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青,沈长青。”皇帝念叨了两声,对沈嘉说,“长青啊,以后在朕身边做事的日子长着呢,朕不拘虚礼,你也不用太过拘束了。” 漫长的觐见终于结束了,沈嘉走出宫门,回首看向那宏伟的宫殿,心中充满着疑惑。比起初见时,陛下的性情变了好多。仿佛像一颗锋利的石头,被岁月磨平了棱角。如今的他温和儒雅,有仁君之风。 可是,明明他已夺得天下,坐上至高之位,不应该意气风发吗,为何反而风华内敛? 作者有话说: 注:本文架空,参考明朝。
第3章 行路难(三) 三日后,皇帝下旨升了一批人的官,其中就有原清水县知县沈嘉,调入六科主事。 沈嘉再一次回到京城,没把吴商吴阁老给气死。当年他就是上书弹劾的吴阁老,才被吴阁老的党羽打压排挤,贬至西北的。 可惜现在不是混乱的永文朝了,吴商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沈嘉重返京城,在他眼皮子底下晃悠。 自入京以来,沈嘉一直盯着吴阁老,却发现吴阁老比之前老实多了,不敢贪污受贿,不敢结党营私,反而打起十二分精神替朝廷办事。每日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再不像永文朝那般肆无忌惮了。 这令沈嘉不得不佩服当今圣上的御下手段了。听闻陛下刚登基时,为安抚士族,未曾杀戮永文旧臣,反而命吴阁老等人继续留在内阁,但首辅则换成陛下的心腹程尉廷老大人。吴阁老等永文旧臣,早是名存实亡,没有实权了。 沈嘉也不是睚眦必报之人,公是公,私是私。他不会编排罪名栽赃陷害,但一定会紧紧盯着吴阁老的一举一动。 除此之外,他还养成了一个新的习惯——观察陛下。 还记得那次面圣结束后,小童问他陛下如何。沈嘉思考良久才答道:“陛下是个很温和,又很矛盾的人。” 小童闻言疑惑不解。沈嘉却说:“我对陛下,越来越好奇了。” 好奇,实在是太好奇了。沈嘉每日观陛下早朝听政,听陛下问政阁臣,看陛下批阅奏折。他发现陛下待下温柔,不怎么发火。阁老们政见不同吵成一团时,陛下三言两语就轻易化解了,而且还令双方都心服口服。 今上胸中有丘壑,治国又有手段,且不受权臣外戚之控制,怎么看都是明君之相。 只是沈嘉第一次看到陛下批阅过的奏折时,还是大吃了一惊,甚至怀疑是不是陛下亲笔所书的。虽然上面的字迹工整清秀,然笔锋软绵而无力,许是因为腕力不足。 一个习武之人,一位少年将军,会腕力不足吗? 沈嘉想起初见时,陛下甚至不良于行,只能依靠轮椅。不知是以前在战场上受过伤,还是其他什么原因。
不过沈嘉现在看陛下行走无恙,心中的担忧也慢慢放下了。 一月之后,沈嘉在京中站稳脚跟,认识了六科中的同僚们,也渐渐熟悉了朝中之事。他主要负责的是掌管朝廷钱财的户部,在管钱这一块,他是驾轻就熟的。 近日,夔王大规模修缮王府,向户部要五十万两白银。沈嘉得知后,气不打一处来。他翻阅了户部去年的账目,发现这不是夔王第一次向户部要钱了。可拖拖拉拉一年了,王府规模一扩再扩,银子一投再投,夔王仍不知足。 沈嘉看不惯这种败家子,大笔一挥想要驳回,却被同僚黎元裴大人给拦住了。 黎元裴好心劝沈嘉,别招惹夔王。 “为何?”沈嘉不解,难道只因夔王是陛下的同胞兄弟吗?就算是同一父母所生,他们皇室兄弟间,会有真感情? “沈大人刚来,还不知道吧。”黎大人捋捋胡须,对他讲解道,“夔王如今深得圣眷呢。陛下一登基,就将他的三弟从封地夔州召回。你也知道,本朝皇子成年后都要去封地的,除了未来皇位的继承人。可陛下将夔王留在京城,这里面大有深意啊。” 沈嘉一惊,心道难不成陛下有意传位于夔王?不可能吧,陛下比夔王大不了几岁,况且为何要传位于弟,而不是自己的子嗣?虽然,陛下目前无子女,无妻妾。 说起陛下的子嗣,沈嘉才后知后觉的发现一件怪事。陛下登基一年多了,居然没有一个臣子上书劝谏立后的? 难道大臣们不忧心国本?还是另有隐情? 沈嘉思虑万千,转了一圈后又跑回来了,对黎大人拱手道:“多谢黎大人好心,只不过沈某为给事中,户部处理不当之处,沈某自然得管。” “哎,你呀,你呀。”黎大人摇头道,“年轻就是好啊,有拼劲。既然沈大人决心如此,在下就不再多言了。” 沈嘉驳回夔王所请,立马在朝堂引起轩然大波。夔王一大清早就入宫,跑到皇帝面前诉苦,“二哥啊,户部都已经批了的,结果卡在沈嘉那里了。此人不过是个小小从七品官,仗着手中有几个权,就敢在京城翻天吗?二哥,他驳了我的款事小,可王府建不成,损了朝廷的面子,如何是好?” 皇帝也没料到,沈嘉这么有勇气。他笑着安抚夔王,“放心吧,你的王府建的成。朕既然让你回京住,自然要让你住的舒服。” “真的,二哥?”夔王一下子面露喜色,心道他的皇帝哥哥还是偏向自己的,便不再演苦情戏,欢欢喜喜的告退了。 等夔王离开后,站在皇帝身后的陈公公温声道:“陛下是要罚沈大人吗?” “尽忠,你也觉得朕对夔王太过偏心了?”皇帝问道。 陈公公急忙道:“老奴不敢。” “你是我潜邸老人,有话当说。” 陈公公略微沉吟,缓缓说道:“老奴是担心,夔王仗着陛下的宠爱,在外不知收敛,迟早会危害社稷,危害陛下。” 皇帝听后不置可否,淡淡道:“你看沈嘉此人如何?” “看着,像是个直臣。”陈尽忠在皇帝身边数十年,早就看出陛下对沈嘉十分器重。初次召见沈嘉时,还单独留他叙旧。 然而陈尽忠并不知道沈嘉和皇帝认识的具体经过,只听陛下说有过一面之缘。 夔王喜气洋洋的出宫,被有心人看见后,皆传言陛下要惩治沈嘉。黎大人将外头传言告诉沈嘉,沈嘉倒不担心自己是否受罚,更气愤的户部又要破费银钱。他二话不说,前去养心殿请求奏对。 “刚哄走一个,又来了一个。”皇帝才用过午膳,笑着对陈尽忠说,“这一天真够热闹的。” “陛下是否见沈大人?”陈公公问道。 “宣。”皇帝下令道。 沈嘉一进门,“噗通”一下跪倒在地上,正气凛然的说道:“陛下,战乱刚止,百废待兴,朝廷正值用钱之际。然而永文朝亏空巨大,户部早已是寅吃卯粮,当今之际,陛下怎可为了一区区王府,消耗五十万两白银?” 皇帝淡淡道:“五十万两建造王府,实际上不算多。” “臣认为,王府修建一年多,户部多次拨款,已有数百万两,可王爷依旧不知足。”沈嘉直言道,“陛下,臣怀疑王府规模是否过大,有无逾制,须工部官员审核判定。” 皇帝微微皱眉,“夔王的王府建造图朕看过,并无不妥。” “可是,五十万,也太多了。”沈嘉依旧不肯妥协。 皇帝又问道:“长青,你此番来,就为说这些?” 沈嘉一愣,“是。” “就不担心贬官被罚?” 沈嘉无所谓的说道:“臣早就被贬过官,无畏无惧。而且臣相信,陛下是明君,定能明断秋毫。” 这是给皇帝扣了个高帽子了,沈嘉看着耿直,却不迂腐,拐弯抹角的想达成自己的目的。 皇帝笑了笑,“朕知道了,你下去吧。”
第4章 行路难(四) 次日早朝,夔王罕见的来到了奉天殿,他身着亲王朝服,神情倨傲的站在第一排。一些官员见状,心中暗叹一声,对沈嘉的遭遇表示同情。 而沈嘉的对头吴阁老,则暗暗窃喜。看来不用他出手,以沈嘉刚正不阿的性格,肯定会到处得罪人,早晚被赶出京城。 唯有沈嘉对众人或关切,或嘲讽的目光置之不理,一言不发的站在末排,等候早朝的开始。 三声鞭响,皇帝上朝。沈嘉远远的看着皇帝从御辇下来,只见他身穿黄色四团龙圆领袍,戴翼善冠,腰间系玉带銙,脚登皁靴,缓步走入殿中。 官员集体跪拜,三呼万岁后,早朝正式开始。 照例,首辅程尉廷上前禀报六部事宜。随后,便是今日议事的重点,关于夔王建府的拨款。 夔王率先出列,请求户部拨款五十万两。等他话音刚落,沈嘉立马出言驳回。两人在朝堂之上,争执不下。 吴商躲在人后,偷偷打量皇帝的表情,却见皇帝一言不发,也不见动怒,一时间猜不出圣意何为? 夔王则心中暗暗焦急,和沈嘉辩论途中,几次三番看向他的皇帝二哥。昨日二哥答应过自己能建成王府,今日怎的久久不表态? 所有人都在猜测皇帝的态度,然而皇帝未置可否。 就在这时,首辅程阁老突然站出来,“陛下,夔王和沈大人各执一词,都有各自的道理。然而户部早已是寅吃卯粮,虽不至于拿不出区区五十万,不过老臣认为,如今朝廷百废待兴,钱应该用在刀刃上。” 程阁老的话摆明了是偏向沈嘉这边的,众臣虽然吃惊,但都知道程阁老代表的是圣上,谁也说不出个“不”字。 就连夔王也被堵住了话语,他看向皇帝二哥,心道二哥向来说一不二,从不会说话不算数的。今日居然为了一个小小的沈嘉,要破坏他们兄弟间的情谊吗? 此时,皇帝才笑着说道:“沈嘉不过从七品给事中,却能不惧强权,犯颜直谏。朕得沈嘉,如唐太宗得魏征。” 皇帝这句褒奖让很多人暗暗吃惊,之前笑话沈嘉的人,再也不敢轻视他了。 沈嘉急忙拱手道:“陛下谬赞,臣不敢当。” “朕准了沈嘉所奏,驳回夔王请求户部批准了的拨款。”皇帝最终做出判决。 “陛下!”夔王直视他的二哥,抱怨道,“那我的王府……” 皇帝微微抬手,示意夔王稍安勿躁,“夔王建王府所缺银两,今后由内帑补助。” 众臣再次一惊,陛下虽然敲打了夔王,但又掏出自己的私房钱补贴他,这又是唱哪一出? 沈嘉闻言也微微皱眉,但内帑的钱财不归户部管,他自然没有资格质疑。 夔王经历一波三折,此时也不敢抱怨什么了。王府是能建成了,他的二哥没有骗他。 果然是帝王心术,圣心难测。 散朝后,沈嘉还是摸不透陛下的意思,问同僚黎大人道:“陛下当真如此偏爱他的三弟?” 黎大人摇摇头,“谁知道呢,反正表面上是兄友弟恭。之前也有人上书,说夔王在京城久居,不合规矩,可是陛下都压下来了。群臣说的再多,也没有什么用。”
耽美小说 www[.]fushutxt[.]cc 福书 网
我期待烟花漫天,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42 首页 上一页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