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听小弟一声劝。凡事三思而后行,休要一念之差,误人误己!” “送客!” 将手中茶盏往桌面上狠狠一顿,周瑾文甩手进了内堂。 “你,你……” 脸面清白的周彝文简直要破口大骂。这个不肖子孙,之前卖了汶阳城不提,现在眼看夺回基业的时机到了,却还一心从贼,简直是鬼迷心窍,执迷不悟。 气冲冲的回到自己府邸,周彝文端起一盏红凉茶,连喝了三大口,然后抓着茶盏在地上摔了个粉身碎骨。“竖子,竖子” “呵呵,大公子,某家说的如何?周瑾文,已经不再是周帅的三公子了。他被祝彪被汉贼吓破了胆!” “白二先生。不肖三弟虽然不肖,可他也是我周彝文的三弟。虽不从谋,也不会向官府告发我的。所以,周某希望你们那边不要对我三弟下狠手。” “哈哈,大公子放心。这个要紧时刻,在下可不会节外生枝。你周家乃是汶州当局盯紧了的要人。突然出事,某等岂不是不打自招么。” 周瑾文府中。把老大赶出去之后,周瑾文越品越感觉不对。 自家兄弟可是被当局盯紧的‘要犯’,自己大哥竟然这么明白的找上门来,不做丝毫掩饰,他不怕郡府怀疑吗?要知道现在是要紧关头,对于周家最好的动作就是大门紧闭,二门不迈。 “不对,肯定是有哪儿他能握的住……” 深知道自己大哥也不是什么慷慨悲歌之士的周瑾文,突然满脸震惊的站起。“难道,难道……” “对,对。一定是这样。不这样,他胆量没这么大” 周瑾文如同困兽一样在房间里团团打转。怎么办,自己该怎么办?是从老大那边呢,还是继续站在祝彪哪里呢? 一个问题浮现在周瑾文的心头。“老大那边,即便是最初一步能走顺,他们最终能赢得了祝帅的十万强军吗?” 慈州军已经打退了联军 那一个新传过来不久的消息也跟着浮现在周瑾文心头! 第八百九十五章 利益决定一切 八月中旬,周彝文反于汶州石门。汶州八郡,五郡响应,但因为准备不足,高唐、北兴两郡先后事败。而令世人皆感觉到奇怪诡异的是,之所以让周彝文会准备不足的原因,乃是他的好三弟周瑾文再次站到了汉军这一边! 察觉事情不对的周瑾文,改头换面奔出了石门郡城,自己一路往汶阳城去赶,才再让随从回城向郡府衙门告发。 事实证明周瑾文的谨慎是正确的,石门郡上下都有人参与进逆谋。石门太守虽不在此列,却依然被架空,权力全无。 民间有人说,这根本就是有人拉周家的大旗做虎皮,事情的主事者不可能是周彝文。否则,之前祝彪根本不会这么轻易地放过他。 有人说,这是淄博朝廷的谋划。 还有人同意了淄博谋划的说话,再又更加深了一步:周彝文出来做大旗,周瑾文跳起揭发告密,乃是周家的分头下注之法。之后不管那一边获得胜利,周家都有血脉保存。 世家大族在必须站队的时候,这是他们的惯用之法。 但不管民间百姓士子怎么说,汶州的纷乱是起来了。王仁卿急忙筹借余下诸郡兵马,首命王韶领兵一万进抵高唐,抵住叛军自西面来的威胁。然后余下兵马驻守北兴和汶阳,无比保证粮草物资向阆州的运输。 整个汶州正规军不过六万人。 因为五郡的叛乱,沦为叛军和波及伤亡的军士,总数接近两万军。余下军兵也人心骚动。王仁卿颇是知兵,晓得如此情况下贸然兴兵讨伐石门三郡是下下之策。 祝彪在汶州的根基实在太浅。许多百姓都还念着老帅,念着周家的好。再有,汉军与汶州军几次厮杀大战,汶州军每战死一个兵,就是一个家庭对祝彪的仇恨。 整个汶州八郡才多少人口啊?不过五十万户。 战死的汶州兵家庭,及利益牵连受损的家族,整个汶州至少五分之一的百姓对祝彪抱着仇视态度。这可是一股巨大的力量。 如果这些人再能发动自己的亲戚朋友。如此掀起的浪潮,王仁卿想想都心惊肉跳。 一路被汉军打下的汶州与慈州局势就是截然不同。 所以,王仁卿先求稳。先稳定住五郡,至少是高唐、汶阳、北兴三郡的局面,不拖累及阆州的大军,然后才开始着手解决对面的叛军。 僵持的局面进入到九月,王仁卿不动。叛军也不敢动。他们手中的兵力总和不过是万人出头点,根本无力反击王仁卿。高唐军就是一堵不可逾越的大山挡在他们面前。 叛军能做的就只有打感情牌,派人联系说服王韶。王韶无有动摇,只有真正的军人才能知晓汉军的厉害。就像当初祝彪说的,大军离开后慈汶两州便是反了,那就再回师打下! 叛军在有限的时间里大肆招兵买马,到八月末的时候。万人出头的兵力已经膨胀至三四万人。但是,不少人连皮甲都没,只有一杆刀枪。 这样的军队也就是流寇中的炮灰兵,根本不是正规军的对手。可是三四万人,叛军的声势浩大了不是。 陶丘城池依旧完好的屹立在大地上。齐军曾往前线运送了不止百辆的大中小霹雳车。可是齐国国内根本没有能顶住祝彪的高手! 齐国的国师,也是稷下学宫的大祭酒,齐国明面上的唯一的宗师,先天剑道高手。联手齐国王室供奉大长老,已经站到田午、田澄等三公子一方的那位拳法宗师,配着百名高手。上千敢死之士,也没能挡下祝彪对霹雳车阵的直面突击。 没有了霹雳车阵,只能靠着云梯车、井阑、冲车等器械攻城,大半个月下来,成外齐军死伤两万,寸功无有获得。 在城墙那狭小的空间里肉搏厮杀,以鸳鸯阵为基础的河东军,如鱼得水。好不乐哉。彼此伤亡比例,根本不是齐军能够承受的。 赵曙明彻底没了办法。面前的陶丘城就像是扎手的刺猬,根本咽不下肚里去。 汶阳以北的沅陵郡。 广益县城外,王善一脚踢翻跪在前面的家伙。拔出腰刀,首接便将他砍翻。 他是又气又恼,在沅陵郡城碰了铁板也就算了,没有想到在这小小的广益县同样撞了钉子,而且比起在郡城,更折损了副将李嘉明! 溃逃回来的诸人大气都不敢喘,这位喜怒无常的校尉,生性暴躁,可不是什么好脾气的活菩萨! “劳之权、王浑,倒是狡猾,直接将这些废物打发给了老子,自己却逡巡不往前,分明是知道要遇上硬茬,想要保存实力!” 王善心里暗想着,气恼不已。而且这些家伙全是闻风而溃,连击杀李嘉明的官兵是何人所率,数量多少都不知晓! 一群废物! “黄轲,你去收拢一下回来的人马,那些人自此就归你统领了!”王善沉吟了一下,看着自己的亲将:“寻几个能说人话的来,问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 黄轲内心砰砰跳动着,压抑住满心的欢喜,应声便出去了。 这是王善给他的机会! 做主将的亲兵头领虽然得宠,可没实惠啊。而且手下亲兵是王善的根基所在,自己仅仅作为一头领,可绝没半点拥有。现在得了兵权,那就是独自领军了。带队伍随便往外扫一把搂搂,就是以千两计的真金白银。日后就算队伍散了,有这些家私,也不失为一富家翁。 而王善呢。在这支大军阀下面括着小军阀的队伍中,李嘉明就是小军阀的一支,而且是相当强的一支。否则他不会是副将。虽然恼怒李嘉明被杀,让自己所部坠了气焰威风。王善却也将此视为一个机会,一个可以完全吞并李嘉明所部的机会。
他部兵马还要尽快与劳之权、王浑会合,然后……广益县。 正在王善发狠着,不一会儿,黄轲带着数人进来,这几人都是李嘉明的亲骑,知道事情详细经过的。 “你们既然已杀败了镇子民壮,怎么最后大败。连李嘉明都折进去了?” “将军大人。不是小的们不用力,而是那突然杀出的一队骑兵太过厉害。为首之将神勇无比,千军之中一枪挑杀了我家将军。” “骑兵?那人是谁?” “来敌打祝字旗号……” “嘶!” 王善吸了口凉气,双眸惧意大放。祝字,这个字本来他都毫无印象印迹的,可眼下齐国,还没有那个姓氏比这个字更有威慑。 祝彪! 不。不会的。南面的陶丘之战,朝廷大军虽然无力破城,可汉军也没能力一举击溃朝廷的那十几万兵马。祝彪离不开陶丘。 剩余的么…… 改就是祝彪的亲族亲将了。比如当初汉军杀进慈州的那几个,像杀风里眼的祝振国。 “然后呢……” “小李将军也被姓祝的击杀了,队伍就散了……” 这一次王善没有动怒,他细细听着这些败寇诉说战事经过,然后缓缓点头。黄轲见他没有什么问的。便将这些人打发了然后道:“将军,彼辈只有二三百骑,末将愿为先锋,替将军扫荡乡野,顺便取下那个姓祝的人头!” “你有把握?”王善哼了一声:“李嘉明虽是莽撞,但勇力非常,当年就是老帅帐前亲军中的骁将。他都折在了那姓祝的手中,你就更不用提了!” “这祝家子真是人杰荟萃,出了一个祝彪不说,祝忠、祝仝镇守老巢不提。还是有着人才不断露头扬名。” 黄轲被激的大怒,挺起胸膛道:“军中论及勇武,我黄轲是不行。但阵战厮杀,靠的是知兵善谋,李嘉明匹勇之夫,有何称道哉?” “末将愿打下保票。拿不下祝贼的人头,我就把自己的人头割下来。” “好,不愧是某家亲将。既你有如此气魄。你便统领本部,我另给你一千人,你再去找劳之权和王浑,让他们也借些兵马给你。凑足三千人,去扫荡乡野村镇!”王善大笑着道。 黄轲下去整兵要兵不提。祝振国这边,“虎头,咱们损失如何?”小睡醒来,祝振国问亲兵李虎道。 “马队亡了二十一人,伤十五人,其中十一人怕是不能再战了。”李虎禀报道:“叛军部下,擒杀投降了七八百人。再有一些跑散去的,能回敌营的也就五六百吧。” 祝振国不仅有些心忧,他总共就只有三百多骑,身后虽还有一曲步甲兵,可他惯用了骑兵的,对步兵怎么用甚是无感。这一战就损伤了十分之一骑兵,而且这一战还是比较顺利的!这结果让他不仅大感苦恼。 “大人不必心痛。这完全是汶州兵自己差劲。如果换是咱们军的镝锋,再就是一般骑兵。三百多人冲刺两千流寇,完全牛刀杀鸡,死伤不过十个都有可能。” “可咱们打仗就要靠着他们打啊。”祝振国摇着头,心中闷闷。 “让步营对俘获的流寇进行勘别,手上沾血的和头目全都挑出来。被裹挟的良家可以纳入辎重营。”
耽美小说 www[.]fushutxt[.]cc 福书 网
我期待烟花漫天,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831 首页 上一页 81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