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一会儿,英翔温和地问:“英飞现在怎么样了?”
英奇笑道:“今非昔比了。”
英翔也微笑着,询问地看着他。
英奇愉快地说:“以前,他聪明,但不肯专心,成绩很不稳定,忽高忽低的,让人头疼。自从修罗在他们学校引起轰动后,他开始发奋读书,现在每次考试,成绩都在年级前三名。”
“那很好啊。”英翔也很高兴。“他快十一岁了,现在读五年级了吧?”
“对。哦,他上个月跟我说,他想跳级,直接上初一。”英奇轻笑着,满脸都是慈祥与疼爱。
“是吗?”英翔笑着问他。“跳级的话,功课跟得上吗?他有把握?”
“你桂阿姨去学校跟他的老师谈过了,老师也认为他已经基本掌握了六年级的知识,说可以试一试,今年秋天去参加升学考试。他们年级有好几个很优秀的孩子都准备跳级呢。”
英翔感叹:“现在的孩子压力可真大。”
英奇也同意:“是啊,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儿童时期就这样了。”
“英飞还是立志当医生?”
“对。他们老师说,英飞很有潜质当一名出色的外科大夫。每次他们上生物实验课,要解剖青蛙、兔子什么的,很多孩子都不敢动手,吓得直往后退,英飞他们那个组只有他一个人拿着手术刀从头干到尾。他们生物老师说英飞在解剖台上冷静沉着,下刀准确,面对那些血淋淋的五腑六腑,一点都不怕,还很详细地观察,向同学们一一介绍。呵呵,他确实很有当外科医生的天赋。”
“那真的很好。”英翔微笑。“我一直认为,医生是世界上最高尚的职业之一。”
英奇点头:“是啊,将来,我不会反对他的选择。”
英翔笑道:“爸,你要多保重,你还要看着英飞长大成人,娶妻生子呢。”
英奇缓缓点头:“我知道,你放心。”
两人不再说话,又一齐安静地看着窗外的雪花。
魏勇强听着这父子二人不着边际地闲话家常,有点摸不着头脑,不由得对黎盛说:“搞情报工作的人就是这样,阴沉得很,什么都闷在心里,讲话拐弯抹角,哪像我们这么直率,要是心里不痛快,就干一架再说。”
“是啊。”黎盛点头赞同。“不单是搞情报的,那些政治家更是狡诈,连吃碗面都要声东击西,调虎离山。”
魏勇强哈哈大笑:“不错,不错,就是这样。”
黎远望推门进来,有些不安地看着他们,嗫嚅道:“爸,怎么英翔他……他的头发全都白了?这才两天的功夫吧?”
黎盛叹道:“这孩子心太重,简直是自己把自己往死里逼。他要是像你小子那样,整天大大咧咧,毛毛燥燥的,也就不会这样了。”
黎远望无奈地看向魏勇强:“魏叔叔,我老爹一张口就总是呲我,对我一句夸奖都没有。”
魏勇强笑道:“这叫玉不琢,不成器。”
黎远望怪叫:“都快琢得体无完肤了,也该手下留情了。”
略微开了几句玩笑,他们的心情都没那么闷,要开朗多了。
这时,参会的人员已陆续抵达,开会的时间也到了。
第33章
大会议室里,围坐在会议桌两边的人基本上都是解放军陆、海、空军的高级将领,只有英奇和英翔是平民装束。有些将军认识英奇,朝他点了点头,微笑致意。
不过,几乎所有认识英奇的将军都感到纳闷,怎么会让英奇那个没用的儿子来参加这个高度机密的作战会议?
不认识英翔的人则互相打听:“那个莫明其妙地把头发染成白色的小子是干什么的?”
这次行动代号叫“长风万里”,这个代号源于中国宋朝将南沙群岛标为“万里石塘”。
每个将军手上都拿着最后确定的行动方案,逐条展开讨论,争论的主要焦点集中在各军种的协调和各个分计划的衔接上。
“长风万里”行动跟以前的军事行动包括军事演习相比,是个十分奇特的方案,其成败的关键在于另一个核心行动“水母”。不过,这个水母行动在各位将军拿到的行动方案上只是提了一笔,并没有详细阐明。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这些将军们没有探问那个水母行动的详情,也没有质疑其可行性和可靠性,那不是他们该管的事情。他们只对自己这方面应该做的工作反复探讨,务求做到万无一失。
在“长风万里”行动中,国安部的工作是在周边各国开展心理战,发动政治攻势,广泛利用舆论造势,激发民众普遍存在的反战心理,同时为行动提供情报和技术方面的支持。
“长风万里”行动的总指挥是黎盛上将,副总指挥是魏勇强上将,前敌总指挥则是黎远望少将。
人人都看得出,最近几年来,黎远望作为中国军界的后起之秀,一直受到了高层的悉心栽培,可谓青云直上。而每次战斗或者行动,黎远望也总是亲赴第一线,甚至身先士卒,从不退缩,令人钦佩。就连外国的军事杂志都频频刊载文章,盛赞这位骁勇善战的青年名将,称他“很可能是即将统帅中国军队的明日之星”。
会议长达十多个小时,中途在楼内的高级军官餐厅简单用了餐,又接着继续。
终于,各方面对行动的所有细节都达成一致,会议在深夜结束。
将军们受命离开时,无不兴奋激动。
魏勇强对英翔笑道:“你准备一下,后天就和远望一起去海南吧。”
英翔点了点头:“好。”他和黎远望随即告辞,一起走出了大会议室。
英奇留了下来。官场经验十分丰富的他知道,黎盛和魏勇强很希望能立刻与他恳谈,以便“解除误会,达成共识”。
外面的夜色中,白天的小雪已经变成了鹅毛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
黎远望抬头看了看漆黑如墨的天空,深吸一口寒冷的空气,愉快地说:“瑞雪兆丰年,今年看来是个丰收年。”
英翔看着眼前密如急雨的大雪,点了点头:“是啊。”
黎远望转头看着他,诚恳地道:“小翔,我没想到他们会这样逼你。”
英翔本来想反问一句,不是你派你训练出来的鹰队去看着我父亲的吗?不过,转念一想,事已至此,何必图一时嘴上痛快?现在说什么都已经毫无意义了。
他沉默片刻,轻声说:“没什么,这也算不上逼,你不用放在心上。远望,你现在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我也很为你高兴。”
黎远望略微有些窘:“小翔,你是取笑我吧?”
“怎么会?”英翔看着无边的夜色。“你从小就对那些古代的名将倾慕不已,我知道你是那种‘大丈夫当征战沙场,惟马革裹尸以还耳’的人。”
黎远望嘻嘻笑道:“跟我说文言文,这不是出我的洋相吗?不过,马革裹尸这四个字我还是懂的。”
英翔转头看着他,神情平静:“远望,你一定会成为一代名将,青史留名。我愿意尽我之力,助你成功。”说完,他大步离去。
黎远望看着他高挑修长的身影在风雪中渐渐远去,眼里除了感激外,隐隐的还有一丝歉意。
回到家,英翔没有忙着收拾东西,却先找到盘古。两人远远地走到空旷的溜冰场边,站在那里细细计议了很久,纷纷而下的大雪差点把他们变成两个雪人。
第二天一早,英翔就出门,在外面奔忙了一天。
接着,在放学的时间,他又到学校接走了英飞。桂妙溪没有拦他们,只叫英飞要听哥哥的话。直到晚饭后,英飞才被英翔送回来。他一直笑嘻嘻的很快乐,对父母说自己很听哥哥的话。
英奇得知英翔到学校接走了英飞后,只是告诉桂妙溪说英翔会出一趟远门,可能是与英飞话别的。因此,当英飞回到家,他们都没有多问。
第三天清晨,英翔才叫英修罗收拾他自己的东西,告诉他这一去可能要很长时间,尽量把需要的东西都带上。
英修罗乐呵呵地答应着,把自己那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全都收拾起来,仿若搬家,期间还总是缠着父亲问他头发的事情:“老爸,你的头发怎么会忽然变成白色的?是不是你染的?为什么要染成白色?是不是现在流行?现在真的流行白色的头发吗?那我也去染成白色好不好?”他收拾一会儿,就忍不住跑过来问上一句半句。
到最后,英翔只好微笑着说:“修罗啊,你有很多问题,爸爸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你,别为难我了好不好?”
英修罗这才作罢,但始终好奇得不得了,又忍不住去问玲珑他们。那四个人面面相觑,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他才好。
中午时分,雪仍在下,黎远望派来的车队便过来接他们了。
英翔带着英修罗上了车,刀锋小组的人则跟在他们后面。盘古站在屋檐下,与他们挥手道别。
英修罗忽然问英翔:“老爸,那你吃药怎么办?”
英翔答道:“盘古会按时给我送来。”
英修罗便放心了。
下午,他们的专机到达三亚,随即乘车直抵设在海军基地的前敌指挥部。
这个基地依山面海,本身就像一个小型城市,晚上则是一片灯火的海洋,景象十分壮观。
他们一下车,便立刻有基地后勤部的人过来,将他们带到设施齐全的军官公寓去。等他们放下行李,又有军官礼貌地过来,带着他们到了前敌指挥部。
这是一幢三层小楼,黎远望带着他们参观了一楼的参谋部、二楼的作战指挥部,最后上了三楼,这里的大门上钉着“信息指挥部”的牌子。
一进大门,英修罗便张大了嘴,盯着前面的那堵墙。
墙上密密麻麻地嵌满了液晶显示屏。
“哗。”他惊叹一声,随即伸出一根指头点着墙上,数了起来。他横着数一遍,再竖着数一遍,不由得大为佩服。“黎叔叔,有一百八十个呢,你真厉害,同时要用这么多显示器,是做什么啊?”
耽美小说 www[.]fushutxt[.]cc 福书 网
我期待烟花漫天,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74 首页 上一页 3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