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沈氏看不过眼他这般无头苍蝇的姿态,打发他去看两个女儿,免得他在眼前,啥也干不了还四处乱转影响旁人心情。 这天苏顺正带着两个女儿在读书,前院传来沈氏终于要生的消息,当即苏家所有人都动起来,请稳婆、请医生、烧热水、铺产房、、、、、、苏顺十分想帮忙,却被沈氏亲自打发去守着两个女儿。 听着前院传来隐隐约约的□□,苏顺及两个女儿都脸色苍白。尤其苏明月,回忆起前世社会上的难产新闻,什么胎位不正、羊水栓塞、新生儿感染,越想越是脸色惨白。 幸而沈氏这次生产十分顺利,不到两个时辰,就听到前院稳婆大声恭喜,“恭喜夫人喜得贵子!” 父女三人一起往前院冲,余嬷嬷实在拦不住,只得略微收拾收拾放这三人进来了。 三人进来不约而同直扑大人,只见沈氏满头湿发,脸色苍白,但精气神尚可。 “娘,你吓死我了。”苏明月紧张的说。 看着眼前父女三人,沈氏撑起苍白的笑意,伸手摸摸苏明媚和苏明月两人头顶,“不怕啦,你看娘没事对不对。”又转头对稳婆说,“把弟弟抱过来给姐姐们看一看。” 稳婆赶紧把小婴儿抱过来,苏明月看着眼前闭着眼红通通的一团小家伙,呆了一刻,好丑啊,而且,“呀,弟弟没有眉毛!” 屋里大人笑成一团,沈氏温柔解释到,“小孩子刚生下来都是这样的,当初月姐儿媚姐儿刚生出来也是这样的呀。等长大就白白胖胖了。” 苏明月拧着自己的小眉毛犹豫着问,“姐,我刚生出来也没有眉毛。” 苏明媚皱着眉头想了想,摇头道,“我忘记了,那时候我还太小。” 众人被两姐妹的认真逗笑,余嬷嬷过来说,“两位小姐,夫人刚刚生产完,我们看完弟弟就让夫人好好睡一觉休息休息好不好。” “那娘,你好好睡觉好好休息了,我们等你睡醒再来看你和小弟弟。”苏明月恋恋不舍的说。 在余嬷嬷的驱赶下,三人一步三回头的步出产房。 “爹,小弟弟叫什么名字呀?”苏明月突然问。 “生媚姐儿的时候是一个春光明媚的早晨,生你的时候是月色洁白如银的夜晚,生你弟弟的时候日光堂皇明亮,就叫苏亮,小名叫亮哥儿。”苏顺沉吟说到,“你看,你们三姐弟的名字都是取自你们出生的时候。” “亮哥儿,亮哥儿,爹,亮哥儿真好听。” 等到苏祖父找到苏顺说,自己给孙子取名叫苏复的时候,苏顺只能直白的说,“爹,我已经给我儿子取名苏亮,小名亮哥儿了。我都告诉媚姐儿月姐儿了,爹,你不会想我言而无信吧。” 眼见他爹脸色不悦,苏顺灵机一闪,“爹,要不你这个名字留给我孙子你曾孙用。我保证,到时不跟你抢。” 这话里的意思就是,即使以后再生儿子也不肯用苏祖父取的名字。 这个不孝顺的儿子,苏祖父气恼,挥手让儿子赶紧走。 苏家有后了,苏家大人松下了心里紧绷的那一根线。 就连苏姑妈,都在洗三那天大包小包的回娘家走礼,悄摸摸的对苏祖母说,“幸亏我嫂子这胎生的是男丁,不然我都要愁死。” “你说她咋这么背,连生两女,还产后大出血,足足六年才再怀上。”苏姑妈喝一口热茶说,“幸亏她这次终于生下了亮哥儿,不然我都不知道咋整。” 许是终于有了男孙,连苏祖母都放下了心弦,说,“可不是,我整整求了好几年的佛祖保佑,这次怀上我还天天去小佛堂前上一炷香。” “求得神佛多,自有神佛保佑。”苏姑妈不愧是苏祖母教出来的。 出乎意料的是沈氏,相比儿子,沈氏更关注两个女儿,每天早上都要把女儿叫过来叮嘱好好学习功课,下午还要听两姐妹讲述今天学了什么,最后还要把小婴儿抱过来让两姐姐逗一逗。 除了表现出自己并没有因为生出儿子而忽视女儿之外,沈氏还郑重要求苏顺一如既往、甚至更关注两个女儿。 关于这点,沈氏很有自己的理论,“亮哥儿还是一个吃了睡睡了吃的小屁孩,对他多好他也不记得的,媚姐儿月姐儿就不同了,已经记事了,怎么对她们是要记一辈子的。” 说到后来,沈氏还十分动情,“我们可能就三个孩子,希望你我百年之后,他们可以相互依靠。兄弟姐妹间的感情,父母影响十分大。他们都是我们的亲生儿女,我内心都是一样对待的。” 只把苏顺说得眼泪汪汪,拍胸脯说自己绝对没有重男轻女的倾向。 在沈氏和苏顺的一番操作下,姐弟三人,感情日深。 尤其是亮哥儿从一个黄皮猴子慢慢变成一个浑身充满奶香味的白白胖胖福娃娃,苏明月看着更喜欢了,每天下课都要来逗两下,摸一摸亮哥儿白胖的小脸蛋,时不时的感叹两句,“小孩子的皮肤可真滑。” 今年过年,是苏祖母操持的,因今年苏顺终于考上了秀才,接着沈氏给苏家生了大胖孙儿,苏祖母高兴的,供奉给祖先的牲畜都大了一倍。 苏祖母还叮嘱祖先们继续发力,保佑苏顺后年一举得中举人,保佑沈氏养好身体多多开枝散叶,保佑亮哥儿月姐儿媚姐儿健健康康成长,总之,祖先们收到礼了,要干事。 翻过了年,媚姐儿月姐儿又大了一岁,亮哥儿1个多月的小婴儿,按照苏祖母的说法,跨过了年,便两岁了呢。 翻过年,苏顺继续读书。因为许举人行了好运中了个三甲同进士,待在上京找门路做官已经一年了,平山镇大大小小的秀才便全都失了学,只能在家自学琢磨办法了。 幸而苏家自认有大批书籍传家,里面老祖宗的批注细如牛毛(这就是家学传承啊),还有苏祖父这个多次赶考的人提供一些失败的经验,苏顺磕磕碰碰的自我学习中,进度实在缓慢。 像苏顺这种还算好的,有些人家中既无传承,也没有长辈可以传授相关经验,只能对着四书五经在家中闭门造车。然而这样学习效率实在不高,脑子灵活的很快就知道这样是不行的。 于是,四月中,苏家隔壁的何德何秀才,作为脑子灵活的代表,登门拜访了。
第12章 .丫鬟何德,早先跟苏明月翔哥儿干过一…… 何德,早先跟苏明月翔哥儿干过一架的何能他爹,苏姑妈的嘴里的学堂上老压他哥一头还早几年考中秀才的隔壁小明。 在平山县这个一亩三分地上,何德和苏顺都算得上有数的青年才俊,一时瑜亮。 由此可见,其实何德一家与苏家渊源颇深。 何德此次上门,主要是为了读书一事。 “苏弟,自从许师傅进京之后,你我便无人指导。何某终日闭门读书,即便与同窗交流,亦无寸进之功。”何德忧愁的说。 这位仁兄很惨,他家底子薄,既无长辈指导,也没有苏家这种大量藏书(这年头,书籍是贵重物品,买买买很费钱的)。即使这样,人家也早早的中秀才了,天分可见一斑。 “何兄所言甚是,苏某亦有此感。”其实所感并没有这么深,之前苏顺都折腾模拟考去了,还顺利考中了秀才。不过中秀才之后,没有师长指导终究是个问题。“何兄来找我,想必是有了好法子。” 何德含笑说,“苏弟果然是聪明人,不知苏弟可曾记得,此前我们到隔壁县游学拜访过的李进士。” 李进士,苏顺游学的时候拜访过,还病了一场,借口把老婆叫过去治疗不孕不育去了。 “可是李进士愿意开班收徒?” “是的,有消息称李进士告老之后想要散发余荫,开班教学。”何德说,“李进士上了年岁精力少,收徒有限,所以何某此次前来,想要邀请苏弟一起过去。” “苏某在这里先感谢何兄,这等重要的消息愿意与我共享。”苏顺说,“然长期出外求学,我还需要跟长辈妻儿商量,不能马上回复何兄了。” 何德心中暗笑苏顺儿女情长舍不得娇妻幼子,脸上却丝毫不显,“应该的,苏弟不必过多言谢,其实何某来此是有私心,何某家中人丁单薄,一旦长期外出,何某家中只有妻儿。咱们两家离得近,你我又同窗多年,因此想拜托苏弟,日常多看顾一下。” 苏顺见何德说的如此坦白,不禁心中欣赏,笑到,“你我相邻多年,远亲不如近邻,苏某一定会跟家人说明,何兄不必挂心。” “那我就多谢苏弟了。”两人相谈甚欢,苏顺何德还就各自学问探讨一番,最后何德方才依依不舍的告别。 待送走何德,苏顺返回房中与沈氏细细分说此事。 “相公不必多顾虑我,”沈氏主动握着苏顺的手,诚恳到,“你知我,不管粗茶淡饭也罢,锦衣华服也好,只要那个人是相公你,我都是甘之若饴的。” 苏顺感动得紧紧回握沈氏的手,“娘子,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沈氏又道,“我知道相公你,是顶天立地的男儿,你心中自有抱负,想为爹娘妹妹遮风挡雨,想要为媚姐儿月姐儿亮哥儿铺出一片坦途。” 苏顺顿生知己之感,大受感动,却又犹豫到,“亮哥儿刚刚出世,媚姐儿月姐儿正是调皮的时候,还有家中诸多杂事需要你操劳。我此次求学,长期外出不在家,怕你一个人太累。” “相公何出此言,家中爹娘尚在,必定给我指导。亮哥儿年幼,整日吃和睡;媚姐儿月姐儿正好年岁到了,我想着刚好给她们一人配一个小丫头。相公不必担心家中,我的力量虽小,亦想为相公分担一部分。” 沈氏说得情真意切,苏顺深受感动,两人自觉夫唱妇随、同心同德,实在是天作之合。 待与沈氏商量出结果,苏顺再与苏祖父苏祖母细说此事。苏祖父苏祖母对儿子奋发上进自然是万分支持,除了叮嘱儿子要注意身体和饮食外,便催促儿子尽快出行,占定名额。 于是,第二天,苏顺便带着小石头匆匆赶往邻县,何德搭上了顺风车。苏家承何德的情,日常对何德妻儿多有关照。 苏顺走后,苏明月苏明媚因为答应过父亲‘媚姐儿月姐儿是大姑娘了,爹不在家的时候要替爹照顾娘和小弟弟’,正想大展手脚,沈氏派红线过来说要给媚姐儿月姐儿选小丫鬟的事。 当然,选丫头这种大事,沈氏是肯定要跟婆母先说通的。 苏家门户简单,下人少,苏祖母身边只有一个陈嬷嬷,苏祖父身边常带着老马,苏顺身边跟着小石头,守大门的老福头,厨下的厨娘,反倒是沈氏身边有余嬷嬷和红线两个,但沈氏日常管家兼带小孩,人手本是不足,如今再添亮哥儿,媚姐儿月姐儿也到了该培养小丫头的年纪了。 苏祖母对添人并无意见,只说,“姑娘们也大了,你挑人的时候也带上她们,好见见世面,学着掌掌眼。”
耽美小说 www[.]fushutxt[.]cc 福书 网
我期待烟花漫天,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72 首页 上一页 1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