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挺顺利的。”陈二公子脸带笑意,苏家一家人待他都客气又亲近。 “按照朝廷规矩,你岳父探亲假只有三个月,之后就要上京了,你这段日子,多陪你媳妇回一回娘家。”陈老爷吩咐到,“你去了,多找机会向你岳父请教一下学问。你的秀才试,只差最后一场了。你岳父教你三分,胜过你自己摸索一年。” 陈老爷也是一片慈父心肠了。 “是。爹,我明白。” 于是,接下来苏明媚两口子,时常回家来。沈氏乐得在家多见女儿几次,苏顺也希望女婿考得好,尽心尽力的教导。
第53章 .生病待办完苏明媚婚宴,便要开始准备…… 待苏明媚婚事结束后,便要开始准备搬家事宜。 这搬家,可不是三两天的活。庄子收成、田地收益、店铺管理,该处理的处理,该托人保管的托人保管。不过,这都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苏祖父要留在县城里,继续他的小学堂。 沈氏不好跟公爹多说话,便派苏顺去劝说,苏顺去劝了几回,全被苏祖父:你有出息了,爹很高兴。爹年纪大了,就在老家养老,教教小学生。你带老婆孩子去京城吧,老两口就留在老家了。 苏祖母倒想跟儿子一处的,奈何苏祖父脾气硬不听,只能改为劝说苏顺他们上京算了。 苏顺也是孝顺之人,而且身为独子,如何能做出留老父老母单独在老家的事情来。沈氏也不乐意,这样子,她岂不是要日日被人说不孝顺,万一要她留下来孝顺公婆,她更不愿意。 两人嘴里急出了燎泡,无奈何,只能请苏姑妈回来曲线救国。 “爹,你怎么回事嘛?你不是一直最期望我哥有出息的?咋的,现在有出息了,你不喜欢?”苏姑妈跟她爹啥话都问的出。 “我怎么不喜欢了。我这不是让他去京城了。我一把老骨头,留在老家,教教小学生,你和女婿不能照应照应我们老两口。” “照应,肯定照应,我跟你女婿肯定是乐意的。”苏姑妈爽快应道,“就是我怕我哥呀,别人说起来,就是不孝顺,扔下老父老母在家,自己跑京城升官发财享福去了。” “胡说!”苏祖父脸红耳赤。 “胡说,你还不跟着去京城,你到底在执拗什么?” “我就不去。”苏祖父坚持不答应,“人老了,不离家。落叶要归根。” 苏姑妈劝说到嘴皮子都干了,最后还是不行,只能气冲冲的去到苏祖母屋子里。 “我真服了我爹,牛脾气,谁劝也不听。”苏姑妈牛饮一大碗茶,“口水都说干了。” 苏祖母难得不理女儿,脸色在苏顺中进士之后,少有的露出忧愁。 “娘,怎么了?怎么事?你可别吓我。”苏姑妈见此,惊慌的问。 “儿呀,找个大夫来给你爹看看吧。”苏祖母眼泪就要落下来了。 苏姑妈反应过来,连茶都不敢喝了,火烧屁股一样跑出门,拽了大夫就过来。 “看什么大夫,我自己的身体,我自己知道。健康的很,我不看。”苏祖父梗着脖子说。 “爹,都什么时候了。让你看就看,是要急死我不!”苏顺大喝一声。 最怕平常老好人一样的人发脾气了,你都不知道他心里积了什么,也不知道他会做出什么来。而且,老觉得肯定是自己做了很过分的事情,不然怎么连老好人都发脾气了。
苏家人全被苏顺这一顿爆发吓了一跳,苏祖父被儿子这么一吓,气势就弱了,过了盏茶功夫,默默的伸出手来。 老大夫伸手把脉,半晌,又换了另一只手,又过了良久,默默缩回手写药方。 “大夫,我爹怎么样?”苏顺急问。 “想必老太爷自己已经心有所感。无非是年轻的时候底子坏了,现在年纪大了,又一朝心愿得成,各种老人病,不舒服,爆发出来了,将养罢。”老大夫低头说,当大夫的,生生死死看多了,要说,苏祖父这样的,已经是享福,“京城就不要去了。接下来天气冷,对老人不好。”老大夫又说。 苏姑妈的眼泪马上就落下来了,又用力一把擦掉。 送走老大夫,苏祖父也不强撑着了,强行挺直的背一下子就弯了下来。苏祖母扶着苏祖父进卧室,又服了一贴药,忍不住唠叨到,“你呀你,犯什么犟脾气,早点跟孩子们说不就行了吗?” “我这不是怕孩子们担心嘛。就想着等顺儿他们上京了,我再找个大夫来看看。”人老了,难得服软,苏祖父解释到。 “你不跟孩子们说,也跟我说说。大半辈子了,你还信不过我。” 苏祖父沉默不语,这意思,还真是信不过苏祖母的感觉。 苏祖母一摔被子,气狠狠到,“活该!”,说完又扯过被子,让苏祖父休息。大夫说了,这药有安眠作用,睡一睡,对身体好,会舒服一点。 而送走大夫之后,苏姑妈、苏顺、沈氏,几人一起开了个小会。 “哥,你跟嫂子上京城吧。爹留给我照顾就行,娘肯定也是留下来的了,你放心,我能行,飞哥儿、翔哥儿他爹也不会有意见的。” 苏顺却没有回答,久久沉默。 苏姑妈看得心焦,急到,“哥,你到底啥意思。你不放心我?” 反而是沈氏,多年夫妻,出声问,“相公,你不会是想辞官吧?” “什么?哥,你想辞官?”苏姑妈站起来,惊声尖叫,说完想到什么,又连忙压低声音,急急劝说,“哥,你可别犯傻。你信不信你今天辞官了,爹明天病情就严重了。你这孝顺,不行啊。” “是呀,相公,妹妹说的有道理。公公这都是执念了,你可要认真想清楚。”嫁入苏家多年,沈氏对公婆也有了解,苏顺这孝顺是孝顺了,但公爹他不希望看到这一套,“我看看公公这些日子,就是怕耽误你上任才装着无事的,你这一辞官,反而取得反效果。” 苏顺被两个女人轮番劝说,也明白辞官是不现实的,长叹一口气,满脸无力,用力搓了一把脸,埋下头来。 “哥,哥,你说怎么办?你可别不说话呀。”苏姑妈是个急性子。 苏顺深吸一口气,抬起头来,对着苏姑妈说,“你不行,妹夫是独子,你是嫁出去的姑娘,不能搬回家住。家中只有爹娘两个老人家,不成。” 转头对着沈氏说,“元娘......元娘,你留在家里,替我照顾爹娘,我带着小石头去京城。”苏顺说完,满脸愧疚,不敢直视沈氏。 沈氏柔声说,“相公,你在想什么。夫妻夫妻,你在前方披荆斩棘,我在后方替你照顾老幼,本就是应该的。能嫁给你这样的相公,是我的荣幸呢。” 苏顺抬起头,感动的望着沈氏。 苏姑妈看着这满屏的夫妻恩爱,忽然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大声打断说,“行。那就这样说定了。” 一腔生死离愁都没有了,有了解决方案,“我看咱爹这样子,大夫也说要将养,以后我常常回来看看。嫂子是儿媳妇,不好说话,到时候我来劝爹,不怕他不吃药。”苏姑妈鼓鼓劲,说到。 几人商量出方案,再去告诉苏祖母。苏祖母闻言叹一口气,说到,“就按这样的做吧,朝廷的事不能耽搁,顺儿你按期上任。”转而又向沈氏说,“顺儿他媳妇,以后就辛苦你了。” “娘,一家人,如何说这种话。”沈氏柔声到。 因着苏祖父事,苏家蒙上了一层阴影,幸而在大夫的调理下,苏祖父的病情维持的比较好,大家才略略放下心头大石。 苏祖父病倒,还有一件事极其棘手,苏祖父小学堂里面的小学生们,怎么办? 这已经是五月了,还有三个月,就到县试了,这急急忙忙的,哪里临时找个合适的先生哦。 苏顺一家家的去拜访解释,幸而这几年,苏祖父有感于年纪渐大精力不足,学生也逐渐减少,加之都是苏氏族人,又有苏榜眼的面子在,大家都很通情达理。 只是,再通情达理,这秀才院试近在眼前,功课耽误不得。 苏明月便想了一个法子,让苏顺临上京城前,先代课,学生家长抓紧时间转学找新先生。 苏顺这一代课,学生家长们全都没有意见了,虽然吧,时间不长,但能得一个榜眼教学,这简直就是捡到宝了好吗。能蹭就蹭,能蹭多一点就一点,学生家长都抱着这样的心理,找先生也不急了。 就连苏明媚他相公,陈二公子,有空也常常来听课。哪里再找这样一位榜眼亲自教学呦。 六月,满怀对家中老父幼子的担心,苏顺准备上京任职了。 “大哥,你放心吧,家里我会替你看着的。”苏姑父跟苏顺保证到。苏顺这一走,苏家苏祖父又老又病,亮哥儿年纪还小,光哥儿更不用说,才刚学走路,可不是一个顶门立户的男人都不在么。苏姑父作为最近的男性亲属,自然担起这份责任来。 “那就拜托妹夫了。”苏顺说到。 “岳父,还有我跟媚姐儿呢,我们也会常过来看看的。”同为苏家女婿,陈二公子对岳家也颇为亲近。 媚姐儿在旁点头。 “去吧。”苏祖父拄着拐杖,沉声说到,“我这段时间,身子骨觉得还行。会听大夫话的。”一把老骨头了,最终还是带累儿子不放心,苏祖父心里也是恨自己不争气。 “爹,好好保重身体。”苏顺强撑笑着说,“亮哥儿还等着你教导,光哥儿以后还要靠你启蒙呢。”这也是众人商量出来的结果,好叫苏祖父有事要牵挂,便不会胡思乱想。 再扫一眼沈氏、苏明月、亮哥儿、光哥儿,该说的话昨晚已经说了,苏顺依次摸一摸几个子女的头,说到,“乖,听你们娘的话。”,再对沈氏点一点头,转身踏入马车中。 “架”,小石头扬起马鞭,车轮滚滚,一路进京。
第54章 .影响苏顺上京之后,苏家的日子照常日…… 苏顺上京之后,苏家的日子日升月落,一切如常。 本来吧,按照大家的意思,是希望苏祖父完全休息,好好休养的。但是,因为临近秀才试,反而不好临时转学了,其他学堂先生的意思是,其一要准备本学堂学生的秀才试,没有空接收新学员,其二这急急忙忙的,也不知道转学生们的水准,干脆就差两个月了,考完试再过来吧。 于是,这一时半会的,除了个别有门道的,苏祖父的小学堂还有八成的学生留下来。 因为天天喝药,苏祖父的病情未见恶化。苏祖父的病也不是什么急症,学生家长们商量一下,干脆还是照常来上课,就大家在一起,还是那个学堂的氛围,苏祖父有余力就给他们上一下课,不行就让小学生们自己学好了,反正在家也一样,在学堂里,还有同窗可以讨论。 苏祖父见此,便天天拄着一个拐杖给小学生们上半天课。苏家众人看他这样,又抽空讨论了一下,派苏家现在学问次高的苏明月照顾苏祖父,看看文章,评评作业什么的,尽量减少苏祖父的负担。
耽美小说 www[.]fushutxt[.]cc 福书 网
我期待烟花漫天,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72 首页 上一页 4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