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

搜索被攻击,晚上将关闭搜索功能

为了读者更好的阅读体验,近期服务器升级中

首页 > GL百合
 收藏   反馈   评论 

女世子(GL)

作者:于欢   状态:完结   时间:2022-12-10 18:23:45
  内廷只有坤宁宫还掌着灯火,皇帝沐浴更衣回来,只见沈氏坐在镜台前,缓缓散下青丝。
  十余年过去,丝毫不见眼前人容颜衰老,“好奇怪。”
  “奇怪什么?”沈氏一边对镜梳头一边问道。
  “今日姐姐替我梳头,已然见有华发,可是我见姐姐,容颜却没有丝毫改变。”赵希言道,“甚至比晋王妃王氏看起来,还要年轻。”
  沈氏随后放下手,“晋王妃已是生育了三胎之人,难道陛下不知道生育会使如此加速衰老与缩减寿命么?”
  赵希言愣了愣,“听过医师说女子生产,异常凶险,如过鬼门关,宗妇因产子而亡的,也有不少。”随后走到沈氏身后一把环住,“听着属实吓人。”
  沈氏随后叹了一口气,这样的场景她曾见过,尤其是在紫禁城的内廷中,后妃不过是为皇帝诞育皇嗣的用具罢了,“纵使如此拼命诞育子嗣,却也得不到男人的怜惜,何苦作践自己。”
  赵希言搂着妻子,“姐姐就这样陪着我,再也不必遭受天下的不公。”随后将人一把抱起。
  那未系紧的衣裳忽然散了开来,二人刚沐浴完,沈氏只穿了一件单薄的衣裳,散开后,身体几乎一览无余。
  赵希言遂将她抱到榻上轻轻放下,一脸笑眯眯的盯着沈氏,目光在她身上游走,“今日可是大喜呢。”
  ——
  洪佑十五年,裕王妃诞下一女,洪佑十八年,裕王病重,而第三子尚未诞生。
  ——裕王府——
  裕王少年起身体一直欠佳,近些年病情加重,直至太医摇头,回天乏术。
  裕王病重,皇帝于百忙之中抽身出宫,亲临裕王府探望。
  身怀六甲的裕王妃与侧妃及两位夫人都候在寝殿门口连连抽泣。
  裕王妃牵着嫡长女,长子与次子都为庶子,各自躲在生母身后,还不知发生了什么。
  “妾叩见陛下,圣躬万福。”裕王妃带着王府内廷的一众朝皇帝行礼。
  赵希言抬了抬手,“你身子不便,就不用多礼了,裕王他如何了?”
  听到皇帝问话,裕王妃便更加伤心了,连连哭道:“殿下他……”
  赵希言便明白了,裕王大概是撑不过今日了,遂走进了寝殿。
  裕王妃紧跟上前,走到裕王榻前,挺着大肚子吃力的俯下身,“殿下,陛下来看您了。”
  此时的裕王已病入膏肓,本就瘦弱的身躯如今像一副枯骨,他睁开眼睛,泪水不停的从眼睛流出,裕王妃见状便起身。
  皇帝走上前,在裕王身侧坐下,裕王吃力的抬起手,皇帝握住,一边道:“三郎,朕在。”
  “哥……哥……”裕王握着皇帝的手,看着眼前自己仅剩的亲人,“三……郎……从没……忘记……母亲的……教诲……”
  由于关系并不亲近,裕王对这个仁慈的兄长一直心存敬畏,也一直谨小慎微,害怕自己不讨喜,无诏也不敢进宫。
  “朕知道。”皇帝拍了拍裕王枯瘦的手背。
  裕王又看了一眼自己的内廷妃子,“请陛下……赐她们还家。”
  “好。”
  十八年秋,裕王赵瑞病逝于京师裕王府,而就在裕王病逝不到一月,第三子诞生,皇帝为其辍朝七日,并将幼子接入宫中抚养,未诞育王子的夫人悉数赐归家中,其余庶子得封郡王,未成年开府前先由嫡母王氏抚育。
  ——金陵——
  前司礼监掌印王怀忠并未随皇帝迁都顺天,而是留在了南京。
  此时的王怀忠已是满头白发,在这十余年中,一直由永康末年所收养的孙女照料。
  王氏端着一盆水,刚要进门时忽然一个不小心将水撒了一地。
  年迈的王怀忠拄着拐杖走出,“怎么了?”
  一阵秋风略过王宅的大院,吹拂着年轻女子的发梢,她弯腰拾起铜盆,“爷爷,不知为何,三娘适才心头传来一阵刺痛,只觉得闷得慌。”
  王怀忠虚惊了一口气,他撑着拐杖一步一步走到中堂坐下,闭着眼睛长叹了一口气。
  半月前京师就有消息传出,裕王赵瑞病重,皇帝下旨,召命各地名医赴京。
  如此,可见裕王的病之重,一连半月过去,各地名医汇聚京师,却不见皇帝封赏下来,恐是无人将裕王医治好。
  王怀忠拿着先帝赏赐他的短刀,眼里充满了无奈,“这都是命啊。”
  (完)
  【作话】
  下本开女庶王近代篇,请帮忙收藏一下哦,具体开文时间会在qun和weibo通知。
  
 
210.后记
  永康末年,洪佑皇帝登基为帝,是为仁宗。
  洪佑二十八年,裕王幼子年满十岁,更名为赵桢。
  洪佑三十三年,晋王第三子赵顼年满二十岁,皇帝于宫中为其举行冠礼,封吴王,开府置属于京师。
  同年,吴王大婚。
  洪佑三十五年,赵桢提前冠礼,封越王,开府京师,于次年娶锦衣卫指挥同知周康次女。
  洪佑三十八年,晋王赵哲病逝,帝悲痛,为其辍朝三月,谥号恭,为晋恭王,其嫡长子袭封晋王。
  洪佑三十九年吴王妃诞下嫡三子,同年秋,越王妃诞下嫡长子。
  洪佑四十一年越王赵桢病逝于府内,帝悲痛,辍朝三日,以皇太子礼下葬,谥号懿,其世子赵煦承袭越王爵。
  洪佑四十九年,仁宗大病一场,由沈皇后代为理政。
  洪佑五十年,皇帝病愈,吴王赵顼嫡长女及笄,洪佑五十一年,吴王嫡长女下嫁,王女出嫁,京师大喜。
  洪佑五十五年,吴王赵顼嫡长子吴王世子于吴王府举行冠礼,娶将门之女为世子妃。
  洪佑五十七年,吴王赵顼嫡长孙诞生,同年,吴王病重,皇帝下诏接入宫中。三月后,吴王病逝于紫禁城,辍朝七日。
  洪佑五十八年,吴王世孙夭折,越王赵煦及冠。
  随着皇帝越发年迈,一场立储风波即将席卷京城。
  内阁臣子换了又换,而皇帝仍是那一个,自洪佑五十年后,皇帝退居乾清宫,不再日日早朝。
  “吴王聪慧,越王仁孝,二子都是立储的合适人选,且自幼都是养在你我膝下的,立谁为储,当真是个难题。”皇帝看着大臣们呈上来的奏疏有些犯难。
  “总有一个偏爱的。”沈氏从旁道,“每日都入内请安,若晚了时辰不见,陛下也总是念叨着,生怕他们不会来了。”
  皇帝思索了一会儿后,便在立储的诏书上提了笔,随后将其封起,又重新再书写了一道,一道交给信任的心腹大臣,一道则给了沈氏,“立储的密诏,在我百年之后再公之于众。”
  ——
  洪佑五十九年,皇帝病危,帝后抚育过的宗室子弟跪满了整座坤宁宫。
  哭泣声声频频传来,洪佑五十九年夏,皇帝病逝于坤宁宫,举国哀痛,庙号仁宗,葬于献陵,共在位六十年,六十年间,大兴仁政,四海安宁,无敢犯者,史称洪佑盛世,亦成为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作为帝王与沈皇后一人而终,也成为了一段流传千古的佳话,时人称仁宗皇帝长情,无不称颂,沈皇后也为后世女子所钦羡。
  帝驾崩之时,万民跪于紫禁城前临哭,边境番邦听闻,君臣临东方,掩面落泪。
  仁宗皇帝的丧事处理完后,沈皇后于同年崩于坤宁宫,皇后崩时献陵尚未关陵,次年春,嗣君亲送皇后沈氏灵柩出殡,与仁宗合葬献陵。
  帝后陵前有禁军护卫,百姓只得于远处跪拜,几处皇陵中,为献陵扫墓人最多,多为受帝后恩惠赐还的宫人与太监。
  数百年后,此陵安然存世。
  【作话】
  ——悬念留给大家猜哦——
  非常感谢大家一路支持,爱你们哟——
  新文应该不会隔太久,但会休息一阵子,具体时间看qun或者weibo;
  没有意外的话,作者菌会在这个频道一直写下去,非常感谢小可爱们的陪伴。
  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都能找到女盆友——


耽美小说 www[.]fushutxt[.]cc 福书 网
我是黑粉我有话说,去评论一下>>

我期待烟花漫天,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