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宋爷爷是怎么想的,于灵兮的立场自始至终都很坚定。不单单宋修明要读书,两个小的也要读书。不管日后能不能成才,最起码得把三个孩子的起跑线都给立在这里,不能马虎。 “可一个孩子读书需要花那么多银子……”宋爷爷皱起眉头,心下的不情愿越发盛了。聪明不聪明的,家里没有那么多银子,不也毫无用处? “爹,你又忘了,咱们都分家了。修明他爹而今不在家,四房的事儿暂时都由我来做主。虽说我是后娘,三个孩子都不是我亲生的,但我做人凭良心,不想三个孩子一辈子都留在宋家村下地种田。”于灵兮说到这里,语气很是坚定,全然没有理睬宋爷爷的脸色,“爹你放心,三个孩子读书的事情由四房供养,决计不会找家里多要一文银钱的。” 宋爷爷是觉得有些丢脸的。于灵兮说的越是笃定,越显得他这个亲爷爷没什么本事。 连于灵兮一个女子都打定主意要砸锅卖铁的供养宋修明读书,他这个亲爷爷反而率先打退堂鼓了。 可让他从今往后都一门心思的供养宋修明读书,宋爷爷又委实办不到。实在是需要太多银钱了。那笔啊、墨啊什么的,又不可能拿别的东西替代,根本便宜不了。 此时此刻宋爷爷脑子里不断浮现出刚刚宋修明说的一两银子、五两银子、十两银子…… 最终,宋爷爷还是一咬牙,狠了狠心,摇摇头:“不行,实在太贵了!” 宋爷爷如此泯顽不灵,于灵兮本来不想多管。可宋爷爷抓着宋修明读书的事不放,于灵兮就不答应了,语气也变得冷淡了下来:“爹,我接下来的话语可能不是很好听,但我还是要说。” “你说。”不管怎么样,于灵兮愿意带着四房三个孩子来晋城读书识字,还帮着宋修明交了足足一年的束脩,宋爷爷承于灵兮这份情,也愿意给于灵兮这个儿媳妇几分脸面。 “咱们宋家应该没有霸占儿媳妇嫁妆的规矩吧!我供养大崽儿读书花费的银钱,可没有找家里要一文。之前没有,之后也不打算要。既然如此,我们四房到底要不要继续供养大崽儿读书识字,又读多久、在哪里读,其实跟家里也没什么太大关系,不是吗?”于灵兮这话就等同于指着宋爷爷的鼻子骂其多管闲事了。 宋爷爷自然听出来了,也听懂了于灵兮的言外之意。 脸色黑了黑,宋爷爷僵着身子坐在那里,好半天都没再开口。 “爹,我说这些话其实没有什么恶意。我只是觉得吧,分了家就各过各的,如若谁家有个难处,咱们互相帮衬帮衬肯定无可厚非。可眼下我也没因着大崽儿读书识字的事儿求到爹娘面前去,家里是不是暂时就先别拦着我送大崽儿去读书了?真等以后我实在供养不起大崽儿了,爹再来拦着,我肯定二话不说立马答应,决计不会多说一个字!”于灵兮可没想过要把宋爷爷气出一个好歹,到底还是转了口风,语气也变得委婉了起来。 于灵兮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宋爷爷哪怕心里依旧还有那么一些不舒服,却也还是认了。 不管怎么说,送孩子读书识字是好事。而且于灵兮说的很直白,不需要宋家花一文银钱,就他们四房供养宋修明。这般决定一出,确实轮不到他这个爷爷再多嘴阻拦,好和坏都是四房自己的事了。 “行吧,你们自己看着办。以后你们四房的事情,我都不会过问了。”带着那么一点怏怏的失望和难过,宋爷爷心下原本因着宋修明读书识字而生出的骄傲瞬间荡然无存,摆摆手,放弃道。 于灵兮本就不想宋爷爷/插/手过问他们四房的事情。既然宋爷爷难得有了这般准确的认知,于灵兮自然是满意的。 当下也不多劝,于灵兮只是笑着说起了好听话:“爹你放心。不管怎么说,大崽儿都是宋家的孩子,这是改变不了的事实。真等日后大崽儿大有出息了,也是咱们宋家面上有光,光耀门楣。” 宋爷爷哪里不知道这个道理?之前他可不就是存着这样的想法和念头,才特意找来晋城,还想着要帮衬四房的? 可供养一个读书人实在太贵了,宋爷爷能力有限,也没那么大的魄力。今日他选择了放弃,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就没办法再高高兴兴的只顾着得意和炫耀了。 说到底都只是一场美梦罢了。哪怕四房真的花了那么多的银钱,又真能将宋修明给供养出来吗?万一宋修明也就这两年读书还行,过几年又不是那么的厉害了呢? 到了那个时候,上不上、下不下的,前面几年花的银钱又不能白费,进退不得,岂不是天大的灾难? 算了算了,他们宋家人注定了都是一辈子下地干活的劳苦命。读书人这般体面的身份,不适合他们宋家,他们也高攀不起。 至于四房非要撞了南墙才回头的决定,宋爷爷该说的都说了,该提醒的和规劝的也都提了,于灵兮非是不听,他也没办法。 只等到日后于灵兮悔不当初的时候,再来懊悔今日的不听老人言吧……
第44章 更新 宋爷爷今天的情绪也算得上是大起大落了。一早出门的时候既带着紧张又带着期盼,见到宋修明三兄弟的时候直接转为欢喜和高兴。等从晋城离开,宋爷爷的心里就只剩下说不出的烦躁,以及怅然若失了。 宋爷爷是舍不得坐牛车的,自然是自己走回宋家村。而他之前拿出来的那二十文银钱,也原封不动的收回了自己的荷包。 既然他已经不打算支持宋修明读书识字,当然不可能私下贴补四房,而且还是一出手就二十文银钱。 不过他收回这二十文银钱的时候,四房母子四人都没什么反应。一副无动于衷的表现,直让宋爷爷感到挫败。 也是到了这个时候,宋爷爷不得不承认,于灵兮手里的银钱估计比他预期的要多不少。 虽说于灵兮的银钱确实都花在了四房三个孩子的身上,宋家不算吃亏。可宋爷爷还是想着,如若于灵兮把这些银钱积攒着,日后宋家但凡遇到个难处、需用急用,不也是一项保障? 只是如今看来,于灵兮怕是也不愿意将这些银钱花在他们宋家其他人的身上。他们宋家,到底还是分了家,人心都散了啊…… 于灵兮可不管宋爷爷有什么想法。轻轻松松送走了宋爷爷,她巴不得宋家人以后都识趣的别再找上门来了。 但愿宋爷爷能真的听懂她话里的意思,及时约束住宋家其他几房那些人吧! 当然,如若宋三嫂她们非要找上门来闹事,于灵兮也不怕就是。大不了就吵几架呗,反正她又没事求着宋三嫂她们,完全不需要有任何的顾忌和忌惮,大可率性为之,反正她是不会委屈自己的。 宋修明就有那么一点点沉闷了,明显是心情不怎么好。直到下午从赵夫子那里上完课回来,也还是板着一张小脸,一句话也不愿多说。 “这是怎么了?谁惹你生气了?”注意到宋修明的不对劲,于灵兮问道。 “我不喜欢宋家。”鼓了鼓脸,宋修明本来不想说的。可也不知道为什么,于灵兮一问,他立马就给出了回答。 “我还当是什么事儿呢!”于灵兮不由就笑了,“这个世上本来很多事就没办法十全十美,肯定有喜欢,也有不喜欢的。实在不必要为了这些事太过烦忧,因为你很快就会发现,你不喜欢的东西和事情都很多。样样都介意的话,只会把自己折腾的太累。” “那我以后都不想跟他们来往,也可以吗?”宋修明撇撇嘴,嘟囔道。 “如若你以后不打算参加科举,可以。”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名声至关重要,涉及到科考就更加严格了。于灵兮发现很多读书人都会刻意经营自己的名声,哪怕极其不喜欢的亲朋,也必须得耐着性子敷衍和应对,只为了表面上的和平。 宋修明顿时就轻叹了一声。他既然开始读书,自然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参加科考的。唯有这样,他才能大有出息,日后能够有机会回报于灵兮对他的这些好。 否则,他就只能一辈子下地干活了,一辈子到头赚到手里的银钱怕是还没有于灵兮随随便便一本话本赚的多,又谈何回报于灵兮? “其实你大可以不把他们看的太重,也就不会太在意了。你看咱们已经分了家,那就不需要日日都住在一个屋檐下。而且我们已经搬来晋城,不出意外一两个月都不一定能跟宋家人碰上面。当然,逢年过节咱们肯定是要回宋家村走动走动的。这是礼节,也是咱们小辈对长辈的孝敬和心意,不能疏忽。”没成想宋修明小小年纪还真把此事给惦记上了,于灵兮慢条斯理的跟宋修明理清自家现下的处境。 “那我们必须在宋家村留宿吗?”相比宋家村,宋修明还是更想回来晋城住。不是因着晋城的府宅更大、更好,而是因着晋城让他住的更自在,也更舒心。 “这个怕是需要。大崽儿,你也知道咱们宋家村的牛车都是上午来晋城,下午回去。咱们要是回牛家村,肯定要坐下午的牛车回宋家村,晚上肯定赶不回来。”于灵兮说到这里,顿了顿,接着又道,“除非,咱们自己租牛车早上回宋家村,下午或者傍晚再回来晋城。这倒是可以。” “那就租牛车!”宋修明下意识的开了口,想了想又迟疑道,“会不会花很多银钱?” “银钱肯定会花,但肯定算不上多。其实如若不是太招人眼,我有想过要不要给咱们自家添一辆马车的。这样以后咱们再出行,就方便很多了。只不过呢,我不会赶马车,也不方便赶马车。真要买了马车,还得找马夫。这样一算,就比较麻烦了。”于灵兮向来都是个会享受的人。只不过有些时候必须低调,她就只能暂且蛰伏了。 马车,宋修明是没想过的。他顶多也就幻想自家哪日能多一辆牛车代步。 不过听于灵兮这么一说,宋修明也觉得马车更好。 只是,得等他长大了再买。到时候他来赶马车,就不麻烦了。 此般想着,宋修明认真的看向于灵兮:“等五年后,我就能学赶马车了。那时候也不怕招人眼,咱们自家可以买马车。” “五年后你也不过才十岁,就要学赶马车了?你敢赶,我还不敢坐呢!而且你可是读书人,五年后不出意外你的名气怕是在整个晋城都传出来了。到时候让大家看到你穿着学子服赶马车?你还真不怕被人笑话。”其实真要说起来,于灵兮不觉得读书人赶马车有什么不行的。 但是吧,入乡随俗,于灵兮也不想特立独行,非要将宋修明养的太另类。到时候诸多流言蜚语伤害的可不是她,而是宋修明这么个小孩子了。 “我不怕被人笑话。”在这一点上,宋修明确实承受力很强。从小吃了太多的苦,在宋家村遭遇的那些流言蜚语从来都没有断过,也没有少过。当着他的面骂他、笑话他的也不在少数,宋修明自觉可以承受,全然不惧。
耽美小说 www[.]fushutxt[.]cc 福书 网
我期待烟花漫天,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89 首页 上一页 3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