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俩还想客气客气,但两条大鱼已经被杨青青给放进她俩挎的篮子里了。 “你俩上山干啥去?”杨青青问。 “捡核桃去,听人说山核桃都有熟的了。”姜腊梅道。 杨青青眼睛一亮,他最爱吃新核桃了,就说:“娘,我也想吃。” “大馋小子,你就知道吃。”姜腊梅笑着用手指戳了他额头一下,“都成亲了,还天天想着吃。” 杨青青撅着嘴腹诽,他本来就是个厨子,不天天想着吃要想着什么? “行,等会儿回来了婶给你家拿一大口袋。”柳四婶满脸慈爱地大方道。 程景生身上担子不轻,他们不好过多闲聊,于是很快就告别了。 到家把东西放下,杨青青还惦记着核桃的事。 他跟程景生说:“景生哥,咱有空也去捡核桃呗,多捡些攒到冬天都能吃呢。” 虽然还有大几个月,但一想到漫长的冬天,杨青青就盘算起来了,古代又没什么娱乐活动,要是再没点零食,冬天岂不是要无聊死了。 小夫郎像个松鼠似的,这才几月就操心上自己猫冬的口粮了,程景生笑得不行,但也没嘲弄他什么,就宠溺地答应着,说有空了就去。 昨天程景生不在家,病患就积压到了今天,所以,这时辰程家院里已经有好些人等着了,所以,他连忙开了诊室门,开始给人看病。 这时辰离午饭还早,柳长英赶鸭子去了,顺便把杨青青的两只小鹅也带上,让它们一起到河里游水觅食,顺便还能在河边洗几件衣裳,杨青青就负责把鸡鸭窝里的蛋捡了,然后给菜园子浇上水。 这段时间过去,母鸡们都认识杨青青了,对他的警惕性也没一开始那么高,所以,杨青青去捡蛋也不太怕被鸡叼。 今天一共捡了四个褐色的鸡蛋,五个青壳鸭蛋,其中有几个还是热的呢,杨青青很小心地捧着送到了屋里的蛋篮子里。 院子后头的菜园子是柳长英的宝贝,他对里面的菜如数家珍,墙根的阴凉处栽了芹菜,往里又依次有一排韭菜、一排白菜、菠菜,远处的架子上,有芸豆、长豆角、黄瓜、苦瓜,还有丝瓜、南瓜。 柳长英把菜园子收拾得好,成日里也爱在菜园里忙活,显得很享受。 其实杨青青也很喜欢这个菜园,但这毕竟不是他自己的,所以少了些成就感。此刻看着眼前的菜园,他就想到程景生说的新房子的事。 到时候,他们就能有自己的房、自己的院子,那么,后院就是属于杨青青自己的了。他也可以种自己喜欢的菜,把自己的大鹅养在院子里,说不定还能养猫狗呢。 抱只猫仔回家,冬天一起窝在炕上不知有多舒服。 杨青青想想就觉得很期待,看着眼前的菜园,满脑子想的都是以后自己要种什么东西。 很快就要到晌午饭的时候了,浇完了菜地,家里水缸的水就剩的不多了,杨青青就挑着水桶去了河边。 “长英哥!回家吧!”他看见柳长英在那边,就唤了一声。 柳长英看见他,应了一声,就把洗好的衣裳收拾收拾,把水里的鸭子和鹅赶上岸,杨青青也把两个大水桶打满了,两人便一道回家。 “怎么一口气挑满满两大桶,挑得动吗?”柳长英笑着问。 挑水要力气大,一般是汉子的活儿,妇人夫郎要挑,常常也是半桶半桶,宁愿多跑几趟就是了。 “挑得动!”杨青青却自信满满,嘿呦嘿呦几步就从河边爬上了河岸。 两桶水虽重,都有些压腿脚了,但还没有到让杨青青走不动路的地步。 刚到家院门口,程景生正好送两个看过病的老人出院门,远远就看见他家夫郎虎似的,一个人挑那么大两桶水,吭哧吭哧满头大汗地往家走,引得路人都侧目,看起来又可爱,又让人着急。 程景生哭笑不得,连忙赶了上去。
第022章 使不完的牛劲 程景生连忙赶着上前,把扁担接了过去,说他:“你傻?家里没水了跟我说,一个人挑这么多,摔跤了怎么办。” “谁有那么笨啊,我明明挑得动,你看这不都到家门口了!”杨青青倔强道。 程景生想笑他,但顾及他的面子,到底没笑,说:“行,你最厉害了。” 程景生挑着水去后院灌水缸去了,杨青青看着他的背影,他虽然看不到自己挑水的样子,但一看程景生那轻松的步伐,就知道自己的体力跟他还真是有挺大差别的。 杨青青心里有些不服,哼了一声,嘟囔道:“力气大了不起吗。” 柳长英在一旁看着,便笑他真是孩子气:“人家帮你挑还不好啊?” 杨青青嘿嘿一笑,摸了摸后脑勺。 他帮柳长英晾好了衣裳,俩人一起进了厨房。 听说要抿桲椤叶饼,柳长英也高兴,于是便帮着杨青青去后院摘芸豆。 杨青青把两条大柳根放在砧板上,把大的鱼骨鱼刺剔掉,剩下的鱼肉就剁成泥。柳长英也把芸豆和水芹菜洗好了,也都切碎,水芹菜不多,所以今天包两样馅。 这鱼肉馅的桲椤叶饼,柳长英也是第一次吃,他还从来没见过鱼肉也能做馅呢。 杨青青就告诉他,鱼肉包饺子、馄饨都行,很鲜香,柳长英说听起来很好吃,两人就盘算起过年时包鱼肉馅的饺子。 时间将近正午,程景生诊室没什么病人了,知道他们在做饭,就在院子里把柴禾劈成小根小根的,抱着一堆送进厨房。 听见杨青青跟柳长英一边和馅,一边拉着他热火朝天地讨论过年要吃什么,他就想笑得不行,说杨青青:“这还没到中秋呢,你日子倒过得快。” 柳长英有些不好意思起来,但杨青青才不理他呢,待他走后,就继续跟柳长英热火朝天讨论起近在眼前的中秋该做什么吃食…… 馅做好了,就可以开始包饽饽。 桲椤叶饽饽要用的面是白面或者玉米面和上土豆淀粉,这样的面蒸出来的饽饽是晶莹剔透的,又有嚼劲,很好吃。 杨青青想阔一把,都包成白面的,柳长英实在不舍得,最终还是弄了一半玉米面的。 包饽饽的时候,是先把混合好的面糊在手掌大小的桲椤叶上抹一层,然后把馅放在中间,最后把叶子对折起来,两边面糊粘在一起,就变成小荷包的形状,最后一起放在蒸锅里蒸熟,就可以吃了。 这样蒸出来的饽饽,有一股桲椤叶的清香,吃的时候把叶子剥掉就行。 饽饽还没出锅,鲜香的味道就从厨房漫出去了。 等到饽饽终于上了桌,孩子们早就迫不及待了,小五也不怕烫,伸手便要拿一个,被程润生用筷子敲了手:“等人都上了桌才能吃。” 柳长英刚从厨房出来,想着吃饽饽得有个配菜,所以就拍了个黄瓜,端上了桌,笑道:“看把你们给急得,快吃吧。” 吃这个要蘸醋蘸辣子,每个人都吃得满面红光,杨青青觉得这鱼肉馅的饽饽比他想的还要鲜美,也是一个接一个地往嘴里放。 他生怕程景生尽让着别人,自己吃不了几个,于是便给他夹了好几个。 程润生作为大家长,常常要维护饭桌秩序,说些“食不言寝不语”的话,让一屋子孩子别吵吵,但他很快就发现,每次只要是杨青青下厨,饭桌上就没一个人说话。 所有人都急着吃呢,嘴巴忙得一点空闲都没有,哪里顾得上说话。 景生这小子,还真是个有福的。 水芹菜的鲜香跟鱼肉更搭,不过芸豆馅的口感也让人满足,杨青青都吃了不少。 整整一大笼屉的饽饽很快就被造完了,所有人都还意犹未尽的,三岁的小侄子吃得慢,才吃了三四个就没了,呜哇一声哭了起来。 杨青青算是体会到一刮锅底就有人哭是什么滋味了,不过这次这孩子不是因为饿的,就是馋的。 柳长英连忙抱着他哄起来,程润生是严父,觉得三岁的孩子已不小了,该懂些事了,呵斥了两句,结果只能让小侄子哭得更猛,柳长英便抱怨了他几句。 杨青青不太会哄孩子,只知道孩子是馋得,便连忙说:“家里还有鱼虾呢,叔叔晚上给你炒大虾、炖大鱼,到时候有多少都尽着你吃,可香可香了。” 他说了这个,果然有效,小侄子眼睛很快亮了起来,眼泪也不掉了。 柳长英便笑了起来,说:“这也是个小馋猫。” 午后,蝉鸣阵阵。 一家人都吃得晕碳了,就连一向勤快的程润生都没有张罗着下地干活,实在掌不住跟柳长英一起回房歇息去了。 程景生见诊室那边也一时无人来,于是便也挽着杨青青钻进了屋,俩人一起躺在床上。 仲夏的晌午,静谧尤似深夜,仿佛整个村子都陷入沉寂,窗外艳丽的阳光被挡在屋外,程景生轻轻打着扇子。 杨青青闭着眼睛,轻声问他:“饽饽好吃不好吃?” “很好吃。”程景生道。 杨青青就笑了起来,觉得很开心,他今天这顿饭本来就是为程景生做的,除了他自己之外,最重要的就是程景生吃得开心。 于是他睁开了眼,又问:“那你说,是苏耗子好吃还是这个好吃?” 程景生认真思考半天,但还是分不出高下,只能轻笑着说:“都好吃,我都喜欢。” 杨青青就用自己的鼻子去碰他的鼻子,两人亲昵了半晌,轻声笑语。 一家人睡了半个多时辰,小孩子觉少,先醒的没睡的就在院子里玩,忽然欢闹着进屋叫人。 杨青青匆匆跟程景生听见动静,赶忙爬起来,出去了才看到是姜腊梅和柳四婶。 姜腊梅笑道:“大馋小子,送核桃来给你,还有家里的果子。” 她俩今天上山收获颇丰,带的两条麻袋都装满了才下山,于是她俩就带了满满一大口袋来,姜腊梅路过自家的时候还顺手拿了家里的鲜桃。 杨家的果园子今年产量不错,春天的杏子就结了不少,鲜的卖了一部分,剩下的都晒成了杏干,拿去集上卖了几口袋,也留了一口袋自家冬天吃。 到了这个季节,最多的就是桃子,都说桃养人杏伤人,桃子又清甜无酸,爱吃的人更多,销路也更广,在村子里就能卖不少。平常乡邻们要是想要一两个,姜腊梅就直接给了,让他们尽管上树去摘,要是买的多,再收一两个钱。 姜腊梅拿给程家的桃子,都是挑的又熟又大的,一大口袋,足够每个人吃上两个,程景生连忙接过去,放进了屋里。 “娘,这多重啊,你想给我,直接招呼一声让景生哥去搬多好。”杨青青说。 姜腊梅拍打了他一下,道:“你这孩子,刚成亲才几天,就学会使唤人了。” 杨青青躲开了,说:“我倒是想自己去搬呢,他又不让。”
耽美小说 www[.]fushutxt[.]cc 福书 网
我期待烟花漫天,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01 首页 上一页 2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