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收假。 没错,这年头麦收也是要放假的,一共放三天,村里的孩子也能回去帮帮忙。 姜乐在得知要放假后,就知道,他大哥把事办成了,因为按照麦子彻底成熟的时间来算,还得过几天才能收麦子。 放学后,姜欢还在嘀咕:“不对啊,我前两天回家听爹娘说,麦子起码得一周才能收呢,咋提前了?” 姜乐无辜摇头:“不知道啊,回去问问爹娘就知道了。” 姜欢点点头,几人回去收拾了一下,就骑着自行车回家了。 回了村里,才知道,书记把村里人都叫到大晒场,在交代事情呢。 姜乐估摸着就是在说麦收的事,果然,他过去之后,就听到村里有老人在说:“书记,咱麦子还能长几天呢,现在收,得少收多少啊!” “对啊,咋现在就要收,不成啊,麦子会减产的!” 其实张万兴也觉得,咋能现在就收呢,但上面通知都下来了,还说了,明天开始,就会派人到各村巡查。 而且,人家上面发来的通知,自然有他的道理。 “安静!吵啥吵呢!”张万兴提高了声音,虎着一张脸道:“我再说一遍,明天开始收麦,抓紧时间抢收,谁敢掉链子,别怪我不讲乡里乡亲的情面!” 张万兴这么一说,瞬间没人敢嘀咕了,他们明白,这事是改变不了了,心里再有埋怨也得干。 见他们安静下来,张万兴缓和了脸色,道:“乡亲们,这是上面下发的通知,我知道你们心里肯定也有疑惑,但是国家还能害咱们不成?我们只需要跟着走,听指挥,完成任务,不给国家添麻烦就行,好了,大家回去好好休息,散会!”
第114章 赵家, 开完会回来,气氛沉凝的厉害。 赵满仓在接到上面的通知后,整个人都懵了, 提前麦收, 按照赵政华说的会下雨的时间来算,现在收,正好能躲过那场连阴雨。 赵满仓不明白, 上面怎么会下发这样的命令, 但这并不是他一个小小的村长该质疑的, 他不敢质疑,就算质疑, 也没有用。 他想到家里买的那些粮, 还好当时买的时候出的价比较低, 到时候偷偷转卖出去, 应该也没有损失。 回到家里, 赵政华显然已经得知了提前麦收的消息, 他最后的翻身的希望在这一刻崩塌了, 他直接发疯, 双手攥着赵满仓的衣领,神经质地重复:“是不是你,是不是啊!啊?肯定是你告诉他们的, 是不是?” 赵满仓猝不及防,差点被勒死,他一把推开赵政华, 皱眉道:“啥我说的,我是你爹!我巴不得你出人头地,可你看看, 你一天天干的,都是啥没影的事,白忙活一场!” “不可能,咋可能有人知道?”赵政华依旧想不通,明明上一世,整个省都遭灾了。 这一世为什么会变? 肯定是还有别的人也重生了,对,一定是这样,赵政华气的发疯,觉得老天是在逗他,既然让他重生,为什么不是独一无二的,为什么还要再有一个重生者? 他以为自己重生,是上天眷顾,觉得自己不是普通人,可现在却觉得,一切好像都是笑话。 “行了,以后老老实实读你的书,好歹上了高中,以后出来也能进厂当个工人,不比你一天瞎折腾强?”赵满仓现在是彻底看透了,什么都没有实在工作来得强。 他重生就是为了去厂里当个普普通通的工人?现在大家都觉得工人好,殊不知,后面还有下岗潮。 而且,他重生一次,又怎么肯甘心当一个普通的工人呢? 哪怕他不是唯一的重生者,那也是几千万分之一的概率,他绝对不会是一个普通人,绝对不会! 赵满仓看着赵政华的样子,忽然觉得,让他进厂当工人,都是抱了太大的期望了。 —— 姜乐不知道赵政华怎么在家里发疯呢,麦收的事情落到了实处,他开心的不得了。 家里人也在说麦收的事,不过倒也没多少抱怨,姜德说:“这事咱管不了,就像书记说的,上面让咋样就咋样吧。” 赵美莲点头:“可不是,今晚早点睡,明天天不亮就得醒呢。” 村里大多数人,就跟姜家人一样,早早睡了。 整个村子都陷入安静。 姜乐琢磨着,明天爹娘他们要早起干活,得做点吃起来快,又顶饿的东西,他跟姜奶奶说了一声,怕打扰到家里人睡觉,他晚上在俞和衷那边烙了烧饼,又卤了肉,明天早上吃肉夹馍! 他奶早上只需要烧稀饭就成,省的要起来特别早忙活。 卤好的肉就放在卤汁里泡着,能更入味,至于饼子,明天一早可能就凉了,但到时候夹上热乎乎的肉,味道依旧不会差。 姜乐忙活完,躺到炕上,跟俞和衷交代:“和衷,你明天早上记得叫我,得把这些饼子还有肉送过去。” 俞和衷答应,让他赶紧睡。 结果这小子阳奉阴违,第二天俞和衷起来热了卤肉,打在盆里,又把饼子放在篮子里,去了姜家。 见了姜家人,俞和衷解释说:“我哥昨晚忙的太晚了,我就没叫他。” 姜奶奶闻言心疼不已,这烙饼子卤肉太费功夫了,这娃太懂事了,就是为了让她多睡会儿。 家里人忙道:“让他多睡会儿,本来平时学习就累。” 姜奶奶把烙好的饼子划开一个口子,这饼为了方便夹肉,中间是空的,稍微划个口子就分开了。 赵美莲帮忙把卤好的肉夹出来一块,放在案板上,把肉剁了剁,卤过的肉已经有些软烂了,再舀一勺汤,浇在肉上,肉浸满汤汁,继续剁成碎肉,然后夹进饼子里。 满满的肉里,再浇上少许的汤汁,这味道光闻着都不自觉的分泌口水了。 姜德和姜军庆吃了两个,赵美莲吃了一个,然后一人手里拿着一个,一边往地里走,一边吃。 有些人家哪怕麦收,早上都是随便一凑合,差一点的冷馒头就咸菜,好点的,夹点昨晚的剩菜,这菜还是想着今早干活要吃,昨晚专门留的。 当然,也有不糊弄的,可哪有姜家人吃的香啊。 远远都能闻到味,口水都咽好几次了。 赵美莲他们三两口吃完了肉夹馍,心说,下次还是在家里吃完再出来吧。 去地里的路上,村里人碰上,还在嘀咕:“今年为啥要这么早收麦?早收一天得少收多少?” 他们也不是质疑什么,就是心疼那些粮。 有人就一脸‘我知道’的表情:“我昨个问了,周围的村子都要开始收了,你知道咋回事?” 这人明显吊人胃口呢,但旁边人很想知道,忙问:“咋回事?你赶紧说说,马上到了,还得干活呢。” “你急啥,我这不是要说吗?”说话的人还是那副不紧不慢的样子,说道:“我听说啊,后面要下雨!” “啥?咋可能,这一天天气好的跟啥一样,过了年都没怎么下过雨。”听了的人不怎么信。 等干着活,日头高照,阳光好像能把人晒脱皮一样,就更不怎么相信了。 但不管信不信,该干也得干,时间紧,任务重啊。 麦子一边收回去,一边赶紧趁着天好,晒干脱粒,要是没晒干,很容易发霉。 学校只放了三天麦收假,但小麦三天肯定收不完,一直忙活了一周,最后一批小麦终于脱完粒,晒得差不多了,可以收回仓库了。 这几天一直晴空万里,村里人还是不太相信会下雨。 心里泛着嘀咕,这也不见下雨,小麦提前这几天收,产量得少多少啊! 怀着这样的念头入睡,结果当天晚上,睡觉轻的人,就被噼里啪啦的声音吵醒了。 是雨声。有人以为自己听错了,结果出去一看,傻眼了,雨水砸在地面上,溅起灰尘,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土腥味,这是刻在人基因里的气味。 哪怕是天黑了,不太确定自己是不是看错了,可光是潮湿的土腥味,以及噼里啪啦的声音,都传达着一个信息。 “下雨了,真下雨了!” “麦子,麦子……” “喊啥呢,幸好麦子收了!” 被雨声吵醒的村人都出了院子看,明明是本该安静的也要,此时却热闹非凡。 无数人震惊,转而庆幸,下雨了,还好地里的麦子收了,现在麦子好好的在村里的库房里放着,安心吶。 想起来,又一阵后怕,当时自己还嘀咕,咋可能下雨呢,还说上面是瞎指挥。 有人想起来,当即往自己嘴上狠狠地拍了一下:“让你瞎说,让你瞎说!” 这人媳妇儿吓了一跳:“孩他爹,你是疯了还是咋了?” “我以后再也不瞎说了,以后再瞎说,你可得说我!” 这都开始反思起自己了。 毕竟那可是粮啊,是他们这些农民的天,要是粮出了啥事,那真是,天都塌了。 有人看着雨发愣,有人反应过来,大喊:“二娃子,我让你收衣服你咋没收!” “娘,我给忘了!”二娃子着急忙慌地跑去收衣服。 大雨把衣服都淋湿了,要是在平时,免不了一顿打,今晚却没有,当娘的心情好。 村里的麦子收了,下雨也不怕喽,还没到种玉米的时候,下着雨,还能歇几天。 农人一年到头,除了雨天,也就这个时候能歇歇了。 躺在炕上,听着外面噼里啪啦的雨声,不再着急忙慌的,雨声反而给人安心的感觉。 第二天一早,姜乐就得到了任务完成的消息,刚睁开眼睛,他就露出一个笑。 瓜瓜说,全省范围内,麦子都收获了,没有一处会受灾,原书中被一笔带过的那些农人所遭受的苦难,如同一场噩梦一般,随着醒来,烟消云散。 今天正赶上周末,姜乐伸了个懒腰,扭头看一旁,俞和衷果然已经起了,对方躺过的地方都凉了。 现在天气热了,不用烧炕,也不用炉子,按理说姜乐该回去住了,但一直拖着没搬。 一来,住哪边都一样,二来,东西搬来搬去太麻烦了,先这样吧。 姜乐赖够了床,穿好衣服迭好被子下炕,俞和衷已经在外面忙着做饭了,他还怪不好意思的。 “呀,昨晚雨下的挺大。”姜乐往外看了眼,有地势低一点的地方,都积水了。 而天上还淅淅沥沥的下着雨,倒是不大,但是姜乐知道,这种状态会持续好几天。 他微微皱眉,有些发愁:“咱们咋去学校?” 俞和衷也无奈:“只能不去了。”这种天气,学校应该也能理解。 姜乐叹了口气,只能这样了。 吃过早饭,左右没什么事,姜乐决定中午做点好吃的吧,吃蘸水面。 蘸水面顾名思义,跟普通的面的吃法不一样,一根面条夹起来放进蘸水里,吸饱了汤汁,劲道的面条加上蘸水的味道,格外的好吃。
耽美小说 www[.]fushutxt[.]cc 福书 网
我期待烟花漫天,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203 首页 上一页 17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