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青十八翻有明打暗打之分,明打是搏手,暗打是摔,其特点是连打带摔,手脚齐动,以脚为先。 在散打敌对之时,有一个准则便是“稳、准、等、狠、猾”。 稳,一要心稳,二要步稳。 准,一要看得准,二要打得准、三要抢步准。 等,等战机,寻战机,制造战机,把握战机。等,不是消极等待,而是诱敌深入,后发制人。 狠,一要心狠,二要手狠。 猾,一要心猾,二要手猾。
八剑齐飞 更新时间2011-11-22 17:42:00 字数:312
《八剑齐飞》 掩日:春秋时越王勾践所督铸的八把长剑之一。 断水:春秋时越王勾践所督铸的八把长剑之二。 转魄:春秋时越王勾践所督铸的八把长剑之三。 悬翦:春秋时越王勾践所督造的八把长剑之四。 惊鲵:春秋时越王勾践所督铸的八把长剑之五。 灭魂:春秋时越王勾践所督铸的八把长剑之六。 却邪:春秋时越王勾战所督铸的八把长剑之七。参见“八剑”条。 真刚:春秋时越王勾践所督铸的八把长剑之八。 八剑齐飞:一剑无痕、二剑飞雪、三剑无血、四剑、五剑、六剑、七剑、八剑齐飞、万剑归宗、 八剑齐飞:一剑掩日、二剑断水、三剑转魄、四剑悬翦、五剑惊鲵、六剑灭魂、七剑却邪、八剑真刚 一剑无血、二剑无痕、三剑飞雪、四剑惊涛、五剑骇浪、六剑劈空、七剑雷鸣、八剑齐飞、万剑归宗
天罡剑诀 更新时间2011-11-22 17:42:10 字数:121
《天罡剑,别名天罡三十六剑》 第一式:移星换斗 第二式:划江成陆 第三式:震山撼地 第四式:翻江倒海 第五式:推山填海 第六式:鞭山移石 第七式:潜渊缩地 第八式:驾雾腾云 第九式:纵地金光 第十式:飞身托迹 第十一式:回风返火 第十二式:飞砂走石 第十三式:正立无影
云笈七剑 更新时间2011-11-22 17:42:22 字数:39
《五岳剑》 剑起逐日、所向披靡、峰回路转、乘胜追击、空中飞舞、天崩地裂、横扫天下
地煞掌 更新时间2011-11-22 17:42:34 字数:292
《地煞掌(地煞七十二掌)》: 掌式: 穿、插、劈、撩、横、撞、扣、翻、托、推﹑带﹑领﹑搬﹑拦﹑截﹑捉﹑拿﹑勾﹑打﹑封﹑闭﹑闪﹑展、盖、仰、俯、竖、抱、挑、塌、掖、顺、背、磨、回、进、沾、连、随 口诀 推托带领,搬扣劈进。穿闪截拦,沾连粘随。削砸劈挎,缠挑刁钻。撩塌掖撞,片探切翻。横穿盖插,勾打拿捉。顺背磨回,封塌俯仰。竖抱挑掖。 要顶: 要求能进能退﹐能化能生﹐虚实结合﹐变化无穷。每掌发出﹐皆要以腰作轴﹐周身一体﹐内外相合﹐外重手眼身法步﹐内修心神意气力。 要点: 第一:行走如龙,步如蹚泥,动转若猴,转如磨磨,换势似鹰,臂如拧绳 第二:意与气合,气上力合,力与意合, 第三:心要灵,眼要活,掌要敏。
少林之《少林六拳》 更新时间2011-11-22 17:43:25 字数:519
《少林六拳》 六拳: 1、莲华拳 莲华拳又称为胎拳。常被用为胎藏部的印母。其印相是握头反指以下之四指,以大指压头指中节侧方。如《大日经疏》卷十三所说:“如常作拳法,大指竖之。”关于此莲华拳的代表意义,多指未敷之莲华。 2、金刚拳 金刚拳,主要是被用于金刚顶部。《金刚顶经》中所说羯磨印,都是以此金刚拳为其基本。《大日经疏》说其印相为:“以空指在于掌中而拳之”,《金轮时处轨》说为:“以中指、无名指、小指握大指,以头指拄大指之背。”虽然因流派之不同,金刚拳的结法因而有异,但大多以《金轮时处轨》所说为准。 3、外缚拳 在《大日经疏》卷十三中,称此为“指在外拳”,但一般只称为外缚。其印相是合叉二手成拳,十指外现。《金刚顶经》称它为金刚缚,并说此金刚缚是“二手如月形”,这是以外缚的掌中圆形表月轮。《金刚顶经》中的三昧耶印等,都是以此外缚拳为其印母。依《金刚顶经略出念诵经》所记载,为观脱出缠缚之月轮而修菩提心观时,须结此外缚印。 4、内缚拳 《大日经疏》称之为第二拳。其印相是十指交叉,十指均屈向掌中。 5、忿怒拳 所谓的忿怒拳,是以无名指、中指握大拇指,竖头指与小指并稍屈如牙。 6、如来拳 所谓如来拳,是左手作莲华拳,右手作金刚拳,并以右手金刚拳握左手的大拇指。
少林之《佛印》、《大手印》 更新时间2011-11-22 17:43:37 字数:966
《佛印》 1.施无畏印:即右手曲肘朝前,舒五指,手掌向前,即布施无怖畏给与众生的意思,这是佛陀为了救济众生,使他们能够安心,所施予的印相。这种印相与说法时的印相相通用,如在经论中所说的举手说法,即是此印相。 2.与愿印:即伸手掌向外,指端下垂的手相。这是佛菩萨为应众生的祈求,所作的印相,表示以普救众生的慈悲心施与的意思。 3.禅定印:这是佛陀入於禅定时所结的手印,在膝上仰左手,并仰右手於其上,两拇指的指头相接,又称为法界定印。 4.触地印:即伸右手覆于右膝,指头触地,又称为降魔印,这是佛陀成道时所结的印相。 禅定印触地印 5.转法轮印:两手置于胸前,右掌与左掌相反,左右诸指轻触之相。 转法轮印施无畏印 6.弥陀定印:这是阿弥陀佛如来的印相,即二手相叉,右手置于左手上,两手屈食指,拇指按在食指上。 7.智拳印施愿印 :“右执左头指,十方刹立中,唯有一乘佛,如来之顶法,等持诸佛体,是故名智拳。”金轮仪轨曰:“十方佛之中,唯有智拳印。” 《大手印》 《大手印》实住大手印、空乐大手印、光明大手印 实住大手印 实住大手印︰实住,即住于实相之义。《恒河大手印直讲》云︰‘于具普通根性者,令由菩提道次第渐次趋入大手印,此谓由中论等学而渐入者,谓之实住大手印。’此须从闻思门入,藉教悟宗,明心性理,解实相义,由上师抉择指示,示以修持口诀,依诀观心,悟解心性,入一行三昧或光明定。 空乐大手印 空乐大手印︰或云秘密大手印,属密法中的无上瑜伽,为较胜根性者所修持。此须受灌顶,修四加行,得闻思正见,然后以正见为导,依仪轨修本尊法,行三密相应之诵咒,从生起次第入圆满次第,由宝瓶气、拙火定、金刚诵等法修气脉明点,于气入住融于中脉,或从‘俱生喜’生时所现空乐不二的觉受上观察体证自性光明。 光明大手印 光明大手印︰此为最上顿门、顶尖密法,唯有上根利器才能修持,依上师加持而顿证自性明体,以心传心,不立文字。《恒河大手印直讲》云︰‘最上之大手印,则并亦无须乎灌顶等修,但当恭敬礼拜、承事亲近于其上师,或仅观于上师微妙身相,即能立得证悟,如此由于无上恭敬信顺之心力,以依止于上师,更不假外物言诠,而能究竟了悟,以证取之大手印,方是大手印之最胜义心传也。’ 三种大手印,就入门方便而言,虽有顿渐显密之别,就证悟自性光明而言,实际无二。三种大手印,皆分见、修、行三要,或加‘果’为四阶次。
少林之《十二合掌》 更新时间2011-11-22 17:43:46 字数:490
《十二合掌》 第一坚实合掌,梵文宁尾拏(nivida):合掌,掌中坚相著,十指微离。 第二虚心合掌,梵文三补咤(samputa):十指齐等,头相合,掌心微开。 第三未敷莲合掌,梵文屈满罗(kudmala):如前,空掌内,使稍穹。 第四初割莲合掌,梵文仆拏(bhagna):二地二空并相著,余六指散开,即八叶印也。 第五显露合掌,梵文嗢多那惹(uttanaja):仰两掌相并,而向上。 第六持水合掌,梵文阿陀罗(adhara):并两掌而仰,指头相著,稍屈合之,如掬水状,似饮食印也。 第七归命合掌,梵文钵罗拏摩(pranama):合掌,十指头相叉,以右加左,如金刚合掌也。 第八反叉合掌,梵文微钵哩哆(viparita):以右手加左,反掌,以十指头相绞,亦以右手指加于左手指上。 第九反背互相著合掌,梵文毗钵罗曳萨哆(Viparyasta):以右手仰左手上,以左手覆在右手下,略似定印。 第十横拄指合掌,梵文啼哩曳(tiryak):仰二手掌,令二中指头相接。 第十一覆手向下合掌,梵文阿驮罗(adhara):覆两掌,亦以二中指相接。 第十二覆手合掌,梵文同于第十一:并覆两手,以二大指并而相接,十指头向外。
============================================================== 小说下载尽在---【凌落无声】整理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
耽美小说 www[.]fushutxt[.]cc 福书 网
我期待烟花漫天,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41 首页 上一页 41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