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收到那封署名为不肖有缘人的信后, 白冷草就一直心发慌。 “戊子遇劫, 宜早北迁!”这八个大字一直萦绕在白冷草的心头, 马上就要过年了,过完年就是戊子年了。 年还没过, 县里就已经开始到处征兵了,这些天白家药铺收治了不少伤者,皆是因为反抗征兵被打伤的。 白家药铺里治疗跌打损伤的药材和一些名贵药材也都被县尉领兵抽调走了。 县衙里的官爷嘴上说着是抽调,但实际上却是一文钱都没给, 跟被强征也没啥区别了。 白家虽然在县里经营了好几代,但他家人丁单薄, 没有在县衙说得上话的亲戚, 所以他家才率先被强征了。 白冷草看现在这形势,自家遭劫的可能性太大了, 所以打算提前动身,哪怕损失点钱财,也不能让白家人遭难。 白冷草经历的事多, 心里明白, 这仗一旦打起来,肯定是要征军医的。像自家这样的情况,儿子白苍术铁定要被强征的,若是战争形势不乐观, 自己这把老骨头很可能也得跟着上战场。 白苍术是白家最后的独苗苗了,白冷草可不敢拿儿子冒险, 孙女才四岁,不能让她没了爹,所以白冷草宁愿损失点钱财,把田地、房子和铺子抵给当铺,也要拿着钱赶紧往关外跑。 “爹,信上不是说咱家戊子年才有劫嘛,现在离戊子年还有些日子呢,咱们就算要走,也不用这么着急吧,过完年再走也不迟。” 白苍术一直不太相信那封信上的事儿,想不明白自家老老实实开医馆,谁也惹不到,咋会遭劫呢。 他想挺到过年后再看看,若是真有遭劫的迹象,再走也不迟,反正家里值钱的东西已经卖得差不多了! “不能再等了!等过完年,这天下就要大乱了,咱们路上就不安全了!现在虽然冷一些,路上可能遭点罪,但能保证咱们安全到关外!”白冷草一改往日的好脾气,冲着自家儿子就发起了火,忍不住吼出了声。 白冷草最看不惯自家儿子这优柔寡断的性子,干点啥事磨磨唧唧的,还不如儿媳妇沈氏。 白冷草这些年在县里给人看病,也积攒了不少人脉,县里这些有钱人对天下的形势是最敏锐的,稍微打听一下,就知道这天下马上就要乱了。 白冷草不是不识字的普通百姓,他虽然醉心医术,但也不是真的不问世事,只不过是对这些事不感兴趣罢了,但现在自家都要在劫难逃了,不感兴趣也得四处打听了。 五岁的小皇帝登基后,各地藩王都不消停,藩王们全都开始招兵买马。 三王爷这些年在藩地的生活奢靡无度,跟散财童子似的,花钱如流水,库里既没钱也没粮,他想要招兵买马,兵马从哪里来?钱从哪里来? 平民百姓被征兵,乡绅地主就得被征钱,背后没靠山的人,无论贫富,谁都留不下。 只不过乡绅们在本地树大根深,一旦强征,很可能逼得他们拿钱直接跑了。管他们要钱得智取,要费些精力,所以暂时才没征到他们头上。 白苍术在县里也算是有些家业的有钱人了,他家没有靠山。白家现在是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杀,此时不走,以后再想走就得脱层皮了。 白苍术见老爹都发火了,不敢再说什么,老老实实跟在老爹身后,拿地契和房契去当铺里换了钱,然后对外宣称爷俩要去关外采买些药材。 关外的人参、鹿茸、灵芝和雪蛤油都是出了名的药材,自然也是出了名的贵。 白苍术对外宣称去关外采买药材,钱不够把房子和铺子抵押了,倒也没引起大家的怀疑。 白苍术和白冷草把家里的钱都换成了金子,然后陆续采路上能用到的东西,为去关外做准备。 因为白冷草早早就把自家值钱的东西换成钱了,所以家里真没啥值钱的东西了,三天就把事情准备妥当了,随后白家人就坐着马车往关外去了。 护送白家人的镖师是镖局武力值最高的镖师陈虎,跟他一起的镖师也个顶个地武艺高强,这一路白家人的安全肯定是有保障的。 白苍术对陈虎有救命之恩,陈虎又是出了名的忠义之人,所以不用担心镖师们见财起意。 白家出动了两架马车,白苍术和媳妇抱着女儿白芷坐在一架车里,白冷草则跟自己的老仆坐在一架车上。 白家的仆人很少,都是跟了白家几十年的老仆人,白冷草临走前,给这些家仆发了卖身契和遣散钱,只带了无儿无女的老仆人白管家去关外。 在当铺收房子和铺子之前,这些老仆人还是可以暂住在白家的,至于房子里剩下的那些家具,这些仆人想卖就卖,白冷草也不管了,反正自家不要了。 白苍术到了关外后,才给亲家沈守仁写信报平安,虽然两家关系不算亲近,但把人家闺女带去了关外,咋样也得给写封信。 至于沈守仁会不会大骂白家人,白冷草也没法管了,形势所逼才出此下策,挨点骂也只能认了。 过完年后,关内果然乱了,野心勃勃的藩王们拒绝去都城朝拜新帝,全都苟在藩地里等待时机,那些兵强马壮的藩王率先发难,趁机扩张地盘。 戊子年的大雪下得尤其大,像是在哀悼无辜死去的百姓们,觉得他们死得太冤了。 老实生活的百姓战死沙场,那些野心勃勃的蛀虫们却整日歌舞升平,这世道真他娘的不公平。 关外的百姓们能过上和平的日子,还得感谢有个心怀万民的统治者,不然关外百姓的日子肯定要更难过。 戊子年的大雪封住了村道,赵晟和黄豆腐没法出门做买卖了。 不仅永安镇和吉昌镇都去不了,连去大河冬捕也不行了。冰面被冻得太厚实了,想要凿穿冰面太累人了。 反正今年已经捞了几百斤的鱼儿了,鱼儿都是赶集卖掉的,价格非常喜人,黄豆腐和赵晟赚了不少钱,这一冬挨冻受累也值了。 黄豆腐和赵晟没法进行冬捕了,就待在家里整天打牌,打牌四人组一边打牌,一边唠嗑,吹吹乎乎一天就过去了。 打牌四人组中有三个人明年要盖瓦房,所以几人的话题就一直围绕着盖房。 黄家明年春播后打算盖两间跟赵晟家一样的瓦房,赵甫也有这个打算,更巧的是,李宝柱也有这个打算。 今年的大雪压塌了不少房屋,本来想晚几年盖房的赵甫和李宝柱也不得不提前盖房。 反正家里都不差钱,早点住进瓦房,也能早点享福。 黄家自不用说,两间大瓦房钱早就攒够了,要不是因为不想在村里招人眼,他家去年就能盖了。 赵甫这两年养蜜蜂攒下了不少家底,去年棉花和水稻又是大丰收,他家现在有足够的钱盖房,再也不用因为钱而烦恼了,也不用舍下脸皮四处借钱了。 李家也要盖两间跟赵晟家一样的大瓦房,一间是留给大胖娶亲用的,另一间则是留给李家一家老小住的。 等小胖和老胖长大后,李家还会再盖一间新瓦房,让三个儿子一人一间,即便住在一起,也互不影响。 李富贵是村长,当初给他家分的地要比一般村民多,他家有三垧地的旱田和两垧地的水田,以后分给三个孙子也是够用的。 李家虽然没有买卖,但是靠着家里的田地和养猪的手艺,这些年也攒下了不少钱,家底还是很丰厚的。 孙大娘一直想把黄念花聘给自家大孙子,但眼看着黄家越来越有钱,有些担心黄家瞧不上自家,所以一直没敢说,怕被拒绝了尴尬。 孙大娘听到黄家有盖房子的打算,当机立断决定盖房子。要紧随黄家的脚步,给大胖盖个大房子,等以后提亲时,也能有点底气。 过了年后,大胖十六岁,黄念花十五岁,两人青梅竹马一起长大,从小一起玩耍,情谊深厚,两人还是很般配的。 黄豆芽希望自己上一世的养母、这一世的侄女能有个好归宿,健康幸福地过一生,所以对黄念花的亲事尤其上心。 对于李家的心思,金氏和黄豆芽都有所察觉,虽然孙大娘没有直说,但平时唠嗑,也能感觉出来她家对黄念花的看重。 金氏和黄豆腐还是很满意李家的,若是真跟他家结亲了,闺女就嫁到自己眼皮子底下了,天天能看到闺女,还能有啥不满意的呢。 黄豆芽也挺希望自家侄女嫁给大胖的,她是看着大胖长大的,对这孩子的秉性很是了解。 李家人都是好相处的,黄念花嫁过去绝不会受婆婆气。 而且大胖现在长得愈发俊秀了,黄豆芽这个颜控,对大胖那是万分满意。 不过即便黄豆芽和哥嫂都很喜欢大胖,但也没替小花做决定,毕竟是小花嫁人,还是要让她自己做选择,他们三人只负责帮忙把关。 好在黄念花的年纪还小,定亲也不着急,再过一年定亲也是赶趟的,先让孩子在家里当几年无忧无虑的小闺女。 二月二过后,关外的天逐渐变暖,厚厚的雪层融化了,黑土露了出来,农人们又开始了一年中最重要的春播。 赵晟家的旱田地依旧是半垧地棉花和半垧地黄豆,房前屋后种些小麦。 赵晟家的大黄在正月十九当天生了个小牛犊,春播时已经恢复体力了,可以拉犁翻地了。 至于这头小牛犊,则提前被黄豆腐预定了,好好养两三年就可以下地干活了。
今年的水田地,黄豆芽依旧打算继续雇人,还雇去年的那几个人插秧,可谓是相当省心了。 “媳妇,咱家的葡萄今年真能结果吗?” 赵晟正在媳妇的吩咐下,给去年种的葡萄搭架子,看着绿油油的葡萄秧子,赵晟回味着葡萄的美味,就忍不住想流口水。 去年秋天,赵晟又去县里买葡萄了,可惜走遍了县城的市场,也没找到那个卖葡萄的摊位,只能带着馋虫返回家中,心里期盼着自家的葡萄秧子能早点结葡萄。 “放心吧,肯定能结葡萄!勤上肥、勤浇水,到秋就能吃到甜葡萄了。” 黄豆芽见过山上的野葡萄,基本上都是两年就能结葡萄,所以非常肯定地跟男人保证道。 “咱家这葡萄要是甜的,我就把西山边上那个山头买了,咱也不在山上种地,直接在山上种葡萄。等到秋,我就拿葡萄去县里卖,肯定能赚不少钱。” “要是这些葡萄卖不掉,就把葡萄晒成干吃,咋样咱家都亏不了。” 得了媳妇的保证,赵晟顿时升起了雄心壮志,往西边远眺,看到那个低矮的小山坡,想象着满山都是葡萄的样子,顿时喜笑颜开。 自打做了买卖,赵晟现在看啥都是钱,媳妇做点好吃的,赵晟就想拿到集上去卖,奈何家里人手不够,好些买卖都做不了。 “行!都听你的。”黄豆芽一脸崇拜地望着自家男人。心想着,嫁个有正事的男人真好,万事不用自己操心,日子过得真舒心啊。 “咱家的杏树结的杏子要是好吃的话,再往山上种点杏树和枣树!”
耽美小说 www[.]fushutxt[.]cc 福书 网
我期待烟花漫天,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31 首页 上一页 13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