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刨去医者仁心,大概也没有人能够抵抗住研究出最安全的痘种、从此使天下人免于天花之害的名声乃至留名青史的诱惑。 哪怕是太医院那群吃皇粮养的太医们。 她没打算从头到尾将这件事把在自己手里牢牢地握住功劳,她并不需要那么大的功劳,也没有成为“牛痘之母”的野心。 她自己知道自己的几分斤两,哪怕有后世的知识经验,她毕竟不是专攻生物医学类的,只是有几分通识,等那些专业的大夫上了道,绝对比她靠谱能打。 人活在世,还是要有自知之明的。 在向康熙陈述前后时,她也说明了她与庄子上的大夫猜测人痘或许可以通过不断在动物上传播接种来减弱毒性,最终再接种到牛的身上,可能会比直接取用牛痘安全。 康熙略通医理,闻言沉吟许久,侧头命:“传太医院院使来。” 赵昌知道此事到底有多重要,亦是难掩激动,忙退下去亲自去太医院传旨。 此时殿内只有梁九功与迎春迎夏而已,兰杜兰芳都被留在殿外。康熙平复心潮,看向敏若:“此事你居功甚伟,记你大功,朕可许你一个要求,只要无伤大体,朕都会满足你。” 敏若忽然跪下,“献上牛痘法是为臣子本分,奴才不敢居功。” 康熙道:“能献上此法说明你对大清、对朕的赤忱忠心,朕若不赏你,岂不令天下人寒心,说朕是个赏罚不明之人?你且开口,但凡你说出来的,朕一定满足你。” 与皇帝打交道总是需要十分的谨慎,敏若思忖着缓缓刚要开口,皇后忽然倾身拜下,“小妹久在闺阁,恐羞于开口向万岁请恩,妾斗胆一言,望万岁见妾多年侍奉宫中勤恳谨慎,小妹也算有功于万岁,听妾一眼。” 康熙望着她:“你说。” 皇后再拜一拜,缓声道:“小妹天性疏淡平和,不喜繁事,厌恶争纷,求万岁日后庇于小妹,保她能安居一隅,平稳度日,免被牵入汲汲之争。她亦非恋栈权位声名之人,妾请万岁万莫加隆恩于她,只赐她安稳年月,保她终老,妾纵来日,心内无愧于她。” 敏若怔怔看了眼皇后——皇后这是为她打起感情牌了。 康熙听到皇后后言,心中反而未起猜疑忌惮,又或许是牛痘之事对他而言惊喜实在太大,他老人家这会还开心着呢,于是顺嘴道:“常闻妹好乡野隐事,便特允你日后可留外园别院,随时小住,享山野田园之乐。” 皇后闻言万分惶恐,忙道:“此例寻常人家上可,宫中绝无此先例,纵得万岁厚爱,恐小妹福薄,不配重恩,宫中绝无先例,怎可开先河,只怕后世因此而纷乱颇多……” 嫔妃入宫哪有还能随便进出宫门的,即便大清如今尚未如几代前朝那般宫规严苛,嫔妃出宫除了随驾、省亲也只有一种可能——被遣送回家。 满人尚未习儒法深刻,对嫔妃们的拘束其实不比前朝,先帝废后博尔济吉特氏被废为静妃后没多久便被接回科尔沁,再嫁生子,听闻生活颇为和美。 其余先帝嫔妃年迈而无子位卑的也有被遣送回家的、服侍过先帝而没有被册封位份的宫女们先帝崩逝后也被允许出宫再嫁,太皇太后还恩赐了妆银。 但遣送回家后怎可再入宫门,康熙给敏若的特许是开了先例,且是极容易被人钻空子的先例,若有人因敏若能够随意出宫而对她或者试图借空对宫内不利。届时哪怕如今牛痘有泼天功绩,敏若也是有罪之人。 皇后怎肯叫敏若担这样的风险。 敏若也连道不敢,康熙却自顾自道:“唐中宗有昭容上官氏,于宫内封昭容、于长安有外宅,小妹功绩远超上官氏,怎还不配一处别院随心消遣了?皇后你就是行事过于谨慎了。” 皇后心道:你事后后悔的时候就不带这么说的了。 当然,沉浸宫廷多年,她到底也是个体面人,脸上怎么可能把情绪带出来,故而沉默未语。 康熙急不可耐地要去安排牛痘事宜,并未多留,只叮嘱皇后好生安养,又对敏若道:“你的功劳忠心,朕都记得,在你姐姐这安心住着,不必畏怯。” 估计他出门的时候还想:遏必隆那老犊子,何德何能生出这两个对大清、对朕忠心耿耿的女儿啊。 当然这是敏若站在他的立场上的假想猜测,只说康熙去后,敏若急忙扶皇后在炕上坐下,坐下,应下忙奉上一碗参茶,皇后痛饮半碗,缓了半晌,方长长吐出口气,对敏若轻声道:“那宫禁之事,回头……” “还请姐姐替我辞去重赏。”敏若软声道:“敏自知不堪配。” “好、好。”皇后长出了口气,握住她的手,道:“不是姐姐不知道你的喜欢,只是万岁的性子,这会他在兴头上,许出来的东西不觉有什么,日后过了如今的激动,或许不会后悔,有人说此不和礼法,他也听不进去,但倘若真有一日因此出了什么事故,恐怕……你也难辞其咎。万岁不是心智不坚之人,只是与帝王相处,到底先是帝王……你日后只管恭敬体贴于他,万莫将他当做你的夫君,否则……否则日后宫廷中长日漫漫,便都是你心痛的日子!” 她重重握着敏若的手,目光激动似乎想起旧人旧事、又或是想起了自己少年时,被难得激动的情绪激起了一长串的咳嗽,良久方归于平静。 敏若缓声道:“士之耽兮,犹可脱也,女之耽兮,不可脱也。①姐姐放心,敏若明白。”
皇后注视着妹妹明净清澈的眼眸,半晌方缓缓点了点头,一面用力握了握敏若的手。 “你若不是钮祜禄氏女子,不是满洲女子,不是八旗女子,只是普通民女之身,凭借牛痘之功,封个固伦公主,怕是也当得的。” 作者有话要说: ①:《诗经·卫风·氓》
第十九章 “若我不生在钮祜禄氏,不生在满军旗,或可得一个爵位吧,可身为女子之身,哪怕封为公主,也难免成为政治权利争斗的棋子或者胜利的奖品,所以最终,是满军旗是汉军旗,究竟又有什么区别呢?” 敏若扶着皇后缓缓起身,“莫要多思了,脱去大衣裳,躺下歇歇吧。” 她于是似是开玩笑地说了一句:“男子若有此功,封爵拜官荫蔽子孙,凭什么是女子,就只封个公主,做一朵庭内的富贵花了?” 皇后被她说得一怔,愣了许久,又是久久的缄默无言,半晌方道:“是啊,是什么道理呢。” 迎夏迎春近前来服侍她宽去了大衣裳,等皇后躺到床上,敏若倾身替她掖了掖被子,皇后忽然道:“庄子的事情你不要想了,我替你办,皇上心胸开阔,不是寻常受礼法拘束之人,日后你一年出去一二次小住还是不难的。况你那庄子地方好,皇上本也有心在外修建别院避喧听政,只是近几年前头都不消停,国库不宽裕只能作罢。我记得你那处庄子不出三十里就是前朝一‘清华园’的旧址,皇上若修别院,我心里算着,用那旧址翻葺的几率很大,便是不在那,也多半在你那庄子一圈周围,日后都便宜着呢,你且放心吧。” 可不是么,后来没几年,康熙就在那建了畅春园。 敏若心里不由想皇后若在后世,一定是个搞房地产的好料子,那边皇后已拍了拍她的手,“万事自有姐姐替你筹划,你莫多思了,只管安心吧。” 后来皇后与康熙一番推拉,究竟皇后是怎么操作的敏若不知道,但确实给了敏若一道私下的谕令,允赐每岁临“牛痘庄”静居祈福。 没错,敏若的庄子,被康熙大笔此名“牛痘庄”,听说还给一个御笔大牌匾,等康熙来回再莅临巡视几次,那地方没准就成半个皇家御苑了。 不就是敏若入宫之后想偶尔回去小住吗?到时候就算太皇太后要去住,都能名正言顺地说成是体恤万民感牛痘诞世之大功德。 没看连小住都被搞成“静居祈福”了吗? 但敏若半点没因此多么的感激涕零,刚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她满心都是mmp啊。 这小子真是不是自己住的地方就随便造啊!合着你不住,给人取个名字就牛痘,你咋不给紫禁城改名叫牛痘城呢?到时候哪怕过八百辈子的小学生都得知道牛痘是康熙这皇帝在位的时候有人发明进献并被他推广的。 但不管怎么地,这事皇后是给她搞定了。 牛痘在前朝一波激起千重浪,康熙安排太医院先进行试验,同时按照敏若的说法进行持续接种减毒。都说宫里没有不透风的墙,太医院的太医们被派出了大半,傻子都知道有问题,自然要仔细探寻。 至于得到消息之后他们是怎么想的,就不管敏若的事了。 只是腊八这日,舒舒觉罗氏领了宫中赐的腊八粥入宫谢恩时,说起了敏若之事:“近日有好几家福晋登门与我说起敏若的婚事,竟还宗室妇。虽然敏若入宫之事没有光明正大地摆出来说过,可……” “跳梁小丑何足俱,他们是来试探咱们家的位置的,额娘您不要管这个,干脆闭门谢客就是了。”皇后浅浅说了一句,“敏若的事,万岁爷自有安排。” 若是皇后说她自有安排,舒舒觉罗氏还能问上一句,可若是康熙的安排,舒舒觉罗氏可就不敢深问了,忙点了点头,四下里看看,问:“敏敏呢?” “今儿腊八,我偷懒不见外命妇,太皇太后宫里确实热闹的,有几家宗室的老福晋入宫,太皇太后喊敏敏过去见见。敏敏性子随和宽厚,很得太皇太后与皇太后的喜欢,额娘你就放心吧。”皇后又问起法喀的功课来,牵走了舒舒觉罗氏的心神,她立刻便撇下方才问起的小女儿,喜气洋洋地说起法喀近日的上进来。 皇后见她的模样,分明是旧日习惯了的,也应是她所认可的,可不知怎么,心里忽然有些不是滋味。 只说慈宁宫里,敏若收了一盘子的见面礼,也磕了一堆的头,阿娜日就在她身边,俩人站在一处,年岁相仿、身量相当,也都打扮得明艳俏丽,简亲王府的老福晋笑道:“瞧这俩小姑娘站一处,真跟一对姐妹花似的。” “她俩是有天长日久做姊妹的缘分的。”太皇太后的目光在殿内几人的身上轻轻扫过,笑着,似是意味深长地说。 阿娜日听不懂这些,茫然地眨眨眼,笑眯眯道:“我喜欢敏敏,若能与她真做姊妹可真是大好事。” 再相熟了,她干脆就学皇后喊敏若的小名,竟连“额格其”都不喊了,想是觉着敏若也没大她两个月,喊额格其她有些不划算吧。 敏若笑笑,没打算告诉她太皇太后话里的机锋,那边方才被太皇太后看过的几个人中的一个全当听不懂,用一口流离的蒙语对太皇太后笑道:“这样好的姑娘,我可想拉回家给我家小哥儿做媳妇呢,能得这样的孙媳妇,那可是长生天赐给我的福分了。” 大概是这个意思吧,敏若强听着分辨,那边太皇太后懒懒扫她一眼,“要么说你福气不如我深厚呢?”
耽美小说 www[.]fushutxt[.]cc 福书 网
我期待烟花漫天,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374 首页 上一页 1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