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 遇见你之前,我不曾看过别人;遇见你之后,别人我不曾看过。 文章不会很长,更新注定很慢。 别拿它当正经小说,就当是唠嗑吧,我慢慢唠,您慢慢看,别急…… ps:不晓得jj还是不是动辄抽个风,若是抽风就去微博看吧,那里相对稳定些。 内容标签:情有独钟 搜索关键字:主角:姬水,伊苒 ┃ 配角:周予筱,封梓镜,方佳惠,胡小兵 ┃ 其它:GL 一句话简介:随便写写
第1章 “姬水!” 伊苒叫着她的名字从梦中醒来。 多久没有梦到她了?很久很久了啊,久到似乎已经记不清她的模样了。伊苒想着,看了看闹钟,六点半,该起床了。 伸个懒腰,盘起头发,刷牙洗脸,新的一天。 把牛奶放进微波炉,伊苒一边往面包片上涂着果酱一边努力想着刚才的梦——睁眼的刹那全忘了,只记得梦到了她。 算了,想不起来就算了,伊苒摇了摇头。 电话响了,是胡小兵的,伊苒按了扬声器,一边喝着牛奶一边问:“有事?” “老公查房算不算事?”胡小兵的音调里带着明显的调侃。 “有事说事,没事挂了。”伊苒没心情同他玩笑。 “那就说正事吧。伊苒,咱们好歹也结婚一周年了,晚上一起吃个饭吧。” “有必要么?” “有啊!做戏做全套,怎么也得拍个照发个朋友圈让大伙儿都羡慕嫉妒恨一下才像恩爱夫妻吧,晚上我接你去?” “好。” 一年了么?真快,是啊真快,跟她分开也有五年了呢。伊苒挂上电话,看着剩下的半杯牛奶发起了呆,相爱不过一年,分离足足五年,前后加起来竟是六年了,时间啊,总是快的叫人措手不及。 是怎么跟她认识的? 伊苒的思绪回到了六年前的秋天,那个刚与她初识的傍晚。 那年九月,伊苒24岁,在清华美院读研三。那天她的导师方庭海要去北大见个老友,老友是搞美学的,方庭海觉得老友的研究对伊苒有帮助,便把她也带了去。 方庭海跟老友会晤完毕后,伊苒没有随着他一起返校,而是一个人去了未名湖溜达。她不常来北大,但是对这里也并不陌生,毕竟清华北大是邻居,两边的学生互相串门很方便。她是山东人,研三了,面临着留在北京还是返回家乡的问题,也面临着毕业作品和毕业论文的问题。去留问题好说,哪里工作好就往哪里去,毕业作品也好说,搞创作本就是她的强项,只有毕业论文是个难事,一想到几万字的论文脑袋就直发晕,她得去湖边透透气,顺便好好琢磨一下怎么才能让论文顺利通关。 微风习习,垂柳飘飘。九月的傍晚少了午时的暑气,带了几分清凉,秋的味道愈发浓了些。 伊苒无心赏景,只毫无目的地围着湖闲逛,逛累了就在湖边找个空着的座椅坐了下来,随手拢了拢披散在背上的头发。她的头发又长又多,发质也顶好,长发的优点自是好看,缺点也显而易见——洗头麻烦。该去剪掉一截了,她想着。 她抬起手腕看了看表,不到六点,还早,不急着回去,可以再放空一会儿。又掏出手机来看了看,有几条短信,是闺蜜向尚发来的,问她在哪里。她低头回了短信,收起手机,抬起头,眼睛不自觉地就被不远处的那道倩影吸引住了。 那女孩身形苗条,个头蛮高,大概172左右,穿着一件宽松的白色衬衣和一条七分牛仔裤,长长的头发还有些潮湿,可能是刚刚洗过不久。她有着一张极标准的鹅蛋脸,白净又秀美,一字型的眉毛下有一双大而亮的眼睛,深邃并富有神采,鼻梁不算太高,却有着恰到好处的直,嘴唇不厚也不薄,丰润而柔和。她站在岸边,正半仰着头喝矿泉水,随着脊背的微微后仰,秀雅的脖子和美丽的锁骨就被暖橘色的夕阳镀了一层柔和的光,这场景,竟与林青霞饰演的东方不败在水中饮酒的形象有几分想象。 伊苒就这样被她吸去了全部的注意。美人在骨不在皮,女孩算不得那种倾国倾城的美人,可是她的骨骼很匀称,骨相端正,精神奕奕,这种由内而外的美更让人赏心悦目些。 似乎觉察到有人在看自己,女孩喝完水稍稍侧了下身,就看到了伊苒——一个看起来跟自己差不多大的姑娘。 女孩很大方地朝着伊苒笑,伊苒回过神,眨眨眼睛,也回以一笑。 “天气很好啊。”女孩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对着伊苒说话。 伊苒看看四周,附近只有她们两个,便自动接过话来:“是啊,秋水长天的。” 女孩问:“你是哪个系的?” “我不是这儿的,是隔壁学校的,”伊苒朝清华的方向指了指:“美术学院的。” “难怪你乍一看有些不食烟火,学艺术的女生好像没几个不好看的。”女孩俏皮地眨了眨眼睛。 伊苒脸皮薄,经不住夸,脸一下红了。她长得确实很秀气,前庭饱满,眸子清澈,睫毛长长,双唇娇艳欲滴,从侧面看跟朱茵极为相似。她的专业是国画,平日里舞文弄墨是常事,又爱看书,身上自然就带了一股书卷气,这书卷气虽说容易给人一种似有似无的距离感,但是距离不食人间烟火也相当遥远。 伊苒望望远处的水面,问:“你是本校?” “嗯,考古的。” “多让人向往的专业。” “还好吧,”女孩抿嘴笑笑,走近几步:“姬水。我的名字。” “在水一方的水?” “嗯。” “伊苒。”伊苒站起来,跟姬水并肩站着——两人差不多高。 “所谓伊人的伊?” “嗯。” 一片柳叶飘下来,落到伊苒的碎花长裙上,姬水很自然地伸手拈起叶子,微微笑着看她,轻声道:“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微风扫过湖面,湖水泛起涟漪,伊苒的心就这样随着湖水轻轻漾了一下,24年来,第一次。
第2章 “伊苒,这是要发朋友圈的,你笑的稍微发自内心一点成不成?”胡小兵皱着鼻子,高举着手机抱怨道。他脸部线条轮廓分明,剑眉鹰眼高鼻,整个人气宇轩昂的挺俊朗,只是一皱鼻子就带了几分猪相,十分滑稽。 “答应跟你吃饭已经很勉强了,你还要我发自内心?别得寸进尺。”伊苒拿过他的手机看看他们的合影,感觉挺满意的:“俊男美女的,这不是很好嘛,就这样吧,发吧。” “哪里好了?你笑的也太假了点。” “人人都有自己的日子要过,你发个朋友圈别人扫一眼点个赞也就算了,你以为谁会真正在意你?别太拿自己当回事。”伊苒放下刀叉,正色道:“胡小兵,我最后一次提醒你,我不爱吃西餐。” “中餐不是没西餐有氛围嘛,”胡小兵安慰她:“不过是做个样子,凑合凑合吧啊。再说偶尔换个口味也不错,人这辈子这么长,好吃的东西有那么多,老吃中餐多亏。” “有些东西不用尝试,看一眼就能知道喜欢不喜欢,我只吃合胃口的。” “所以到现在你的朋友还是只有那么一两个,你也30的人了,性子老跟小龙女似的可不大好。” 是了,伊苒性子寡淡,与人接触慢热的紧,活了这些年也不过只有向尚这一个同性朋友,异性朋友就只有胡小兵了。向尚是她高中同学,俩人一起考到北京来读书感情自然很好,只是她们不是同一个学校,不常见面。胡小兵比她高一届,是她师哥,他俩都是方庭海的学生,又是老乡,胡小兵对她十分照顾。若没有胡小兵常在她耳边碎碎念,在姬水离开的这些年她简直不敢想象该怎么挺过来,她挺感激胡小兵的,也一直拿他当哥哥看。 想到姬水,伊苒又走开了神。 她记得她跟姬水在初识的那个傍晚说了很多话,这顶不符合她一向慢热的风格。通过聊天,伊苒知晓了姬水跟她同岁,比她大几个月,也是读研三,正在犹豫是否继续读博,也在犹豫是否去国外长长见识。她也告诉了姬水她正在为毕业论文烦恼不堪,她说:“我属于实践类,写作方面本就属于弱项,研三了,一方面要搞毕业创作,一方面还要写长篇小说似的毕业论文,脑袋真是大的要死。” 姬水问:“是为毕业论文头疼?” “嗯。” “其实论文也没你想的那么难写。”姬水沉吟片刻,说:“我教你一些写论文的技巧吧。” 随后两人像久别的老友般围着论文这个话题聊了许久。伊苒能跟一个刚认识的人聊那么久这是她从来不曾经历过的事,这种感觉很奇妙。姬水像是给她施了什么魔法,引着她的思维不停地围绕着姬水的讲述去旋转,期间竟未曾走过一丝一毫的神,要知道聊论文这种枯燥的事是极容易让人走神的啊。 两人从人约黄昏后聊到月上柳梢头,姬水请伊苒去校外的食堂畅春园吃了晚饭,随后又骑着电动车把她送回了学校宿舍。电话自是互相留过了,从此伊苒论文上再有问题就去问姬水,姬水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地告诉她该怎么写,一来二去的,俩人越发熟络了。 熟络后的两人不会只围绕论文这样一个小小的话题打转,聊天的范围也就由点跑到了线又从线跑到了面,而对彼此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刻。伊苒发现姬水是一个全能型人才,她涉猎的东西多,知识面十分广,除了对自身专业的精通,她还懂音律会古筝,懂书法会画画,懂政治通人情,爱骑马会滑雪,懂经济识古玩,文章写的棒逻辑推理强,对数字也极在行。姬水这种复合型人才伊苒的学校里也有不少,不过男生居多,女生可能也有,但伊苒从没接触过。姬水似乎就没有不懂的东西,这一点让伊苒极为惊讶,她想姬水的家庭环境一定是极好的,就像高晓松,他说他是他家混的最差的一位,可这所谓最差的一位都不知比一般人强多少倍。成长环境决定见识多少,若没有从小的熏陶,想培养出这种孩子来是有些难的。 姬水在校外有套一百三十多平的房子,是她父母在她刚读研的时候买给她的,离学校不算太远,四五站地,平日里多是骑电动车往返。伊苒跟她熟识后,她就常带伊苒去自己家里玩。 房子是精装,风格简约,主色调是灰和白,不奢华但有格调。无论地段还是小区环境,都决定了这套房子价格不菲,伊苒有些好奇姬水的背景,只是姬水极少提到她的家庭,偶尔提及也是一语带过,只说父亲是公务员母亲是老师,其他的不肯再多发一言。伊苒不是多话的人,姬水不提,她也不多问。伊苒的性子很让姬水喜爱,而姬水的脾性也很对伊苒的胃口,她们的接触愈发多了,甚至多到一日不见就互相思念的程度。 两人的相处是从什么时候起变的不再那么单纯的?伊苒记得应该是在姬水生日那天。
耽美小说 www[.]fushutxt[.]cc 福书 网
我期待烟花漫天,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52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