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傅就理所当然地觉得,厨娘的本事没他们多。一个姑娘家,来掺和做饭的事儿,搁谁谁都不乐意。 但这是在永宁侯府,不乐意也得憋着。 上头的才是主子,在侯府里干活,不比资历,只比谁做的菜主子们爱吃。光这点,谁也比不过姜棠。别人没本事让郑氏、陆锦瑶用饭,姜棠有本事。 换句话说,姜棠是宴几堂的丫鬟,办完家宴之后还得回宴几堂伺候,如果真能跟姜棠学些本事那定然受益匪浅。 活了这么多年不至于这点道理都看不明白。 姜棠也是这么想的,做了几十年菜的厨子功力肯定比她深厚,她不过是仗着多的二十年记忆,把现代的东西带了过来。跟大厨们学习,定能让她获益良多。 从五月初六开始,姜棠就总往前院的大厨房跑。 跟内院各院的小厨房相比,大厨房不仅大,东西还多。 总共四个大师傅,看着四十多岁的样子,一人占着一个灶。每人有两个学徒,学徒要从案板功夫练起,如今还处在切土豆丝萝卜丝的阶段。 别看短时间内不能上灶,但四个大师傅的学徒还是要争抢的。 拜师,端茶,当亲爹一样供着。 一个大厨房,姜棠是唯一的女子。 姜棠想过的刁难、轻蔑的情景并没有出现,而是开门见山,直接开始商定家宴的菜式。 各自介绍了自己的拿手菜,还把二十六道菜分了。 姜棠松了一口气。 是她想多了,就算有人瞧不起她,都是在侯府待了几十年的老人,不至于把不喜摆在脸上,顶多在心里背后说她。 只要不当面说,姜棠都可以当作不知道,还管得了谁心里在想什么。她来这儿是办家宴的,好好做事比什么都强。 说到底还是看在郑氏和陆锦瑶的面子上。 姜棠明白了几个道理,本事是最重要的,要喜怒不形于色,让别人看不出你在想什么。 就会觉得你高深莫测。 思及此,姜棠就淡然地和大师傅们商量起菜式了。 家宴算上吴小娘沈小娘和几位小公子小娘子,总共十六人,这种场合宴明堂等三个院子的妾室是不能出席的。 吴小娘和沈小娘是因为儿子长大成家了,虽是妾室,但等以后分家,她们可以跟着出府受儿子的供养。 换句话说,儿子长大,终于熬出头了。 而其他的妾室,说难听点,不过是个玩意罢了。 在下人眼中是半个主子,在主子眼中就是个奴才。在御朝,真正宠妾灭妻的少有。 故而对吴小娘沈小娘与郑氏的态度,要大有不同。 这么正经的家宴姜棠还是头一回操办,十六个人,二十六道菜两道汤,可不是简简单单的为陆锦瑶和郑氏做菜。 在这二十六道菜中,又分八道凉菜,十八道热菜。 凉菜有四荤四素,热菜四道大菜,指的是鸡鸭鱼肉,剩下便是各院主子们爱吃的小炒、蒸菜了。 一个上午,菜单便拟好了。四个大师傅各做五道菜,姜棠做六道。两道凉菜分别是小酥肉、凉拌莴笋丝,四道热菜分别是京酱肉丝、烤鸭、番茄炖虾滑,还有一个酸甜口的糖醋里脊。 其他的菜倒还好说,就是这烤鸭,姜棠得好好练练,许久不做,手早就生了。 做菜倒是好说,但还有一个难题,就是这二十六道菜无论怎么摆,都只能夹到自己面前的菜肴。便是有丫鬟在一旁布菜,也不会绕半个桌子去夹别人面前的。 以往这种场合要么分桌,要么挤着。 分桌也不合适,永宁侯府的只有顾宁远、顾宁瑜还有二房三房两个小娘子四个幼童,不能单独把孩子放在一桌。 而男女分席而坐,就少了家宴的气氛。 姜棠倒是想到了一个桌子,下面一张大桌,上头是一片可以转动玻璃台面。谁想吃什么就转一下,便什么菜都能吃到了。 这里琉璃极贵,用木板做也成。 下面的桌子就是普通的桌子,又可以顾及所有人的口味,摆各自爱吃的菜肴。 姜棠如今跟着大厨房的人一同负责家宴,背后又是陆锦瑶,说话有不轻的分量。先请示陆锦瑶能不能做这样的桌子出来,陆锦瑶同意之后,便拿着她的腰牌去前院负责采买的管事那里订桌子就行。 前院负责大厨房采买的管事是韩余清。 看见韩余清,姜棠愣了一下,但还记着喜怒不形于色,和他说了要买什么东西。 韩余清目光极为复杂。 想好好看看姜棠,又不敢。说起来他已经很久没见到姜棠了,他知道姜棠是三等丫鬟,没想到她除了能去正院做菜,还能去大厨房准备家宴。 第一次见时她还搬着东西往内院走,见到五公子时怕得很,如今,摇身一变,经办家宴了。 他心里高兴,可更多的是涩味,就好像姜棠离他越来越远了。 韩余清想明白姜棠那日的话是什么意思了,但她一个女子,又是这般招人的相貌,出门在外,难免招人眼。 韩余清并不是说成亲之后就不让姜棠来四娘子这边,他们以后可以跟着四爷,他努努力当上大管事,姜棠做四娘子身边的大丫鬟。 这样不也很好吗。 “韩管事?”姜棠喊了一声,“你看看最快什么时候能打出来。” 韩余清回过神,他认真看了图纸,不清楚的地方仔细问了,“两日便能打出一张这样的桌子来,初九之前我把桌子送过来。” 姜棠道:“这儿还有一份采买的单子,是家宴上能用到的食材。鸽子、鸡鸭……这些明儿就要用,其余的鱼虾蔬菜要新鲜的,初九晚上送来,直接送到大厨房。还要一个大的铁炉子,得找铁匠铺子打,最好明儿送过来,送到宴几堂。” 韩余清:“好。” 姜棠道:“韩管事先忙,我这就回去了。” 韩余清点了一下头,他其实想叫住姜棠说会儿话的,但是不知为何,不敢开口。 在他眼里姜棠以前就很好看,如今更是光彩照人,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么想,就是感觉她和以前不一样了。看着姜棠离开的脚步极快,怕是大厨房那里还有事。 等以后再说吧,不急在这一时。 上赶着说话,会让人讨厌。 回到宴几堂,姜棠先去了小厨房,她从前院回来饭还没吃,看看小厨房还剩什么。 若是没剩饭,她那儿还有菜和肉呢,昨儿分的两斤。 赵大娘可算把姜棠盼回来了,她火急火燎地把姜棠拉到角落里,战战兢兢道:“你可回来了,唉,中午你不在,大娘子饭都没用多。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四爷又不在,这可如何是好!” 姜棠:“又害喜了?” “白薇说,大娘子没有犯恶心,是不是我手艺差了,咋又吃不下饭了。” 姜棠想了一会儿,道:“那是不是热的。” 端午一过,太阳就开始炙烤。好像一夜之间就热的。姜棠从前院回来,饭都没吃,出了一头汗,饿是饿,但没胃口。 只不过陆锦瑶不吃,有一个小厨房等着给她做饭。姜棠不吃,只能自己偷偷做,要么就饿着。 赵大娘一琢磨,还真兴是太热了。 各院的冰敬六月份才发,一直用到八月中旬。 这刚进五月,便是用冰也得等到六月份。 赵大娘急道:“那可如何是好,这会儿正是长孩子的时候啊。” 姜棠道:“不然做点凉拌菜,用麻酱拌,试试大娘子吃不吃。” 像醋和麻酱,最能勾人胃口。以前夏天的时候姜棠学校旁边总有卖凉拌菜的,叫麻辣拌。一份凉拌菜,两个小馒头,就是午饭。麻辣拌和和单纯的拌鸡丝不一样,里面什么菜都有,酱汁也更讲究。 毕竟吃水煮菜,料汁最重要。天气热,吃这个最合适。 给陆锦瑶做的,不能马虎,里面东西种类要多。 什么鱼丸虾丸都放一点。 再用面包窑做点烧烤,弄一杯被井水冰过的果饮,天是热,应该能吃得下去。 热是热,但天热了有天热的好处,送到宴几堂的水果多了不少。 一股子浓郁的果香。 姜棠看小厨房有一篓油桃,半筐李子,一篮子枇杷一篮杨梅。 给弄成果酱,小蛋糕都能多做几样。 枇杷还可以做成枇杷膏,其他的可以做成果茶。这会儿应该有荔枝的,但荔枝孕妇吃不得,宴几堂就没看见。 宴几堂的杏儿也熟了,但味道还有些酸。不过陆锦瑶爱吃酸的,。 再给正院别的院子送些,分给丫鬟们一点,树上的杏儿早已经摘完了,现在就剩茂密的叶子。 姜棠做菜,赵大娘自然说好,帮着择菜洗菜,炖鱼茸做猪皮冻。 赵大娘问猪皮冻是做什么的。 姜棠道:“做丸子的,能爆汁的肉丸子。” * 陆锦瑶现在就靠酸杏过日子,吃得牙都软了还停不住。 高嬷嬷不敢给她多吃,急忙给收起来,“大娘子,这可不兴多吃啊。” 陆锦瑶回忆着酸味,“嬷嬷,我没觉得多酸。” 就是牙有点软。 高嬷嬷道:“那也不能多吃,老奴看看小厨房都有什么,给大娘子端点过来。要是实在想吃酸的,吃点酸梅干,一片多含一会儿。” 陆锦瑶想说不饿,但她是该吃些东西。过去只是自己,不吃也就罢了,但她有孩子。 别人都急,觉得她嫁进来两年还没孩子,但她觉得这个孩子来的正是时候。倘若嫁进来就有孩子,她肯定无暇他顾。 现在在侯府也站住脚跟了,和顾见舟的感情越来越好,让她觉得生这个孩子不是单纯为了给顾家生个孙子,这是她和她喜欢的人生下的孩子。 高嬷嬷去了小厨房,很快,就带着月云箐湘端了吃食进来。 陆锦瑶坐了起来,吸吸鼻子,“这是什么?” 高嬷嬷:“姜棠说这个麻辣拌,知道大娘子爱吃酸的,做了酸口的。还有五小串烤羊肉,两个烤鸡翅。这个茶啊是用水果做的,在井水里冰了冰。” 陆锦瑶道:“我先喝口茶。” 高嬷嬷把茶递了过去,只一口,陆锦瑶就尝出里头有酸杏和杨梅的味道,再看麻辣拌,看着极其漂亮。 红彤彤的辣椒油,酱黄色的麻酱汁,里面不知是什么,好像是丸子。 高嬷嬷道:“姜棠说吃得时候要小心,这丸子里面有汤汁。” 陆锦瑶只听过灌汤包,却没听过灌汤丸子。 既然这么说了,陆锦瑶就想尝尝,她夹了一个,多蘸了点麻酱辣椒油和醋汁,轻轻咬了一口。 咬的时候就觉得比以前的丸子弹牙,里面好像是空心的。尽管高嬷嬷提前说了,但这一口咬下去,陆锦瑶还是躲不及时,汤汁飞出来,弄衣服上了一些。
不过倒是不烫,丸子是鱼肉的,里面的汤汁应该是猪皮冻混着猪肉的。 高嬷嬷道:“先换身衣服吧。”
耽美小说 www[.]fushutxt[.]cc 福书 网
我期待烟花漫天,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200 首页 上一页 3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