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馆的活儿,只要做一段时间就有了节奏,按照着这个节奏来,其实很清闲。 起码大早上这会儿去没有什么人来的。 “谭兄弟过来了啦!”刘老三看见谭屠户,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他觉得那天的乌龙也有他一份。要是他干脆点,直接问谭兄弟,你看中我家宁哥儿没?那乌龙就不会有了。 只是这样,这未免觉得他们家宁哥儿有点恨嫁的意思,还是稍微含蓄点好。 “三……三叔。”谭屠户刚想喊三哥,又瞄到了前面的小双儿,赶紧纠正了叫法。 刘老三手中的柴禾差点没拿稳,“……哎!” 这说个媒,还把自己给说高了一辈。 “谭大哥,你等会儿,我给你弄碗豆浆来,我去炸油果,要不了一刻钟的。”白宁让谭明先坐,然后给他端了一碗豆浆。 炸油果其实也简单的,就是把混了糖和猪油的糯米团团成一个小球,上面裹了芝麻,五成油温下糯米团,期间不停挤压糯米团,炸到油果浮起整个金黄金黄的就可以了。 油果炸出来,表面香脆,里面绵软,吃起来就让人停不下来,特别是这古代没有见过油果的人。 小宝听着白宁的声音,就让姨婆给他穿衣裳了,“姨婆,快快,爹爹炸果果。” “你这鼻子尖着,你怎么知道你爹爹在炸果果?”徐娘子给他穿了衣服,又找出一顶帽子给他带上,“好了。” “爹爹说,今天炸油果果。”小宝记性好的很,昨天爹爹让他乖乖在床上睡觉,明天就给他炸油果果吃。 “咱们小宝这记性是不是都点在吃上面了?跟他说别的,他记不着,一说吃准,记得牢牢的。” “哈哈,你别说还真是这样!”刘老三符合。 “爹爹,我要。” “马上就来,让姨婆给舀个豆浆。”白宁一次性炸了一锅,差不多二十来个,他把这油果给端到桌上,然后开始教刘大山怎么炸油果。 他亲自去看着火,新手上路,全靠火候。 “姨夫,你也去吃吧,我来看着火。” “好咧。”刘老三早在第一个油果起锅,就在想象这油果的味道了。 “宁哥儿,这油果味道真不赖啊,真香。” 谭屠户也跟着夸,“外面裹了芝麻,口齿留香,我以往还没吃过这种油果,也不知道宁哥儿是怎么想出来的!” 白宁道:“这是别的地方的吃食,配着早饭吃的,这边没有。” “怪不得呢,我们这边也见过。” “大山,按压的力气可以再大一些,不怕把它们压坏。”实在是刘大山力气太小,根本就是漏勺才碰到油果,他就赶紧移开了。 “这我怕把它们弄扁了就不好看了。”刘大山不好意思的解释。 “没事,扁了它会重新圆起来的。” 白宁又给纠正了两三遍,大山的力道才算掌握的刚刚好。 “二姨,你们看看大山炸的,快尝尝。” “宁哥儿,你也来吃,我们都吃好了,不用忙活了。” “不急,油果全部都是要炸出来的。最近面条吃腻了,正好给大家换换口味。” “这油果大家没见过,会不会不喜欢啊?”徐娘子担忧道。 “都需要再试试,反正都糯米也磨出来。对了,你们吃着味道怎么样?”白宁问。 “好,吃起来香得很嘞!”刘老三是第一个赞同。 “我觉得成。”谭屠户紧接着道。 “那这该怎么卖?” “我数了一下,一斤糯米大概可以做六十个油果,我买了五斤,就是300个,加上油,成本六十文差不多。这样,我们配着豆浆,一碗豆浆两个麻球三文钱,一样一文钱。” “会不会太贵了?”徐娘子迟疑的问,毕竟这豆浆真的不值钱,一斤豆子能打十多碗不止,一斤糯米能做上六十多个油果。 “二姨,你忘记豆浆还加糖了吗?” “对啊,糖可不便宜。” 大张都是白宁他们家面馆的老客了,他家不再这县里,而是附近的乡镇。他一个人来这码头这边讨活计,一个月能挣个一两多银子,他在这边民居租了一间屋子,一个月100个铜板,住的地方解决了。但是吃饭就在县里食肆里随便买点什么东西吃,在白宁这家面馆开起来之前,他还在考虑是不是要把媳妇带带身边。但是自从白宁这家面馆开起来后,他这个主意就打消了一点,这家的东西很实惠,一碗肉面六个铜板,一碗素的的才四文,味道还很好。 不过嘛,就是天天都是面,好吃是好吃,就是有点燥火。 “大张,今儿怎么来得这么早,第一个。”刘老三跟大张现在挺熟了,他们年纪差个七八岁岁,但是对刘老三来说,一点都不是事儿,当初他都能够跟谭屠户这个小他近二十岁的称兄道弟,这还只小七八岁。 “今儿没活,打算家去。” “哈哈,今儿吃什么面?对了,今天我们这里先做了一样吃食,叫油果,也叫麻球的,要不要先试试?” 大张眼睛一亮,“可以,你给我来一个。” 刘老三给舀了一碗豆浆,又给夹了两个麻球,“你看看,豆浆配麻球,贼香的嘞。” 大张看着那麻球,看着倒是好看,他试着咬了一口,“还真香。” “老刘,里面咋是空的啊?” 刘老三回了一句,“不空它能这么香?这东西不贵的哈,用了猪油合又加了素油炸。两个加豆浆才卖三文钱,豆浆里头还给放了糖,这多金贵的东西的。” 大张闻言点头,“确是不贵。” “都是熟人了,我还能够整你。你吃了好吃可得给我宣传宣传啊。” “那可一定的。”大张一连吃了四个麻球一碗豆浆,然后摸摸灌了水饱的肚子,“这麻球还真香,中午还有没有?” “没了,这是第一次做,就做了些一两百个,卖完就完,豆浆可能还不够。” 大张正对着麻球好奇的时候,想到家里的小娃娃,“那给我家孩子带两个回去。” “我可先说好了,这个凉了味道可能没这个好。” “没事,只要不坏就行。” 刘老三找了油纸,给装了八个,“一共十三个铜钱。” 油果的豆浆的出现,是分薄了面条的生意的,但是大多数人觉的偶尔换换口味还挺好,况且这个麻球还是这边从来没有过的吃食,大家都乐意尝一尝。 但凡在外面能够吃饭的,家里都不是缺那一文两文的人,饭量小的人,一碗豆浆两个油果也就差不多了,饭量大一些的就是一碗豆浆,四个油果,也能管一上午的了。 算下来,这个比吃面还划算,还能给家人带着回去。 两百多个油果,最后卖来还剩十几个。 “这生意还做得。” 白宁当然知道油果这个生意做的,要不然以前那早餐店怎么家家都有油果卖? “要不早上就多加油果这一样,也不费什么事儿?”徐娘子试探的问。 白宁的本意也是这样,经过这一个月,面馆的生意基本稳定下来了,碰上大集一天能卖个七八百文,寻常也就三四百文。这县里又不止他们这一家卖面条的,也在开始仿照,只是配方不全,弄出来的味道远远比不上他们的。 所以,白宁想新做点花样出来。 “光油果也不成,那这样,再炸点油条,熬一锅稀粥,也不费什么事儿。另外,豆花也不做了,城西那家豆腐铺子也开始做豆花了,现在我们每天都有剩豆花,也挣不了多少钱,干脆就在早上那一餐多下一点功夫。” “宁哥儿,你懂这个,你拿主意就成。”白宁说的,徐娘子又何尝不知道?甚至刘老三是最先发现的,提出他还有点不高兴,但是不高兴又能怎么样?人家照样卖他们的。
第19章 这边,谭明听秦氏的话,买齐了六礼,然后就回了云岭村。 秦氏对这个二十多岁还没有娶上媳妇的侄儿还算上心,大清早的就提了一个篮子鸡蛋。跑去了三叔公那里,得出了最近的好日子。 “明子,最近半个月就两个好日子,一个是后日,还有一个是十日后了,你看哪个好?” 谭屠户不想节外生枝,“就后日。” “那成,我给媒婆说一声去,还得给她说说你家这双儿这情况,免得到时候说错了话。”
“大伯母,我跟你一起去。” “也行。” 黄媒婆算是云岭村有名的媒婆了,名气挺大,而且人品还好,就是有些县城的人都愿意请她说媒。 她正带着小孙女在院子玩,她做媒二十多年了,早就已经当了祖母。看见秦氏带着谭屠户过去,她就知道怎么回事了,让媳妇把小孙女抱进去,“诶哟,我说今早怎么有喜鹊飞上枝头呢,原来是大妹子来了,明子也来了。” “黄婶子。” “快快屋里坐,英娘给你婶子和兄弟端碗水来!” “不麻烦了,不麻烦了,今天上门是有求你了。” “什么求不求的,喝个水咋了,自家人来我就能不给你水喝。”黄媒婆话说得好,佯装生气道。 又一阵寒暄后,黄媒婆才问,“说吧,哪家的姑娘?或是哪家的小双儿?” “就你娘家村子刘老三媳妇的娘家侄子。” “小溪村刘老三媳妇的娘家侄子?不对啊,她娘家哪里有……等等,你们是说徐家那家的老大?”黄媒婆似乎想到了什么,她消息要比秦氏还广些,她本来就是小溪村嫁出来的。 “就是那家的老大的孩子,被带到北边在那边成了家,后来出了一些事情,那边的家人都不在了,这孩子带着侄子回了这边老家。”秦氏解释道。 “那就好,什么时候去?” “后日,三叔公说后日是个好日子。” “行。” “那我跟明子也不打扰了,就先归家去了,后日明子来接我们。” 谭屠户回了家,虽然他现在就想巴巴的跑隔壁去看小哥儿,但是想到前儿有户人家托人带来的消息,还是提着大称走了。 白宁他们按照着之前商量的那样,早上卖面条、稀粥、油果、油条、豆浆。其他几样有点经验,都还做的不错,就是油条这里不太好。明明揉法也是一样的,但是总没有以前买的那种脆性。 徐娘子倒觉得很好,但是白宁说不对,她也没办法。最后在面团里加了酸菜,炸成了酸菜饼。 酸菜是白宁之前积的,他打算加肉丝炒,弄一个酸菜肉丝面出来,倒是没想到先弄了一个酸菜肉丝饼出来。 酸菜肉丝饼也算好卖的,两文钱一个,一个酸菜肉丝饼,加一大碗稀饭,配上白宁腌制的小咸菜,一个人能吃得饱饱的,比豆浆油果子还划算些。 白宁的头脑也是比较灵活的,会在里面红豆,绿豆,红枣,花生之类的,就做成了一锅八宝粥。这样看起来东西就比较实在,而且料足,实际上却大大的减少了成本。这几样也就红枣花生比较贵一点,绿豆,红豆要比大米还要便宜。贵的东西,加的不多,红豆多加一些。颜色好看了,成本降下来。 按照一斤米出十五斤的量算,一碗粥一文钱,里面的赚头还足足的。
耽美小说 www[.]fushutxt[.]cc 福书 网
我期待烟花漫天,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99 首页 上一页 1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