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氏众考生,抱着自己的考卷,顶着油布,缩得更紧了! 幸而冷雨不久就停了,不过,一场秋雨一场寒,冷雨过后,考场上喷嚏声此起彼伏,络绎不绝。苏氏族学众人平常每天锻炼的优势便显示出来了,竟无一人身体不适。众人就着喷嚏声背景,下笔更有神了。毕竟,考场上大家都是竞争对手啊,这倒下一个,其余人说不定排名又更进一步了呢。 三天时间过,苏氏族学的考生,带着一种隐晦的暗喜离开考场。
第76章 .乡试八月十七,平山县的所有人觉得自…… 八月十七,是院试放榜的日子。这一年的这一天,平山县的所有人觉得自己好像是姓苏,应该是要姓苏,十分想要姓苏,恨不得马上就姓苏。 “恭喜惠和城平山县刘章公子上榜,位列第十。” “恭喜惠和城平山县苏宁苏公子上榜,位列第二十二。” “恭喜惠和城平山县苏静致苏公子上榜,位列第二十九。” “恭喜惠和城平山县苏远苏公子上榜,位列第四十五。” “恭喜惠和城平山县苏志苏公子上榜,位列第五十八。” “恭喜惠和城平山县苏淡苏公子上榜,位列第七十九。” “恭喜惠和城平山县苏波苏公子上榜,位列第八十五。” …… 惠和城平山县今年前所未有的出了六名秀才,前所未有的大丰收,结果全部出自苏氏族学,全部姓苏。众人都忍不住心生疑问:莫非这平山县的文气都集中在苏家了?现在改姓还能不能来得及? 哦不,第一位第十二名的刘章不姓苏?!呸,刘章他是苏顺的未来女婿,约莫两年前入的苏氏族学。他不姓苏,比姓苏更代表了苏顺的教学水准。刘章:不,我代表了苏明月的教学水准。 其他学堂的学子们眼睛都要红到发绿了。怎么的,一边是颗粒无收,一边是前所未有的丰收,十年寒窗,这对比怎么能让人接受。 其实,按照真实水准来说,苏氏族学是突出了一点,但是按照以往的数据,其他学堂每年也是可以出那么一两名秀才的。 但是,谁让今天天公不作美,天上下了点雨,其他学堂准备的不够充分,要不淋了点雨,要不着了点凉,而苏氏族学就在这个时候脱颖而出。此消彼长,就现在这种一边倒的情况了。 不过,个中缘由,大家是不会深究的。现在就是结果导向,大家只知道苏氏族学出了六名秀才。谁家有个读书的小娃娃,不想送到苏氏族学去,无奈何不能改姓。其实不姓苏也可以,但凡苏顺再有一个女儿,求娶的人都能从平山县南大门排到北大门。 外姓人羡慕妒忌恨,苏氏族人则笑到嘴巴都酸了。苏族长做梦都要笑醒,深觉自己是苏氏历任族长里面数一数二的能干人。眼看着苏氏家族要崛起,苏族长觉得自己的名字一定会在族谱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供后人敬仰。 不过,有开心,也有一点甜蜜的烦恼。 皆因,通过七大姑八大姨、各种猪朋狗友哦不志同道合的朋友,找上门想要入苏氏族学的人实在是太多太多了。苏族长已经受欢迎到,只敢在苏氏的地盘里面抬头挺胸的溜达,但凡出去外边,见到个人都要上来搭讪家里有个适龄的学生,想要送到苏氏族学来。苏族长他负担不起这种甜蜜的烦恼啊! 不过,有些人可以躲,有些人苏族长还是很为难的,比如,自家小舅子的儿子,生意场上密切相关的合作伙伴,平山县各大家族的族长。 “什么?我现在不带新学生!下个月就是三年一次的乡试了,我要带着学生们全力准备这一次的考试。”苏顺听苏族长说完,直接明了的拒绝。 苏族长本来就是拉不下面子来说一说,也不是很诚心,现在一听,乡试要紧,立马说到,“应该的,应该的!你专心准备乡试就可以了,其他的我来处理。” 苏族长他小儿子,也是一名秀才啊!差点耽搁了大事! 苏族长回到家,义正言辞的告诉求情的各位,“顺弟他只是守孝期间教一教族中子弟,完全没有扩张学堂的意思。现在乡试在即,大家不要打扰顺弟带着学生准备乡试,不然不要怪我翻脸。” 众人一听,无奈何,只能暂时打退堂鼓。 九月初七,是三年一次乡试的日子。因惠和城是大城,距离京城也近,算是直属,因此惠和城的乡试也是在府城进行的。 这次乡试,苏氏族学的众位秀才也是由苏顺带着,统一行动。 “好多秀才啊。”上个月刚刚中了秀才的,年纪最小的苏波感叹到。他的秀才名次比较落后,举人基本无望。但苏顺说了,乡试三年一次,每个人都要来考,起码多一点考场的经验,因此,苏波过来,长见识来了。 “可不是,怕有上千人了吧?”另一名秀才接话到。平常在平山县这个小地方,觉得自己这秀才功名也是受人尊敬。结果来到这里一看,秀才就像是地里的大白菜,一棵连一棵,不值钱。 “惠和城有三个大县,七个中县,和三十六个小县城。我们平山县只是一个中等县城,历年累计下来,已有近四十名秀才。各个县城合起来,不可得有将近千人。”陈二公子紧张的时候,话特别多。 “我们府城每次取多少名举人?”刘章开口问。 “正榜七十人,副榜十二人。”陈二公子此话一出,周围瞬间沉默一片。 众人皆在心内默默计算着,自己能不能在这一千名秀才里面排名前七十,又或者,什么时候,才能排到前七十。 至于副榜,那是给后门大户进的。虽然说为了证明自己欲盖弥彰的不公正,偶尔也会有那么一名普通秀才,但众人都不指望这个。 平山县的众秀才,忍不住偷偷的看向苏顺。此时此刻,更加明白苏顺这个榜眼的份量。而能得这样一位名师的教导,无形中,好像能在黑暗中,给自己一点信心和指引灯光。 “紧守自身,不移我心!”苏顺见众人心有浮移,呵斥道。 “是,先生!”众人齐声应答。 乡试连考三场,每场三天,合起来就是要考九天。这九天里,考生在考场里紧张答题,苏顺在考场外焦心等待。 千呼万唤中,终于等到了三十号放榜日。 刘家宅院内,苏顺带着一帮秀才,正在齐声背诵。是的,因为等结果等得过于心焦,莫不如背诵课文来转移注意力。
漫长的一个早上,“砰”的一声,刘家大门被撞开,刘家的下人衣冠不整的从门口钻进来。正在朗诵课文的所有人,不约而同的停止了背诵,转过头来紧张地看着门口的下人。 刘家下人站直腰,大喘气,吞下一口口水。 “少爷。”下人的眼神复杂难懂,又似惊喜又似难过。 “没有人中吗?”刘章轻飘飘的发问。 “不,少爷,你在副榜上。”下人回答。 副榜,又称备榜举人,享有部分举人权利,不能参加第二年的会试,但可以参加下一次的乡试。 刘章缓缓地露出了一个笑容,他就没有想过能参加下一次会试,但是,居然能在副榜上,真的是意外之喜啊。 “哎,你这个下人怎么说话大喘气啊。还有没有人中了?”有那心急的秀才忍不住发问。 “恭喜陈合陈二公子,你中举了,第五十四名。恭喜苏修远苏公子,你六十八名。”下人忙回答说,顶着众人热切的目光,打击到,“其他公子就没有看到了。” 陈二公子、苏修远,两人都是苏祖父临逝世那一年,考中的秀才。而今,二人又同一年考中举人。两人脸上的表情如梦似幻,恍若出魂。 其余众秀才露出失望的神情,虽说安慰自己中举也不是那么容易,只是还是无法控制的失望而已。 还是刘章先回过神来,“恭喜合兄!恭喜修远兄!” “谢谢章弟,同喜同喜!”陈二公子稍稍回过神来,激动狂喜说到。 “恭喜合兄,恭喜修远兄,恭喜章兄!!”众秀才回过神来,他们之中能出两名举人,一名副榜举人,他日其他人未尝没有可能。 以三人为中心,众人围成一团。 惠和城这边不提,乡试的消息传回平山县,直接引起地震一样的反应。平山县不算是大县,近十年来,也就出了一个苏顺,一个死了晦气的何德,一个苦熬多年的许进士。 这一年,一次出了三举人。虽然刘章只是副榜举人,但是大家当他的举人板上钉钉了。 觊觎苏家族学的一众读书人再也忍耐不住了,苏顺等人还没有回来,苏族长家的门槛已经被踏破。不要再说什么守孝,也不必说再准备会试为由,平山县众读书人,哪怕只有一个月、一天,都要加入苏氏族学。 朝闻道夕死可矣! 不过,一片夸赞之声中,也有一些不和谐之语。 “你们说,那苏顺是不是藏私啊?你看中了三个举人,头尾都是苏顺他女婿。尤其刘章那小子,不是才复学两年吗?” “可不是,人皆有私心,这也太不公平了吧。” 不过这只有零星几个人私下谈论,毕竟,现在不宜得罪苏家。 有心人希望通过这些言论影响苏氏族学,不过很遗憾,完全没有影响。皆因苏氏族学实行三天一小考,一旬一大考的策略。大家的水平怎样,各自心里都有底。陈二公子和苏修远,是常年位居前三的水平。 至于刘章,哦,刘章是苏明月师妹/师姐的学生。这真的不一样,求不来。
第77章 .书院(上)苏顺从府城回来那一天,苏…… 苏顺从府城回来那一天,苏家挤满了前来道喜的人群。其人群密度,跟当年苏顺刚刚中了榜眼的时候相比,也差不多了。肉眼可见的,苏顺比三名新鲜出炉的举人更受欢迎。 济济一堂的人群,试图从七拐八弯、盆根错节的亲戚关系中,得出一个结论,自己跟苏家,是有着历史情谊的一家人,希望苏顺,可以教一教自家子侄。 “各位,各位,大家的诉求我都知道了。只是今日实在天色已晚,家中尚有老母幼儿,待明日,我跟族长商量之后,再给大家一个回复好吗?”苏顺对着众人说到。 众人看着奔波归来的苏顺,再看看睁着无辜大眼睛的光哥儿,和坐在上手眼睛都要闭上快睡着的苏祖母,尴尬笑道,“应该的,是我们打扰了。那贤侄/顺弟/表哥/外甥/叔公你先休息,我们改日再来拜访。” 待众人退去,坐在上手的苏祖母立刻睁开了眼睛,光哥儿也蹦蹦跳跳的喊着爹,只有苏顺,满身疲惫是真的。 “可算是走了。我怕是要入土都要被这些人吵醒。”连日来,拜访苏家的人络绎不绝,苏祖母从先前为儿子骄傲不已到不耐烦只用了三天不到的功夫。如果不是为了家中名声着想,怕被人说傲气,苏祖母都要闭门谢客。唉,在一个地方住久了,就是这样,开门见到个人,往上数五代,都是亲戚。
耽美小说 www[.]fushutxt[.]cc 福书 网
我期待烟花漫天,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72 首页 上一页 6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