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的士人。”刘彦不知道是出于什么目的,笑着又说:“他们的能力还算不错,最差者都能应付一乡文事。而那些不过是所谓的部曲。” 那些事情庾翼当然知道,过来的差不多是桓温和袁乔的私人部曲,而在长江以南真正能够做事的,大部分还就是所谓的部曲,倒是许许多多的世家子表面光鲜可实际动手能力几近于无。 刘彦等人又不是智障,除开那些被写信邀请而来的人,近期长江以南来了不少各方面的人才,哪能不知道长江以南的世家想做什么。 越来越多的南方士子过来,无非就是各个家族之间进行投资。这一点刘彦是持欢迎的态度,汉部严重缺乏士子,一些郡县是建立了起来,但没有行政人才和有行政人才的发展速度绝对不是一个样。 担忧被架空?那是想多了。刘彦万般清楚一个国家不可能没有门阀和世家,那是一种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向,根本就无法完全杜绝,他清楚这一点,明白这一点,从始至终就不会让军权旁落,更不会允许土地在不受控制的范围内被大肆兼并。 庾翼与刘彦的第一次交流进行得很不成功,至少庾翼是这么认为。 刘彦在庾翼离去后,早在偏殿等待的文武被召唤之后出现。他们需要商谈明天的阅兵。 大阅兵是华夏文明从很久以前就有的习惯,一般情况下要大举用兵时都会来上一次,用意是检阅即将踏上征程的军队,让君王看一看军队堪不堪用。 汉军此次的阅兵却是带着一些震慑性质,让前来的各方使节了解汉军的军容鼎盛的同时,在接下来的几方会谈中占据更多的主动权。 商谈非常顺利,毕竟汉军的建制从来都很完整,该是什么战斗力的部队从一开始就有着严格的划分。 众人离去,刘彦独自坐着,他看着空荡荡的大殿,再看看外面变晚的天色,缓缓站在起来,走向殿后。 翌日,天色没有放亮时,下密本城包括周边就响起了阵阵的鼓声。 实际上下密本城目前就是一个大兵营,里面不存在什么平民,有着的是接近五万的将士。下密周边的几个子城,包括林立的营盘,合起来的将士数量也有个五万左右。 汉军目前的数量恰好是整数的二十万,下密作为刘彦所在处军队多一些很是必然,另外的部队分别被驻扎在平寿、寒亭、淳于、徐州各地,后方自然也不会缺少稳定基本盘的部队。 今天注定会是忙碌的一天,不止是汉部的这边,实际上因为是约定的商谈之日,各方使节团也会显得无比忙碌。 庾翼和孙绰,包括东晋使节团一些有身份的人彻夜未眠,他们昨晚商谈和争吵了整整一夜,是在争吵要不要加入到针对各方瓜分石碣赵国,也是争吵要不要参加各方的商谈。 没有在刘彦那里得到什么的庾翼,他后面思考了非常多的东西,比如还要不要有正朔的矜持。要正朔的矜持就代表不去参与商议,倒是准备一下在许可的条件下渡过长江占领……光复一些土地是所有人认为可以有的事。 那声鼓声传来的时候,争吵了一夜精神萎缩的众人,他们齐齐看向了庾翼。到现在,他们连要不要去参与各方见面都没有商议出一个结果。 “各方见面,是近期以来最大的事情。”孙绰抹了一把脸,让自己看上去精神一些:“代表着天下大势的走向。” 不就是在纠结这个嘛,要不连商量都不需要有,直接说不用去就行了。 关乎天下未来的走势,这样的大事不去参与的话,那几方联合起来的势力,瓜分石碣赵国有没有他们的份,等待瓜分完石碣赵国之后会不会再合起来针对他们? 其实,包括庾翼在内的大部分倒是有另外的见解,比如石碣赵国崩溃之后,啃咬完石碣赵国的各方势力是进行混战,在中院重新恢复一统之前,没有人会有那个闲工夫渡过天堑长江找东晋小朝廷的麻烦。 “去吧。”庾翼认为他们不能完全没有存在感:“再则,听闻今天各方还会有武斗。” 孙绰一听到武斗立刻就是冷下脸,他被阳裕逼得太狼狈太恼火,要说内心里面没有想报复的想法属于不可能。问题是,他没有带来勇猛的武士,一对一觉得打不赢野蛮的鲜卑人,多对多晋军又不是他的私人部曲。总之就是既无奈又憋屈,可真是干不过,他能怎么样? 东晋使节团这边在拖拖拉拉,其余各方却是已经做好了准备。 张氏凉国的使节团和冉氏秦国的使节团,两支使节团是主动要求被安置在相连的宅子,他们也是一同出发前往下密西城楼处,那里将是刘彦正式接见他们的地点,亦是活动的举办地点。 谢艾的副使叫章华,其实张氏凉国的使节团在级别上并不大,比如谢艾目前只是一名主簿,章华干脆就是一名散官。他俩带来的人也不多,仅仅是三百名西凉将士。会这样不能说张骏不重视这一次会面,主要是他们所在的凉州离青州着实太远,中间又是敌对势力居多,能走李氏成汉其实已经是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蒋干在没有确定几国相聚时就已经来到下密,他所代表的冉氏秦国并不存在副使,倒是过来的五百多冉闵军将士皆是显得剽悍。不剽悍也不行,他们不是走李氏成汉再经由长江沿线,走的是石碣赵国的腹地,等于是一路杀过来,以至于礼物什么的也压根就没有带。 使节团规模比较大的是慕容燕国,正使阳裕负责诸多事宜,副使李洪负责使节团内部的将士领导。 李洪是谁?他是辽东晋人,一开始是作为慕容一家子的奴隶,历经无数血战成了右司马。 先是冉氏秦国与张氏凉国的人来到西城楼,第三波抵达的竟是东晋使节团,第四波是慕容燕国的人,拓跋代国的人是和汉部这边的人一同到来。 作为东道主,刘彦这边当然是要做诸多的准备,例如安排各国使节团的方位,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更是必不可少。 为了防止慕容燕国与东晋那边的人再起什么龌蹉,他们的中间是被冉闵和张骏的人隔开,阳裕找了半天没有找到孙绰的身影,庾翼则是一直在表现得比较亲密的谢艾和蒋干身上来回扫视。 现场最低调的该是拓跋鲜卑的代表团,他们被安排在离刘彦比较近的地方,拓跋孤没有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是站在刘彦身侧不断笑嘻嘻地说着什么,给人一种与刘彦相当亲密的感觉。 拓跋孤是拓跋什翼犍的四弟,曾经在石碣赵国当了很久的人质,回到拓跋鲜卑之后,拓跋什翼犍为了感念他的付出可是划了一半的疆土给予治理。他的个性比较谦和,不像拓跋屈那般的暴烈,亦是与拓跋秀比较亲,这就是为什么被选为使节团的正使。 拓跋屈是拓跋什翼犍的三弟,拓跋孤的三哥。 拓跋孤也没有在说什么其它的,就是在谈论底下各国使节互相瞪眼,或是各国使节哪一方比较亲密。 刘彦一直笑着,时不时地应一句,对于这个自来熟的舅子则是有些无奈,一切只因为拓跋孤的话真的相当多。 城楼下方目前仅仅是凑着几堆人,他们来自各个使节团准备起来的将士,等一下会当场进行较量。 必须说明的是,庾翼仅仅是带了几个世家子和相应的随从,武士什么的却是一个没有带,甚至连副使孙绰都没有到场,令其余几国的使节团看得频频皱眉,连带刘彦也算是彻底服气了。 刘彦服气什么?无外乎就是庾翼真的够能忍,再来就是庾翼来了总比不来好,哪怕来了要被各种怪异的眼神看,但真的该来。 “其实……他真的蛮不错。”拓跋孤没有笑话庾翼,对刘彦说:“还是很有勇气的。”
第307章 只是前奏 势不如人,再有是连接遭遇背叛,庾翼敢出现在这个场合是真的要有莫大的勇气,心理素质稍微差一些的人估计连那些怪异的眼神都忍不住,哪能一脸平静地端坐在位。 讲道理的话,不算东道主汉部的一帮人,城楼之上可是有三个晋人势力,张氏凉国与冉氏秦国混到了一块,司马东晋却是独自被凉到了一边。 从场面来看,谢艾与蒋干带来的人不算少,他们也一直显得相对热闹,尤其是在面对慕容鲜卑的时候,两个国家还能笑语相对,就是慕容鲜卑那边不怎么搭理。 “慕容鲜卑与冉闵那边的仇恨不小。”拓跋孤笑嘻嘻地说:“上一次慕容燕军南下,于幽州与石碣赵军大战,石虎本部崩溃,连带其余诸部也是大败亏输,仅有冉闵本部顶住了慕容燕军并且杀死慕容燕军诸多大将。” 那些事情刘彦都知道,甚至还知道慕容遵与慕容霸被冉闵击溃追杀,后面要不是慕容恪率军驰援,真不知道冉闵会不会将两人宰了。 一直胜利,且一直都在持续走向下一个胜利的慕容一家子,他们对冉闵能够击败慕容遵和慕容霸感到无比介怀,只因为冉闵仅仅是用三千人就接连击败率领两万人的慕容遵和率领一万人的慕容霸,被视为奇耻大辱。 “是啊,慕容恪后面是带着将近三万人才迫使冉闵撤退。”拓跋孤一脸的佩服:“冉闵是撤而不乱,慕容恪也只能脱离不战。说起来,冉闵真是一名大将。” 刘彦怎么会不知道冉闵是一员大将?冉闵不但是大将并且是悍将,就是作为君主的时候不像作为一名将军那样优秀,反而是冉闵成为君主之后开始连出昏招了。 冉闵极力与张骏靠拢的同时,他派出了两支使节团,一支使节团当然是来到青州,另一支使节团则是去河套那边寻找匈奴诸部。 说好的晋人守护者呢?说好的民族大义呢?固守潼关和晓关形成实际割据也就罢了,口号喊得震天响,假装看不到关外一片哀嚎,联合同为晋人的张骏无可厚非,去联络匈奴是几个意思? 喊口号在任何一个政权都是属于极度平常的事情,但喊出口号再用其它的实际作为来打自己的脸,模样似乎有些难看。 刘彦也在喊口号的,他喊的是恢复汉人血勇与荣耀。这个口号无比的实际,可不是说要保护晋人,只说是汉人。 汉人是什么?就是接受并且服从刘彦领导,就是所谓的自己人。而自己人的界线没有那么狭隘,晋人愿意来到汉部天然上更容易成为刘彦的自己人,另外一些认同汉文化的什么人过来汉部也能成为自己人。 没办法,中原的晋人一再被清洗本来就少,觉得自己是汉人的就更少,刘彦要是不主动融合可以融合那些人,人口的制约将限定他们可以迈得多远的脚步。 至于说不讲文化认同,去讲血统什么的,炎黄苗裔的扩张史上不知道融合了多少异族,压根就不存在什么血统论,再来是……刘彦是后世穿越而来,后世历经那么多的沦陷,再有胡人自行汉化改姓,血统一再融合之下,讲血统等于是自己抽自己的嘴巴。
耽美小说 www[.]fushutxt[.]cc 福书 网
我期待烟花漫天,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814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