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传统抱孙不抱子,讲究一个含饴弄孙,对孙子要好,对儿子则要严格管束。 郭某人对此倒是无所谓,不管是儿子还是孙子,该抱就要抱,该管束也要管束,而且自己的小儿子比起小孙孙也就大了四五岁,感觉上并没有太多的差距。 愉快的吃了晚饭,打发孩子们和其余妾侍回到各自的厢房内休息,郭鹏也带着曹兰回到了属于他们夫妻的私人空间。 妾侍终究是妾侍,不管多么得宠,终究是妾侍,不是夫妻。 郭某人的正妻也只有曹兰一人,魏帝国的皇后也只是曹兰,这是不会更改的。 所以不管如何,曹兰总是拥有固定不变的和郭鹏单独相处的时间,这是其他妾侍们所没有的特殊待遇。 每个月不管去后宫多少次,总有固定的日子属于曹兰,不属于其他任何人。 郭鹏对十五岁就开始相处至今的妻子怀有深厚的感情。 “一转眼,阿瑾都长那么大了,咱们的小孙孙都出生了,鹏郎,咱们都老了。” 躺在床铺上,曹兰还是像从前一样依偎在郭鹏的怀里,这个习惯,多少年了也没有改变过。 郭鹏笑了笑,拍了拍曹兰的背。 “咱们都结婚快二十五年了吧?也该是那个时候了,咱们多大就有了阿瑾了?我还觉得阿康出生的有点晚了呢,要是我称帝那一年阿康就出生了,那该多好。” “天底下的好事也总不能被咱们一家人全部占尽了吧?咱们家的孩子到现在为止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没有一个夭折,我都谢天谢地了。” 曹兰笑着说道:“孩子们能平安长大,就是我最大的心愿了。” “是啊,那就足够了。” 郭鹏也微微点了点头。 两人沉默了一会儿。 “鹏郎,阿珺他们也渐渐长大了,你想过以后让孩子们做什么吗?他们都学了很多东西,你对他们的要求也很高,学文习武,增长见识,他们……该做什么?” 曹兰稍微抬起头,看了看郭鹏。 郭鹏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稍微思考了一番。 “阿兰,你知道我的,我既然已经选择了阿瑾做太子,我就不会再选择其他孩子了,阿瑾的地位已经稳固了,选择其他孩子,只是添乱而已。” “我知道,可是鹏郎,阿珺,还有阿琼他们,也都是你的儿子。” 曹兰略有些忧虑的看着郭鹏:“你不曾为他们考虑过吗?他们今后能做什么,该做什么,难道你都没有考虑过,只是考虑了阿瑾一人吗?” “我当然为他们考虑过,所以我不特意为他们做什么事情,对他们来说才是最好的。” 郭鹏摇了摇头:“有些人希望我给他们封王,有些人还希望我给他们领地实权,让他们做刘邦分封出去的那些诸侯王,有军权政权财权。
可这些,只是在把他们往绝路上推啊,阿兰,王爵再往上是什么?是皇帝啊!王爵再往上就不是人臣了。 胸无大志者还好,若有了异心,又该如何?我只会给太子封王,其余诸子,最高,也就是公爵,郭阳的王爵我早晚会拿掉。 如此,天下人都会明白我的意思,我选择了阿瑾做我的继承人,我就要保护他,不能让人攻击他,动摇他的地位,动摇阿瑾,也是在动摇魏国国本。” 曹兰没有说话,只是默默的靠在郭鹏的肩膀上。 “他们都是我的儿子,我不可能不为他们考虑,我们活着的时候还好,我们死了以后呢?我不得不为孩子们的未来考虑更多。 阿兰,郭阳无能,我又是嫡长子,所以我没有威胁,但是阿瑾兄弟众多,我的儿子又怎么会和郭阳一样无能? 我若不巩固他的地位,全力保护他,让他知道自己是安全的,等我们不在了,他又会如何对付自己的兄弟呢?” 郭鹏叹了口气:“不能让阿瑾觉得自己不安全,不能让他没有安全感,他若没有安全感,就会心生怨怼,等我死了,他做了皇帝,手握生杀大权之时,又会做什么? 兄弟不是兄弟,成了威胁,他对这些兄弟心有怨气,就不会对他们留手,兄弟相残的情况就难免了,阿兰,你希望看到那样的结局吗?” 郭鹏的话语里满是冰冷的现实,让曹兰的心中满是阴霾。
第0961章 我的孩子,不该平庸 兄弟反目,骨肉相残,血脉亲眷之间爆发残酷的争斗。 这是历来皇帝之位传承所难以避免的事情。 想到那样可怕的场面,曹兰连连摇头。 “我不想。” “我也不想。” 郭鹏叹了口气,开口道:“所以,你和我的目光,都要集中在阿瑾身上,他的地位越稳固,越有安全感,等他继位之后,孩子们就越安全,我不断的告诉他,他是我唯一的选择,这就是在让他安心。 他的兄弟也在慢慢长大,他逐渐也会产生别样的情感,这是人之常情,所以无论是你,还是我,都不能对任何一个孩子有额外的偏爱,这对咱们的孩子来说才是最安全的。” 郭鹏握住了曹兰的一只手,缓缓诉说心中的计较。 曹兰明白了郭鹏的所思所想,一时间心里也是百味杂陈。 “那其他孩子们,只能一生被禁锢在洛阳城里,郁郁而终吗?永远都什么也不能做吗?” 曹兰咬了咬嘴唇,看着郭鹏的侧脸:“那一定很难受吧?他们都是活泼可爱的孩子……” “再难受,也比兄弟相残的结局要好,再困顿,也比被兄长杀了要好,不是吗?” 郭鹏无奈的叹了口气,开口道:“天家,不就是如此吗?又想要权力,又想要自由,天底下哪有那么好的事情?你我还在,能掌控局面。 可你我之后会发生什么,又怎么是你我能决定的呢?阿兰,咱们是天家,我是皇帝,你是皇后,咱们家不再是从前的那个家了。 咱们家容不得那么多儿女私情,你和我,如果想让除了阿瑾之外的孩子都安然度过一生,女儿还好,但是绝不能偏爱任何一个儿子。” 曹兰不说话了。 两人都沉默了一会儿,郭鹏才再次开口。 “其实我也想过,除了这样的处理方法之外,是不是还有其他的办法,能不能找到一个对阿瑾也好,对其他孩子们也好的方法,我思来想去,倒是有了一些想法,虽然很难,但是我觉得,并非没有可能。” 郭鹏这样一说,曹兰顿时有了兴趣。 “什么想法?” “类似于周王室分封宗室和功臣到华北中原各地做国君的方式,把孩子们分封出去,做各自的封国国君,以魏国为宗主国,魏天子为宗主。” “这是什么意思?” 曹兰不明白,忙问道:“鹏郎不是说,不会给孩子们封国吗?封国不是让国家遇到祸乱的根源吗?这样一来不会有危险吗?” “魏国之内当然不可能了,我不会在魏国之内给孩子们封国,但是魏国之外未必不可以。” 郭鹏深吸了口气,眯着眼睛说道:“当年武王伐纣成功以后,分封宗室、功臣到各地做国君,现在看来,的确是造成了数百年割据混乱。 可是在当时,至少在周王室衰颓以前,那是开疆拓土的举动啊,阿兰,当时的交通不如现在,当时的周王室所掌控的地方不过是关中洛阳一带。 其他很多地方,包括中原与河北,都是蛮荒之地,没有路,没有开拓,不曾探索,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情况,在当时那样的交通情况下,周王室鞭长莫及。 纵使武王有心,他也根本不能掌控太大的疆土,周王室无法直接统治那些地方,政令和军队都无法抵达,而且那些地方本身还有土著,肯定要打仗。 周王室如果一力承担起来,远隔数百里近千里的去打仗,就算当下的我也会觉得吃力,不得不大兴屯田,放在千年前,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局面,所以武王和功臣们才选择了分封。 把宗室和功臣分封出去,去管理周王室力不从心无法占据的地方,这些国君为了自身的利益必然会积极开疆,他们以他们所在地方为补给基地,就近攻城略地,就近开发,一边开发,一边占据。 他们开疆拓土扩大自身实力的同时,也就等于是把周王室的疆土扩张到了他们所到的地方,那些不属于周王室的土地,也就在名义上在法理上成为周王室的王土。” “可是那之后,周王室不就根本不能号令诸国了吗?各国互相扩大领土,产生争执,数百年战乱不休,那不是好事。” 曹兰受郭鹏的影响,读过很多书,所以满脸疑惑。 郭鹏摇了摇头。 “就我们现在来看当然是这样,因为我们是可以完全控制中原与河北的,因为交通大大发展,国家政令和军队可以及时赶赴地方,所以,我在洛阳就能控制整个魏国。 可是阿兰,我们不能拿现在去对比一千多年前的情况,现在我们可以办到,是一千多年的积累所致,当年的周王室没有先人一千多年的开拓和积累,他们是真的办不到。” 郭鹏这样说,曹兰就更有兴趣了。 “怎么办不到呢?” “因为周王室没有条件,开疆拓土,需要交通,需要人力物力,而这些周王室都没有,它没办法掌控那么大的国土,他所能直接掌控的土地非常有限,它只能把国土分封出去,没有别的路可走。 甚至它所分封的那些小国彼此也不能兼并,只能发展,那些诸侯国被分封过去的时候,看起来都是很大的一片领土,但是根本不像现在这样有成型的郡县和村庄。 当时的本地居民甚至都不是华夏族人,散居各地,茹毛饮血,不识教化,周王室是把国土划分给诸侯了,但是如何经营治理,要看他们自己,周王室不会提供给他们太多的帮助。 他们最开始掌控的不过是都城周围的那一小片地方,比起国家,不如说是城邦,慢慢的开垦荒地,慢慢的建设聚居点,随着时间推移,交通改善,人口增加,技术增长,情况才有了改变。 数十年百余年之后,政府传递政令和军队行军的速度变快,那些诸侯国才慢慢站稳脚跟,教化同化当地人,使之成为华夏族人,增加人口,增加生产力,修缮道路,再继续扩大直接管辖地。 如此,从一个城邦渐渐扩大到几座城池,从十数万人变成数十万人,名义上的国土才真正变成王土,春秋战国的霸主国才渐渐成型,有了规模,那些土地才真正归入华夏。 那期间发生了多少战争,多少次流血冲突,多少异族被消灭,被征服,被同化,多少华夏族人又在开拓的过程中丧生,那些城池是如何建立的,道路是如何修缮的,运河,水利又是如何建成的,都在那数百年之中了。” 郭鹏一番解释,曹兰才明白了分封到底是怎么个分封,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那这样说的话,后来周王室不能控制诸侯国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分封既然如此有效的话,怎么会发生后来的情况呢?”
耽美小说 www[.]fushutxt[.]cc 福书 网
我期待烟花漫天,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542 首页 上一页 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