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环顾一 * 圈,一下子就把视线锁定了聂正崖,一前一后小跑着过来,分别行了个标准军礼。 “请问是聂正崖聂同志吗?” 站在前面的那个人大声问道,语气铿锵有力。 聂正崖点了点头:“我是。” “接上级指示,有调令给聂同志,请你接受!” 那人说着果然从口袋里掏出一张调令来。 聂正崖接过来打开看了看,指着不远处的一群人说:“这就是这回的外访团成员。” 又指着身边的苏净禾说:“这是调令里的‘苏净禾同志’。” 两人又转头对着苏净禾行了个军礼。 其中一个喊了一声不知道什么命令,不过两秒钟时间,后面的吉普车里的士兵全部都跳了下来,帮着外访团成员把他们的行李一件件搬上了车,其中有几个还特地来搬运苏净禾跟聂正崖的行李。 苏净禾虽然有些茫然,可看到聂正崖答应了,自然不会当面拆他的台,跟领队和同团的同志们道别之后,也跟着上了领头的那一台吉普车。 等到这一队车子开远了,留在原地的众人还有些没能反应过来。 其中一个领队喃喃自语:“没听说苏净禾同志现在还有什么军队背景啊!” 又问:“那一队外访团是做什么的?我们出去的时候怎么好像没见过?” 另一个领队知道得多些:“听说省军区要建新的军工厂,这些都是抽调出来的新生骨干,应该是有什么保密任务吧,我们不要多管这种机密的事情。” 两人只说了几句就闭上了嘴,徒留团里其他成员远远看着吉普车队的车屁股跟满地扬起的灰尘。 尤其王益平,他伸长了脖子,简直恨不得自己把头钻进苏净禾跟聂正崖两人所在的那辆吉普车里头。 他是真正有军队背景的人,自然比这两个领队知道得多。 当初毕业分配的时候,他就听说省军区有开办新的军工厂的计划,需要不少技术人员,尤其想要有才能的翻译。 他从亲戚那打听到新工厂待遇好,发展前途也好,一心想要进去,可是来挑选的人好像对这一届学生都不怎么满意,最后居然是调走了一个教英语的老师。 花了许多功夫之后,家里人才帮他打听到是军区的人觉得他经验不够丰富,翻译水平不够好,所以没有选上。 王益平退而求其次,才只好进了纺织厂。 现在看到聂正崖跟苏净禾两个人年纪轻轻的,居然都被借调去了自己想去而不得的军工厂,王益平又嫉又妒,甚至还有些后悔自己前两天没有早点向苏净禾表白。 两人如果确定了关系,是不是就更容易知道里面的情况了? 能调这两兄妹进去,肯定也能调自己进去啊! 至于瞪大了眼睛痴痴望着远处的顾秀玲,更是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她追求王益平许多年了,自然看出来对方对苏净禾的好感,本来一直很担心两人会有什么发展,甚至还想过回来之后私下好 * 好警告一下苏净禾,让她以后跟王益平保持距离,可今天的场面,让她彻底闭上了嘴。 那一排长长的吉普车,还有两个领队的话,让同样有舅舅在军区的顾秀玲隐隐约约察觉到了一个事实:她的提防恐怕太过杞人忧天了,她上赶着追求的王益平,在苏净禾那,可能真的没看上…… *** 一直到了当天晚上,苏净禾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来到新建的军工厂里。 原来当初田校长提到借调聂正崖进翻译团,并不只是说说而已,只是她的报告提上去,杨坪镇刚把人调了上来,就被省军区截了胡。 新的军工厂筹备已经好几年,正巧这会苏联有个大型培训,打算售卖几条生产线,筹备组就抓住了这个难得的机会,打报告申请前去了解情况并购买回来。 筹备组里人手很少,人人手里都有一摊事,临近出发,许多资料都来不及整理,本来打算去省里抽借外事办的工作人员,奈何外事办里也正忙着外访的事,实在挪不出人手,又得罪不起军区的人,只好把下头借调上来的档案拿出来给他们挑。 事情就有那么巧合,筹备组刚好看到田校长申请中的聂正崖,看描述里说他专长于物理机械方面的英文、俄文翻译,家事清白,父母都是军人退役,为保护组织财产牺牲,简直就像是送上门来的人选,立刻抽调了过去。 本来不过是作为帮助筹备组整理资料的打杂跑腿,可人到了才不过三天,筹备组的人就发现这个年轻人实在不简单。 看了田校长写的推荐信,筹备组以为里面最多有一两分真实,其他都是夸张的褒扬,谁知道真正干起活了之后,跟推荐信相比,居然有过之而无不及。 聂正崖的物理基础打得极为牢靠,机械原理掌握得非常扎实,他还精通与之相关的英语、俄语翻译。 其他人需要翻查字典再三确认的东西,他已经牢记在脑子里,做起事情来事半功倍。 没几天,聂正崖就从打杂变为了翻译,紧接着又从翻译转为了翻译主理人,最后是副组长。 等到外访团出国的时候,他已经对所有的资料了如指掌,同组当中除了几个老专家,没有人能比得上他。 再三权衡之后,聂正崖就作为外访团的副团长出访了。 在国内的时候,聂正崖就跟上级提过苏净禾的事情,提议调她来军工厂里,筹备组拿到了她的档案之后,也很有兴趣,但是因为纺织厂外销也是省内非常重要的一个项目,不好中途抢人,只能等到人都回国之后再借调过来。 *** 杨坪镇纺织厂里,刘厂长喜气洋洋地巡视车间。 上头下文件要抽调苏净禾跟王益平进翻译组培训的时候,他也没多想,以为只是配合上级工作,谁知道后来直接就安排他们去了国外。 这一次展销会中间虽然诸多波折,但是结果很圆满。 参会的是省内十多家纺织厂,带去的货品全部被销售一空,还收到大量订单,尤其杨坪镇纺织厂,因为那一副百鸟朝凤图,听说接订单接到登记的纸都用完了,当地的驻外参赞当场带着人满城跑去买登记簿。 两个领队看到单子数目太过离谱,吓得连夜拍电报回国。 刘厂长看到电报的时候,都差点都被惊呆了,他连说厂里的生产跟不上,市里也慌得不行,报去省里,被笑着骂没见识。最后还是省里前头协调其他兄弟厂代生产。 这个事情前前后后,起起伏伏闹了有一个多月,先前一惊一乍,到了后头,厂里人人都知道了,谈论不休,说得唾沫横飞的,很有些与有荣焉的味道 虽然吃的都是大锅饭,但是厂里效益好,能多获得一些省里的支持,大家家分到的福利跟奖金都会增加。 纺织厂因为产量上不去,效率低,已经连着几年被上面批评,想要盖福利房的申请也一直压着没有消息。 这回苏净禾跟王益平两人代表厂里进了翻译团,在展销会上一鸣惊人,带回来数不清的订单倒是其次,最重要的是,一直卡在市里的自建房申请书很快就批了下来。 谁不想换房子呢?没房子的盼房子,有房子的盼能有个大房子,这可是实打实的好处。 是以苏净禾他们还没回来,大家已经盼着这两位功臣了。 除了这些,还有很多以前合作的原料厂,以前要买什么材料都是推三阻四的,现在听说是省里下的任务,个个都殷勤起来,不但要什么给什么,甚至还能额外买到以前找不到紧俏货。 而市里、省里的报纸上连着十来天,大幅刊登了展销会上的战绩,有一篇报道甚至被《人民报》转载了,放在头版头条,最惹眼的就是一张现场照片,照片里杨坪镇纺织厂的那一副“百鸟朝凤图”就在摆正中间,一群外商围着鼓掌。 这都是实打实的成绩啊! 刘厂长这一个月来去跟领导们开大会的时候坐的位置都被往上提到了第一排,还时不时被请去分享经验,得到了好几次表彰。 这种生活,谁不喜欢呢? 他从市里领导那里听说了展销会里发生的事情,知道自己厂里这回能出这么大的风头,全靠苏净禾的机灵应变跟急中生智,高兴之余,心里也生出个念头来,特地找上了镇领导那,提出要把苏净禾跟聂正崖要来纺织厂里。 理由都是现成的。 “你说小聂跟小苏外语能力那么强,咱们厂里现在这个情况,以后多的是要用外语人才的时候,怎么能让这种人才在村里没被埋没呢?” “这又是我们厂里的职工子弟,要不是因为当初他们爸妈那个事,现在应该都已经进厂工作了,有这个机会,肯定要先紧着我们厂里用人吧?” 先不说纺织厂正在势头上,红红火火的,就是没最近这回事,一个在村里,一个在镇上,一远一近,一亲一疏,怎么选还用想吗?镇领导怎么都不会不给面子,于是一口就答应下来。 刘厂长回到厂里,把自己将聂正崖跟苏净禾要来了的事情一说,下头各个部门都抢着要人,还没来得及安排,门口就有人来通报。 “厂长,外头来了几个人,说是下头村公社的,找您有事!” 刘厂长也没多想,转头回了办公室,一进门,见到里面站站坐坐的,足足有五六个人。 这回能来得及做天然染布,除了靠苏净禾认出来的山栀子,也多亏了小尾村的公社社员们出力,加上之前聂正崖来借抽水机的事情,两边其实关系很密切,见了来人,刘厂长第一反应就是笑着上前打招呼。 对面的人只寒暄了几句,就直入正题:“刘厂长,今天来也没别的事,咱们两边这么久的交情了,有话我就直说了:你们这先来抽走了小苏同志,后来又抽走了聂副队,这一走都有两个月了,眼看要双抢,什么时候把人给我们还回来?” 居然是来要人的! 刘厂长见他们有备而来,忙让人上茶,笑着说:“老队长,这调令也不是我们下的,你来找我没用啊!现在人都还没回来呢,而且回来了,这两个人都这么有能力,要是再回去村里,实在有些耽搁,你说他们的外语才能在下头公社也用不起来啊!” 老队长皱眉:“怎么?要走了我们的人,现在还赖账了?这些个洋话洋文在咱们下头公社里怎么就用不起来了?小苏同志是公社骨干,正崖更是我们小尾村大队的副队长,主抓生产,他们两发挥先进作用,充分利用知识文化,带领大公社提高产量,今年社里都排到全县第三了。” “领袖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你这觉得粮食生产比不上你们纺织厂重要吗??” 刘厂长哪里敢接他的话,只好说:“老队长,我说了也不算啊,不然你去跟县革委的领导跟市里、省里说一声,要是他们同意把人留在小尾村,我肯定一个‘不’字也不说。” 老队长冷笑:“你这是想糊弄我这个老头子吧,得,去镇领导那把这个话再说一遍我就信你!”
耽美小说 www[.]fushutxt[.]cc 福书 网
我期待烟花漫天,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61 首页 上一页 5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