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们起身,眼睛一双双全都落到太子的身上,可面对这些百姓,太子又不知道该说什么,他只得回头朝孙墨尧看了一眼,示意他上前说话。 孙墨尧心里叹了口气,往前走了一步。 “众人肃静!今太子在此,对王爷所做种种都已经有所调查,诸位莫要心焦。现在锦城暂时由朝廷接管,大家不用担心,一切照旧。另外——”孙墨尧顿了一下,回头瞅了一眼太子。 孙慕辰没明白他的意思,眼神中还不免呵斥他赶紧继续说。 孙墨尧勾了勾嘴角,继续说:“另外,几位王爷允诺的免税一事,在这件事情调查清楚之后,会经由太子上报朝廷,只要当今圣上同意,朝廷介时还是会给予大家免税的!” 原本四王想要免税只是为了稳定民心,若是事情不成,自然不可能便宜了百姓。 然而刚才汉嘉王却是拿这件事做要挟,这才惹来百姓们的不满与反抗。现在听到孙墨尧这么说,定然是人心所向,都去拥戴太子了,又岂会去支持汉嘉王? 沈熙朝孙墨尧投去赞赏的眼光,当朝者唯一的根基就是百姓,有百姓便有社稷才会有江山,得人心者得天下,只要有人深刻了解这点,事情就能解决。 老百姓们听了这话,立马跪在那里高唿太子千岁。 声音响彻天际,甚至有其他街道的老百姓跑过来看热闹,还有的人正在刷牙,嘴角沾了白乎乎的盐渍,擦都没擦干净就来了。 看着围拢的百姓越来越多,避免危险,吴慷立即带着太子与王爷离开。 他们一路骑马回到了汉嘉王府,就看到王府门口也围拢着许多百姓,他们甚至还带了坏臭的鸡蛋和烂菜,直接往王府里面丢,发泄自己的情绪。 太子一见这架势就想往后面躲,可孙墨尧偏偏就喊了一嗓子“太子驾到”。 没辙,在一群官兵的保护下,太子只能再给这些百姓们解释一遍。 得到了满意的答案,百姓们这才谢过了太子,各自散开。 百姓刚走,他们还未来得及进入王府,又遇到了在锦城驻扎的军队统领。 统领说自己不知王爷们的真是做法,现在搞清楚了不想与他们同流合污,现在带着军队过来听从太子的安排。 沈熙看着这统领,神情很是真诚,不像是因为事情被揭穿而甩锅什么都不管,而是真的被蒙在了鼓里。 太子似乎一下子就相信了,可刚要开口,孙墨尧却插了话进来。 “你们同王爷来往密切,口说无凭,我们要如何认为你们之间没有往来?” 这一说,统领也自知理亏,也只能说:“清者自清,末将与王爷之间的确并无任何勾当,末将也的确不知道王爷们到底想要做什么,只知道他们最近来往密切。” 孙慕辰伸手挡了挡,他看了一眼孙墨尧,又对统领说:“你也别紧张,我问你,平日里你们在锦都是负责什么的?” 统领回答,“锦都城内外守卫、门禁和巡夜。” “好。”孙慕辰点头,“接下来一段时间里唯恐会有人浑水摸鱼制造混乱,现在锦城的治安就由你们与扶风王的手下一起管理。” “是!”统领声音响亮,语气中不乏一丝感动。 紧接着,太子下了马,与众人一起进到了王府中。 谁知道,也就相隔了一个上午的时间,王府内却早已不是之前的模样。 盆栽七倒八歪地躺在地上,连个通传的下人都不见了。 前廊空空荡荡的,直到走进了厅堂,就见管家带领一群下人洋洋洒洒跪倒在地,而在管家的前面,还有锦都的知府大人,和衙门中一干做事的官员,也同样跪着。 知府和官员手中都有一只托盘,上面放着书信等林林总总的物件。 孙慕辰奇怪道:“这些都是什么东西?” 知府大人哆哆嗦嗦地说道:“回太子的话,这些都是之前王爷们准备建立王国时的东西,这里还有王爷们刻得印章。” 孙慕辰面露怒色,他拿起翠玉印章一看,上面赫然四个大字——“巴蜀王国”。 “这、这是——造反!!”孙慕辰差一点就要把印章往地上砸,可这些都是证据,他只能憋住脾气,把印章丢了回去。 又去看书信,里面全都是往来书信,还藏得特别深,乍看一眼是家信,到了最后才会加一句见面的时间地点,还有讨论的内容,不仔细看到最后倒是很难发觉。 可能几位王爷之间信并没什么太多的信任,还是留着证据以拿捏对方。 但是,像广汉王这样一个痴傻之人,外界不知道,可他们皇室的人知道,说话都不说不利索,更别说看书信了,这中间还得有人去教他,他们就不怕事情败露? 太子遏制脾气,问:“王爷呢?” 知府答:“跑……跑了……” 听到这里,沈熙算是明白了,他走了上来,对太子和王爷说,“现在恐怕留在锦都也无济于事,只怕还会被不明就里的百姓迁怒,不如回主营地商讨一下接下里该怎么解决这件事。” 孙墨尧也连连点头,“不错,皇兄,有这些证据在,特别是这个印章,都能直接定罪了,现在要做的,就是把几位王爷给抓回来,事不宜迟啊皇兄!” 这些话太子心里十分清楚,他甩袖,回头对苏途说,“把这些罪证都给我收起来,随我回营!” “是!” 走前,太子交代知府和统领,现在既然王爷不在,整个锦都的治安则交给他们来管理,在朝廷有新的安排之前,若是有任何问题发生都拿他们试问。 没有被追责拿捏已经是对他们的宽恕,所有人都跪着谢恩。 现在王爷府被奉查,王府里的人也被软禁在其中,谁都不得随意进出。哪怕是之前扶风王买的蜀锦绸缎,因为是汉嘉王签的单,现在也是一并被放在了王府中,将来等着被充公,谁也拿不走。 出了门,王府被重兵把守,插翅难飞。 虽然看到了这些证据,却必须上报给朝廷,才能进一步的追查。 最重要的事情,还是要把王爷们给抓回来。 只是没想到,汉嘉王一看到吴慷带着官兵过来,立马就吓得跑了。其他王爷们怕也是不想坐以待毙,只能跟着跑了,跑前吩咐下人要把东西给烧了,自己没动手,家仆也没敢动手,最终反成了给他们定罪的证据。 可孙墨尧却说,“哪怕没有证据,他们的行为既然被百姓所知,就已经无法继续下去,他们不打算来找太子求饶,反而全都跑了,只怕不是畏罪潜逃,而是想要东山再起。” 孙慕辰想得没有那么远,只说:“皇弟,难道你觉得他们现在气数未尽?” “嗯……”孙墨尧想了一下,“连争辩都放弃了,自然是坐实了想要干这件事。不过,现在不管证据如何,也得把皇叔们给找回来,才能确定事情到底怎么回事。” 听了这话,孙慕辰沉默不语,同他们几人来到了锦都城外的营地。 此前,在他们递信给商行的人之时,另外有一封信被悄然送出了锦城,快马加鞭送到益州外的军营。 可葛臻却不同意按照书信上的要求带兵来锦城,还说这是扶风王自己的要求,那就让扶风军自己去,他没有见到太子的印章,他只听太子的。 于是吴慷一气之下,连夜带兵前来,又带领一批骑兵赶来锦城,正巧碰上了早上的事情,解救了百姓。 剩下的官兵在卢居风的指挥下,于清晨来在锦城外安营扎寨。 听了这话,孙慕辰倒是并未感觉什么,想来葛臻的判断也是正确的,毕竟没有他太子的口谕,随后重新拟了命令,让葛臻带队前来。 几日后,葛臻才带着大军前来。 谁知太子朝他们大发脾气。 因为这几日扶风军在锦城的表现太好了,老百姓们全都感谢扶风王,反而忘记了他这个一同前来的太子,甚至还有百姓说这太子是不是来摆架子的,都不干实事。 加之孙墨尧反而丝毫不在意这种事,让太子更加不爽。 一个人的时候,孙慕辰甚至还会摔杯发泄。 他此前想不明白,为什么孙墨尧会响应他的号召。 现在他明白了,孙墨尧是来炫耀的。 炫耀他手下有听话的将领,有聪慧的军师,还有沈熙。 他万般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沈熙,而且还跟在孙墨尧的身边,让他很不爽,非常得不爽。
(——求留言~——)
第98章 留下 “益州锦城一代、广汉一代,因为事情已经传播开来,百姓们对王爷的做法十分不满,广汉王府还被百姓放火烧了,毁了两间倒坐房,放火的人已经被抓了。”沈熙一边在长桌的地图上圈圈画画,一边将最近收到的消息,解释给王爷和太子听。 卢居风补充说,“另外,吴将军派队到各地治所,传回来的消息全都表示没有见到王爷们的踪影,而百姓们因为十分反感这件事,所以对当地的管辖有些敌对,以免发生动乱,王爷的军队将留在当地帮助当地官兵管理。” 太子坐在前面,抬头轻蔑地看着地图,脸上满是不悦,似乎心里还挺烦四王做的事情。 而实则,他却是不满葛臻不听他的话,更不满现在各地百姓都说扶风王的官兵好。 换言之就是在说扶风王比他这个太子好。 可有沈熙在,太子不能像刚开始那般没事找孙墨尧的麻烦,以免让自己的形象毁于一旦。 孙慕辰恨自己没早点儿认出沈熙,不然一早提出让沈熙来给自己效力,自己也不会被葛臻这家伙气个半死。 “那现在有皇叔们的行踪了嘛?”太子没好气地问道。 沈熙与卢居风对视一眼,卢居风说:“还未有消息。” 孙慕辰的目光落到王爷身上,“他们会逃到哪儿去?” 孙墨尧笑了笑,对沈熙道:“你说。” “禀太子,下官有两种想法。”沈熙拱了拱手,“猜测几位王爷的去向。” 葛臻一脸不满,但孙慕辰却说,“嗯,你直接说。” 沈熙缓缓说道:“如今我们在锦城,几位王爷若要离开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往东回到京城,向朝廷认罪求饶,或是找族人求情。一条是继续往西北,抵达益州边境,集结驻扎在边境的官兵,占领益州西北地区。” 太子听了他们的话,眉头皱到一起,“我曾一度在想,皇叔们既然决定做这件事,又岂会那么天真地认为欺上瞒下就能过瞒天过海?还是真的以为朝廷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听到这话,卢居风与沈熙面面相觑。 卢居风拱手,说:“大概正是认为朝廷不会管,这才敢造次。而且,他们或许还认为,朝廷若敢管,也是以武力镇压之,那么他们就能对外宣称,朝廷怎么怎么欺负他们巴蜀的人了,多收税也好,多征兵也罢,都能让他们找到一个由头,反过来他们利用百姓对朝廷的不满来拿捏,逼得朝廷不得不同意他们的做法。”
耽美小说 www[.]fushutxt[.]cc 福书 网
我期待烟花漫天,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91 首页 上一页 3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