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

搜索被攻击,晚上将关闭搜索功能

不要你离开 距离隔不开 思念变成海 在窗外进不来

首页 > 穿越重生
 收藏   反馈   评论 

一代名臣的制作方法

作者:半空住人   状态:完结   时间:2023-04-10 12:00:03

在县里面,前院是办公之处,后院一般就是生活的地方。范铉超吃着饭,想了半天,对小满说道;“你留出一份……不,还是你重做一份饭食装好,我要去牢里,见见梁二。”
小满福了福身,一句其他话都没有,就下去了。若是惊蛰在,定是要说上一两句,才心不甘情不愿地去做的。这些天来,范铉超一点点接触小满,才发现,她的确是个只做不说、从不对他的决定多嘴一句的个性。虽然长相明艳,个性却最是寡淡。范铉超也只能对张氏看人的眼光暗自称奇。
范铉超提着食盒来到大牢,牢役都认识他,也不需要什么手令,直接就开门了。
即使靖江县是个大县,人口众多,但犯人却少,多数是些鸡鸣狗盗之辈,重罪犯都会压到常州府里去。所以重犯牢里居然只有梁二一人。
牢门一开,里面潮湿阴暗的味道扑面而来,范铉超下意识捂住口鼻,后退一步,脑海中想起他在锦衣卫大牢里的情形,连背上已经愈合的伤口也在隐隐作痛。
深吸一口气,范铉超在心里告诫自己那都是幻觉,自己已经从锦衣卫那儿出来很久了,随即,踏入牢中。
梁二听到牢门开启的声音,一个人影逆着光一步步走进来,待到他面前,梁二才看清,这位正是高堂之上的范老爷、范县令。
退去了官服,范县令也没有了那种威严之感,梁二细细看他,才发现这位范老爷的年纪恐怕还没有他大。
“草民梁二见过范老爷!谢范老爷救命之恩!”人到了眼前,梁二才意识到自己还未行礼,赶忙跪拜。
范铉超说道;“你不必拜我,我也只是不忍心好汉殒命。”说着,让牢役打开门,自顾自地走了进去,“我带了饭食来,牢里的饭菜不好,你稍用些”。
梁二一时间有些手足无措,连忙道:“牢里各位大哥都很照顾我,并未克扣饮食。”
范铉超望向牢役,牢役讨好着说:“哪里,哪里。谁不敬重英雄好汉,梁二又不是大奸大恶之徒,我们能照顾些,也就照顾着了。”
范铉超挑眉,他还没见过画风如此不同的牢房,还以为牢房都是锦衣卫那样的呢,枉费他专门跑来一趟,给梁二撑腰。

第63章

范铉超还是将食盒放在简陋的木桌上,自己也在歪歪斜斜的板凳上坐下来。他见梁二还是略拘谨地站在一边,歪头道:“怎么了,坐啊。”
梁二这才小心翼翼地在板凳上坐下,双手规规矩矩地放在膝盖上,低着头,也不说话。范铉超耐心地劝解他:“虽然我判了你流放三千里,但依我看,若是哪日大赦天下,你也就回来了。到时候再重新开始,生活总是会变好的。”
范铉超将食盒里的一碟碟一份份食物拿出来,牢房里充满了食物的香气,甚至连阴暗都冲淡了不少。梁二忍不住咽了咽口水,打他出生起,还没吃过这么好看的东西呢,闻这味道怕也是这辈子吃到的最好吃的了。
范铉超递给他一个烤鸭腿,“吃吧。”
梁二得到了确切的指示,顿时撒开手吃了起来,左手一个鸭腿,右手一筷子鱼肉。范铉超看着他吃,看看这速度,估计没一刻钟就要都吃了,居然认真思考起要不要给牢里的犯人们加加餐。
“若是还饿,我叫人再做些来。”范铉超说道,吃了好一会,见他吃东西的速度渐渐慢了下来,亲自给他盛了一碗汤。
“不了,不了,小人吃饱了。”梁二说道,手背蹭了蹭嘴,擦掉嘴上的油渍。范铉超不留痕迹地往后挪了挪,说道:“既然如此,我过些日子再来看你,听说你有几个叔伯堂兄弟,日日替你求情,刚才进来之前,又看到他们了。明日倒是可以放他们进来看你。”
梁二高兴地说:“谢大老爷。”
“不必叫我‘老爷’,”一有人叫他老爷,范铉超下意识就觉得他们在叫范景文,“我还没那么老。”
“是,是,是。”梁二干笑两声,“您又这么年轻,又厉害,日后定会封侯拜相!”
还封侯拜相呢,大明就没有异姓王,唯一的宰相也被朱元璋杀掉,早就没有宰相这个官职了。这个梁二怕是从戏曲里看来的,现学现卖。
范铉超也不介意,只是说道:“那我就先谢过你的吉言。”
梁二又呵呵笑了两声,双手搓了搓,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范铉超问:“你可是还有什么不放心的,若是你信得过我,不妨说说看?”
梁二犹豫地说:“是有一件事,可也不只是和我有关。但我没什么把握,不知道该不该说,又怕误了老爷--大人的大事。”
范铉超挑了挑眉,“什么事?说来听听,我也自有判断。”
见范铉超主动把责任揽了过去,梁二也轻松了,说道:“大人,您知道的,我们这些渔夫,也不过是靠天吃饭的。每日何时出海,何时回来,都是要看天气情况如何,才能下判定的。所以,我们也练了一手观天象,观云气的本事--我前两日,瞧着天上这云,怕是要闹风灾啊。”
风灾,即是台风、飓风,甚至龙卷风过境而产生的巨大灾害。现在的房屋不是钢筋水泥结构,一场巨大的台风便可能将整座房屋摧毁,更别说还有地里的农作物了。最可怕的是,靖江县靠近靖江流域,为整个靖江带来商业繁荣的水道很可能在风灾中雪上加霜。
范铉超立刻严肃了起来,“你能保证?”
“小民日日在江边海上讨生活,这些吃饭的手艺,是绝不会忘记的。今年的风灾必然更甚往年,大人应及早防范啊。”
梁二指天发誓,毕竟他也是知道风灾水灾的可怕之处,若是不能及时预防,早日布置准备,恐怕是要出大事的。
“靖江县本来就是每年都风灾水灾不停,前些日子林县丞才和我说已经做好了抗风的准备,你说风灾更甚往年,又有什么证据?”
如果要调动全县城的人手预防风灾水灾,只凭着梁二空口无凭的话是绝不可能的。更别说如果真的爆发起来,肯定不会只有靖江县受灾,必然会波及常州府其他县城,必须通报给常州府府尹知晓。
“近几日云气涌动,云朵厚重,成片成团,几乎压到海面上了。且现在正是捕鱼的时节,可我近些日子一条鱼都捕不到,怕是他们已经害怕风灾躲到深海下了。加上海鸥日日盘旋,这都是大风来前的景象。”梁二回忆着这几日捕鱼看到情景,皱着眉头,“我捕鱼这么多年,还未见过这样的云团,恐怕这比前几年的台风天气更严重。”
范铉超站起来,思索着走了两步,才说:“即使这样,我还要再去确定情况是否属实……你跟我来。”
梁二一惊,可范铉超已经快步走出牢房了,只好赶紧跟在后面。
那牢役看到范铉超身后还跟着穿着囚服的梁二,大吃一惊,“大人,大人……这是?”眼睛一直瞟向后面束手束脚的梁二,也是惊疑不定。
大人,你这是要劫狱吗?
“梁二刚才和我说了一个重大的情况,不能不重视,我现在将人带回去,要和林县丞、王主簿和江典史三位大人商议一番。”
牢役见范铉超已经这么说了,只好放其离开。
范铉超带着梁二,不等派人去请林县丞、王主簿和江典史三位大人,他们就都自己寻来了。“大人,不知您这是……”年纪最大的林县丞拱拱手,问道。
范铉超严肃地说:“梁二说他近几日在海上见到了前所未见的云团,怕是要有风灾了。”
林县丞松了口气,说道:“我们靖江县临江临海,每年的台风季节都会被波及,马上就要到台风天了,我们也已经做好了准备,正要请大人一同去检查呢。”
范铉超看向梁二,见大人如此信任他,梁二鼓起勇气,在林县丞面前反驳他,“往年台风来前,都会有鱼儿跃出水面示警,今年早早就没了鱼群踪迹,在加上运气不同于以往,有沉沉下坠之感,所以小民猜想,今年的台风会更甚于以往。”
林县丞刚想说些什么,范铉超开口道:“无论如何,还是要请林县丞找些有经验的老人来看看,小心为上,若真是如梁二所说,我们还是早作准备为好。”

第64章

范铉超带上梁二,又让林县丞叫上几个会看天气的老人家,出了县城,直来到孤山。
范铉超是一点也不会看云气的,林县丞多年和台风打交道,多多少少也会一些,但要和梁二、老渔民这样的老手比起来还是多有不足。
所以两人默默站到了一边,看梁二和老农、渔民还有道士一起观云气,辩天象。
范铉超也不知道为什么林县丞要带一个道士来,约摸是觉得道士能看风水,也能看天气吧。
生长在科技发达时代的范铉超现在要预报天气居然要靠风水大师了,心里不免觉得有些可笑。
要是还有雷达预报天气就好了,范铉超在心里感慨一声。
林县丞一直在观察前面几人的动向,这时候说道:“看来他们有结果了。”范铉超回神,一看,梁二和几个渔夫、一个道士回来了,只是看他们面色凝重,哦是不是低声交谈一句。
范铉超心中微微打鼓,难道真的是超级台风?
林县丞脸色比范铉超更差劲,毕竟他之前一直信誓旦旦,说绝对只是和每年差不多的台风。
梁二等人到了跟前,梁二拱手道:“范县令,我们看好了。”
“如何?可是特大台风?”范铉超赶紧问。
“几位看过了天气,都觉得从未遇见过。恐怕是一场天灾。”梁二说,“王道士说……时间恐怕就在这几天了。”
范铉超和林县丞震惊地对视一眼,连忙追问:“你可确定?我们全县的生死可都在你这一句话里了。”
梁二听到这儿,不免有些犹豫,毕竟他就算再会看天气,看错了也不过是少一天捕鱼,可要真让他以全县做担保,梁二还真没这个胆子。
这时候,那王道士站出来说:“贫道敢担保,此乃百年不遇的风灾,恐怕还会带着水灾,时间是就在这几天了,若是再不开始着手准备,时间久来不及了。”
范铉超初来乍到,不识地头蛇,他不知道这个王道士是附近极有名望的道士,他既然敢担保,林县丞也就信了七八分,正色对范铉超说:“既然如此,大人,我们根据往年的情况做的防范措施还不够,必须加紧人手。”
“不但要在我们县抓紧时间建立避难所,储备粮食,还要上报府尹,风灾不可能只侵害我们靖江县,周围各县也必然都受牵连。”
既然已经决定以“百年不遇”定下此次风灾的危害等级,范铉超也开始着手布置预防工作。
他努力思考着以前在现代的时候政|府都做了什么工作,挑选出现在能做到的地方。
风灾连着水灾,几乎可以说是九死一生。除了房屋、桥梁倒塌,还有物价上涨、粮食供不应求的问题,更别说风灾和水灾还能直接威胁百姓的生命。加上靖江县正处于靖江边上,很可能会造成洪水倒灌,那问题就更加严重了。
范铉超带头视察河堤,命令渔船回港,又要组织农民抢收作物,可现在正是两季相交期间,谷苗才刚长出来,即使收了也收不到什么。而且,如果真的发大水淹了土地,即使水退了,也会影响下一季的粮食收成,最好的情况也要等到再下一季才能恢复粮食产量。
看到这情况,范铉超手脚发凉,大灾过后没有粮,这是要人命的事啊。范铉超亲自吩咐了林县丞去周围各县收粮,可林县丞苦着脸道:“大人,您刚上报了可能会有风灾的情况,江阴、武进各县就都在组织收粮,他们富裕,我们恐怕抢不过啊。”
“抢不过也要抢,难道要我们的百姓没得吃吗?”范铉超急得直上火,“要是周围没有,那就去更远的地方筹,花更多钱,要是没有钱,打白条不行吗?”
林县丞都快哭了,哪有官府买粮打白条的,那不是抢劫吗?谁敢来要啊?大人啊,虽然您后台硬,可也不能不怕言官弹劾啊。
即使心里有这样那样的抱怨,林县丞也知道收粮一事是绝不能拖了,立刻点齐人马,出发收粮。
范铉超也对林县丞能收上来多少粮食不抱希望,加紧写了一封信送至京城,希望朱由检能帮着筹一筹粮食,让朝廷能多分一些赈灾粮食给靖江县。
朱由检收到这封信头都疼了,六月初山西地震,波及四省六十余府州县,光是山西压死的百姓就有近三千人,更别说连京城、天津卫都余震了。现在又是常州水灾,这一年真是一点都不太平。
朱由检回想了一下上辈子这一年发生的事,除了□□哈赤身亡,就再没一点好消息了。上辈子这时候他已经出宫建府,成日不理政事,可常州水灾他还是听说了的,因为当时候整个常州府被打得措手不及,后续的救灾措施也没跟上,发生了易子而食的惨事,震惊了全国。
地震的灾要赈,水灾也要赈,还有前方的军饷,少收的赋税,朱由检就算是有天大的本事,也变不出那么多粮食和白银来。
不说朱由检看到范铉超的信,感慨这辈子含元居然能碰巧提前发现。就说被朱由检感慨好运气的范铉超这边,真是恨不得将自己一个掰成六七个人来用。避难所要安置,民众要说服,粮食要收,药材也要准备好,还有河沟水渠也要一一修通,保持最大的排水量。
每日他天不亮就带着一队官兵出门,夜里再披星戴月地回来,即使小满做了再美味的饭菜,也只是匆匆对付两口。
要说这些工作里,哪个最难,范铉超必定是要说:转移民众最难。靖江县河流水道繁多,可只要组织好人手,干就是了:虽然粮食药品紧缺,可要有足够的钱就能买到:唯有转移群众去避难所这一条,实在是困难。 耽美小说 www[.]fushutxt[.]cc 福书 网
我是黑粉我有话说,去评论一下>>

我期待烟花漫天,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