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很内疚,觉得对不起娘亲,脸上的喜色一下淡了下去。走上前一人牵娘亲一只手,欲言又止,觉得有些话不好当着佳儿妹妹和好儿妹妹说。 见他们这样,韩莞又想起了前世,许多单亲家庭的孩子因为离异的父母两头为难,甚至活在憎恨中…… 她笑着捏了捏他们的小手,意思是,娘亲没生气。 两个小姑娘一看,他们三个亲亲热热,怎么能够没有自己的事呢?都跑上前,一个牵大虎的手,一个牵二虎的手。 五个人“一”字形走在前面,后面跟了一串狐驴马狗。 晚上下起了绵绵细雨,一连下了好几天。 春大叔愁得要命,跟韩莞念叨了多次,快要收水稻和花生了,不知这鬼天气什么时候能晴。 韩莞也没辙。这些年老天已经非常照拂大梁百姓了,除了刚刚停战的西部边境,没有大的天灾人祸。 转眼到了八月初九,雨依然下着。 早饭后,小姐妹眼泪巴巴被带回了京城。快过中秋了,她们要回宫过中秋节。 韩莞知道今天晚上韩宗录会回来,住一天明天同他们一起去京城。一个是封景的事,封家已经找好官媒,要去韩家二房提亲,封家夫妇会住在韩莞家。一个是老太太让人送信过来,让他们回家过节。 她让两只虎跟方先生请了几天假,要过完中秋再回来。 她一直惦记的同谢明承谈合离的事,又要再推后几天。 尽管天空飘着雨,韩莞还是去大法寺看望明弘大师,顺便带了一篮子他喜欢吃的西红柿。 听说大法寺也开始种西红柿了,只是还没有成熟。 小和尚玄谱依然没让韩莞进禅房,笑道,“贫僧师傅正在诵经,韩施主把菜蔬交给穷僧即可。” 这是明弘大师第三次把韩莞拒之门外。 韩莞有一种认知,这个老半仙不愿意见自己。 或许她与他真如他所言,曾经有过一点缘分。当然,这个缘分不是指男女之间的缘分,而是有过交集或是牵扯。 她也觉得明弘大师有一点点熟悉之感,可总想不起在哪里见过。原主,或者自己前世,似乎都没见过他。韩莞不仅想跟他搞好关系,还想再仔细看看,确认一下。或许老半仙算出了她的心思,不愿意再见她吧。 晌午,韩莞刚吃完饭,李大山就匆匆来报,说来了一位颇有气势的嬷嬷,自称是齐国公府的人,姓崔,在和昌郡主跟前当差,有事求见韩莞。 和昌身边的嬷嬷,这是给谢明承的老娘当排头兵来了? 不管来做什么,韩莞都要会会她。 “请她进来。” 半刻多钟后,进来一个穿金戴银的婆子,年近五十,还有两分威严。若是没自报家门,别人会以为她是哪家的太夫人。 不过,韩莞觉得原主应该见过她。 韩莞起身笑道,“崔嬷嬷,请坐。” 她指了指右边第一个座位。 崔嬷嬷露出几丝笑意,给韩莞屈了屈膝,笑道,“见过二奶奶。” 这个称呼让韩莞非常不爽。这个熟悉的声音和刻板的笑容,也让韩莞记起这个人来,她是和昌郡主的心腹之一。当初,就是她带人把原主“押”来这个庄子,还用三从四德的歪理把原主好好敲打了一番。 哪怕过了那么多年,还换了个灵魂,想到那天的无助和撕心裂肺的哭泣,韩莞都心如刀铰。 韩莞的笑容冷了下来,纠正道,“崔嬷嬷客气了,叫我韩娘子便是。” 崔嬷嬷笑笑没言语,坐去座位上。余光打量了韩莞一眼,依然貌美如初,细皮嫩肉,只是少了七年前的稚气。不像在乡下受了七年苦,也不像六岁孩子的母亲。
第二百四十八章 拿乔 蜜露来上了茶,站去韩莞的身后,同蜜蜡一排。 韩莞问道,“崔嬷嬷屈尊来到乡下,有何贵干?” 崔嬷嬷笑道,“二奶奶折煞老婆子了。郡主遣我来跟二奶奶说一声,快到中秋节了,请二奶奶和两位少爷回府一聚。老太君年纪大了,想小少爷想的紧。” 韩莞血往上涌。这是想认回两只虎,还自认为给了她一个“回家”的台阶,她应该乖乖地带着孩子赶紧跑回去? 这个婆子不听她的劝告,一口一个“二奶奶”。连一个奴才都没把她放在眼里,和昌郡主的态度可想而知。而且,让这个给了原主羞辱的婆子来传口信,或许还有另一层用意,我能让你回府,也能让你再一次出府。 韩莞嘴角滑过一丝冷笑,说道,“麻烦嬷嬷回去转告郡主,谢世子已经答应给我合离书,也答应两个孩子跟我过,我们不好拂了他的意。” 崔嬷嬷一愣,她万没想到韩氏会拒绝这种好事,还用了这种借口。世子爷哪里想合离了,他一直在说服郡主重新接纳韩氏……哦,应该是韩氏故意拿乔,等着自己多说几句好话,就坡下驴。 崔嬷嬷笑了笑,拿起茶碗喝茶,拿茶碗盖子的手挡住一半的眼睛,又仔细看了韩莞一眼。 虽然容貌未变,但眼神沉静淡然,不仅没有了之前的懦弱愁苦,还让人琢磨不透。似乎,整个人的气韵也不一样了……变厉害了,架子也端的足,只可惜穿戴太寒酸。
郡主和老太太都不喜欢她,可老太爷、侯爷、世子爷却认定她有大福,两位少爷早慧,想把他们重新接进府里……哪怕如了郡主的愿,只承认她的身份,不让她进府,她到底是两位少爷的生母…… 崔嬷嬷心里千回百转,还是决定不能再得罪这位,万一她真狗屎运地回府了,自己也少树个敌。 她放下茶碗笑得真诚,说道,“二奶奶……” 韩莞又提醒道,“叫我韩娘子。” 声音平静无波,让崔嬷嬷感觉到了压迫感。 她忙改口道,“韩娘子,老婆子就托个大,说两句掏心窝子的话。过几天就是中秋节,正是一家老小团聚的日子。为了两位少爷好,这时候也该让他们在长辈面前露个脸……” 韩莞截了她的话,“谢崔嬷嬷的提醒。不过,谢世子还认为,为了两个孩子好,不回谢府为宜。” 这话不是谢明承说的,是她说的。但谢明承听了没反对,她就当他默认。 崔嬷嬷闭了嘴。韩氏是拿乔拿过了,还是世子爷真有这种想法? 不管什么情况,这个韩莞都没把自己的好心看进眼,或许说没把她看进眼。 她压住怒气,强笑道,“既然这样,我就回去禀报郡主了。” 韩莞没起身,给蜜蜡使了个眼色,端茶送客,“嬷嬷慢走。” 蜜蜡把崔嬷嬷送了出去,又递上一个荷包。荷包里不仅装了四颗银锞子,夹层里还有一小块汽车空间的小布条。 韩莞气的把茶碗撂在桌上,那件事必须得赶紧办了。 可惜谢明承也知道自家明天要回京,否则自己就在家等他来了。实在不行,让韩宗录和两只虎带封家人进京,若他还在军营,她就去军营找他。 下晌,韩莞亲自下厨,做了韩宗录和两只虎喜欢吃的几个菜。 酉时末,韩宗录就带着亲兵韩志来到星月山庄。 他们没戴蓑衣斗笠,就这么帽雨骑着马跑来。 韩莞皱眉道,“快去洗个热水澡,也不怕着凉得风寒。” 韩宗录笑道,“这个小雨算什么,想当初我们打仗的时候……” 见他又要忆苦思甜,韩莞打断他的话道,“打仗是没有那个条件,现在有条件了,干嘛自找苦吃。” 晚饭后,两只虎赶着做课业。虽然方先生给了他们几天假,却留了许多课业。还说,若不好好完成,以后别想要那么多天的假。他们商量好,为了在京城玩的更好,今天要做到亥时末。 两个孩子不在,韩莞跟韩宗录说了今天崔婆子来的事。又道,“谢明承回京了吗,若没回去,我去军营里找他。” 韩宗录说道,“好像齐国公府有什么急事,下晌给谢将军送了信,谢将军比我还走得早。姐,谢将军虽然没明说,但我听得出来,他不想跟你合离。还暗示我,好好劝劝你,为了两只虎好,不要那么硬气。” 韩莞冷哼道,“我硬气?我就是硬气,也是被他和他家逼的。你不知道那个崔婆子当初说的话有多难听,今天居然让她来恶心我。这事你不要参和进来,该怎么办我知道。” 韩宗录道,“若谢将军就是不合离,把你放在庄子上,家里再给他找女人怎么办?” 他最怕这种结果。 韩莞也怕谢明承这边继续拖着自己,那边不耽误找女人。两只虎依然让自己养着,若那边女人生的儿子好,就无视两只虎。若那边生不出儿子或是儿子不成材,再来打两只虎的主意。 一个“拖”字拖死人,之前就被他们拖了好几年,她可不想一直这么耗下去。 她说道,“既然好好说解决不了问题,那就来硬的。我知道该怎么办。” 这些天她没闲着,一直在研究大梁朝的律法。 韩宗录问,“什么办法?” “现在先不告诉你,到时你就知道了。” 韩宗录还是不放心,“姐,你不要莽撞。你是女人,咱家又斗不过他家,鱼死网破,吃亏的终究是你。你要做什么,先跟弟弟通个气,最好由弟弟出面。” 韩莞说道,“你姐我不傻,吃了这么多亏,知道怎么保护自己。” 戌时初,把韩宗录打发走,韩莞进了空间。算时间,此刻崔婆子应该快回齐国公府了。 她想知道谢家到底打的什么算盘,要做到知己知彼。 找到崔婆子的时候,正听到一个妇人的声音,“哟,崔嬷嬷回来了,郡主吩咐把二门给你留着,我就一直等在这里。” 声音极是献媚。 崔婆子“哦”了一声,快步向前走去
第二百四十九章 和昌郡主 半刻钟后,听到敲门声,接着是小丫头的声音,“嬷嬷回来了,郡主还问过你呢。” 声音很轻。 崔嬷嬷小声问道,“侯爷在吗?” 小丫头轻声道,“侯爷还没回府,世子爷刚刚回来了。” 韩莞暗道,那谢明承倒是跑得快。 丫头通报后,一个轻柔的女声,“让她进来。” 崔婆子进了厅屋,又左转去侧屋,揭开珠帘走进去,屈膝说道,“老奴见过郡主,见过世子爷。” 谢明承沉脸坐在和昌旁边。他被母亲派人叫回来,居然听说母亲让人去接韩莞母子了。他直觉,韩莞不会回来。 他不只一次劝母亲不要插手这件事,由他自己处理。可母亲不仅插手了,还让婆子去接人,把事情搞得更复杂…… 和昌问道,“我让你接的人,接回来了吗?” 崔婆子道,“老奴无能,没接回来。” 和昌又问,“怎么回事?” 崔婆子看了一眼坐在那里的谢明承,还是硬着头皮说道,“二奶奶说,世子爷已经答应给她合离书,也答应两位少爷跟她过。还说,世子爷认为,为了两位少爷好,不能回谢府。”
耽美小说 www[.]fushutxt[.]cc 福书 网
我期待烟花漫天,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60 首页 上一页 2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