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腊梅说:“行,让杨玄跟你一起去。就在山前小河沟里,别去水深的地方,可千万别再掉进去了,啊。” 上次的惊心动魄真是把她吓怕了,山前缓坡下的溪水清浅,决计是淹不死人的。 杨青青答应了一声,便招呼弟弟一起,回屋拿上渔网和水桶往小溪边走。 突然想着去抓开河鱼,也不是他嘴馋了,杨青青是看程景生跑那么远去出急诊,想着他回来一定劳累了,给他送点好吃的补补,下次才能再出去赚钱的时候才能更有劲儿。
第005章 开始投喂未婚夫 来这个世界没几天,杨青青已经摸清楚了,杨柳村附近山下山上都有好多山野菜,从开春起能一直挖到夏天。从前做大厨的时候,他也会做几道特色山野菜,看着餐厅的供货单,就知道从山里运来的野菜价格都不便宜呢,现在倒好了,他随时可以摘来免费吃。 想着这个,他就也挎了个柳条篮,捞鱼的路上万一看见野菜随时就可以捡上。 河边的缓坡已经融化,黑色的泥土在阳光下湿漉漉的,小溪潺潺流过鹅卵石,只在岸边还有些未化的冰牙子。 “咦,有地软儿!”杨青青一笑,地上的软泥里到处都长了迷你小木耳一样的菌类。 杨玄才十五岁,但已经像个小大人一样,身量也比杨青高了,他十分看重保卫哥哥的责任,担心地说:“哥,那你别去水边了,就在这挖地软吧,我弄鱼去。” 他哥掉河沟里的事,显然也把他给吓破胆了。 杨青青失笑一瞬,便答应了,于是把水桶给他让他去捞鱼,自己蹲在地上揪地软。 地软也叫地皮菜,小小的一朵,揪起来的时候很有弹性,吃的时候也有点小艮啾,炒鸡蛋特别好吃,不过家里的春雏还未下蛋,是以杨青青今天准备拿它们包包子。 湿润的土壤已经回温,溪水边背阴的地方地软长了特别多,不一会儿就能揪一大把,杨青青揪完一片放进篮子里,就再挪个窝儿,继续揪下一片。 杨玄则先用木杆把岸边不实在的薄冰打碎,只踩在剩下的坚冰上,然后把网下在溪水里,两头用石头压住,就可以等着小鱼进网了。 等待的时候,他也跟着杨青青一起揪地软。 除了地软之外,还有零零星星的婆婆丁和荠菜,杨青青用小铲子从黑泥里连根挖出来,把土拨拉掉再放进篮子里,不一会儿竟也有了挺大一把。 到了起网的时候,杨青青还是跟着杨玄一起去了,杨玄把网拉到岸上,将里面的杂草弄掉,然后就将小鱼全部倒在泥地上,他还是不让杨青青近水边,让他在岸上挑鱼就行。 春天的小鱼苗多,太小的没必要吃,杨青青就把大些的都捡进桶里,剩下的仍捧着丢回小溪里,让它们长成大鱼。 “哇,有大柳根!”杨青青惊喜地抓起几条活蹦乱跳的小鱼。 虽说还是小鱼,但也有一搾多长,肥肥的。这时节的鱼在冷水里深眠了一冬,肉质最为纯净鲜美,杨青青从前在餐厅做的开河鱼,都是用更大更肥美的,但小鱼也就是小些而已,味道是一样好的。 除了大柳根之外,小胖头鱼也有几条,另外还有一些其他品种的小杂鱼,有的杨青青认识,有的他也没怎么见过,不过不用管那些,到时候乱炖到一块吃就是了。 古代人少生态好,这一网下去竟就弄了多半桶,已是沉甸甸的了。 不过杨青青想着还要给程家送,就让杨玄再去下一网。 “这些足够吃了。”杨玄说。他家才四口人,吃不了许多,若明天还想吃再来捞就是,也用不着存。 但杨青青道:“让你再下一网就再下一网,哪那么多话。” 杨玄有些木楞,但片刻后也竟明白了过来,笑了,说:“我景生哥可真够有福气的。” 趁杨青青没踹他之前,他连忙往河边跑了。 最后,兄弟二人拎着满满一桶小鱼和一大篮子野菜往家走。 走进村口,迎面走过一个人来。 那人一看见他俩,脸就耷拉了老长,含着恶意盯着杨青青看。 “是杨迁。”杨玄低声道。 杨迁是二房杨大健的长子,因小时候读过几年书,常常穿个长衫以读书人自居,也不下地干活,但连个童生也没考上,实实在在是个游手好闲的懒汉。 眼下二房和大房撕破了脸,杨迁自然对他们也有敌意。 “哥,你走里边。”杨玄又当小男子汉,把杨青护在里面,也瞪着眼睛回敬杨迁。 哥儿天生比汉子娇弱些,又因能生育,在村里的地位跟女孩儿差不了多少,杨青青虽不以为然,但还是愿意领自己这个便宜弟弟的情,往道里面走了走。 光天化日的,杨迁就是再恨他们也做不了什么,转了个弯就不见了。 “呸!”杨玄冲着他背影啐了一口,说,“哥,你以后别理他们家人,见着了就叫我,咱们不怕他们。” 杨青青笑着说好,他本来也不怕二房的人,他们就是摞一块儿也不是他的对手。 回到家里,姜腊梅连忙出来接东西,说:“哎呀,这么多?累了吧,快给我,我去做饭。” 杨青青笑道:“没事娘,我去做饭,你歇着。” “哎呦,我们家青儿可真能干,这些年真长本事了,现在连饭都做得那么好。”姜腊梅笑道,她也是发现了,这些天只要杨青青下厨,做出来的饭比谁都好吃,姜腊梅又惊又喜,总说连出去吃席都吃不到那么好吃的呢。 “那可不,”杨青青也笑了,说,“这算什么,我会的还多呢,将来等咱们家阔了,以后我做鹿肉狍子肉、海参鲍鱼给你吃。” 姜腊梅喜不自胜,不管这愿望能不能实现,儿子有这样的心她就高兴,她便笑道:“那可得有多好,做梦也没吃过呢。” 经过这几日的相处,杨青青慢慢觉得自己这次穿越也不是一无是处,至少家人都是很好的人,每天都让他心里挺敞亮的。作为厨子,最开心的事就是看人家吃得享受,而杨家人都很捧场,这让杨青青充满动力。 他拎着鱼和野菜进了厨房。 天已经到正午了,做包子要发面,肯定来不及了,于是杨青青就把找了个盆把地软泡着不叫干巴了,留着等下午发了面再包。中午就先炖个鱼,顺便在铁锅边贴几个饼子,素菜是焯水凉拌的婆婆丁。 春天的小鱼肚子里是最干净的,不用开膛破肚,把外面洗干净就可以直接下锅炖了。先在锅里少放一点油把小鱼倒进去煎一下,表皮微微发黄后倒水,加上佐料炖煮。 小妹杨彩嚷着要帮忙,于是杨青青就给她一个碗,让她到院子里的大酱缸舀半碗酱来。 姜腊梅下的大酱一点都没有异味,纯正的黄豆发酵鲜味让人直流口水,杨青青忍不住用指头沾着吃了一口,杨彩也学他吃了一口,兄妹俩对着傻笑。 他把一半大酱倒进锅里炖鱼,另一半留着一会儿蘸婆婆丁和大葱吃。 面剂子是提前揉好泡在水里备用的,等鱼炖得差不多了,杨青青就把面剂子拉成一个一个手掌大的面饼,一半贴在锅壁上,一半搭在炖鱼上面,等熟了之后,就是一半焦脆,一半吸饱了酱汁的。 铁锅炖鱼软烂入味,做好了之后,杨青青先找了个大海碗留出来一半,余下的盛在盆里自家人吃。 虽说这一早晨从天亮就忙到了现在,但是能饱餐一顿鲜美脱骨的炖鱼,还是让人非常满足的。 下午,杨玄说要去山上打柴,杨彩也想跟着上山玩,姜腊梅就让她俩去了,自己趁着天光好,把鞋底子拿出来继续纳。 杨青想到要给程景生的那面锦旗,差一点就做完了,想着晚点顺手给他一并拿去,便也没有出门,拿出来继续做。 他当然不会刺绣,但只是几个大字,并不用太复杂的花样,因此摸索着也做得差不离。反正这时代的人也不知什么是锦旗,杨青就干脆自己发挥,跟杨彩学着打了几个络子,琳琅满目的挂在锦旗下沿,看着倒也像是那么回事了。 在这乡下,农户人家里都是灰扑扑的,能有个颜色鲜亮的物事挂着就很显眼了,谁管有多好看呢,只要上面的字把程景生的功绩写明白就行了。 *** 程景生赶到老牛沟的时候,牛三叔正躺在床上哎呦哎呦地叫唤。 一听到人还能叫唤,程景生就不由得松了口气,抹了一把汗。 牛三叔是个小地主,家里有上百亩地,不过,即便雇了不少长工,他还是习惯自己也亲自下田。 春耕时间金贵,要是碰上下雨就不知要延误到何时,所以趁着这两天天晴,家家户户都要赶种庄稼,牛三叔家也不例外。 可巧,今天他又是赶着第一次下田的小牛,小牛性子还不纯熟,一来二去被逼得急眼了,倔脾气一上来,竟直接把牛三叔给顶飞了,摔在田埂的石头上,把手上划开老长一道口子,流了不少血。 程景生赶到的时候,血已经止住了,牛三叔意识也清醒,他给把了把脉,就判断人没大事,哪里就轮得到跟阎王爷抢人了。 乡下人没见过这么些血,牛三叔胆量又小了些,一时被吓晕过去罢了,如今既然已经清醒,就没有大碍。 程景生确认别处无碍,就帮他重新处理了一下伤口,敷了些白药,包扎好。 “我,我这……不要命吧?”牛三叔声音有气无力,吓得胡子都颤了。 程景生失笑:“无妨,三叔,你胆子太小了些。” 他说话直,在场的人反倒都笑了,气氛一下子就轻松了不少。 “我早说没事,就你要死要活的,一天到晚瞎咋呼人。”牛三叔老伴忍不住数落他几句。 “就你懂!”牛三叔骂了一句,但也笑了,松了一大口气。 “那你给我开点汤药喝一喝。”他对程景生说。 程景生丝毫没想着趁此机会多赚他的钱,直言:“是药三分毒,不用。三叔身体底子好,近日多吃些红肉补补血,熬粥加些红枣、黑豆这就足够了。” 乡下人钱财都有限,而药材又昂贵,因此程景生都习惯了尽量少给开药,多给食补的方法,刚刚想着三叔胆小是因肾气不足,便也提了黑豆。 他端了一碗黑乎乎的液体给他。 “那这是啥?”牛三叔问。 “红糖水。”程景生道,牛三叔现下失血无力,喝些糖水就好了。 牛三叔把热糖水一饮而尽,身上暖和起来,果然不再发虚,也不害怕了,高兴起来。 “哎呀,景生,早听你师父说你不错,果然是个实诚孩子!”牛三叔笑道,虚惊一场固然让人愉快,而程景生待他这么实在,丝毫没有想利用他的害怕宰他一笔,更让他心里舒坦。 他精神头也上来了,大手一挥,便让人去拿一两银子出来给程景生。
耽美小说 www[.]fushutxt[.]cc 福书 网
我期待烟花漫天,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01 首页 上一页 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