怀里,“你肯定读过,你说你为什么脸都红了。” “没……没有。” “好了好了,不逗你了,你身子骨这段时间时好时坏,再放任下去未必是好事,咱们一起去祭祀求雨,也能求天地保佑你,外边盛传朕克妻,虽是谣传,朕心里也担心克着表妹了。朕想和你长长久久白头到老,你也别难过,虽然封你为皇贵妃,和皇后差了一线,但是后宫以表妹为尊,等咱们一把年纪了,朕再加封表妹为皇后。” 第二天把康熙送走,承乾宫就来了一个不速之客,是五阿哥的生母宜妃娘娘,这位娘娘的出身好,进宫后无子封妃,在宫里没有收到什么磋磨,所以整个人就显得明媚动人,说话也爽利大方。 “今儿来这里,一是感谢娘娘当日救五阿哥,咱们有一说一,就算是臣妾跳进去了,把老五救了也未必搭救四阿哥,娘娘这一点让臣妾佩服。凭着娘娘这胸怀,足以母仪天下,娘娘做皇后是早晚的事儿,臣妾心服口服。”先吹捧田蜜,接着话风一转,“二是臣妾力量微弱,不是那边人都对手,特意来和娘娘联手,让东边那贱人付出点代价。” 东边就是永和宫,永和宫的主位是德嫔。 “当日五阿哥回来跟臣妾说是六阿哥把四阿哥和他推下了水,臣妾也找过皇上,但是那贱人手脚很麻利,伪造了证据,那个在御花园当差的小太监也亲口承认是他不小心把两位阿哥给推下去的,后来受不了刑死了,他家人除了一个妹子,其他的人早就没了,他那个妹子以前被人收养了,昨天臣妾收到的消息说是被拍花子的给拐走了,已经有好几天没出现过了。天下哪有这么巧的事?臣妾也相信五阿哥亲眼所见。所以这件事臣妾不打算吃这一个哑巴亏。” 田蜜有种新奇的体验,这种给儿子找回场子的事儿自己从来没遇到过,“你说的对,自己的儿子说的每句话做额娘的都相信。老四也不能这么吃亏了,你打算怎么办?说来听听。” 嘴上这么说,脑子里已经冒出了一个词儿叫“借刀杀人”。看来,宜妃想借自己这把杀一杀她的眼中钉的锐气,或许还是一石二鸟之计,想到这里,田蜜有兴趣听她讲下去了,看她打算怎么忽悠自己。
第3章 3 在宫里,要相信一句话,那就是前朝后宫是通着的,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别信后宫不可干政这样的鬼话,是不可以直接干政,而是可以委婉的干政。 其实田蜜想说,后来有个慈禧太后她光明正大的干政了。 在宜妃的讲述中,德嫔是一个很阴险的女子,但是在田蜜的的分析中,她要么很聪明,要么是背后有高人支招。 嫔这个位份在眼下的后宫是一个分水岭,有的女人终其一生不能踏过这条分水岭,比如早先的庶妃那拉氏,生了三个儿子全部夭折,连排序都没他们兄弟的份,她自己就混成了一个贵人。有的起点就在这条分水岭之上,比如宜妃,比如如今的皇贵妃也就是田蜜这具身体的原主,还有就是钮祜禄贵妃。 也有人很幸运,一路上升,比如德嫔。德嫔如今是嫔不假,但是人家早就享受妃的待遇,而且,最重要的是康熙宠爱她,她的终点谁也说不清在哪儿,谁也不敢断言,因为她有个儿子叫胤祚,这个名字连太子都忌惮三分。所以,嫔以下的羡慕她,嫔以上的厌恶她。 用宜妃的话来说,“谁都看不惯她。” 德嫔得意了这么久没有倒霉也是有原因的,这就是田蜜觉得她聪明的地方,她得宠了以后就把娘家的势力扯了起来,为了洗脱包衣奴才的身份,她求过康熙给娘家抬旗,这一条被允许了,因为四阿哥和六阿哥的面子在哪儿放着,不抬旗,他们哥俩低了其他兄弟一头。 她娘家的姻亲遍布内务府的几个重要衙门,自从她出息了以后,大家自发的结成联盟,所以德嫔在宫中的势力很大。 包衣不一定都是家中的女孩进宫伺候人,他们中有出息的直接做官,比如如今的江南三大织造。 所以,德妃娘家的关系不止在后宫,也在前朝。 田蜜听了暗暗心惊,这个时候已经决定联系佟家的人了。 但是脸上显得很轻松,“妹妹说了这么多,想说什么?” “臣妾听说,皇上让您安排乾清宫的宫人到后宫来住,里面有个黄贵人您听说了吗?” “黄贵人?”没印象。 在宜妃的讲述里,黄贵人也是包衣,祖上是被俘虏的明朝官员,很早就投降了满洲,他们家在内务府也有些势力,重要的是他们家想复制德嫔的成功事例,这位黄贵人从小就饱读诗书,精通琴棋书画,进宫之后,因为学问好直接成了御前女官,专门给皇上磨墨的。听宜妃打听来的消息,这黄贵人和康熙诗歌唱和,很有文采。 然后宜妃出主意,“让她挪到永和宫,往后的事儿不用咱们姐妹管了。只需要坐山观虎斗就行,咱们不用出手就能让德嫔吃亏。” 听着这主意挺好的,“这事不急,让本宫瞧瞧她的成色,她要是个面团,扔给德嫔还不够德嫔揉捏呢。”
耽美小说 www[.]fushutxt[.]cc 福书 网
我期待烟花漫天,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318 首页 上一页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