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岱川:“……孟泽知道你原谅他,一定很开心。” 李从一赞同地点点头:“其实说起来孟泽也不是特别坏,虽然对我做的事情是过分了点,但我能理解的。谁看到我不想占为已有啊,一般人也只能在心里默默地想想。像孟泽这种有点钱的,动点歪心思再正常不过了……喂,陈岱川,你什么表情啊,你不想把我占为已有吗?” 陈岱川还真没办法反驳。 旗开得胜的李从一说:“我的生日还剩下最后一小时,不如我们一起做点有趣的事情?” 陈岱川侧眼看他:“什么事情有趣?” “画画啊!”李从一兴奋道,“看你画的《千里行军图》弄得我都有点手痒了,我们一起去画画吧,我看你三楼有画室的。” 陈岱川:…… 李从一问:“你怎么看上去情绪不高的样子?” 陈岱川强颜欢笑:“没有,我很开心能在你生日的最后一刻,和你一起做这么有趣的事情。” “别太开心,以后机会多的是。”李从一领着陈岱川,上了三楼。 “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嘛。” 日子,还长着呢。
第73章 渺小 李从一转行当制片人, 正在制片一部新电影的消息, 自他生日会后就整个传开, 在娱乐圈引起不大不小的波澜。 毕竟这是自他《先锋》后第一次公开行程。 粉丝们自然是无条件地支持,表示等电影上映, 一定要携家带口地去贡献票房——前提是这段时间能找到另一半。 但很多理智的路人和影迷对此却不大看好, 李从一总给人还很嫩的感觉。 李从一出道这几年, 伴随着很多轰轰烈烈的事情, 基本上家喻户晓。 他的作品除了最开始的一部现代时装雷剧,其他都算得上佳作, 李从一也在其中奉献了让绝大部分人都认可称赞的演技。 尤其是《先锋》, 李从一饰演的只是一个配角, 但在与陈岱川的对手戏中居然没有被碾压, 并且绽放出了自己独特的光辉, 最佳男配角拿到手软。 甚至有影评人认为,在《先锋》中受益最大的其实是陈岱川。因为演技纯熟的陈岱川在与李从一的合作中, 突破了以往的桎梏, 达到了新的高峰,让他的表演多了些飘渺深蕴的气度。 两人的切磋让整部电影的画面都生动起来, 如果奥斯卡能有个最佳拍档奖,一定毫无疑问地会颁给他们。 所以很多人翘首以盼李从一能真正地担纲主演, 再一次带给他们惊喜。 毕竟李从一的作品中,《生物链》和《一条大道》都是和邰行双男主, 电视剧《神魔记》和电影《先锋》干脆就是配角了。 没想到李从一“不务正业”干了制片人,很多人都觉得他是好高骛远, 心思太大。 当然,如果李从一只是投资,然后挂名,那么当他们什么都没说过。 李从一自然不是随便玩玩,他对《逍遥游》几乎倾注了这段时间以来的全部心血。 在确定前期准备都完成后,李从一还特意挑了个良辰吉日开机。 《逍遥游》里戏份很足的姐弟俩中弟弟的角色,李从一和导演都选了何加。 主要是李从一觉得,何加崇拜、仰慕自己的眼神,和电影里的弟弟崇拜鲲是一样的,都不需要怎么演就浑然天成。 事实上正如陈岱川所说,电影开机以后,李从一又担主演,又要操制片人的心,忙得像是停不下来的陀螺。
在拍摄的几个月中,李从一和陈岱川见面的时间很少,多数还是陈岱川飞过来看他。双方都忙,凑到一起的时间不多,通常是温存一晚后,就提起裤子走人。 别说陈岱川有怨言,李从一都有点“思念成疾”,开始郁闷了。 好好的一场恋爱给谈成了异地恋。 李从一打定主意,要尽快把写情书提上日程。 《逍遥游》拍摄完进入后期制作,需要的都是专业技术,还有导演坐镇,李从一就相对轻松了点,至多起一些监督进程的作用。 因为电影对特效需求大,后期制作将会持续很久。 李从一陪着陈岱川好生腻了一段时间,又开始不安分起来。 他和某电视台合作,制片了一档综艺节目《在表演》。 顾名思义,《在表演》是一档以表演为主题的竞争性综艺。 节目组会邀请八到十位风格各异的演员参加。赛制是每期由节目方提供题目,给嘉宾相同的五分钟剧情剧本,看看在一样的人设和剧情下,不同的演员会呈现出哪些不同的效果来。 这节目对参与嘉宾来说,是很有风险的,就是让这些人去演同一个角色同一段剧情,然后被评比,无异于公开处刑。 演技差的不敢参加,一对比下来实在残忍。 演技好的也有顾虑,因为每期出的题目都不一样,可能这期给的是一段家长里短的软饭男,下一期就是花心风流的公子哥。没有哪个演员敢保证自己是全能的,更何况还有外形等天生的限制。举个例子,陈岱川演技是好,可是要让他演天真无邪的学生,肯定没何加来演让人觉得舒服。 因此节目邀请函发出去很多,来参加没有几个。 李从一尴尬了好久,不得不发挥自己的人脉,向朋友圈求助。 然后勉强凑够了人数。 男子组:邰行,周嘉茂,何加。以及一位平川影视签约男艺人,人气很不错,正在努力完成从流量到实力的转型,按他的话来说,他不是来比赛的,是来向前辈学习的。 女子组:周艺,赵诗影,以及当初李从一的小迷妹、如今的大明星杨飞飞,还有一位获得过很有分量影后的女演员,也用她的话来说,是来寻求突破的。 她虽然获奖很多,但基本上演的都是类似的角色,她想挑战一下其他不同的类型,但又怕失手,被网友苛责。《在表演》节目的五分钟剧本,正好满足了她的挑战,就算失误,也不过五分钟表演,说明不了什么。要是一不下心,挖掘到了她表演的另外一个领域,那就赚到了。 评委也难找,毕竟容易得罪人,找不够分量的也不具有权威性。最后李从一同样发挥了人脉,找来了曹春兰、方有行、刘向东兄妹,陈岱川也给面子来占据了一个评委席,好歹涵盖了演员、导演、编剧各行业,将会给出很全面的评价。 李从一看着这份名单,隐约感到一丝丝心酸,总觉得自己在做家庭档节目,一眼望过去几乎全是熟人。然后仔细想想,他在娱乐圈似乎也就这么些熟人了,顿时更为心酸。 本来李从一也想参加比赛的,但不好又当制片人又当选手,只好作罢。 李从一弄这个节目当然不是为了为难嘉宾,而是想呈现出表演的整体状态和意义。 以往观众看到的都是表演的直接结果,对于演员如何演绎、而表演背后又有哪些东西支撑,知道的并不清楚。 而《在表演》将会从嘉宾拿到剧本的那一刻就开始追踪拍摄,嘉宾看到剧本的第一反应,接着如何揣摩,怎么去接近剧本中的角色,和化妆师、服装师、道具师如何配合,很多细节都会被镜头记录下来,而这些东西,往往很有意思。 节目的重点是“在”,而不仅仅是“表演”。 女子组第一期的题目,就是表演一位个性鲜明的舞女,四位女演员都有着各自的理解和办法。 比如周艺是亲自去舞厅,观察现实中的舞女,甚至和她们交谈,邀请她们一起吃饭,做几个小时的朋友。 而赵诗影则是去找了娱乐圈一位前辈,这位前辈当年曾塑造出一个经典的“舞女”荧幕形象。赵诗影向她请教演好舞女的技巧。 然后观众会发现,在通过这些前期的准备后,即使是一模一样的剧本和布景,几位嘉宾最后的五分钟表演居然大不相同。 他们的表情、说台词的语气、走位、肢体动作,甚至还有即兴发挥出来的表演,让明明一样的剧情呈现出各异的效果来,无不体现着表演者个人的表演理念和风格,有时候居然很难分出哪种更好一点。 这种奇妙让观众大呼过瘾,领悟到这或许就是表演的张力。 也因此,节目组每期除了设置一个最佳表现奖,还设置了最佳表演奖。 表现奖,自然是针对五分钟表演的效果。 而表演奖,是颁给为了贴近角色做到最大进步空间的嘉宾。 如第三期节目,男子组的题目是忧郁自闭少年。何加斯文偏瘦,眼睛又大又黑,熬了两个夜就给人自闭少年的孤僻、可怜感。 而周嘉茂就比较惨了,他长相帅气青春,体型健美阳光,整个人就是一轮闪闪发光的太阳,想要抑郁起来太难。他接到剧本哀嚎几声之后,就开始紧张准备起来。 虽然最后的表演效果仍然不如天生占优势的何加,但周嘉茂本身到呈现出来的角色,中间的距离是最大的,为之做出的努力和使用的表演手段都很高级,拿到了最佳表演奖。 参赛嘉宾无疑是从这档节目获益最多的,很多演员容易陷阱自己表演的圈套里,很难突破旧有模式。而这种直观的五分钟表演,则让每个参与其中的嘉宾得到最深刻的体会,他们事后看了其他嘉宾的表演,都会恍然大悟,原来这个角色还可以这样理解和表演。 来参加这个节目的都是想要演好戏的演员,再加上有李从一在从中调和,他们虽然是在竞争,但没有出现撕逼的现象,甚至事后还很融洽地一起探讨,这也让节目呈现出来的氛围很舒适,看得人很舒服。各个嘉宾的粉丝没有因此撕得天昏地暗。 同时,《在表演》还大大地宣扬了一把平川影视公司的硬实力,这当然就是李从一的私心了。 节目的服化道都是和平川影视合作的。节目组拍到了平川的道具库和服装库,内容极为丰富,按照朝代分门别类地放好,一眼望过去密密麻麻,给了特写之后,发现尽管东西多,但每一件都很精细有感觉,绝不是随便充库的。 而平川给每个嘉宾配备的化妆师、服装师,展露出的专业水平都极高,总能按照剧本的设定,设计出非常合适的造型。 有这样的基础,平川影视何愁不出精品。 《在表演》取得了巨大成功,收视率在综艺节目中遥遥领先。 在《逍遥游》还未上映前,制片人李从一交出了第一份很不错、让人意外又惊喜的成绩单。 很多人自然而然地开始期待李从一的第一部 制片电影。 《逍遥游》选择了在腥风血雨的春节档上映。 话题度足够,预售票房就已经破亿。 正式上映后,口碑更是瞬间爆炸。 流畅自然的叙事,跌宕起伏的剧情,精美逼真的特效,每个演员都在线的演技,随便两两组合就能算得上一部不错的商业,更何况《逍遥游》全占了,十分适合全家老小一起合家欢。 《逍遥游》最终票房拿到了五十亿,并且值得一提的是,它的海外票房也不俗。
耽美小说 www[.]fushutxt[.]cc 福书 网
我期待烟花漫天,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75 首页 上一页 7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