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藩院里的那些西域使者们还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呢,结果就看着外交部的官员们过去找他们喝茶聊天游大街,什么别的也不做。 外交部反正经常被其他部门瞧不起,和其他部门关系不好,装死也就装死了。 结果兵部居然也不甘示弱。 董昭被郭鹏怼过一次,知道贸然参与到这种事情里面对自己没好处,所以果断决定不参与这件事情。 哪怕事后被胜利者穿小鞋也不参与。 他约束兵部官员不要多嘴,更不要参与此事,三缄其口,不和交战双方有什么往来。 接着留下兵部侍郎蒯良坐镇兵部,然后自己以巡视关中各地武库储存的名义离开洛阳去公干了。 董昭溜之大吉,没任何人能堵住他。 刑部尚书郭议表示自己正在召集刑部官员们一起商量魏律的改进条款,天天闭门开大会,没时间管这些琐事,根本不予理睬。 争斗的双方顾及到郭议皇族的身份,也不敢对刑部有什么进一步举动。 而值此关键时刻,司隶校尉国渊生病了。 病的还不轻,闭门谢客,除了上门看病的大医馆医师,谁也不见。 这一个个的都是鬼精鬼精的,从脑袋到脚底板上都长满了心眼。 刨除掉一切不参与此事的部门和人员之后,剩下的,就是战士们了。 战士上战场,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分清敌我。 现在敌我已经分清了,两军列阵完毕,可以开始对线了。 于是,针锋相对的两个集团就开始互相龇牙咧嘴了。 旁边一票吃瓜群众一边吃瓜一边等着看大戏。 这场大戏相当的精彩。 吃瓜群众绝非只有郭某人一人。 大家基本上都知道这件事情是怎么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的,知道程昱和田丰这尚书台的一二把手是怎么走到今天这个撕破脸皮争锋相对的地步的。
除了今年刚来洛阳做官的新人官员不太清楚,就连太学生都知道。 一年前的崔渠案引发了很多危机,虽然崔渠案已经告终,该得到惩罚的人也得到了惩罚,但是在很多人看来,那场危机并未结束。 只是被皇帝暂时压制了。 皇帝需要一个相对和谐的局面来支撑着军队平定辽东,并且收复河西四郡,然后进取西域,所以不能让朝局太乱。 时间过去了一年,高句骊被灭,平州完全建立,辽东已经安稳了。 河西四郡被收复,曹仁又打了个大胜仗,魏国势力重回西域,完全接受了汉帝国在西域留下的威望,成功整合了西域。 西域诸国纷纷来朝拜魏天子郭鹏,郭鹏还宣布重新设置西域都护府,代表中央管理西域的秩序,魏帝国再次成为了西域诸国的爸爸。 西北和东北都平定了,北方战事告一段落,发展建设成为主流。 南方开拓战争里,荆州战事也率先平定,开始和平建设,现在还在打仗的只有扬州和益州,朝廷的压力已经没那么大了。 换句话说,有些人闲下来了。 而且闲得蛋疼。 这一蛋疼,就想要搞点事情。 这不,事情就来了。 有很多人预感,这一次的冲突,可能不会比之前崔渠案要小,虽然不知道会不会死人,但是估计会有大佬要遭殃。 尚书台一二把手争锋相对闹矛盾,这简直就是公开的争权夺利,不能互相容忍。 发展到这个地步,必然会有大佬倒霉,就不会像之前的崔渠案那样,只是一群小鱼小虾倒了血霉,大佬一个没倒。 怀有这样的想法的人里面,诸葛亮自然榜上有名。 和一群内阁里的老友们一起被卷入了这场斗争之中,诸葛亮颇有些忧虑。 徐庶也是,孟建也是,石韬也是。 一群年轻人里,只有司马懿相对冷静。
第0991章 田元皓,你也变成这副模样了? 司马懿毕竟是有经验的。 之前司马家族面临险境的时候,司马懿已经体会过了心跳的感觉。 司马朗面临社会性死亡的结局之时,司马懿给司马朗出主意,搞危机公关,一场极限运动之后直奔郭某人面前死里求生,然后司马家族原地复活。 这种感觉,司马懿经历过了,他的心脏比较大,承受能力不是一般二般的强。 而且这一次给司马懿的感觉貌似没有上一次那么强烈。 所以司马懿觉得这不是什么大事,之前那么大的事情皇帝也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这一次没有涉及到人事大权,而是一二把手之间的权利争端,大不了各打二十大板。 司马懿觉得很稳。 而且他们这群人很多都是郭氏故吏。 郭氏故吏的身份决定了他们这群人不会那么简单就被当做弃子抛弃掉,郭鹏是不会舍得他们这群有效忠义务的储备高官的。 司马懿对此很有自信,所以他也劝诸葛亮不要那么担心。 “孔明,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也不用如此担心,首辅的决断是首辅的决断,我等只是微末小吏,从未参与此事,又怎么会有危险呢?” 诸葛亮则摇了摇头。 “固然是首辅的决断,但是我等身为内阁属官,难道就没有连带责任吗?仲达,此事非同小可,我总觉得这件事情不会那么简单的就结束。” “再怎么非同小可也和我们关系不大。” 司马懿看了看周围,把诸葛亮拉到了僻静无人处。 “咱们是郭氏故吏,你忘了?说句不好听的,首辅家族虽然与陛下有亲缘,但是首辅本人又不是郭氏故吏,和咱们到底不是一个圈子。 官场上办事,讲究一个名正言顺,讲究一个条理清晰,我等郭氏故吏只要紧随陛下的脚步就好,首辅是何人,说到底,与我等关系不大。” 司马懿说的其实也在理。 曹操不是郭氏故吏,没有为郭鹏效死的政治要求,也不必面临社会性死亡的局面,而他们都是郭氏故吏,政治义务不同,处境也不同。 诸葛亮皱了皱眉头。 “可内阁为巢,我等皆是这巢中之卵,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我等又如何能独善其身?中央纷乱,我等难道可以稳坐高台指点江山吗?” 司马懿连连摇头。 “孔明,陛下有多在意内阁你应该是知道的,能被陛下如此在意,就证明我等简在帝心,不会轻易遭遇危险,这一次的事情说到底,决断权难道不在陛下手里吗?” “话虽如此。” 诸葛亮开口道:“但是我总觉得京师变得和以往有些不同了,具体的我也说不上来,但就是有这种感觉……仲达,我想寻求外放,去地方积累经验,磨炼能力,你觉得呢?你有没有什么想法?” “外放?” 司马懿眨了眨眼睛:“有点突然,虽然有点突然,但也不是不能考虑,外放的话……似乎也有点好处。” 司马懿也不知道自己是哪根筋搭错了,居然开始认真的思考起了诸葛亮的这一提议。 而此时此刻,被他们一致认为拥有决断权的郭某人正在看着程昱那份引起轩然大波的奏表,就是说田丰有造反之心的奏表。 这一份奏表把郭某人都看傻了。 他发现程昱的思维唯有在怼田丰这件事情上才能有如此的跳跃。 从一条运河的修建直接以异次元跳跃的方式延伸到了田丰要造反这件事情上。 不得不说,这的确是次元级别的飞跃,任何飞跃都不能与之相比。 反正郭鹏想破脑袋也没想出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必然联系。 田丰要造反吗? 就因为一条运河? 郭某人大笑不已。 “苏远,程仲德对我说,田元皓会因为我不给他修一条到冀州的运河就拉上冀州人一起造反,你觉得可能吗?” 郭某人这样询问身边的苏远。 苏远眨了眨眼睛。 “这……应该不至于吧?” “你都觉得不至于,我也不知道程昱是怎么想的,他拿什么造反啊?十几万中央军就在洛阳,渔阳大营还有三万营兵,这边造反那边就要被摁下来,冀州还是我建立魏国的地方,是我的第二根基,造反?” 郭某人笑累了,然后摇了摇头:“程仲德实在是太憎恨田元皓了,田元皓要是知道了,估计会气的吐血,苏远,派人去找田元皓,让他过来对我解释一下他要造反这个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 “遵旨。” 苏远立刻出去安排了。 郭某人猜的没错,他在读奏表的时候,田丰也得知了程昱上表弹劾他的具体内容。 得知此事后,田丰是真的要气的吐血了。 他万万没想到程昱居然会拿造反这种事情来和他玩政治游戏。 这是可以随便开玩笑的事情吗? 就算是当年的荀彧和臧洪都没有到这个地步! 造反啊! 这是造反啊! 轻则诛灭三族重则诛灭九族的造反大罪啊! 程仲德! 我与你有那么大的仇怨,要你对我的九族开刀吗?! 需要吗?! 田丰当时就一脚踹翻了面前的案几,满脸涨红,眼睛瞪得和铜铃一样,吓得工部属官们大气不敢出一口。 这时候的田丰就和一头被激怒的狮子一样。 程仲德,你很好。 你不仁,休怪我不义。 田丰立刻就开始写奏表给郭鹏,很快就写完了一份奏表,正巧都知监的宦官来请,于是田丰便准备一番,前往拜见郭鹏。 然后就在郭鹏面前痛哭流涕。 “陛下!!臣冤枉啊!臣冤枉啊!!” “元皓,你这是怎么了?” 郭某人心里暗笑,脸上却满是茫然无措,连忙上前亲自扶起了田丰。 田丰哭的那叫一个凄惨啊,满脸都是眼泪鼻涕,用“涕泗横流”可以形容他现在的模样。 “陛下……陛下啊!臣冤枉!臣真的很冤枉啊!” 田丰继续弯着腰痛哭失声,这声音这场面,真是闻者伤心见者流泪。 “元皓,你到底是那里冤枉啊?你要告诉我啊,你不告诉我我怎么知道你哪里冤枉啊?” 郭某人继续装傻。 “陛下,臣……臣没有造反之心啊,臣怎么可能会有造反之心啊!臣完全就没有一丝一毫这样做的可能啊!陛下,臣忠于陛下,一心一意为陛下办事,陛下请务必要相信臣的忠心啊!!” 田丰一边哭一边喊。 “你?造反?元皓,你怎么会……哦,你是说仲德的那份奏表吧?” 郭鹏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元皓啊,你怎么就和仲德闹起来了呢?仲德上表给我的时候,我还很奇怪,你们的关系应该不差吧? 我记得我攻占河北之后,你就和仲德一起操持内务,关系应该挺融洽啊,这才多少年啊,你们的关系怎么就到了这个地步呢?” 田丰连连摇头,满脸委屈的样子。 “陛下,魏国建立之前是如此的,可魏国建立之后,不知道程仲德吃了什么迷魂药,处处针对臣,排挤臣,针对臣,尤其是陛下称帝以后。
耽美小说 www[.]fushutxt[.]cc 福书 网
我期待烟花漫天,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542 首页 上一页 3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