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

搜索被攻击,晚上将关闭搜索功能

为了读者更好的阅读体验,近期服务器升级中

首页 > 古代架空
 收藏   反馈   评论 

寤寐

作者:黑风大侠   状态:完结   时间:2023-02-18 05:08:29

  皇上冷冷地打断我:“王叔不能吃蟹。”
  我打算原谅他这很没有礼貌的行为,继续道:“接着再往海边去,跟着渔民出海,说不定能看到蓬莱仙山。看不到也无妨,我还想去倭国看看,父王曾经败在倭人手中,他老人家念念不忘了一辈子,哈哈哈。我还想去海上的其它地方看看,说不定除了倭国,还有其他国家·······但是,时间恐怕来不及,我还想——”
  “够了!”皇上呵斥,他面上戴着怒容:“王叔一向知道怎样惹怒朕。”
  我觉得很委屈,这相当于是世上最难相与的人控诉我难相与。
  回到府中,虽近黎明但天色漆黑如旧,空气冷凝如寒潭之水。我躺在榻上,瞧着挂在墙上的朱漆铁弓······切切空弦响,往昔似沉璧。
  十二岁那年父王寿辰得此重弓,他兴奋地撇下一众宾客,到府中的校场试弓,年过五旬的他神力不减,潇洒地开弓放弦,箭中靶心,行云流水得好像一眨眼就要错过重头戏似的,我瞪着眼睛瞪成了呆头鹅,估计校场上其他人也是。老人家气定神闲地连放十箭,靶子都承受不住四分五裂,他颇觉扫兴地皱起鼻子,四周才零星反应过来送上点掌声。
  眼看他又要发疯,先帝四两拨千斤来了句:“王叔您也让陶安上场试试,您看他那跃跃欲试的模样,真不愧是王叔的儿子!”
  陶安是我的名,肃是我的姓,也是壬琛的姓。我是壬琛的王叔,父王是先帝的王叔。
  父王他老人家很受用,他的脾性——除了我从未见过的娘亲,了解最清楚的就是先帝。
  那弓在父王手中看起来就是把寻常弓箭,开弓放弦易如反掌,到了我的手中,却如千斤铁石。我几乎攥出一辈子的力气才颤颤巍巍地拉开弓,还未拉满就迫不及待地放弦,生怕力竭连箭都放不出去。所幸,箭好歹插在了箭靶上。大家看在我是父王儿子的份上装模作样地叫好鼓掌,总算没有太过丢脸。
  父王倒是兴高采烈,他瞥一眼校场中的众军士,中气十足道:“还有哪位想试?我儿不过十二岁的小娃娃都能中靶,你们可别当缩头乌龟!”
  “属下愿试。”当年一众军士中鲜嫩得能掐出水的季项第一个冒头,他爹是屠夫,他是屠夫之子中的异类,皮肤白净细嫩,身材高挑匀称,适时年方十七,神采飞扬的像是眼睛中住了一轮小太阳。
  我父王每每夸耀自己的识人之才时就念叨当年一眼就看出季项这小子非池鱼,就是脸白了点儿,身板瘦弱了点儿。所以得到父王重用后的季项,不到一年时间就变得跟本王一样黑,父王一生中做的许多事都是留下来让我拜服的,唯独这件事办得令我觉得异常体贴。当年季项干净利落地拉弓放箭正中靶心,举手投足间透露出一种气定神闲,隐隐让人觉得他有气吞山河之胸襟,再加上一副典型的京中贵公子长相,令我暗暗呷了一肚子醋,好像他才是父王的儿子,而旁边那个黑炭似的小矮个就像是从边境闯入繁华之地的野人。
  戏本子教会我人生如戏,生活告诉我活着全凭演技。
  季项那本奏折乃是本王授意。虽然他确实觉得镇守西北日益捉襟见肘,但是在折子中提及本王确是本王要求的。还是上一年他回家探亲时,我俩在勾栏之中巧遇,遥敬一杯酒,我悄悄打了几个手势,约在五日后上元灯会见。
  不是本王非要将事情办得这么戏剧化,而是皇上逼得紧,我平时撇开近侍中侍远侍去逛趟芹香楼,不到一炷香的工夫皇上就知道了,怀香搂玉的事情都干不尽兴,必定会被皇上请进宫去······所以说,世事多艰,小心驶得万年船。
  元宵灯会的最大特色就是人多,我挤在人流中,一不小心差点绊倒,对面一个擦肩而过的人顺势拉了我一把,是个男人的手,手茧很重是个摸抢拉弓的人。我忙不迭地感谢着他,悄悄将纸条塞在他的袖中。好不容易甩开人流,我提着一竿子赢回来的灯笼,踢踢踏踏地走回府。远远地就看见,皇上穿着便装立在门前,静静地朝我笑,一脸纯良无辜的模样。我的心跳了几跳,驻足远远望着皇上,想着要是能够一辈子保持这种距离该有多好。但是,他在等着我走近,他是皇上我是臣子,他站在我府门口等我,我必须走近······
  联系季项这事儿被本王干得这么神不知鬼不觉,皇上看到奏折的第一眼仍然怀疑季项是受本王的挑唆,不得不说,他确实了解我这个王叔。但是我本来就没有指望着皇上能真派我去镇守边疆,不过是想探探口风罢了。换句话说,本王真的只是闲得太过无聊。

  第3章

  父王这个人是皇家中的异类,他从小就对锦衣玉食没有兴趣,对皇位权势也没有兴趣。当然说句老实话,就算他有兴趣,作为皇爷爷最小的儿子也实在没什么竞争力,先帝都比他大上三岁。我不知道先帝是否真的尊敬这位小王叔,但看上去他俩是真知己。父王喜欢打仗,先帝就由着他去,北疆、南疆、东海让他挨着去了个遍,最后老人家挑中了西北,就在西北给他封官封地。老人家不愿结亲,先帝就在京城给他挡了许许多多桩亲,老人家后来以三十八岁高龄开窍萌动了春心,看上陶尚书家二九小娇娘,先帝颠颠儿地就去苦口婆心劝导陶小娇娘。父王如愿迎娶陶小娇娘,两年后我出生陶小娇娘却不幸难产而死,父王一条道儿走到黑非给我取名陶安,企盼他的小娇娘就算入了地府进了轮回也能够平平安安。原本我那一辈都取名“辰”,像是先帝就叫辰琮,如此大逆不道的行径竟也被先帝准许。虽然我死后有可能入不了族谱,进不了宗庙,但是父王他这一辈子事事都晚于他人,唯独让我比先帝的三子壬琛早生两年这事儿令我每每思及无不感激涕零,所以死后之事死后再在意也无妨。壬琛这个人啊心气忒高又孤傲得紧,时常不忿我只比他大两岁竟是叔辈,若我比他还小上几岁……还是说回父王,陶小娇娘死后,父王的春闺梦碎,他背起行囊,带着刚出生的我,又回西北去了——据说连招呼都没给我外公打声,气得他老人家从此再不与镇远王府来往。
  也就是那几年,朝中对父王的批评之声渐起,不少言官弹劾他拥兵自重、藐视皇权,闹得厉害了,直接跑到先帝跟前让先帝提防我父王起兵谋反。武官们自然回护父王,那年头受过父王提拔点拨恩惠的武官跟韭菜似的一茬接一茬,朝中一时间文官武官相互攻讦,场面声势浩大,甚至有不少文官当庭以头抢柱,誓要以死明志。其时,父王正在西北与羯赫族打得热火朝天,先帝寄去一封家书,说有人托皇后说媒想要当我的后娘,又说朝中有人生事望他万事小心。父王抽空回书一封,他与陶小娘子情比金坚,即使天人永隔也不变分毫,竟有人谋划着要改朝换代,实乃痴心妄想,还说他最近与羯赫打得艰难,原本还奇怪粮草供应怎么越来越迟缓,原来如此。又抽空写了几封骂人蠢蛋的信一并寄给先帝托先帝转交给季老屠夫等武将。先帝挑了个上朝的日子,将父王的信当庭一一念了。父王写给先帝的信很温和,勉强算个谦谦君子富贵王爷,但骂人的信就是浸淫边境战场十数年的泼皮无赖作风,而且父王压根没料到先帝会在朝堂之上将他的信公之于众,因此兴之所至时便任由逸兴遄飞,代为宣读的公公嗫嚅着声音越来越小,先帝就拿过信亲自宣读。无论多么污秽不堪的话,他始终用一种轻描淡写、漫不经心的口吻读出来,场上的文武百官无一不噤若寒蝉。这件事本应是父王的一件丑事,但因为亲历者都觉得当时那个场面实在微妙地令人觉得毛骨悚然,全都心照不宣地再三缄口,结果就不了了之。倒是偶尔听父王向先帝抱怨这事做的不太地道,看他的私信不说还当众宣读,实在有损他的英名。先帝笑得促狭,你把信一并寄给我不就是给我看的吗?
  先帝的老七出生那年,老三已经被册封为太子,年方八岁。壬琛是先帝的嫡长子,他本不意这么早册封他为太子,但是他的老大老二有个权臣外公权臣舅舅,为了将他们的孙子侄子扶进东宫,在朝中闹得鸡飞狗跳乌烟瘴气,于是先帝来了招釜底抽薪,册立嫡子入主东宫,派老大去西北历练,老二去东海。那时先帝尚且康健,朝中势力错综但他还能威压抗衡,但不到一年,先帝的身子竟然垮了,两年后先帝召父王回京,理由是一别经年甚是想念,实则托孤。父王应召回京,那年我十二,父王已五十二。
  先帝这一辈子当皇帝当得着实辛苦,他的母家没什么权势,从小就看人眼色长大,说得好听点就是他从小就会审时度势,当年他的哥哥弟弟们争皇位争得热火朝天,他一封奏折自请去了边疆,父王虽然比先帝小三岁但比他早一年参军,所以等先帝到了边疆,父王已经颇有些王叔的风范。等先帝的哥哥弟弟们死的死、贬的贬,皇叔叔看来看去觉得自己子嗣凋零,定是他早些年争皇位造的孽应在了自己的子辈身上,思来想去终于想起先帝。先帝回京时,已是一表人才,身如修竹面容刚毅,谈吐从容,做事干净利落,手段历练,皇叔心中渐渐属意先帝,面上不动声色地任由老四与老七闹腾,私底下却留下遗旨传位先帝并且将先帝托付于父王。
  皇叔的遗旨公布天下时,大家都被惊掉了下巴。一直到先帝儿子女儿生了好几个,我的四、七两位堂兄仍是不愿意相信他们的皇帝爹爹竟然将皇位传给闷不吭声儿的十四。所以他们俩装作老实,一直在背地里给先帝添乱子。先帝忍了一辈子,终于在再快要殡天的时候醒悟,哪有老子忍一辈子再让儿子忍的道理?他手中有刀,善刀之人也有,万事俱备只需他狠狠心。
  父王应召回京不过五月,皇叔已经病重到卧床不起。皇叔殡天的前一月,大金忽然陈兵东北边境,守将胡寿节节败退向朝廷请援,皇叔在病榻上与满朝文武商议两个通宵最终决定派父王领兵驰援。父王没有带上我。那时,几乎人人都知道皇叔要死了,太子的母后及她身后的外戚势力很是忌惮镇远王府——也就是我父王,他掌握着这个国家的绝对兵力,只要他拥护哪位皇子哪位皇子就可以登上帝位。忧虑我父王最深的还是皇叔的肱骨之臣,他们怀疑父王会拥兵自立,特别是在这种关键时候竟然让父王领兵作战,无疑是放虎归山——壬琛曾经告诉我,那段时间他的父王一直不大爱讲话,无论哪个妃子皇子侍奉榻前,都得不到他老人家的垂青,可唯独在殿上力挺我父王出兵东北时,他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比他生病前还要气势凌人,像极回光返照,满殿的大臣们惊讶疑惑直至惊惧乃至唯唯诺诺。于是父王留下我,作为人质,也作为他忠心耿耿的证据。
  父王与先帝两个人,一辈子互相信赖,又用尽一辈子不遗余力地为对方做了许多事,博取对方的信任。如果我与壬琛的关系,也能够像我父王与先帝那样,做一辈子真正的知己,该有多好。 耽美小说 www[.]fushutxt[.]cc 福书 网
我是黑粉我有话说,去评论一下>>

我期待烟花漫天,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