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抬起一只脚,狠狠的对着吴良辅的胸膛踹了过去,吴良辅身材本就不是很结实,与之相反的是,顺治常年习武,骑马打猎,这一脚踢出来的力道,实实在在是够他受的。一连后退了两三米,吴良辅才捂着胸口站定。可是他突然觉得一口气上不来,两眼一黑,一头栽到了地上。 众人见状,满屋子的宫女太监们都跪了下来,嘴里喊着“皇上息怒”,有一些距离近的胆子小的人,已经在地上打起了抖。真怕自己像吴良辅一样,被踹得只剩半条命。 董鄂氏用帕子擦了擦眼睛,拉过顺治的手,柔声劝解道: “皇上息怒,这与他们无关,还是不要迁怒了他们罢。” 然而,董鄂氏越是这样说,却越发激怒了顺治,只见顺治哆嗦着一张嘴,冷着声音道: “将宫里所有的妃嫔阿哥们都叫到这儿来。” 跪在地上的一个小太监连忙领命,磕了个头,便带着人传召去了。 长春.宫里。如雪听完了太监的传话,一听是皇上要找他们过去,便二话不说,收拾起东西,牵着玄烨想要去董鄂氏那里。因为有着对历史的了解,若华知道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于是便出言刁难那太监: “现在也不是吊唁的时候,让我们去那里做什么?” 这话问的刻薄而尖酸,一时间让这个小太监难以回答。他张着嘴,吞吞吐吐了半天,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若华看自己现在正处于上风,于是马上趁热打铁,道: “你回去回了皇上,就说太后娘娘想三阿哥了,佟妃娘娘现在在太后的宫中。” 这小太监不太有眼力见,以为若华是如雪的大丫鬟,只听洛华搬出了太后,他跪在地上想也不想,便点头答应道: “好。” 若华看那太监出去了,这才牵着如雪的手,往大玉儿的宫里走去。如今这宫中只怕只有那一处安全的地方了。 “华儿,你为何要带我去太后那里?” 如雪虽然和若华是好朋友,可是两人的脾性完全不同,如雪说到底是个传统的姑娘,讲究三从四德,夫君传召,断断没有不去的道理。 “如雪,你真是……现在皇上还在气头上,做事情难免欠思量,你去董鄂妃那,我实在不放心。” 说罢,便加快了脚程,争取在那小太监回去复命之前,赶到大玉儿的宫里。 苏麻喇姑大老远就看到了若华和如雪,于是便上前来迎她们进去。如雪把今天的事情全部跟大玉儿说了,大玉儿听罢,气得用手一把拍在那黄花梨的小几子上: “真是胡闹!自打着董鄂氏进来之后,宫里就没有一天安生日子!” 大玉儿对董鄂氏不太有什么好感,这几年都是因为她,导致他们母子离心,这叫大玉儿怎能释怀。 但见大玉儿的护甲都陷了些许进桌子里,苏麻喇姑端了一碗安神的茶过来,柔声劝解道: “格格息怒。” 说罢,伺候她喝了一碗养生茶,到底是草原上的女儿,心胸开阔,大玉儿喝了茶之后,平静了一会儿,气氛总算是缓和了过来: “如雪,你和玄烨便放心在我这儿。” 话才刚说完,便听见屋外有太监来报,说皇上现在暴跳如雷,将众妃招到了董鄂妃的宫中,一个个检查盘问,静妃主子冲撞了皇上,被打了好几个耳光。还没等那小太监说完,只见储秀宫的另一个董鄂氏颤颤巍巍地跑了进来,怀里还抱着五阿哥常宁。 她见了大玉儿,就如同看到了救星一般,跑到大玉儿面前,便跪下哭诉道: “太后娘娘,皇上现在痛失四皇子,爱子心切臣妾自当理解,可是他不能因为贵妃娘娘没了孩子,就让我们的孩子去陪葬。” 原来,顺治已经打定主意,四阿哥的死一定和后宫的妃嫔脱不了干系,既然她们一个都不愿意承认,顺治也不想多费口舌,看见董鄂氏如此痛苦,他只想让真正的敌人也尝尝同样的滋味,宁可错杀,也不放过。于是便拿了宝剑,想要把在场的阿哥们通通都杀掉。五阿哥常宁离他最近,被宝剑划伤了脸颊。 吴良辅恰巧这时候醒过来,看到顺治魔怔了,要杀自己的儿子,还有一点仁慈之心的吴良辅立马扑上前去,抱住顺治的腿,不停的好言相劝。然而依旧于事无补。小董鄂氏见了眼前这幅光景,哪里还敢留下来,抱着孩子便跑到了大玉儿的慈宁宫。 大玉儿听了这话,难以置信地闭上了双眼,这么荒唐好笑的事情,尽然发生在他儿子身上。大玉儿突然想起先帝皇太极,当初也是为了海兰珠的八阿哥,扬言要把整个后宫的孩子都杀掉给那孩子陪葬,只不过那也只是口头的气话,不曾想自己的儿子有一天竟然将这句话变成现实…… 皇太极呀皇太极,看看吧,这就是我和你生的好儿子。大玉儿已经被气得眼圈发红,然而她依旧在极力克制自己: “走,去董鄂氏那,哀家倒要看看,他是不是真的敢把哀家的孙子们全部赶尽杀绝!” 于是大玉儿带着一大批人,浩浩荡荡的朝董鄂氏处走去,弱化看着大玉儿的背影,霎时间只感到百感交集,这一去,恐怕他们本就不多的母子情分,将要在这一次,消耗殆尽。 大玉儿走之前,就给常宁找了太医院最好的太医过来让他诊治。好巧不巧,来的人竟然是乐尊育。 小董鄂氏见了他,便担心的问: “太医,他这脸上日后会留疤吗?” 乐尊育看过之后,无奈道: “已经伤及肌肤深层,恐怕……” 于是二话不说,马上帮孩子缝合伤口去了。 乐尊育正在帮常宁处理伤口,看见那雪白莹润的小脸上满是血渍,小董鄂氏在一旁捏着帕子,想到自己儿子以后便是这副模样,顶着个刀疤脸见人,又想到自己的夫君,天下人的皇上,当初那个花前月下,山盟海誓的男人,竟然对着他们的儿子下死手,一瞬间,怨恨,绝望,后悔全部充斥她的心,于是她哭得那叫一个撕心裂肺。 如雪看着受伤的常宁,感觉到心痛,如果她没有若华带到这边来,她的玄烨又将会是怎样的一番光景呢? 由于常宁年纪还小,熬不得疼痛,那哭声振聋发聩,几乎响彻整个慈宁宫。玄烨皱着眉头看着自己那正在遭难的弟弟,疑惑道: “额娘,父皇为什么要杀我们?” 他们可是父皇的亲生儿子呀,虎毒尚且都不食子。如雪看着一脸天真的玄烨,一把将孩子抱在怀里,道:
“玄烨,你父皇他不爱我们。” 被如雪抱入怀中的玄烨感觉到自己的母亲正在流泪,可他根本听不懂自己的母亲再说什么,什么是爱,他不知道,他只知道自己的父皇,现在竟为了一个女人,要做出违背人伦的事情来,于是年幼的他默默在心里发誓,他长大以后绝对不做跟父皇一样的人。
第93章 玄烨的快乐 四阿哥歿了, 顺治和董鄂氏都十分痛心,顺治将四阿哥追封为“和硕荣亲王”,除了摄朝三日之外, 还下令为这个尚不满三岁的孩子举办了一场十分盛大的丧礼,并且称之为“朕之第一子”。但见整个紫禁城全部挂满了白色的丝绸, 幡文,香纸蜡烛在各宫一一具备, 就连住在宫外的明珠一家子,都要在家穿素服焚香为他祷告。 顺治的这一举动,让朝中大臣们很是不满, 都议论纷纷, 觉得皇上为了一个庶出的儿子有违祖制, 实在是荒唐至极, 加上有些人不知从哪里得知,董鄂氏之前乃是已故去的和硕亲王博果尔的福晋,有心的人便抓住了这一事情,大肆渲染,霎时间董鄂贵妃的名声急转直下。 然而顺治已经掌握朝纲,是一名真正意义上的君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很多事情只在他的一念之间, 便可以让该闭嘴的人闭嘴。不消三天,那些所谓的“风言风语”已经消失匿迹。 若华听明珠把宫里近期发生的事情都听了一遍,惠儿和容若也在边上, 天真的容若听完之后, 疑惑道: “阿玛, 既然皇上说四阿哥是他的第一个孩子, 那三哥哥不是他的孩子吗?皇上偏心。” 明珠厅听罢,震惊了一会儿,赶紧上前捂住容若的嘴。 “我的小祖宗,你可不要再说了。” 容若大大的眼睛里满是好奇,想要说些什么,看见自己阿玛那吓得变了色的脸,便不再说话了。 …… 董鄂氏自从痛失爱子之后,茶饭不思,终日以泪洗面,身体状况自那时候便开始每日愈下,她所住的承乾宫每天都弥漫者一股子浓浓的药味,路过的人都免不了窃窃私语一番。 顺治看自己的爱妃终日愁眉不展,心下很是担忧,似乎是为了弥补什么,因此连续三个月,顺治每日每夜都住在承乾宫中,除了上朝之外,几乎一刻都不离开。 可笑的是,顺治害怕董鄂氏触景伤情,竟然将所有的孩子都送出了宫去,美其名曰“避痘”,虽然玄烨已经出过痘了,依旧不能免俗。 于是,若华这个宫外的姑姑外加干娘的身份,在这时候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岸芷带着玄烨长期居住在若华隔壁,因为是如雪的孩子,若华也时常帮着照顾,可能是宫外的环境比较放松自在,玄烨的脸色一天比一天轻松阳光起来,外加在宫外孩子多,找到了同龄人,玩在一处,玄烨能暂时忘记离开父母的难过。 转眼间便到了五月,天气开始慢慢热了起来,若华换了一套水绿色的袄裙,拿上买菜用的篮子,整个人看起来清新又干练,今天是玄烨的生日,若华想着玄烨总有一天会回到宫里去,高低要给他办个生日晚会,让他不白来这民间一趟。 一出门,就看见了住在巷子最深处的张老太太,一见到若华,便夸道: “这不是纳兰家的媳妇吗?你这衣裳可真是好看。” 出门就被夸了,若华的心情一瞬间变成晴天,这衣裳的料子是明珠托人在江南买的,虽然不比别的大户人家的衣料,但是穿在身上却比平时的衣裳舒服,当时明珠也是说看见这料子颜色好,觉得若华穿上好看,这才买的。 到街市买了鸡鸭鱼肉,又买了些许时令水果,回家吃过午餐,稍作休息之后,若华便开始在自家灶台上忙活起来了,又是杀鸡又是砍鱼的,一旁的郭络罗氏看着觉得眼酸,自己的宝贝孙子容若过生日她好像都没那么上心。 这厢,容若和惠儿知道了今天是玄烨的生日,也不跑出去玩了,留在家里帮若华打打下手,小孩子做不了什么,但是打个水,生个火,端端菜还是可以的,约莫忙了两个时辰,终于将这一桌子的菜都给弄好。弄好了饭菜之后,若华总觉得还差点东西,于是灵光乍现,突然想起来在现代的时候她的一个小爱好…… 接下来,若华又让容若和惠儿去把玄烨的小伙伴们都找过来,一起吃晚餐,两个孩子听罢,兴高采烈地邀人去了。等到他们把小伙伴们都找过来的时候,若华傻眼了,全是小姑娘!这若华越发觉得,玄烨的海王性质正在觉醒。容若十分热情地给大家做介绍,若华了解到,这些个小姑娘,都是世家格格,其中,这里面就有赫舍里家的芳儿格格,还有遏必隆的小女儿穗格格,佟佳家的宁樱格格……都是他们家现在惹不起的主儿。
耽美小说 www[.]fushutxt[.]cc 福书 网
我期待烟花漫天,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95 首页 上一页 7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