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振辉颔首:“远房兄弟。”再问,“你怎么过来了?” 李松远挠挠头:“我家就剩我一个,只能自己过来了。”带着他长大的奶奶早在去年就过世了。 左振辉略有些歉疚,不再追问下去,转了个话题:“你想买种子?要多少?” 李松远兴奋:“我有两亩地,等稻子收了我全种上。” “我知道了。你回去干活吧。”左振辉按着他肩膀把他转了个身,推着他往外走。 “诶诶诶,我还没买呢。”李松远惊叫。 “我帮你留着。” “啊啊?可以吗?”李松远艰难地扭头看他,再看看人头济济的骆华那边。 左振辉点头。 “可我不会种啊,小花说会教的。” “回头我教你。” 李松远那双浓眉大眼顿时笑得眯了起来。不知道为何,他对着左振辉压根客套不起来。“好好,那也行。那麻烦你了,回头我不懂就问你。我先回去干活啦。”临走前,他抬手,手肘轻轻撞了下左振辉的腰腹,“话说,兄弟,我还不知道你名字呢。” “左振辉。”左振辉眼神幽深,定定看着他,“回头教你写这几个字。” 那不是还能多学几个字?李松远连忙点头:“那我叫你辉哥!”完了他挥挥手,“我先走了,记得帮我留着玉米种啊。”然后不等回应,他就欢快地跑走了。 左振辉眯了眯眼,回头走进人堆里。 骆华卖这些玉米种子,也没图赚多少,直接按照水稻的价格卖给乡亲们。乡亲们则主动带上篮子、盆什么的,省了骆华他们给打包的烦恼。 称量之前,骆华先细细地讲了一遍玉米的特性,然后把整地、播种、浇水、除虫等过程需要注意的事项一一列举出来,足足讲了快一个时辰,间或还得回答乡亲们的问题。 要不是期间李实给他递了两回水,他估计嗓子得冒烟。 不过值得。 院子里乡亲们、甚至包括李建中都是一脸激动——哪家种田不是根据老一辈的经验来的,什么大道理谁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这回买点玉米试种,竟然还带教怎么种的。听骆华这小子所言,还是从书上看来的! 他们原本还忐忑不安,不知道自家儿子/丈夫突然要种的这个、这个叫玉米的玩意儿是不是真的能赚钱。连听都没听过的玩意儿,万一种不好咋办? 再加上骆华这小子瘦弱巴巴,还娘气,看着就不像种田的好手,谁知道靠不靠谱? 谁知道,买种子竟然还带教的!教的内容还是书上说的! 书上的! 那肯定靠谱啊! 大伙儿一脸激动认真,恨不得把骆华讲的话记得牢牢地,没听清、没听懂的地方,还忍不住多问两遍。 哎呀,识字的人果然就是不一样,斯文懂礼还耐心! 虽然瘦,但是精神气好啊! 骆华可不知道就这么一小会时间,就让这些人对他改观。 好不容易讲完,他刚停下,大家再次七嘴八舌地问起来,还没等他回复,李实站出来:“好了,到此为止。”带着伤疤的凌厉双眼一扫,全场顿时噤声。 骆华瞄瞄李实脸色——他家石头已经不满了——连忙轻咳两声:“大伙儿也别着急,有什么问题,以后随时都可以来找我。今儿就到这里吧。”声音已经有些哑了。 这么好几十号人,没有扩声器,全程提着嗓子高声说话,他也累。 众人这才放过他。他拉着李实退到一边,把场子让给何景奕三人。 左振辉把堂屋里的桌子、凳子搬出来,放在屋檐下。 何景奕拿出册子跟炭笔落座——原本他打算用毛笔,被骆华心疼地制止了。 尚宏信端起一筐满当当的玉米种子,砰地一声放在桌子边上。 “排队排队!一家家来登记买种子。” 泛白的残眼、魁梧的身形,配上洪亮的嗓门,聚拢在桌前的众人齐刷刷退了一步。 尚宏信:…… 何景奕噗嗤一声笑出来,看自家男人束手无策的样子,才带着笑意温声给他解围:“各位莫怕,我家宏信只是曾经遇过山匪、被山匪伤了眼而已。他虽然看着凶,其实性子很好。” 众大叔大娘媳妇子面面相觑,看一眼一脸凶相的尚宏信,再看一眼站在边上的跟座塔似的左振辉,再过去就是同样高高壮壮的秦峥,最后再看一眼吓死人的李实——等等,那个跟在骆华身边递水递帕子还拿着蒲扇给骆华扇风的大块头是谁? 这李家的人看着有些凶残啊……咳咳,还是骆华这小子好啊,和善可亲!那把嘴嘚吧嘚吧的,听着就舒服。 眼看众人都有些犹犹豫豫的,跟着自家爹娘过来看热闹的方浩泽干脆挤过去,把尚宏信赶走,跟无奈的何景奕对视一眼,转过身双手挥舞:“来来都来,我帮你们打秤。”完了他直接招呼打头几个,“张二伯刘婶子六姑妈,你们要多少啊?来,直接跟景奕哥说,景奕哥识字,他会记下来的,回头缺斤两了就找他!” 被点到名字的几个大叔大娘看到熟悉的面孔,登记的也是个斯文小后生,顿时松了口气。 “浩泽啊,怎么哪儿都有你啊!”被称为六姑妈的妇人瞄了眼转身走开的尚宏信,小声打趣。 “嘿嘿,我跟小花熟,帮个忙而已。”方浩泽接过她手上的盆放到桌上,“再说,都是乡亲,大家都熟悉我,我来不是更方便吗?有啥也好讲清楚讲明白的,对吧?” “对对对。”妇人笑着点头。 “六姑妈您家要多少种啊?” “诶诶,我家老大说了,要种五亩!小花刚才说一亩多少种子来着?” “我记着呢,五亩就是五斤,对吧?”方浩泽转头跟何景奕确认,等他点头后才转回来。他麻溜地拿起筐子上放着的杆秤,先用瓢子舀了一瓢玉米粒放到托盘上,“一斤二两。”给妇人看一眼后倒入盆里,再舀,“一斤四两。”再倒,再量…… 最后一次的时候,算着斤两过称再倒入盆里,方浩泽抬头笑眯眯:“五斤。六姑妈,这可是您看着秤的,足称的,可以付钱啦!” 妇人连连点头:“足称足称。浩泽啊,你算得可真快。”完了她掏出钱袋子,小心数了足够的铜钱递给何景奕,“小伙子,你数数,这够数不?” “都是乡亲,哪里还有不相信你们的道理。”一直看着她数的何景奕温声道,指了指桌角的木匣子,“直接放里头就行了。” “好好。”妇人心里舒服,笑眯眯地把钱放进去,端起自己的盆子绕出来,临走还朝骆华打了个招呼,“小花、实小子啊,那我回家去了,回头有不懂的我再来问你们。” “诶,婶子慢走。”骆华有些受宠若惊,忙笑着回应。 李实也有些诧异,舒缓神色点了点头。 接下来的时间,方浩泽跟众人边唠嗑边打秤,何景奕在旁边温温和和地应答,完好的右手抓着炭笔快速书写,一条条记录下来。 买到种子的乡亲们走之前,全都主动跟骆华、李实打声招呼。 这让骆华心里开心极了,更是觉得自己的做法没错——这些村民,都是知道感恩的。 原身的懦弱导致没几个人认识了解他,李实更是不必说。加上这几个月他跟李实接二连三的闹出大事,总是有人纷纷扰扰说三道四。烦不胜防。 除非他们搬离这里,否则总是过得不舒坦。 没想到,他只是想让自己的专业在这个时代发挥一下光和热,竟然有这意外惊喜。虽然人数不是很多,可总会越来越好的。不是吗? 他心中激动,不禁伸手拉住自家石头的大掌,低语道:“石头哥,现在这样,是不是挺好的?” 李实低下头看着他熠熠生辉的双眼,轻轻嗯了一声。 秦峥叼着根野草、双手抱胸靠在墙根处看热闹。 人堆里的方浩泽巴拉巴拉的太过聒噪,惹得他看了好几眼,到后来甚至只顾盯着他了。等他反应过来,顿时皱眉——他是不是对这小子关注太过了?
第70章 地里的玉米连带秸秆都收了,骆华领着李实几人把残余的玉米根一把火全烧了。烧出来的灰直接混在地里当肥料,再把地翻上三遍——当然,李实在一边盯着,骆华除了下地看看泥土的松散程度,全程动口不动手。 松好土,骆华把早前留下来做种的花生剥好,随手撒到地里。那洒脱的手法看得尚宏信一愣一愣的。 “这样播种真的可以吗?会不会太儿戏了些?”尚宏信挠头小声问左振辉。 几步外的李实淡淡扫了他一眼:“你懂种田?” 尚宏信连忙摇头。 “不懂就听我媳妇儿的。”李实轻哼,“我媳妇儿懂得比你多多了。”意思是不懂别瞎说话。 尚宏信嘿嘿傻笑。 左振辉来回看了他俩一眼,语气里难得带着戏谑:“大哥你变了。” “嗯?”李实疑惑回头。 “您现在跟宏信似的。”媳妇儿长媳妇儿短的。 李实听懂了,唇角一勾:“不是挺好吗?”家里长短,种田务农。 左振辉随着他的目光看向远处。风吹穗浪,农人除草浇水,放眼之处尽是安然。 他不由微笑:“确实挺好的。” 种子下地,家里除了盖房子暂时也没别的事,左振辉跟尚宏信就跑到新宅子那边帮忙。 至于张柏青,到了鹤溪村简直如鱼得水,得空就拉着何景奕给他打下手,满山满地的到处跑,捣鼓回来一堆的杂草树枝。甚至还在院子一角搭起架子,上面放着几个簸箕。全用来晒他采摘回来的药草。 骆华最近忙着在处理收回来的玉米秸秆。 既然已经答应种玉米的送制糖方子,他干脆把这些秸秆卖给向他们家买种子的人,数量虽然不多,每家或多或少的买上一些,练手却是足够了。 他也没有再次下场制糖示范,教导工作全部交给了当时给他打下手的几人,包括李建中,包括骆长安以及李东。 李建中还好说,骆长安作为一个老实得有些软弱的老好人,还是第一回在村子里担当这样的角色。一开始他说话还有几分结巴,等走了几家后,说话立马顺溜不少,还跟这些人家都熟稔了不少。 确认了解的差不多了,买了玉米秸秆的人接二连三地就开始忙活起来,家家炉灶不停歇地烧上一天一夜。 村里大部分人都等着看他们的笑话——没见过这么傻缺的冤大头,连秸秆都花钱去买的。 然而,等饴糖实实在在地被熬制出来,村里这些等着看笑话的人顿时悔的肠子都青了。 骆华可不管他们心里怎么想,他将这些人制出来的饴糖一一看过后,按着比县城里低几分的价格把他们的糖都收了回来,有几户质量差些的则更低一点——毕竟他又不是做善人,价格有高低,才能让人制糖更用心。 虽然每家熬制出来的糖不过只有一小锅,可骆华收糖的钱,瞬间就把他们前几天买种子、秸秆的钱给抵掉,甚至还能略有余裕。
耽美小说 www[.]fushutxt[.]cc 福书 网
我期待烟花漫天,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89 首页 上一页 6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