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正好合了这群思乡者最大的心意。 其实大家随着自己的老去,回家的感觉越发心胜,而他们这些年没有回家的原因很简单,他们在这里,心里还有一个家,但是那时的中国可是经历了一个很漫长的战争年代,如果他们现在回去之后发现家已经没了的时候。 心里的信仰会崩塌。
第39章 我要见我娘 只有离家的游子才能知道思乡的痛苦。 唐和这些芝加哥华人华侨企业家签订了三年三千万美金的广告代言合同。 虽然都是些中小型企业。但是大家涉及了对家乡的感觉,兴许这就是别样的惺惺相惜吧。 肖乡愁的故事让大家忍不住落泪,张扬决定把这一次签约的所有代言费全部捐出成立一个亲人团聚基金会。 他们会聘请专业的工作人员成立线上线下的网站,链接五湖四海的国人,让更多的人找到自己的亲人。找到自己曾经的家,再次回忆起妈妈的味道。 这次活动由唐和周星星全权代表张扬,争取让所有流落在外的亲人,不留遗憾。 周星星自己在张扬所有的粉丝群造势,他把这次张扬的代言合同和把所有代言费全部用在亲人团聚基金上。一字不落的发在了qq群,贴吧,个人网站的最醒目的位置。 “兄弟姐妹们,行动起来,让所有的人走上回家的路,让我们的广告发在大街小巷,发在任何一个乡村,任何一片有人的国土上,让行将朽木的老母亲不留遗憾,让回家的游子找到他们的亲人。” “行动起来,要让任何一个对团聚充满希望的家庭,不留遗憾。” “张扬铁杆粉丝群哈尔滨群收到” “张扬铁杆粉丝群河北群收到” “张扬铁杆粉丝群新疆群收到” “张扬铁杆粉丝群广州群收到” “张扬铁杆粉丝群台湾群收到” …… 正能量的东西永远都很容易受到机乎所有人的热情帮助。 马上全中国乃至世界,几乎任何一个有中国人,或者华人华侨的角落,都在疯狂的登录张扬的亲人团聚网站。 亲人团聚基金会瞬间便霸屏各大热搜榜首位。 网站上的几乎每个故事身后都有一个撕心裂肺的思念,各种哀伤伴随忧愁。 每一个故事下都有很多同情的激励的话语,作为一个键盘侠,各大网站盛行的喷子们,这一次竟然集体沉默了,没有哪怕任何一个相反的声音。 大家都在积极的提供线索,寻找消息。 亲人团聚基金提供免费的亲子鉴定,倘若有任何一个孩子或母亲因为金钱的原因,无法和亲人团聚的话,亲人团聚基金提供免费的旅途费,必要的生活费,还会帮助牵线搭桥,给兄弟姐妹们之间提供便利。 这是一次绝无仅有的大型公益活动,不为其他,只求问心无愧。 各种好消息跌重而来,就连肖乡愁,都收到了一条来自于网友的消息,消息源不是很清晰。 因为那是一个独居的孤寡老人,老人差不多百岁高龄,在村头的一个破旧的木房子里,老人靠卖素汤面维生,上边撒了葱花的素汤面。 附近的村委会一直再给老人提供必要的生活用品,但是都被老人一一拒绝,他也不想住村委会提供的新房子。 拿老人的话说,那场饥荒让自己失去了丈夫和儿子,出国打工的他们从离开起就再也没有音讯。 他们小时候一家三口就住在木房子里,他一辈子都不想离开这里,除非他再看到自己的丈夫或者孩子。 他孩子最爱吃的就是自己亲手做的素汤面,上边撒了葱花的那种。 老人从南方逃荒到北方,自己也不识字,也不知道他曾经的家在哪里,老人从此以后就定居在此,靠卖那碗撒了葱花的素汤面生活。 依稀记得,丈夫和儿子登上去往美国的大船的前一天,一家三口坐在一起,吃着自己撒上葱花的素汤面的模样。 团结村是个不大不小的村子,老人在村口的木房子里已经生活了几十年,一提到丈夫和儿子,老人就老泪纵横,那深深的悲伤和浓浓的思念都化作这一碗碗撒满葱花的素汤面。 只有这每天清晨做出来的一碗碗素汤面,才能缓解老人对亲人的思念。 网友在贴吧上发来了老人卖素汤面的画面。 风烛残年的老人,瘦弱的一阵风好像就要把她吹倒,满脸的皱纹上,到处可见的哀伤,那一双希寄的双眼只有在端给客人素汤面的时候,在客人品尝了素汤面后那满意的样子,才能让她减少一点对丈夫对孩子的思念。 一共两张照片,另一张则是老人的背影,那微驼的后背上满是捡来的树枝,在夕阳下的老人,为了生计,依然在劳碌中奔波…… 当周星星把这两张不太靠谱的照片不是很郑重的拿给肖乡愁看的时候,这个将近古稀的老人,泪流满面,那个受尽人生苦难的老人,正是自己的妈妈啊。 老人哪里还顾得其它。这个一直以临危不乱著称的唐人街著名企业家,现在恨不得一时回到母亲身边,母子相认,好好续上这段母子缘。 像周星星告了声谢谢后,老人马上让秘书买好通往中国的机票,他要带着全家人,去见自己的妈妈。 他要让妈妈亲眼见到自己的家族在繁衍生息,源源不断。 他要狠狠的抱着妈妈,不让妈妈再受哪怕一丝一毫的苦。 周星星联系到了发帖子的网友,网友表示他在东北上大学,而这个老人在河北,自己的老家。
一个偏远的农村。一个叫团结村的小村子。 肖乡愁一家坐上了最早一班通往中国的飞机。 除了肖乡愁一脸严肃,剩下的人则是满怀激动,有的人要见到自己的奶奶,有的人要见到自己的老太太。 这是一个严格的符合中华民族传统家族文化的大家庭。 而家才是让他们最最承认的地方,是他们敢于面对一切挑战,之后,回来栖息的港湾。 他们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以孝道文化为标杆,以孝悌忠信礼义廉为人生准则的标准的中国家庭。 十几个小时的飞行,来到中国的北京已经凌晨五点钟了。 秘书问肖乡愁用不用休息一下,然后用自己最崭新的面目去见自己的母亲,毕竟肖乡愁年纪也不小了,身体也一直不太好,千万别处什么差错。 肖乡愁双眼一瞪,“快去找车,我要见我娘。”
第40章 挑战底特律活塞(上) 当清晨的一缕阳光升起,团结村村口的破旧的木房子里炊烟袅袅,将近百岁的老人,此时正给排队吃饭的客人做着素汤面。 一碗碗素汤面被送到客人的面前,那洒满葱花的面汤里散发着阵阵香气,让赶来吃面的客人赞不绝口。 “老人家的面跟别人家的面不同,让我吃着特有家庭的温馨。”一个客人这样说道。 “用更简单的话来说,老人家是用心在做面。而别的面摊则是用面来赚钱。”另一个客人说道。 “我常来这里吃面,我是南方人,这样的素汤面,真的让我想起了妈妈的味道,可是我妈妈,已经离开十年了。”一个上了年纪的工友饱含热泪的说道。 这个工友的声音让老人家盛面的手出现了轻微的颤抖,她多想听到自己的孩子再喊自己一声娘。 正在这时,一辆金杯朝着破旧的木房子疾驰而来。滋的一个急刹车,停到了面摊前。 金杯急刹车带起的尘土瞬间让吃面的人发出了不满。 就在这时,金杯车的门突然被拉开,一个年过古稀,看起来身体条件不是很好的老人,急匆匆的从车上下来,当他看到在锅前弓着腰盛面的老人的时候。 不禁眼泪直流,急匆匆的向老人走来,也可能是太心急,刚没走出几步就扑通一声跌倒地上。 也不知道是什么在支持着他,他在地上挣扎了一下就爬了起来,仍旧一瘸一拐的走向老人,嘴里哆哆嗦嗦的说不出话,急的直啊啊。 盛面的老人好像发现了什么似的,就好像多年的祈盼终于化为了现实,她那遍是沟壑的脸上突然间涌现出了晶莹的泪珠。这也许就是传说中的母子连心。 一瘸一拐走过来的老头儿突然间朝老太太扑去,嘴里大声的叫着:“娘,大根娃回来了。” 老太太手里一哆嗦,端着的碗应声而落,砸在老太太的脚上。面汤撒了一地。 “我的儿啊!”老太太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力气,好像瞬间便年轻了二十岁。 两个老人抱在一起,失声痛哭。 老人的面馆停业了,就在他们母子相认的那天。 拿老人的话说,她这一辈子开着面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想有朝一日,回来的儿子能顺着素汤面的香气,找到自己。她几十年如一日的在经营着面馆,并且从来没有改变面的味道,他怕自己的孩子找不到他。 而今她的愿望实现了,所以,面馆也就没有了再开下去的必要。 王翠花老人开心的坐在一个破旧的椅子上,小她十八岁的儿子此时正端着一个洗脚盆给自己泡脚。 时间恍如昨日,给老人洗脚一直是王翠花家里的传统,离家的游子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跪在母亲面前给母亲洗脚。 而他们家第二个传统,马上也要在洗脚之后开始。 这个中国的古老家庭,他们的村子有着一个这样的说辞,家有老母不远行。不管是外出的学子还是为了生计而奔波的商人。亦或者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只要回家来,母亲都会准备一个藤条,抽一顿这不孝的孩儿。 肖乡愁把一根拇指粗细的树枝拿了过来,老人又哭又笑的打在她那离家几十年的孩子身上。 打的声音没见多少,老人喊声却很大,好像再告诉老天爷,她那不孝顺的大根娃终于回来了,终于活着回来了。 几十年的等待化作这顿哭喊,一阵发泄过后,老人开心的问道:“大根娃,你饿了没有,妈妈给你做你最爱吃的素汤面。” 肖乡愁眼睛里已经噙满泪水,他努力的点着头,用那颤抖的声音说道:“好啊”。 肖乡愁这次给老太太带来了她的孙子,孙女,重孙,重孙女。 丈夫和儿子离开的这几十年里,今天应该是她最最开心的一天,虽然她知道,她的丈夫再也不会回来。 老太太给所有的晚辈都盛了满满一大碗素汤面,上边撒了足够多的葱花。然后开心的对大伙说:“都尝尝素汤面,几十年不变的老味道。” 肖乡愁闻着那满碗的清香味儿,大大的喝了一口汤,这真的是妈妈的味道。 张扬没有理会网上吵翻了天的评论,虽然好多网友都在说张扬用代言广告收入成立新人团聚基金是在炒作,是在为自己造势,真正用在这里的钱寥寥无几。 他现在几乎全部的经历都放在了篮球上,又是一晚上的大巴车,还好张扬有着圆梦系统的帮助,在别人昏昏欲睡的时候,自己依旧在刻苦练习,自己依旧在不断进步。
耽美小说 www[.]fushutxt[.]cc 福书 网
我期待烟花漫天,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36 首页 上一页 2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