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置办齐全,姜棠看时辰尚早兜里还有余钱,转身就进了一家装潢大气的酒楼。 不仅装潢大气,酒楼名字也大气,叫做“赢天下”。 进去就有小二引着入座,座位之间用珠帘隔着。 小二肩膀挂着一条布巾,“小娘子想吃些什么?” 姜棠头一回出来吃,隔着珠帘看别的桌都是这样,问:“都有什么?” 小二报菜名跟说相声似的,“我们酒楼最好吃的是蟹粉狮子头,取得的安丰湖的蟹,帮厨用蟹八件一点一点挖出来的。小娘子一个人来用饭,两道菜就够了,不如再来一道红烧乳鸽,都是精心喂养,每日飞够一里地,肉质才这么紧实。” 姜棠今天带了五两银子出来,不怕吃不起,“那就要蟹粉狮子头和红烧乳鸽。” 小二记下菜,又问:“小娘子可要酒,我们这儿都是陈酿。” 虽然嘴馋,但姜棠前日落水,还是不喝为妙,“不要酒,就这两道菜,再加两碗饭,快些上。” 小二:“好嘞。” 过了大约一刻钟,小儿就把蟹粉狮子头端上来了,只一小盅,里面一个拳头大微微染着酱色的狮子头,上面点了橙黄色的蟹黄。旁边两缕青菜,汤色清寡。 姜棠闻了闻,还挺香的。 米饭是和狮子头一起上来的,碗也就手掌大,姜棠庆幸自己要了两碗饭。 她夹了小口狮子头放嘴里细细品尝,和她做的红烧狮子头不一样,这个肉质软而不松,咬下一口汁水充盈,肥嫩却不油腻,除了猪肉的味道还有鲜美的螃蟹味,入口各种味道好像在舌尖上跳舞。 上头点的蟹黄都渗出油来了,什么都好,就是太少了。 吃了半个狮子头,另外一道菜也上来了。 红烧乳鸽皮特别劲道,红烧汁味道带着点甜味,里面的鸽肉软烂入味,一抿即化。往米饭里舀两勺红烧汤,拌上红烧鸽子肉和狮子头,一口下去既有猪肉又有鸽子肉。 可真好吃。 两道菜两碗饭姜棠吃了两刻钟,连汤都没剩下,吃完她喊小二结账。 店小二:“诚惠一两八钱银子。” 姜棠看了看面前的空盘子和鸽子骨头,又问了一遍,“……多少?” 店小二笑着道:“小娘子,总共一两八钱。” 一两八钱,将近二两银子,那就是两个月月钱……猪肉才十文钱一斤。 姜棠抬起头,和店小二四目相对,店小二笑得越发和善,“小娘子?” 除了太小,还有一个缺点就是太贵。好不容易出个门,还能遇见刺客。 姜棠肉疼地从荷包里数了一两五钱零三百个铜板,去五香居买点心还能一天一块吃好几天。这下可好,一顿全吃了。 出来一趟就花了三两银子,花了钱就想把银子赚回来。 姜棠记得白薇说做了吃食可以卖给府上的丫鬟小厮,她又买了米面肉菜,柴火和炭火也买了不少,这才回侯府。 这两天陆锦瑶一天去三四次下人房,其余时间一直盯着点心铺子。 铺子的装潢已经弄得差不多了,姜棠教的点心师傅现在能顺利把芋泥糕、千层、戚风蛋糕这三样点心做出来了。 这三样点心帮了不小的忙。 安阳郡主那日送来了药材,陆锦瑶回了一盒点心作为谢礼。虽然没有明显表现出喜欢来,但今早上陆锦瑶又差人送了一盒,安王府下午立刻回了礼。 另外几家也派人递了帖子,关系维系地尚好。 姜棠没出事,怀兮膝盖上的青紫慢慢消下去,对陆锦瑶来说这就是最好的事。 也算是因祸得福,安阳郡主常打发人问姜棠的状况。陆锦瑶和安阳熟识,如今更显着交好了。 那日听安王妃说安阳胃口差用不下饭,陆锦瑶还让赵大娘去安王府一趟。 赵大娘带回来不浅的回礼和打赏,回礼给陆锦瑶的,一把金瓜子是给她的。这打赏在陆锦瑶的面子上,也看在她和姜棠学的那些菜上。 冲着金瓜子,赵大娘也得把姜棠喂的白白胖胖。 看一切都往好的方向发展,陆锦瑶慢慢舒展了眉头,相比之下,正院就没那么舒心了。 郑氏连吃点心的心思都没有了。 虽未挑明,但郑氏知道,顾见山的婚事怕是泡汤了。 安阳郡主体弱,安王妃不会把掌上明珠嫁过来。而燕茗双,弄出这样的事更不可能嫁过来。 说起来郑氏心里也有气,到这儿赏个花还弄得鸡飞狗跳的。她还挺喜欢姜棠的,这是没出什么事,要是出了事……郑氏也觉得心疼。 郑氏有两个女儿,两个女儿都远嫁。 她喜欢陆锦瑶是因为陆锦瑶有做主母的风范和气度。喜欢姜棠是因为姜棠用心就像女儿在身边孝顺一样。 选儿媳妇还是得陆锦瑶这种撑得住场面的,燕家的小娘子不行。 下午陆锦瑶去正院,郑氏让陆锦瑶看看还有哪家的小娘子适为新妇,“就算看怕也赶不及了,你五弟月底就要走了。” 算着就还有两三天。 听郑氏提起顾见山,陆锦瑶神色不变,“那儿媳细心留意着。” 郑氏满意地点点头,话音一转关心起陆锦瑶的身体来,“这几天连番折腾,你身体怎么样?” 陆锦瑶笑着答道:“府医诊了脉,说是一切都好。” 只有月初那几天折腾,后来每天吃得好,就没有不适了。这两日虽繁忙,但也就多走几步,只要不磕了碰了就不会出事。 又说了一会儿话,眼看就要到饭点了,陆锦瑶适时告了退。 回去的路上陆锦瑶忍不住想,顾见山要走了,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她猜李太医是顾见山请的,但姜棠至今还不知道。 顾见山这个人,陆锦瑶想试上一试。 姜棠一直在下人房。 下人房院子极大,一到晚上更显寂静。 姜棠晚上又喝了一盅鸡汤,她躺了快三天了,晚上闲着没事,就在屋里写写画画。 她上午上街,想了一些关于点心铺子的点子,就先写下来。 反正是陆锦瑶的铺子,若是觉得有用自然最好,若是没用就当打发时间了。 上午在酒楼吃饭,都不知道价钱,吃完才后悔没早点问问。 五香居也是这样,人人都知点心贵,穷人望而却步,但贵的点心还分三六九等,根本不知道哪个价高。 只要店家给称了,那买了东西的人就算没吃没掏银子,也不好意思拒绝。
第一回 是能多赚钱,但长此以往,来买东西的人自然会少。 一样东西一样价钱,都给标好了,不识字的人看见牌子也会问。买东西的方便卖东西的也方便。 还有就是些讨巧的主意,比如制卡充值,充值的人买点心每样都便宜一些,一次充多少钱可以送盒点心,若是好吃觉得值,大多数人都会往里面放银子的。 其他比如买点心送小东西啦……姜棠写了一张纸。 写完,姜棠把纸吹了吹,叠好就去了正院。 正院灯火通明,白薇说大娘子和四爷正在用饭,“你怎么过来了,夜里风凉也不怕头疼。” 姜棠道:“我有事想见大娘子,一会儿你进去帮我通传一声。白薇,我买了米面,你一会儿算算有多少人要从我这儿买吃食,晚上我就做。” 白薇点头如捣蒜,“好啊好啊。” 姜棠去耳房等陆锦瑶用完饭,过了大约小半个时辰,白薇才来叫她。 白薇:“大娘子让你去书房。” 姜棠跟着白薇去了书房,路上,白薇一边走一边道:“大娘子这两天胃口尚可,昨儿赵大娘去了一趟安王府,得了赏赐,回来可高兴了。你那天也看见了,安阳郡主身体不好。我听说夫人这两天又用不下饭了……” 白薇知道只有这么多,全告诉姜棠了。 姜棠想起安阳郡主送给她的药,不知她是不是和郑氏的症状一样。
姜棠:“我知道了,多谢。” 姜棠低着头进屋,到陆锦瑶身边才抬头看了眼。 露竹在一旁伺候笔墨,姜棠先是行礼,才把自己写的东西拿出来,“这是奴婢下午想的,请大娘子看看有没有用处。” 陆锦瑶微微叹了口气,“让你好好养病,怎就不听。” 姜棠:“奴婢已经大好了。” 听姜棠大好了,陆锦瑶没再说别的,摇了摇头就看起姜棠写的东西。 上回看姜棠写字还是签文书,写的是她自己的名字,歪歪扭扭。才几日,字写得就比原先好看了。 陆锦瑶从头到尾看下来,越看越心惊。她上面写的东西第一眼让人诧异,可细想想,竟觉得十分有道理。 陆锦瑶把纸放下,“上午出府了?” 姜棠点了点头,“奴婢去赢天下吃了一顿,事先不知道价钱,吃完才知道多贵。但吃都吃了,肉疼也得把钱付了。” 陆锦瑶莞尔,赢天下是好吃,但她更喜欢姜棠做菜,胜在味道新奇。 不过,就算做菜也有不想做的时候,出去吃倒也不奇怪。 陆锦瑶道:“去那里点几道菜就要几两银子。我看你写的……也是因为这个吧。牌子做成什么样的,要挂起来吗?” 姜棠道:“挂起来好看些,上面写点心的名字,下面写价钱。还有这是入口的东西,不是买菜可以挑挑拣拣,最好用琉璃做一个隔断。” 有些点心便宜,直接摆在那里难免有人想用手碰。 琉璃价贵,价钱越贵的越通透。还是前几年兴起的,寻常百姓家用不到,只有谁家盖暖房才在棚顶用几块。安王府的正院就是琉璃窗,屋子特别敞亮。用琉璃做隔断,是好看些。 如果不是姜棠,陆锦瑶想不到这些,她从姜棠那里买的点心方子,也给了银子。 按理说应该银货两讫,但是二十五两银子算得了什么,兴许铺子一个月的利润就比点心方子的钱多。 姜棠是她的丫鬟,别人或许觉得这是理所应当,她买了方子就已经是人善大度,可想到那日姜棠从湖里上来的样子,总觉得心里亏欠。 如果姜棠不是丫鬟,就不用这么委屈。 想到姜棠难免想到顾见山,陆锦瑶敛眸把纸收好,温声道:“我明日找工匠师傅,看看能不能打出来。你按时喝药,早些把身子养好。” 姜棠应了声好,“那奴婢告退。” 从书房出来,姜棠呼出一口气,白薇冲她招招手,等姜棠过来,她兴奋道:“不拘你做什么,宴几堂就有九个丫鬟。” 宴几堂当值的丫鬟算上姜棠总共十个。 姜棠:“……还有别人吗。” 白薇道:“宴明堂的丫鬟有三个,还有两个宴方堂的。” 宴明堂是二房的院子,二爷顾见水在外地任职,二房只有大娘子许氏、二少爷瑜郎住。 丫鬟是不少,但因为二房的小厨房做菜只给两个主子做,分例到不了六菜一汤,中饭也就四个菜,分到丫鬟嘴里的自然就少了,所以丫鬟才想打牙祭。
耽美小说 www[.]fushutxt[.]cc 福书 网
我期待烟花漫天,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200 首页 上一页 2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