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些仿佛都和眼前笑意盈盈,彬彬有礼,举止真诚的萧公子毫无关系。 “京城人人皆知萧公子。” “哦,那人人皆知我什么呢?” 真是……刨根问底。温文真不知拿什么话来回应。 幸好,衙门已经到了,温文得以避过这问题。他匆匆走进衙门内。萧长肃看他脚步匆匆,避而不答也不恼。 他对自己在外的名声还是有几分自知之明的,不外乎是些风流顽劣纨绔之词。他就是忍不住和温文说话。 说也奇怪,明明只见过两次,第一次说话,萧长肃就对这位只知姓名的温大人有好感,总觉得此前在哪里见过,却总是回忆不起来。 到了衙门,值班的人说并未收到有人报案丢失小孩。 天色也晚了,小汤圆迷瞪着眼睛快在温文怀里睡着了,手里的糖葫芦也早就拿不住,又倒回了萧长肃手里。 衙门内只有关押犯人的牢房,没有安置小孩子的场所。这大晚上的,这么一个小孩子,名字都记不得,两人心下都在思索怎么办。 看着怀里娃娃白嫩圆润的小脸蛋,嘴角还沾着糖块,可怜巴巴的想睡又害怕的样子。温文心下一软,“你今晚和我一起吧,明天再带你出去找爹娘吧。” 路被温文抱着,小汤圆已全然信任这位温和的大哥哥。听了他的话,往他怀里蹭了蹭,安心了。 萧长肃看着小汤圆把嘴角的糖块蹭到了温文的衣襟上,嘴角忍不住弯了一弯。 月上树梢,月色如凉雨,连带着高府衙门的石砖都浸染着凉意。萧长肃伸出手将温文衣襟上的糖块拈走,两人双目相对,只隔了些许距离。月色笼罩下,温捕头眸似春水,鼻梁高挺,唇红齿白。不像是除暴安良维护法纪的捕快,倒像是学堂里的书生。 不过是一时失神,温文已经抱着小汤圆往后退了一步,轻声道了一声谢。 萧长肃摩挲了一下自己的手指,糖块粘腻,沾在手上不舒服的很。但他不知怎么的,嘴角的笑意就是下不来。 “这小娃儿就拜托温大人多照顾了,我明日再来。”已经折腾了许久,天色晚了,没什么借口留下来叨扰。也未让人回府报信,再不回去,怕是今晚要不得安宁了。 明日?明日来做什么?温文满心疑惑。 萧公子转身已远去了。 将军府上,灯火通明。 辅国将军萧卫带兵镇守边疆,孝恭郡主自诞下幺儿后,身体一直抱恙,不再多管府中事务。现在将军府上当家做主的是萧长肃的大哥——萧长正。 和萧长肃不同,萧长正自小便与父亲一同,在军队中长大,为人严肃古板,刚正不阿。十八岁考取武举高第入仕,准备跟随父亲守一方平安。没想到孝恭郡主跑去太后面前哭诉,不愿自家孩儿从军,只想他一辈子平平安安做个闲散贵人。
太后心疼女儿外孙,皇帝心疼妹妹,最后只封了上骑都尉便作罢了。次年,又赐婚吏部侍郎的爱女李槐玉。自此十年过去了,萧长正再未提起过从军一事。只是在家孝敬母亲,管教弟弟,与妻子和睦友善,当真是闲散贵人了。 萧长肃每每一见这位大哥,便如同耗子见了猫。 萧卫忙于军务,常年在外。祖母与孝恭郡主溺爱幺儿,恨不能将天上星星月亮都摘下来捧在他手心上。能管教萧长肃的,也只有这位长他十岁的大哥了。 自小,便是萧长正领着萧长肃上学堂,早时晨读打拳,晚间温习功课,书画、骑射、下棋、无一不是萧长正悉心教养。可惜的是,萧长正自己能学成武状元,而萧长肃棋艺不精,书画不通,惟有骑射能勉勉强强上得了台面,但也只能糊弄外人。 萧卫一次难得回府,看到萧长肃的骑射功夫,气得吹胡子瞪眼。不明白自己满门精武,怎么生出个上马腿软,射箭手抖的儿子。 父亲不管,祖母与母亲不求他建功立业,只盼他一生平安富贵。惟有大哥,希望他饱读诗书,考取功名。 每每想到这,萧长肃就觉得脑袋嗡嗡嗡地疼。 此时此刻,府里其他人都已经各自回房了。只有萧长正在书房,亮着一盏灯,等着萧长肃回府问话。 萧长正坐在书桌前看书。他本就自小习武,身姿挺拔。即便是闲坐家中,也从不弯腰塌背。烛光摇曳下,萧长正眉目温和,全然没有平日的严肃。两兄弟其实长得很像,一样精致的眉目,只是萧长正总是皱着眉头,多了几分凌厉之感。 轻轻推了门,“吱呀”一声在寂静的夜里分外刺耳。 “这门该让人上上油了,推着怎么这么吵。”萧长肃嘴角一弯,又是一笑。 两人最不像的地方便是在此,萧长肃温和有礼,总是笑脸迎人。 萧长正放下手中的书本,招手示意萧长肃到他身边来。“待会吩咐阿松去做就好了。”阿松是萧长正的贴身侍卫,自小与萧长正一同长大,现在萧长正的生活起居也一应是阿松照看着。 “你是从哪里回来的?近日都读些什么文章?做些什么事?” 果然,一开口就是这句话。 近日读些什么文章?学堂是有些时日没去了,那个迂腐老头,不过是将他私藏的青梅酒喝了,竟然要他将五经抄一遍再回去。 至于做些什么事情?今日和赵公子上茶楼看小姑娘去了。昨日是和锦绣庄的钱公子等人游湖赏荷。前日原本还想定定心思抄抄书,结果颜家公子设了宴,一众人你拉我我拉你又上东雅馆去了。再往前……再往前不记得了。 这些自然是不能说的,说了怕是少不得一顿骂。 萧长正看着自家小弟垂头搭脑、沉默不语的样子,只得叹息一声。“还有三个月今年的秋试就开始了,你也该好好准备一番了。整日如此吊儿郎当,以后可怎么办。” 秋试?萧长肃一愣,原来秋试快要开始了。怪不得书呆子赵远志前几天过来问他几时抄完书回学堂上学。 即便他连中三元又如何,不过也是如同兄长一般,做个散官罢了。 看了一眼兄长在看的书,一本《兵机要诀》翻得书页都起毛边了。萧长肃不忍说什么话惹兄长生气,只得乖巧道:“小弟知错了,明天开始必定好好温习读书。” 听到这话,萧长正也颇感安慰。不再多说什么,让他明早记得给祖母和母亲请安,便让他早点回房歇息了。 走出书房时,只觉身上沉甸甸的,全然没有适才在外面时的轻松自在。 夜色暗沉,小院内只一棵杨树,树冠极为宽大,遮蔽了近半个小院。角落里,几株不知名的小花独自摇曳,清白花瓣鹅黄蕊心,月光冷冽,映照之下也有几分不俗。除此之外,小院再无它物。 回头望望兄长,兀自在灯下看书。 兄长是不在乎这些身外之物,什么花草虫鱼,于他来说,最好的风景是大漠狼烟黄沙圆月,而不是这繁华京都的僻静小院。 正想得出神,却听得身后有脚步声,大嫂带着份冰碗过来。看到小叔子,李槐玉温婉开口道,“虽然是夏天,但入夜还是有点凉意。阿肃你不要在外面站着了,早点回屋去吧。” 吏部侍郎的独女李槐玉,容貌清丽,性情温和,自小便是端庄识礼的女子。及笄后,慕名求亲的人不计其数。最后和萧长正成亲,两人虽谈不上感情深厚,但也相敬如宾。 对萧长肃而言,李槐玉如同姐姐一般,自小待他亲近体贴。他有意撒娇,“嫂嫂好偏心,大哥有冰碗,我什么都没有。” 李槐玉扑哧一笑,“听听你说的,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在大哥大嫂这儿受了多大委屈呢。你的那份早让小茂给你送去房里了。” 摸摸鼻子,萧长肃嬉皮笑脸地说:“那就不叨扰大哥大嫂了,我先回房了。” 说罢抬腿走了。 哎,还是回房喝了冰碗再抄抄书吧。不知道去千酒坊买瓶酒换回去,老头子会不会消了气不计较呢。要不然,明天让书呆子下了学一起过来帮忙抄书好了……
☆、第 3 章
三 盛夏酷暑,路边的野草尚且垂头丧气无精打采,人更是头脑昏沉。 萧长肃着一身青蓝薄衫,在书房里满头大汗,桌上是抄了一多半的书。抄得萧小公子头昏脑胀,双眼发晕,腰酸背疼,只想马上丢下笔出去找个地儿消消暑气和满身之乎者也的酸气。 “小茂,去看一下大哥是不是出门了。” 昨晚才应承了大哥好好准备秋试,不太好当着他的面跑出门。小茂手脚利落,不多一会儿就跑回来禀告,“大少爷今天上郊外校场去了,估摸着要晚饭后才会回来。” 一听这话,萧长肃立马将抄书一事丢到脑后,带着小茂就往衙门去。 说来也巧,萧长肃到衙门时正好碰上小汤圆的父母寻来。温文正领着人签文书,萧长肃忙不迭凑前去看,竟还是熟人。 小汤圆的娘亲是锦绣庄的绣娘,旁人多称呼她为徐娘子,萧府的衣物多出自锦绣庄,也和这位绣娘见过几次面,府中女眷很是赞赏徐娘子的绣工。 徐娘子在替自家相公置办衣裳时,看长衫简陋,便绣了几道花纹上去。那花纹恰恰与萧长肃的衣服上的纹路一致,小汤圆人小个矮只能看见衣摆,才会在走丢后错认了萧长肃。 而徐娘子的相公身形消瘦,面容平常,却是和萧长肃无半分相似之处。 因着衣裳上的花纹被人平白无故喊了几声爹爹,萧长肃不仅不觉得恼怒,反倒觉得和小汤圆有缘。现下看着小汤圆黏着徐娘子咿呀卖乖的可爱模样,怜爱地凑上前去摸摸他的小脑袋,“下次你娘亲到萧府送衣服的时候,你一起来,我再请你吃糖葫芦可好?” 小汤圆抬眼看着这个错认的大哥哥,大眼睛一转,指着温文,“那我可以和温哥哥一块儿去吗?” 萧长肃一下子笑眯了眼,“那更好了,你可一定要带着你温哥哥来。” 看萧长肃应承了,小汤圆立马看着温文,“温哥哥,你愿意和我一起去吗?”小汤圆长得可爱,又和温文待了一夜,温文看着他殷切期盼的眼神,不自觉地点了点头。 得了两人的应承,小汤圆拉着爹娘的手一蹦一跳回家去了。 这一次走丢于他而言,虽然一开始心中满是害怕。但遇到萧长肃和温文,化险为夷平平安安,在他小小的世界里,不像是一次走失,更像是一次初入世界的冒险之夜,和爹娘说起来,没有惊恐害怕,而全然是惊喜。 小汤圆走了,萧长肃也一下子失了留在此地的由头。这可难不倒萧小公子,他交游广阔,迎来送往是其所长,他有意与温文亲近,自然不怕有没有理由这等事。 “不知温大人可有什么公务?若没有,就由我请……” “我马上要去巡街了,萧公子若无要事,便请回吧。”只可惜温文不承其盛情邀约,一口回绝。 于萧长肃而言,茶楼上的一眼让他对温文生出了好奇之心。他从未见过有人的平淡面容上嵌着一双如此明亮的眼睛,如日光辉耀,又如月光澄澈明净。而温文和他往日相交的狐朋狗友不同,让他不自觉更想亲近探究几分,看看那眸子后是一个怎样的人。
耽美小说 www[.]fushutxt[.]cc 福书 网
我期待烟花漫天,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1 首页 上一页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