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

搜索被攻击,晚上将关闭搜索功能

为了读者更好的阅读体验,近期服务器升级中

首页 > 穿越重生
 收藏   反馈   评论 

一代名臣的制作方法

作者:半空住人   状态:完结   时间:2023-04-10 12:00:03

这暗无天日的三天,被朝鲜历史称为丁卯胡乱。
丁卯胡乱之后,后金和朝鲜原本就不和睦的兄弟关系更加紧张。后金军一退,朝鲜马上向明朝“疏奏被兵情节”。
朱由检并不是个不讲理的人,加上后金之前求援,他们廷议之后没有出兵,现在接见了朝鲜的来使,不但没有指责他们,反而自个自责了一番。大明的官员们,特别是原本坚持支援朝鲜的东林党道学夫子们,不免心里有点发虚。
怀着这份愧疚,崇祯和一干重臣接见了朝鲜来使,并在答诏中对朝鲜被迫与后金媾和的行为表示谅解,表彰朝鲜了“君臣大义,皎然日星”。
那个可怜的使者逗留京城期间,也每日每夜地收到这个大臣、那个公侯的邀请,虽然不宜有欢乐歌舞助兴,可大明贵族温暖的关怀也让使者生出感动,心底暖洋洋的。
范铉超也在宴会上见过他几次,这个朴使者也是自小在中华文化里侵染长大的,这次出访明朝,心中也带着一股朝圣的心情。
来了京城,又是频繁会饮,朴使者自然而然地就认识了一直活跃在官员交际圈的倪后瞻。朴使者先是被倪后瞻的一手好字震住了——基本上大家认识倪后瞻的顺序都是先知道名字,一起吃喝玩乐,到末了才知道他有一手好字,最后才被他的字征服,甘心拜倒他的软毛笔下。
等他们两个混熟了,朴使者这才犹犹豫豫、支支吾吾,还有些脸红心跳地问,能不能给他引荐那位连中五元的范大人?
倪后瞻无语,通过他来帮忙引荐范铉超这位崇祯皇帝身边的红人的情况,也不少。可像是朴使者这样的,清纯不做作的一脸崇拜完他,再去请他介绍别人的。
虽然无语,但倪后瞻还是给他引荐了。
范铉超也对这个和后世的韩国风格不一样的朝鲜王国十分好奇。被韩国坑多了,也对朝鲜自然而然的防备起来,却没想到他们对大明这么忠心耿耿。
这时候的朝鲜一直以“小中华”自居,在大明周围的儒家文化圈中非常自豪。但一到了明朝,一见到传说中的“五魁首”,朴使者还是毕恭毕敬,更是聊着聊着,便要求墨宝。
范铉超自然也每样要求都一一答应。
送走了朴使者,朱由检也不得不和范铉超感慨,“朝鲜对我大明,真是忠心耿耿,朕一想到之前没答应出兵,心里……觉得对不起他们啊。”
范铉超劝道:“即使我们出了兵,一个是相隔千山万水,士兵长途奔波,不利于战斗。更何况……”范铉超声音低了下来,“即使我们和朝鲜军队加起来,和以逸待劳的后金军队相比,也没有多少胜算。”
朱由检点点头,想到自己就是这个二打一都不一定能打得过的国家的皇帝,心里少不得有些心塞塞的。
“振兴我中华,遥遥无期。”朱由检惭愧道,“孙承中和袁崇焕虽然是我大明长城,如今却只能一味防守,不能进攻。说白了,还是朕无能为力,不知何时,才能转守为攻,彻底除去后金这颗毒瘤。”
朱由检上位前,自然是雄心壮志,只想着自己知道前世种种,定能一一避开,自己心里给自己定下一个小目标,三年整改吏治,五年丰盈国库,七年打败后金,十年还大明一个辉煌气象。最好等他两脚一蹬的时候,大明已经将周围他能在地图上看到的国家都打下来了。
要想更好一点,那就是拉着范铉超的手,肩并肩躺在皇陵里了。
可惜他想的好,事实却不如他所料。光是整顿吏治,东林党如今一家独大,虽然内讧,但现在还没撕破脸,真是做到了京城内外,同心同德,要将他这个皇帝蒙在鼓里。
他想着前世的资料,要动手清理起来,才发现这里面的水可深着呢,一环扣着一环,上辈子说不定自己到死都没弄清楚里面水是深是混,有几条大鱼。
东林党说着“大明官员皆为东林人士,官员之清明,乃开国未有。”可吏治要真的如此清明,那江南那些富商的税,为什么收不上来?他们要交给国家的税,交到哪里去了?
江南没有税收,这国家的国库就要少六七成银子。赈灾、养兵、平叛,一项一项,没有银子哪成?
由此,朱由检对一手遮天的东林党怨气极大。他还当信王的时候,和东林党联手除掉了魏忠贤,可如今他当了皇帝,被东林党束手束脚,早已心生不满。
只恨没有一个好机会,早日将他们这些国家毒瘤一一除去,把那些不听话的都训斥一顿,让他们吃点苦头,才知道这个国家是谁在当皇帝。

第77章

天聪三年,盛京。
后金皇宫中,身为皇后的哲哲所住的宫殿,被称为“正宫”。这座正宫除了屋顶的琉璃瓦和屋檐下的彩画,没有其他的装饰,和辉煌大气的明朝皇后所住的坤宁宫比起来,甚至可以说是朴素了。
但哲哲并没有因此而多有想法。她自然知道明朝皇后比她富有得多,可哲哲也知道,她的富有只不过是表面的。只有成为像皇太极这样雄伟的君主的妻子,才能拥有最高的荣耀——母仪天下。
哲哲和皇太极是多年夫妻,即使皇太极的后宫里莺莺燕燕极多,哲哲也从不曾慌张过。
莺莺燕燕皆是过眼云烟,只有她哲哲才是唯一的皇后。
此时是夏天,哲哲这半倚在北暖阁的榻上,一个小宫女轻轻给她锤着腿。哲哲抿了口茶,放下杯子开口,才打破一室寂静,“前几日,那日内务府送来的玉枕,我瞧着很好,我已经有快两年睡觉没这么踏实了,蓝田暖玉果然名不虚传。”
哲哲虽然对儒家的经史子集不十分理解,但对古诗词还是略有涉略,“蓝田日暖玉生烟”的典故,她还是知道的。暖玉珍贵,自从有个这句诗,价格更是翻上一番。内务府进贡上来一整个暖玉枕头,就算是哲哲,也觉得太过奢侈了。
服侍的哲哲多年的塔尔玛知道,这是要赏了,刚要开口,又见哲哲微微一抬手,“让内务府总管来见我。”
正宫娘娘的吩咐,内务府总管呼塔布一点都不敢怠慢,快步行至正宫,喘口气,定定神,这时候通报的小宫女也出来了,示意他娘娘正等着呢,他这才抬脚进去。
一进去,一身富贵华丽的哲哲正似笑非笑地看着他,呼塔布不敢多看,跪下来行礼。
哲哲也不让他起来,就让他跪着回话。“你前些日子送上来的暖玉枕头,我用了,的确有效。这几日,我睡得比之前好些了。你有功,赏。”
呼塔布心中一喜,身子压得更低了:“能服侍娘娘,是奴才的福分。呼塔布不敢居功。”
塔尔玛笑嘻嘻地将一个小袋子递给他,“你送上来的玉枕,让娘娘夜里能睡好,这就是最大的功劳了。如何不能赏你?”
呼塔布这就是做做样子,如今有了塔尔玛的台阶下,自然就将小袋子收下了。
哲哲见他收下了,这才发话,道:“蓝田暖玉如此珍贵,以前本宫也只见过玉佩、吊坠,还没见过这么大一块的暖玉呢。你是如何拿到的?”
呼塔布琢磨了下,才小心翼翼地说:“奴才打小认识一位朋友,家里多和明国做毛料生意,也向宫中提供皮毛,这次的玉枕就是他和明国交易时得到的。
呼塔布说完,屋子里静悄悄的。塔尔玛悄悄去瞅哲哲,只见她神情淡漠,看着呼塔布的眼神若有所思,又像是什么都没注意。
塔尔玛一惊,哲哲露出这幅模样来,定是有人惹她不快了,赶紧低下头来,连呼吸都放轻了。
虽然已经伺候哲哲好多年了,塔尔玛还是不知哲哲的喜怒哀乐究竟是如何转化的。就比如刚才,哲哲枕了玉枕,睡得好了,心情好,要赏呼塔布,这是人之常情。
可呼塔布来了,对答一番之后,哲哲就换了一张脸。可塔尔玛思来想去,也不知道呼塔布那番话有什么问题哲哲发话道:“行了,本宫知道了。你下去吧。
呼塔布也察觉到了气氛凝重,忙不迭地赶紧行礼退下:“喳。”
呼塔布离开了,可哲哲还没动,塔尔玛感觉着哲哲的不怒自威的气场环绕在暖阁中,连给她捶腿的小宫女也不敢动了。
哲哲淡淡地看了小宫女一眼,“我叫你停了吗?”
小宫女吓了一跳,忙不迭又要接着继续。可哲哲一抽腿,落在地上,站了起来。“拖下去吧。”
自有两个有力的宫女将人捂着嘴巴拖下去,一点挣扎、一声呼救都来不及。
哲哲漫不经心地说道:“今儿个皇上来用膳,菜单拿来给我看看。”
哪里需要什么菜单,塔尔玛张口就能背出来。哲哲增增减减,又添了几样时鲜蔬果进去,这才满意了。
当晚,皇太极前来正宫用膳。满人没那么些规矩,什么宫妇妃子要在宫门口等着之类的,哲哲也只是在内室等着。帝后两人寒暄一番,便坐好用膳。
皇太极一见今日的菜色,笑道:“果然是皇后最知道我喜好,每次来正宫,都能大饱口福。”
“哪里是我这儿能饱口福,是陛下平日里多节俭克制,少有贪图一时爽快的时候。”哲哲不咸不淡地夸了两句,夹了一筷子焯青菜,“陛下多用些,这季节,新鲜蔬菜难找呢。”
皇太极笑眯眯吃了,哲哲这才暗自松了口气,开始用膳。帝后两人用了晚膳,学着汉人喝茶闲坐,聊些家长里短。只是他们身份不同,口中念着的那些个名字,拿出去哪一个不是跺跺脚,地面抖三抖的人物。
“对了,听说你赏了呼塔布?”皇太极突然想起今天听得的消息。
“是,多亏了呼塔布进上来的玉枕,我这些日子能睡得安稳些了。”哲哲柔声说道。
皇太极摇摇脑袋,“呼塔布倒也能做成一件事,不容易啊。”
哲哲用帕子捂着嘴,无声地笑,“呼塔布也是一片赤忱,要寻到那么大那么漂亮的一块蓝天暖玉,可不容易呢。听说,是从明国人那儿得来的。”
皇太极撇撇嘴,“明国人就知道享乐。”话音刚落,他才想起哲哲睡了玉枕才能睡好,岂不是更会享受?不由有些尴尬。他急忙补救道:“不过,听说蓝天暖玉极为珍贵,能让你睡好觉,也算是物有所值了。”
哲哲说道:“听说明国皇帝也有一块蓝天暖玉做的玉枕。我这儿这块,是呼塔布的朋友和明国人交易得来的,他一拿到手,就来孝敬宫里了,这才落在我手上。”
这时,皇太极才听懂了哲哲的暗示——这么一大块蓝田暖玉,比后金富裕的明朝也是皇帝才能睡一块,呼塔布的这位朋友是怎么个手眼通天法,才能在明国的边境线上买到一块?
两人对视一眼,皆明白了对方心中所想。
第二日,哲哲听到有次西宫的暗线来报,呼塔布也给庄妃娘娘进献上了贵重的珠宝,乃至于奢侈的婴儿用具,专门讨好刚出生的皇四女。
“可庄妃娘娘只说了一句‘这不合规矩’,便将呼塔布拒之门外了。”塔尔玛绘声绘色地学到,仿佛她也在场,亲眼所见似的。
哲哲听了,松了口气,笑道:“布木布泰果然聪明过人。”
除了科尔沁草原的两位,皇太极的后宫多多少少都收了呼塔布的礼,一来,这些衣服珠宝的确是吸引人;二来,这位呼塔布不知道要在内务府做多久,也算是交个朋友。
直到两个月后,从呼塔布起,后金首都挑出一连串的奸细,他们有些人是汉人、有些人是朝鲜人,但甚至还有后金人,可见明朝在盛京多年苦心经营,都付之一炬了。
作者有话要说:  困……明天继续……评论也明天再回吧……
备注:
1.蓝田暖玉能不能治失眠我不知道,只是刚好想起来
2.这时候哲哲的地方还叫正宫,孝庄的宫殿也只是次西宫。改名是后金更名为清之后。
3.现在是天聪3年,海兰珠是天聪7年入宫的,这时候皇太极还雨露均沾。

第78章

天聪三年,也是崇祯三年,范铉超已经用坐火箭的速度升到了左通政使,这个位置是正四品。
这么说来,用坐火箭的速度形容范铉超的升迁路,都可以说是慢了。这简直是光速,甚至是之间用虫洞开了密道。
要说来,范铉超在一堆念过知天命、年过不惑的官员中,一身绯红,腰配药玉的范铉超可以说是格格不入。当然也有人对他的升迁路抱有疑惑和不满,只是这些人在看到崇祯皇帝案头上对范铉超的弹劾奏章,还是默默闭上了嘴。
要说为什么范铉超能在这么多弹劾下被保下来的原因,这几年,他的能力当然得到了证明,可要说能让朱由检一直保他,其他官员也是呵呵了。
加上范铉超曾和崇祯皇帝关系亲密,京中自然也有些风言风语的流言。朱由检也听过,对此嗤之以鼻,他还没来得及做什么呢。
不过,这样的流言蜚语的确给范铉超带来了一些便利——比如说,李氏再也找不到家世相当的官宦人家给范铉超说亲了。
——自然也有些家世稍差些的人家愿意,可李氏又看不上,时不时就要对着英国公叹气,只觉得这个外甥比自己家的三个孩子还难。更气愤的是,张维贤倒是无所谓,每次听到夫人的抱怨,都只是一句“大丈夫何患无妻”,气得李氏都不想理他。
范铉超对这样的生活甘之如饴,没有相亲的烦恼,每日战战兢兢工作,还有心上人可以看。若是没有随时可能亡国的危险悬于头顶,那就真的完美了。
这日,朱由检急召范铉超进宫,到了才知,他们在盛京的一条线被皇太极拔了出来。
那是他们最完整,能直达皇宫的一条线。朱由检痛心不已,更懊恼当时何不直接用来刺杀皇太极。
范铉超也是忧心忡忡,担忧皇太极会顺藤摸瓜,摸出其他的暗线来,只是对于刺杀皇太极这件事,范铉超还是不赞成的。“刺杀皇太极若是成功,陛下以为谁会继承大统?” 耽美小说 www[.]fushutxt[.]cc 福书 网
我是黑粉我有话说,去评论一下>>

我期待烟花漫天,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