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若这两年风头正劲,干爹早想料理,奈何没有把柄,今日被他逮个正着,回头干爹定会奖赏他。解决了沈若,再把张吉投进昭狱,他就大功告成。 半柱香后,身后没了动静,杨宇转身,惊得手里的朴刀差点脱手。他手下的十个校尉手脚都被捆着,而罪魁祸首正朝他走来,每走一步杨宇的心就凉半截。 这怪人到底是什么武功路子?十个锦衣卫居然对付不了他? 杨宇平仗着东厂的名头,飞扬跋扈惯了,武业早荒废了,情急之下只能抽出朴刀,“大胆沈惊华,我乃正四品指挥使佥事,陈忠是我干爹,你想怎样?” 沈若:“别打脸。” “好嘞!”沈知书弃了双锤,提拳而上。 几个回合,杨宇被打得鬼哭狼嚎,脸被沈知书踩在地上,口中含混不清,“沈青发,本……寝室、绝不、删八干休!” 沈若提步径直走向大门,“开门!” 早有机灵的小吏,从捆成粽子的校尉身上翻出钥匙,打开鼓衙大门。这时,门外一阵骚乱,有人气喘吁吁地跑到门口。 “大人,不、不好了,张大人击鼓鸣冤不成,投河了!” 作者有话要说: 开书了!!! 本文架空明朝,杂糅,有作者私设,勿考据。 女主沈若,字惊华。 男主下章出场。 ①步虚是道士在醮坛上讽诵词章采用的曲调行腔,传说其旋律宛如众仙飘渺步行虚空,故得名“步虚声”。根据步虚音乐填写的字词,称为“步虚词”。(本段内容引自百度) 预收文【首辅的农家妻(重生)】求收藏~ 【深情偏执宠妻狂首辅VS美艳会赚钱会撒娇农家女】 文案: 女主篇: 薄怀玉年纪轻轻被人害死,曾经喜欢的穷书生、如今位极人臣的首辅谢尘替她报了仇。 她的魂魄偷偷跟着谢尘回家,夜深人静,首辅大人处理完一天的奏折,去了隔间,摸着一个牌位,说:阿玉,如有来世,我定娶你为妻。 薄怀玉吓得魂飞魄散,一睁眼重生在及笄那年,家里正要给她说亲事。 重活一世,她决定胆子大一点,嫁给那个冷漠书生。 男主篇: 葡萄架下小娘子含羞带臊,半咬着水润的唇道,“娘要给我说亲事,谢尘,你觉得我如何?” 谢尘冷清的眉眼微微一挑:“不如何。” 薄怀玉:“东大街粮铺、西菜市肉店,老凤凰绸缎庄家都到我家提亲了,我娘说从里面挑一家。” 谢尘眸色渐暗,咬着牙道:“我娶。” 新科状元谢尘拒绝皇帝赐婚,从老家领回一个农家女,农家女长得妖妖娆娆,细腰盈盈不及一握,走路乱晃,一看就不是正经人。
京城女眷倾慕谢尘已久,只等农家女下堂。却不想农家女知进退,善经营,救大周于危难。谢首辅走到哪都带在身边,她的事从不假手他人。 多年后,谢尘成为内阁首辅,一人之下,权倾朝野,却只有阿玉一个发妻,宠得人神共愤。 好友问,弱水三千,你今时今日的地位,为何只娶一瓢? 谢尘:前世欠的,这辈子还。
第2章 第二章 登闻鼓衙与金水河只有一街之隔,此时衙外已乱成一锅粥,护城河边挤满了人。 初春的京城依旧天寒地冻,河水透心寒。 沈若指挥两个会水性的小吏救人,万幸人刚跳下去,没有顺着河水冲走,很快被捞上来。 张吉连日击鼓,加之身体本就羸弱,捞上来时,脸色惨白,已没了呼吸。 沈若与张吉是同年,殿试后他被分到吏科。平日六科之间多有往来,两人彼此相熟。 张吉为人正直,沈若弹劾两位尚书后,满朝文武视沈若为蛇蝎,避之不及,只有张吉依如往日与沈若交往。 他家境贫寒,家中除了一位眼盲老母,再无他人。如今他投河,不知他家中老母何人照顾。 小吏压了半肚子水出来,张吉仍昏迷着。 沈若把张吉安置到后院值房,命一名小吏生火熬姜汤,一名去请大夫,一名照顾张吉老母生活,又命两个年纪大的守着在屋里。 安排好一切,沈若刚出鼓衙大门,一人噗通跪到她面前。 老者双手奉上鼓状,“沈大人,草民受张大人所托,请沈大人务必接状。” 他说完,身后一众百姓跟着呼啦啦啦地跪了一地。 “张大人以死明志,其心可见,姚总兵必有冤屈,请沈大人做主!” “请沈大人做主!” “请沈大人做主!” 以沈若对张吉的了解,姚炳案必有内情。 沈若就是为此事而来,她接了状,“各位放心,有我沈若在,定将鼓状递到都察院!” “大胆——” 这时杨宇拉着长音,单手扶胯一瘸一拐走出来,红色飞鱼服跟在土里打了滚似的,右脸颊还有个偌大的鞋印子,要多狼狈有多狼狈。 百姓怒目圆睁,恨不得上去再踹上两脚才好。 东厂这帮番子平日坏事做绝,今日被打成这熊样,真是大快人心! 杨宇一步并作两步,来到沈若近前,伸手要夺状子,“大胆沈若,本佥事在此,何时轮到你接状,赶紧把状子交给本佥事。” 众人一愣,这才反应过来。 沈大人只是七品,杨宇却是四品,这可如何是好? 状子落入杨宇手里,就等同于落入东厂手里,张大人安能告成刘安? 沈若收了鼓状,杨宇扑了个空,恼羞成怒,“沈若,你,你大胆!”还想说点什么,远处传来一声高呼,“西北大捷,平西将军回京了!” 平西将军那不就是——陆湛,陆湛回京了! 杨宇颓败的眼眸瞬间有了光亮,“沈若,你死对头回京了!”担心沈若听不清,他又挪近一点,“陆世子睚眦必报,鞑靼的马过界吃了咱们大周的水草,他都能追出二十里地,你说,他会怎么对你?” “那是他的事,与你无关。”沈若挑眉,说完也向前方看去,一行人如天兵天将降临,各个英武不凡。 大周民风开放,女子面对喜欢的男子,会抛出亲手缝制的荷包、香囊表示爱意,此时的右安门外,荷包香囊铺路,香气袭人,色彩缤纷。 陆湛一直都是京城贵女眼中的夫婿人选。 英姿卓绝,才貌出众,出身簪缨世家,父亲是战功赫赫的镇国公,母亲是太后唯一的女儿丹阳大长公主。18岁考中状元,文章冠绝天下,22岁已是华盖殿大学士,风光无两。 三年前沈若横空出世,陆湛一气之下远走西北,不知伤了多少贵女的方心。如今陆湛回京,贵女的芳心又蠢蠢欲动起来。 一行人自西而来,领头穿银甲红披的就是陆湛,如春日骄阳,一骑绝尘。 沈若眯眸,三年不见,他更加成熟稳重,英姿勃发。 耳边是待字闺中姑娘们的喊声,热闹不凡,沈若却如坠冰窟。 察觉到沈若异样,杨宇嘿嘿一笑,“怎么了,沈大人,陆世子不记得你,黯然神伤了?别急,等本佥事帮你介绍一番。” 不等沈若答话,杨宇已经一瘸一拐地走到街中心,拱手叩拜,“锦衣卫指挥佥事杨宇,拜见平西将军。” 吁! 没料到有人会当街拦截,陆湛勒紧缰绳,战马发出一声不满的长鸣,双蹄高高扬起复又落下,幸亏杨宇躲得及时,不至于踩到他。 “末将见过陆世子,烦请留步。”杨宇行礼。 陆湛目不斜视:“奉命进宫,不便耽搁。” “末将向世子引荐一人,沈若,世子还记得吧?” 陆湛的目光轻轻扫过沈若,如微风略过湖面,没留下丝毫痕迹,“见过两面。” 沈若抬头,四目相对,他们远何止见过两面。 他端坐于白马之上,居高临下,礼节性地扫了她一眼,又目视前方。 耳边响起京城贵女的窃窃私语。 “她就是沈若,就因为她,陆世子去了西北苦寒之地,戍边三年。” “不知羞耻,我若是她,就找个地缝钻进去。” “跟了老皇帝,还在肖想陆世子?” 沈若不为所动,恭恭敬敬拱手行礼,眼尾半挑,看着似乎心情还不错。 陆湛双手执着缰绳,狭长凤眼略过沈若,看向远方。战马来回踱步,躁动不安,更显得他主人不动于衷。 杨宇视线在两人身上转个囫囵,陆湛话都不愿多说一句,更来了兴致,传闻不假,陆湛果然跟沈若结了不小的梁子。 于是又上前一步,“陆世子,末将有一事相求。今日我与沈大人共同轮值登闻鼓,按理我不该与沈大人争执,但今日陈公公特意叮嘱,让末将亲自将鼓状交到都察院。但沈若不肯交出鼓状,请世子主持公道。” 陈忠提督东厂,权势滔天,陆湛是武将,必然会给陈忠几分面子。 陆湛转头,看向鼓衙正门上方牌匾,四个烫金大字“登闻鼓衙”格外醒目。这是从南京鼓衙上拓下来的**亲笔。科道官品级虽低,在大周却地位崇高,他们风闻奏事,上可劝谏皇帝,下可弹劾文武百,往往能左右一品大员的生死。 可如今的言官早没了昔日的铮铮铁骨。 文死谏,武死战,更是成为空谈。 有人想死谏,他当然成全。 杨宇哈巴狗一样乖乖等着,就听见陆湛丢了一句:“太、祖定的规矩不可废。” “驾!” 说完扬鞭打马而去,杨宇躲闪不及,吃了一嘴的土,怒骂, “呸!神气什么?领了差,不过一个治水的朗中。” 作者有话要说: 新文需要培养,有喜欢的小天使可以收藏啊~ 明朝的刑部和都察院是司法初审机关,刑部主要负责民事案件,都察院负责官员案件和登闻鼓案件,大理寺是复审机关。本文为方便读者理解,一切案件初审都放在刑部,大理寺复审。都察院负责登闻鼓案件,以及监督刑部和大理寺整个审核流程。
第3章 第三章 乾清宫外,陆湛刚迈入乾清门,陈忠领着几名小火者便迎上来, “三年不见,平西将军越发英姿勃发,真是英雄少年,羡煞杂家这把老骨头了。” “陈公公老当益壮,朝夕陪侍君侧,子平怎敢与公公相比。”陆湛此言并非谦辞。 陈忠在隆康帝还是汝南王世子时,就在身边伺候,写得一手锦绣文章,皇帝登基就封他做了司礼监掌印,掌管朱批大权。一时间,风光无两,朝堂内外,无人不巴结奉承于他。 一品大员见到陈忠都要行礼,在外人眼里,陆湛能得陈忠亲自相迎自是莫大荣光。陆湛却知晓,这不过是隆康帝做给世人看的。 陆湛母亲已故的丹阳大长公主,是隆康帝名义上的长姐,对长姐唯一的子嗣,隆康帝多少要表示点亲情。 乾清宫内,内阁首辅严信和次辅徐资早就来了,严信身材矮小,却站姿笔直,六十多岁了依旧精神矍铄。徐资四十出头,身材修长,因他常年含胸俯首,又总是站在严信身后还隔着段距离,显得没什么存在感。
耽美小说 www[.]fushutxt[.]cc 福书 网
我期待烟花漫天,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49 首页 上一页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