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

搜索被攻击,晚上将关闭搜索功能

为了读者更好的阅读体验,近期服务器升级中

首页 > 穿越重生
 收藏   反馈   评论 

穿成科举文女主的堂妹

作者:林果冻   状态:完结   时间:2023-02-26 18:20:02

  屈氏刚要回答,收拾了厨房出来的杜嬷嬷道:“老太太,这个让奴婢来吧。”
  顾奶奶一想,觉得杜嬷嬷比屈氏靠谱,也整的干净,于是转头就道:“那行,还是杜嬷嬷你来吧。”
  屈氏也乐的清静。不过,等顾奶奶从厨房里拿了一碗猪蹄出来,她就不觉得这么清静了:“娘,你不是要去大房吗?拿着猪蹄去干什么?”
  顾奶奶理所当然的道:“老大两口子这几天也忙着地里头,身体也累,乖宝买了肉也要给她大伯补补身体,这是乖宝的一片孝心。”别看老太太说的大方,可算计不小。既然决定把一斤猪蹄给大房了,她就要说的全村都知道,也好给乖宝宣传宣传孝顺的名声,看谁还敢说她家乖宝好吃懒做不干事。
  屈氏惊呆了。
  顾爷爷惊呆了。
  顾老二惊呆了
  顾灵捂着嘴巴偷偷地笑。
  顾奶奶带着九两银子,拎着一碗猪蹄,雄赳赳的朝着大房走去。顾灵买来的猪蹄是切好的,怕家里的刀钝不好切,且她叫卖猪蹄的师傅把猪蹄切的比较小块,方便大家吃,所以一碗大概二百五十来克的猪蹄也是有好几块的。
  顾奶奶出手,只可能少于一斤,不可能多余一斤。
  顾奶奶端着一碗猪蹄走在村子里还是比较拉风的,这个点大家差不多都吃了午饭,所以很多人在门口闲聊,也有人端着饭碗在门口吃,还有人准备去地里了,在路上走。故而,大家都看到了顾奶奶手中的肉。
  “顾老太,你端着一碗猪蹄去干什么?”
  “顾老太,你手中的肉是生的啊?”
  顾奶奶骄傲道:“这不是我们家乖宝卖了画挣了些钱吗?知道这段时间家里忙,所以给家里买了猪蹄炖豆子,也给她大伯家带了些,好让她大伯补补身体。”
  “啊哟,读书人就是不一样,你家乖宝真孝顺。”有人道。到底是顾家在镇上买了房子,有些人也是愿意给顾奶奶面子的。
  顾奶奶趁机道:“可不是嘛。孩子以前年纪小不懂事,现在进了私塾夫子教的好,知道孝顺长辈了。”顾奶奶如果要说好听的话,还是很能说的,三两句的就把原主以前的不干活说成年纪小不懂事,又把现在的“孝顺”说成夫子教的好。
  还别说,这话叫人听了舒服。毕竟农民对读书人的敬重是发自骨子里的,尤其是夫子这种有学问的人,更加受人敬重。不然,朱策哪里能说动村里的老人,去向顾奶奶为顾兰提亲?
  当然,也有人对顾奶奶的话不以为然,但顾奶奶分家给了大房十两银子一头猪是事实,谁也不能说顾奶奶现在对大房不好。
  不过,这不影响有人下顾奶奶的面子:“顾老太,你们分家的时候不是欠了你大儿子九两银子嘛?现在有银子买肉吃,还没银子还钱吗?”
  “就是啊顾老太,这九两银子你不会赖掉吧?”
  “顾老太,做人这样偏心可不成。”
  顾奶奶心里呸了一声,想说老娘就是去还九两银子的,但是不能说,叫人知道乖宝一下子挣了九两银子,指不定酸成什么样。不过,顾奶奶也不是肯吃亏的主。“谁说不还钱了,你钻老大家床底下了?知道我不还钱了?”
  “呸,一把年纪了,还管人家闲事,真是闲事吃饱了没福气是肉。”
  “你……”
  “瞧着你那尖酸刻薄的样子,瞧瞧这是什么?是肉啊,你就是没福气吃。”
  “顾崔氏……”
  “再瞧瞧这是什么,一两银子啊……我们家一次性还不起九两银子,但是一两一两慢慢还总是可以的。我们家乖宝画画卖钱还,不怕人家看不起。”
  “也是,谁家一次性能拿出九两银子啊。”
  “一群妇人,就是喜欢嚼舌根,走了,干活去了。”
  顾奶奶一如既往的抬着高傲的下巴,从人群中走到大房的草屋前:“老大……老大……”走到门口,她就大声的喊,像是皇太后般等着顾大伯出来迎接。
  顾大伯一家也吃好了饭,饭菜是顾兰带着两个妹妹做的,因为分了家,顾兰和两个妹妹每天的任务就是喂猪和喂鸡,喂好之后,顾兰再带着两个妹妹上午跟着朱母学习女红,下午跟着朱策的妹妹朱芙习字。这大半个月下来,顾兰的心境平静了不少。
  顾灵说动顾奶奶分家的第一步是对的,至少重生之后,顾兰只有上辈子的仇恨,这辈子没有增加仇恨,所以心里的怨气因为这分家后的平静,安抚了不少。
  原小说里没有分家,故而重生后的顾兰看着大房一如既往的老实,看着顾奶奶一如既往的偏心,看着原主一如既往的享福,所以仇恨和怨气都增加了。
  “娘,您咋来了,吃饭了吗?”顾大伯也刚吃了饭,还坐在凳子上休息,听到他娘的声音就出来了,后来还跟着顾大伯母,“娘,您来了?”顾大伯母也叫的热情。
  说起来,顾大伯以前和顾爷爷、顾老二一样的闷葫芦性格,可自从“发现”他娘对他的爱之后,不说任督二脉开了,至少性格没像顾爷爷和顾老二那么闷了,至少每次看到顾奶奶,他都是一脸的笑意。
  当然,在顾奶奶看来,这是傻笑,没眼看了。
  而顾大伯母,以前看到顾奶奶又怂又自卑,现在自卑还在,但至少看到顾奶奶亲切了。不得不说,第二次的分家,一头猪和十两银子的魅力很大。
  顾兰也听到顾奶奶的声音,赶忙从厨房里跑出来。顾兰以前的衣服上都是补丁,一块一块的补的不好看。自从跟着朱母学了半个月的女红,简单的缝缝补补都能整齐了。她把以前补的不好看的衣服都拆了重新补,补成一朵朵的花,衣服看上去还是旧,但是整洁带着小花,还挺能看的。
  顾奶奶是顾兰的心病,如果说顾兰看到顾灵是羡慕妒忌怨恨各种情绪都有,那么看到顾奶奶是憎恨的同时还带着几分谨慎和害怕,就怕顾奶奶又怕压榨他们家。
  “嗯。”顾奶奶像皇太后一样的走进院子里,“我吃了饭了,进来说话。”
  顾大伯和顾大伯母如同太监和宫女,跟在顾奶奶的后面。
  进了屋内,顾奶奶把一碗猪蹄递给顾大伯母:“给,这是乖宝买来孝敬你们的。乖宝今天从镇上回来了,她画的画卖了钱,想着这几天家里人忙,就买了肉来给大家补身体,她说了,这是给你们的。”
  顾大伯赶忙道:“娘不用了,您和爹这几天也劳累,你们自己补身体吧。”
  顾大伯母道:“对对对娘,你们自己补身体吧,我们有鸡蛋可以补。”
  顾奶奶眉头一皱,硬塞进顾大伯母怀里:“给你们就拿着,这是乖宝的一片孝心,你们明白就好。”说着,又从兜里摸摸索索的拿出九两银子,“这是欠你们的九两银子,老大把借据还给我。”
  说起来,顾大伯和顾大伯母是真的从来没有想过顾奶奶会把九两银子给他们,就是肯给,他们觉得也要拖上几年,可是哪里知道,不过半个月,九两银子就还给他们了。
  顾大伯回过神:“娘,您把银子给了我们您还有用的吗?”
  顾奶奶道:“还有些,你快去拿借据。”
  “哎。”顾大伯去拿了借据出来,“娘,您回头没了,再来我这边拿。”是拿,不是借。
  顾奶奶:“我晓得。老大媳妇,你快把碗还给我。”
  “啊?哦。”顾大伯母从顾奶奶拿出九两银子就一直在发呆,这会儿游神回来了,赶忙去把猪蹄倒出来,还用清水把碗过了一遍才给顾奶奶,“娘,给。”
  顾奶奶接过碗,一阵风似的走了,留下大房一家子,看着她的背影。
  顾奶奶出了大房的院子,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她不能叫别人知道乖宝给她买了银镯子,是因为不想别人知道乖宝挣了多少钱,可在大房两口子面前炫耀一番又没什么。可惜,出来了再回去就显得有些刻意,所以顾奶奶惋惜的走了。
  大房的人总算是回过神了,顾小兰和顾二兰盯着猪蹄看,顾小兰道:娘,我们晚上放猪蹄汤吗?
  顾大伯母也回过神:“放,多抓几把豆子下水泡着,晚上和猪蹄一起炖了。”豆子饱腹,晚上只管吃豆子就能饱了。说着,她还看向顾大伯,“当家的,这银子……”
  顾大伯把九两银子给了顾大伯母,再一次深深的体会到他娘对他的好。
  这九两银子加上之前的一两银子,顾大伯母手头有十两银子了,有了钱就有些想法,比如顾兰之前同她说的调理身体怀孕的事情。于是,顾大伯母也同顾大伯提了:“……你看,兰儿说的这事情怎么样?”
  古代就没有不喜欢儿子的男人,这种喜欢无关重男轻女,就是很绝对的想要儿子,因为儿子是一家家的传承者。所以听到顾大伯母这样说,顾大伯几乎是没有犹豫的道:“行,这两天萝卜和白菜就该下地了,种好后你去镇上医馆瞧瞧。”
  顾大伯母顿时高兴的应道:“哎。”
  和他们的一派喜气洋洋不同,一直站在门口注意着里面动静的顾兰,从顾奶奶离开之后,久久没有回过神。她的脑袋里一片空白,甚至分不清前世是梦,还是这会儿是梦。不管是顾家还是奶奶,都和前世截然不同了。这让她逐渐迷茫了。
  ……
  顾奶奶回到家,顾爷爷等人已经不在了,去地里头了。杜嬷嬷在厨房炖猪蹄,屈氏在屋子里剪布料,她着急做新衣服呢,而顾灵坐在院子里看着顾森和顾木玩。
  顾奶奶心里又愁了,乖宝挣来的银子该怎么花?她是想买田地的,老百姓人家,只有田地才是命根子,但是这会儿买太打眼了。突然,顾奶奶灵机一动。这会儿在桃水村买才打眼,如果去其他村子,谁知道这地是乖宝的,那能叫打眼吗?
  顾奶奶心里头有了底。
  买了地她也没打算叫人知道,别说别人了,就是自家人她也不想被他们知道。到时候把地租了,按照行情,他们每年能收三成租。
  如果买的是稻田,每年要交税,按照税收大概是收成的三成,再交三成的租,那么租户还有四成的收入归自己。如果买的是旱地出租,租户不用交税,一亩地给主家一百斤的农作物,比如豆子、玉米等。但是农作物能种两季,他们交的租金就付一百斤够了,没有两季之说。
  所以多买几亩地,乖宝一年的粮食也不用愁了。
  顾奶奶想仔细了,决定过两天就回镇上找上回卖房子的牙行汉子去问问,觉得那人做事情利落。
  想好之后,顾奶奶叫了顾灵去屋子里:“乖宝宝啊,奶奶跟你商量件事……”她把自己打算去其他村子买地的事情说了一通,你瞧着如何?”如果是以前,她大概不会同孙女商量,但是自从孙女进了私塾,整个人如同开窍了般,顾奶奶竟然也不知不觉间想和孙女商量了。其实顾奶奶的想法也简单,觉得孙女是读书人,脑子灵光了。
  顾灵一听,立即称赞道:“奶奶您真聪明,您真是咱们家里最聪明的人了。”老太太懂得买地出租是好事情啊。如果是动荡的年代,可能地买了也不安全,人随时会离乡背井的,但看过小说的她知道,象国是太平的年代。至少不会出现国破山河的情况,所以买了地,这地就永远是她的。 耽美小说 www[.]fushutxt[.]cc 福书 网
我是黑粉我有话说,去评论一下>>

我期待烟花漫天,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