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有时候,生命就是这么神奇。明明自己没有辞职的话,现在应该已经在公司了。可是现在居然自己会鼓起勇气,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开始一段完全陌生的生活。 林亦舒望着窗外蜿蜒起伏的山路,头顶的天空格外湛蓝,飞翔的鸟儿都充满着自由的气息。 这次突然的决定,是平日里随遇而安的林亦舒,完全做不出来的,可以说是太冒险了。但是她意外的乐在其,毕竟生活总是需要一些刺激、乐和期待。 经过两年的社畜生活,林亦舒还算是攒了一些钱。这几万块钱,在一线的大城市里连个厕所都买不起,但是如果在农村的话,足够她生活几年的了。 她一边坐在汽车上,行过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这里不像她之前工作的城市,只有望不尽的雾霾和汽车尾气。 同时她还在心里给自己算着后路。自己现在2,如果在两年之内没有步上正途的话,重新找工作也是完全可以。毕竟年轻就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资本。 汽车嘟嘟嘟的驶入村庄,在马路边上几只大鹅见到,扑闪着翅膀,一路的追在车后面赶,激起一路尘土飞扬。 路上几乎见不到来往的私家车辆,这里与外界交流最重要的方式,就是每天趟的公交车。也亏得交通是政府社会福利的一部分,不然这个偏僻的小村庄怕是要与世隔绝自给自足了。 “这个村庄基本的交通还算是畅通,能送快递的基本只有邮政,其他快递会送到县城里的快递点,要自己拿。上网也能办宽带入户,买个路由器有了网,在哪里不能过呀。” 余林林看着村里凹凸不平的土道,周围矮小的房屋,生怕好不容易抓来的林亦舒跑路,抓紧搬出了现代人的命根——f。 “还好,比我意料的好多了。”林亦舒一脸平静,显然这村子额情况还在她的意料之,并没流漏出失落感。 她小时候也是从农村出来的,二十年前的农村,凭想像差不多能猜出来是什么个情况。有这样的经历,这村子的情况也不是那么难以接受。 “我先带你去村长家,让他给你安排个住处。”余林林说着,领着她来到一个矮小的砖房面前,不过与其他房子相比,这间屋子的台阶意外的高了两阶。 屋子里传来拐杖戳在地上哒哒的声音,咯吱一下,门开了。一个白发的老爷爷推门而出。在这种村子里,一般都是由老人担任重要的职务。在没有外界知识传入的情况下,年长本身就是智慧的象征。 老人伸捋了一把花白的胡子,瞥了一眼站在林亦舒旁边的余林林,笑的像个老狐狸。
“胡村长,这位是来这里扶贫的林亦舒,林老师。她大学专业是园艺学,可以对你们村子里进行农业指导。” 林亦舒对着村长半鞠了个躬,就算是打了招呼。 这村长听了这话皱了皱眉,脸上的皱纹都挤在了一起,看起来颇为为难。 “这一看就是细皮嫩肉的女娃娃,没吃过苦,上连个茧子都没有怎么下地啊,还给我们指导?来我们这里肯定是要吃苦的,小丫头哪里来的回哪去吧。” “胡村长,这话不是这么说。人比畜生高级的原因不就是长了脑子么?只有智慧才是进步的根本。而且您可别小看我,地我可是没少下过。” 林亦舒在大学的时候,实验室的花草都是她照顾的,就比如那个草莓,从组织培养再到无土培养最后栽到地里。这可都是她一包圆的事情。那时候每年秋天的时候,她们实验室都能吃上自己培育的。 这村长,眼睛滴溜溜的转了一圈,肚子里不知道在想什么东西,片刻后,他开口道:“小丫头,这么说我可要考考你了。我们村里有一块地,肥沃的很,经常施肥。但是就是长不出庄稼。如果真能找出什么毛病,我就承认你还有些本事。” 片刻后,一行人就来到了一块荒地之。胡村长把面前的一片黑黝黝的土地指给她们看。还没等他解释,林亦舒已经走过去,蹲下身用拈了些地上的泥土仔细观察起来。 “这土黝黑黏腻,肥料是半分不缺的,你们施肥还挺勤的嘛。” “有的有的,这块地不长东西我们心疼很久了。有肥料就给它加上,想着能改善土质。” 林亦舒听了这话不禁笑出了声,这块地的问题她已经知晓。“这地方原先是不是一处池塘?水干之后,剩下就是这肥沃的塘泥。” 这村长有些意外,他点点头道:“曾经这里是一处池塘养鱼的。因为养的鱼不抵我们吃得快,再后来天气干旱,也就荒废干涸成这个样子。” 林亦舒在心里一个念头闪过,嗯?爱吃鱼,似乎等稳定以后可以发展一下。 “这块土地的问题就是太肥了。你看,塘泥细密黏腻,再加上后施的肥料,用这样的土种地,很容易就会烂根。土壤的养分其实有分为几种。水分、养分、空气、温度、扎根条件和无毒害物质这都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你这只有养分够了怎么能行?” “我的意见是,首先测一下土壤酸碱度,用石灰粉或铁粉硫粉一类,把酸碱调到适。之后要把泥土深挖暴晒晾干。之后再掺入沙土,如果有苗长出来,再根据生长情况调节施肥。” 这一串话把胡村长说的心服口服,但是他嘴上还是在逞强:“小丫头还是会点东西,这块田就是用来考验你们这些外来人的。如果这都不会,根本就别想进我们村子。” 余林林借此会趁热打铁,“看嘛,南农的高材生,哪是你随便就问住的。今天就让她住下吧,村长你也知道,我们这任务下得紧,赶着脱贫致富呢。” 这村长没理由推脱了,他留的白胡子被他吹得一翘一翘,“行吧,村里还有唯一一间空屋子,让她去住吧。城里来的娇滴滴小丫头肯定不愿意和别人住一起。” “谢谢村长。”林-安静-听从安排-亦舒开心的笑了起来。有些小庆幸,还好在学校背的书没全忘光,不然今天怕是要丢人了。 林亦舒走在路上,这一路遇见的东西都让她好奇,街道上有家养的鸡鸭鹅在路上走,还有黄色的小土狗被拴在门口汪汪直叫,街道边有菱形的摊位,有的是卖早午饭食,有的干脆就把自己家的农产品摆出来售卖。 她好奇望过去,在这个村子里,竟然能接受以物易物。 她眼睁睁的看着有人提着一篮土豆换了鸭蛋回去。这种只存在教科书的购买方式让她新奇不已。她把这记在心里,等自己种上地以后,也可以来换东西。 终于,走到了村子的最北端,一个空荡的院子正出现在林亦舒的视野正。这个院子不仅看上去不破旧,甚至算的上是她在这个村子里见过最好的一个院子。 “这村长真是的,嘴上说想把我撵走,竟然能把最豪华的院子让我住下。看起来人还是不错的嘛。”林亦舒嘴上哼着轻快的小调,一蹦一蹦的迈进门。 只见这院子坐北朝南,采光极好。古意盎然的围墙是看起来特别结实的小屋和一片荒芜的庭院,在这庭院之,甚至蜿蜒的干枯水沟,上面的水痕展现出这原先是一个人工河。 只是墙面上胡乱攀爬着的无数爬山虎,以及入目的一片及腰枯草,展现出一片荒凉景色。 林亦舒忽然从心里冒出一句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她有些可惜,如此美景居然这样就荒废了,不行,一定要把这院子重新装扮的漂漂亮亮的。 走进房间里,本来她都准备好面对一室的灰尘蛛网了。出乎她的意料,这屋子竟然意外的干净整洁,就像是有人定期来打扫过一般。 这村长人是真的好,不禁留了最好的院子,还给打扫卫生,这是什么神仙待遇?老村长的形象在林亦舒的眼里又高了些许。 来到新家第一要事就是——打扫卫生。一直到日落西山,林亦舒才觉得自己有些饿了,一天的忙碌让她忘记了吃饭。这也是之前上班留下的坏毛病。 没有外卖林亦舒看着里硕大的字:范围内无商家配送,意料之的难过。走上街,她随便进了一家店里,点了碗炒粉。就在等餐的空挡,她突然看见店门口蹲了一只毛绒绒的家伙。 不一会有个阿姨小心的从后厨端出来了一碟炒粉,林亦舒下意识伸要接过,不料这阿姨理都不理,从她旁边大步走了过去。 恭恭敬敬的给门口的奇怪猫咪端到眼前,不仅如此,还双合十,闭目念念有词,是大型的封建迷信现场本场。看到这一幕,林亦舒在心里开始嚎叫,这是我的炒粉!明明是我先来的! 终于,那个像猫一样的小东西吃了东西之后,走远不见。林亦舒好奇的凑过去问这阿婆。 “阿婆,这是什么啊?” “这是狐神的化身。”
第3章 “我们这个村子被狐神护佑,有几百年了。在路上经常会遇见不同的小猫和小狐狸,这些就是护身的化身,要好好对待,能给人带来好运的。”这老妇解释道。 她去后厨端出了林亦舒的晚饭,放在了桌子上。顺势她就坐在了林亦舒的对面。 “小丫头,你不是本地人吧。怎么不在城里,却来到这里了?”阿婆关切的问道。 “在大城市里好是好,不过压力太大。”林亦舒开玩笑的指了指自己的发际线,“在大城市忙来忙去的,您老看我头发都掉了不少。” 这几年来,村子里的人越来越少。年轻人去到大城市里面,村子里只剩下些老人。而林亦舒本身是城里人,竟然会主动到她们这个小村子里,简直是不可思议。这婆婆哑然失笑。 林亦舒继续问道:“婆婆可以多说一些狐神的事情么?我刚到此这里,从来没听过类似的事情。” “这个村子刚建立的时候,就有狐神的传说了。传说是古代战乱,狐神不忍见生灵遭此劫难,用神力把受难的流民聚集在她居住的山边。你看周围全是山的就是。”阿婆伸指向窗外,正是林亦舒一路上见到一片连绵起伏的大山。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把这村子都叫了狐神村。这路上经常会遇见不同毛绒绒的小猫小狐狸。你还别说,这些小家伙不仅可爱,而且还会带来好运,帮人实现愿望。” 林亦舒偷偷看了眼上的搜索结果,狐狸居住在森林草原半沙漠丘陵地带。这山上还真是一片片的树林,是狐狸的栖息地。 “后来一群小年轻非说是封建迷信,把名字改成这样,班西村多难听啊。唉”上了岁数的人总是喜欢絮絮叨叨个不停。 这村子还挺可爱的嘛,会经常遇见这些小动物。林亦舒一直都挺喜欢猫猫狗狗之类,她之前的愿望就是有一个自己的房子,养一只自己的猫来着。 至于信狐神能实现愿望这种神神叨叨的传说,林亦舒却是不信的。她一直主张看到的才是真实。 “有心愿的时候去狐祠拜拜,放点供品很灵验的。喏,狐祠就在村子最北边路旁矮矮的一个小祠堂就是。”说着,她拿随一指。
耽美小说 www[.]fushutxt[.]cc 福书 网
我期待烟花漫天,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56 首页 上一页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