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金辰亦将投降的鞑靼部队进行整编,淘汰了并释放了将近二十多万,不愿当兵或者老弱的士卒后,整编出了五个预备师团和十个生产兵团,同时交给教导团进行训练和思想教育。 1846年11月 山东被汉军占领后,鞑靼王朝局势再次震动,鞑靼王朝的威望更是跌掉了历史上的最低点,似乎所有人都看出鞑靼人已经离灭亡不久了! 这意味着所有在鞑靼王朝担任将领和官员的汉人都必须面临重新站队的问题! 如果说,汉国的建立,让天下汉人内心震动的话。那么江苏光复,淮南血战,就让世人见识到了汉国强大的武力! 要知道,鞑靼人当初抓的壮丁人数超过数百万人,阵亡的人数,也超过数百万人,而被鞑靼人驱赶,前去送死的无辜百姓,同样也超过数百万乃至千万人。 一场伤亡人数可能超过千万人的战役,谁来被黑锅? 即便鞑靼皇帝斩杀了一些所谓“贪官”“违背军令的将领”等来试图挽回大局和人心,也于事无补。这人心都是肉长的,死了这么多人,其是杀几个贪官和违背军令的将领,就可以平息的? 可以说到了现在,整个华夏的局势已经渐渐明朗起来。 汉人必兴,鞑靼必灭,这已经是天下有识之士的共识。 开始不断有鞑靼麾下的汉将向汉国投诚,连带着驻守的地盘也送到了汉国的手上。。 1846年12月 这是一个让鞑靼人几乎绝望的年月。。。 鞑靼皇帝坐在龙殿上,面无表情的听着大臣们的奏折。。不是某某某叛变,就是某某某自立,除了鞑靼人势力比较集中和雄厚的河北诸地外,其他如河南、湖北、陕西、四川、山西等地,都静静脱离了鞑靼人的统治。 甚至开始有人自立为王! 这些有野心的家伙,即不服从鞑靼人的统治,也不追随汉国的号召,一时间,整个鞑靼王朝分崩离析,地方军阀无不佣兵自重。 不过,无论是鞑靼人,还是汉国人都知道,彼此之间才是真正的生死大敌! 1847年2月 经过两个月的休整和治理后,整个山东已经如铁桶一般,鞑靼王爷多次率兵来犯,全部被汉军迎头痛击,伤亡惨重,最后不得不退回安徽、河南一带固守。 山东巩固之后,金辰迫不及待的提出了第三步,也就是最后一步的北伐计划! 这个计划一提出来,就遭到了绝大多数人的反对。就连李义都保持沉默,在明面上没有给予金辰有力的支持。 如今的局面可以说对汉国十分有力,甚至可以不用兵戈就可以收复华夏大部分失地,像四川总督、陕西义军都是可以拉拢的对象,甚至双方已经有所接触,并且派出使者建立了联系。 眼下的局势其实已经很明朗,鞑靼国表面上还是一个大国,可实际上各地诸侯已经不在为鞑靼人惟命是从,甚至已经形成军阀割据的局面,形势已经开始变的混乱和复杂起来。 淮南之战,鞑靼人不计后果的强征壮丁,烧杀掠夺,已经触及了百姓生存的底线,并且让天下人明确的认识到了汉国的强大和鞑靼人的衰落。 而山东的丢失,鞑靼王爷的无力征讨,加上朝廷腐败,行政效率低下,可以说,一切亡国的条件都具备了。 若不是尚且有大部分地主、官僚体系(读书人)的维护,恐怕鞑靼人连河北都无法在维持稳定。 面对这种情况,汉国只需要动用金钱、美女、暗杀、分化、收买等一系列软攻势,必定取得意想不到的结果,可坐等天下归心,光复河山! 不过,软攻势是慢功夫,需要的时间可能比较久,短则一年半载,长着十年、八年都有可能。 要知道,湖北有曾国坐镇,短时期内无法攻克!若湖北不能解放,那么汉国就无法坐拥中原,也无法打通前往西北的道路。 而河南、安徽等地也有鞑靼王爷坐镇,此人又完全不顾及后果,若是汉军还像以前那样强攻,难免会生灵涂炭,尸山血海,于汉人大环境来说,相当不利。 所以,参谋部曾经总结出了三条计策,第一条,武力剿灭鞑靼王朝,是为下策。第二条,坐等北方军阀割据,拉拢和扶持亲汉军阀,是为中策。上策,可用收买、分化、培养、扶持等一系列谋略来达成一统华夏的目的,代价小,消耗小,收益大,完全是一本万利的买卖。只是时间略长。 此三条计谋,各有优劣。 下策胜在直接,只要成功,一统天下,舍我其谁! 中策胜在稳健,以汉国目前的实力,三、五年内必有成效! 上策胜在老成,没有多大的风险和变数,以雄厚的实力,扶持、渗透地方势力,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但是,中策、上策虽好,奈何金辰就是不同意。。 绍京某处秘密军事基地——会议室内 “不要说了!我意已决!” 怒气冲冲的金辰,大步迈出了会议室的大门,谁也拦不住,也没有人敢去拦他。 虽然名义上汉国的决策要通过内阁方可执行,可实际上,只要金辰还在世一天,这汉国就是金辰一个人说了算,无人敢质疑他的权威! 很显然,汉国内部,那些胆敢质疑他权威的人,除了少数几人,其他人,则早成了一推枯骨。 事实上,这次会议的召开,并不是来讨论是不是继续北伐的问题,而是金辰在交代后事。 会议一开始,他便将自己北伐之后,一系列的权利分配、以及可能出现的变数进行了预防,同时还给李义和孙铭二人,各自留了一封密函。 之后,亲自布置了一些了预防措施就准备前往济南,进行北伐之前,横渡黄河的祭奠! 只是会议之中,孙铭和几位文官都不同意金辰的冒险,故而双方言语有些冲突,最后金辰交代完事情,就怒气冲冲的离去了。 就在金辰骑马前往码头的途中,几辆马车,几个卫士出现在了他的视线里。 金辰略微一扫,不以为意。眼下若是还有鞑靼刺客行刺他的话,那汉国养的间谍和刺客就都是吃干饭的了。 待他骑马来到马车前,正准备从旁路过时,一道熟悉的声音在马车前响起。。。 “夫君,我是霏儿!” 金辰听到这一熟悉的女声,浑身一震,转过身来,举目望去,却见一道熟悉又陌生的倩影正静静的站在马车旁望着他。。。 “嘶。。。” 金辰情不自禁的停下战马的步伐,静候一旁。。 这时,方霏也顾不得什么,怀中抱着一名三岁大的孩童快步来到金辰的马前,眼睛开始湿润起来。。。 金辰望着方霏那张往日里精致、可爱,现在却布满忧愁、思念的脸孔,眼中闪过一丝愧疚。。。 二人相视小会,直到方霏怀里的男孩动了动身子,方霏才醒悟过来。 “孩子,快叫爸爸!” 方霏赶紧让怀里的宝贝叫爸爸。。 那孩子睁着一双天真无邪的大眼睛,嫩嫩的喊了声。。。 “爸爸。。。” 金辰内心没有来的一阵激动,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似乎都变了不少。从刚才的严峻、威严,变的温和、柔色起来。。 “这就是我那儿子金戈吗?哈哈哈,果然是老子的种,长的跟老子真TM的像!” 金辰一乐和起来,就开始暴粗口,然后开始用胡须逗弄起小金戈来,话说回来,他已经很久没有暴过粗口了。。。 “爸爸坏。。爸爸坏。。。。” 小金戈被金辰粗犷的胡须扎的有些生疼,整个人别扭的转来转去,却又很无助,大半个身体都开始脱离金辰的怀抱,向着方霏的方向伸去。。 方霏看着有些心疼,但金辰毕竟是孩子的老子,而且这三年自孩子出生到现在才见过一次,实在难得,故而到是很开心的望着正在玩闹的父子两。。 “哇哇哇。。。” 小金戈终于忍受不住蹂躏,大声哭了出来。 金辰见此,大为惊愕,还没等他回过神来,一股热流就从小金戈的裆部流出溅了金辰胸口以下的半边衣服。。 “哈哈,兔崽子,第一次见面就这么不给面子,敢尿你老子一身,该打!” 说罢,金辰故意板着脸将小金戈转过身去,大手轻轻的啪了一下小金戈的屁股,笑着将小金戈递到了方霏的怀里。 这小金戈刚回到方霏的怀里,裤子里的尿立刻就停了,还对着金辰做凶脸。。。。。 “呵呵呵。。” 还没等金辰发飙,杨红捂住小嘴,从方霏身后轻笑的走出来,捏了捏小金戈的鼻子。 金辰一听杨红的笑声,就知道是谁了,当下有些好气又好笑的说道“我就知道,准是你干的好事,连机密会议都不开,原来是专门带霏儿在这里等我啊!” 杨红没有马上接话,只顾着逗弄小金戈一会,方才回道“你也好意思说,征战三年,回京半年,都没去过一次家!连自己到底有几个儿子和女儿也搞不清楚,甚至连小金戈长什么样你也不知道!没见过你这么浑的爹!” 杨红劈头盖脑的一顿说教,让金辰有些招架不住,他心理有愧,也不好回话。。。 沉默了少许。。。 金辰突然抬头望向了天空,指着即将落下的太阳说道“时候不早了,我要赶路了,将士们正在等我,我不能久留。” 说罢,金辰作势欲走。。 突然! 方霏猛的向前一步,单手死死的拉住牵马缰绳,泪水无声的从脸颊划过,泣声道“夫君要驱除鞑靼,光复华夏,臣妾不敢阻止。可事由轻重缓急,如今夫君刚刚收复山东,便要再次出征,难倒就不能在家多待几月?陪陪我们的儿子吗?若是夫君有个好歹,你叫我们母女今后如何苟活于世?!” 方霏的哭诉,让金辰的脸色猛然一变,一时间,无论是跟随金辰的亲卫,还是马车护驾的卫士,都感到气氛变的压抑起来,似有风暴正在聚集,又似洪水正在蓄势! “松手!” 半响后,脸色已然有些铁青的金辰,面对苦楚凄凉的方霏,只是冷淡的说了一句。。 当下,方霏听言,脸色一白,神色越加凄苦,只是那手却依然没有松开的架势,反而捏的更紧了。。。方霏也不知道她自己会如此大胆,但是内心似乎有一股焦急的错觉,让她一定要留住金辰。。否则。。这很有可能将是他们最后一次相见。。。。。 有道是古来征战几人回。 在加上无论是那位母亲,生下儿子长达三年之久,丈夫都不在身边,如今好不容易得以相聚,明明可以多待几个月,却偏偏要立刻出征。。。个中酸楚,其能于外人道哉。。。 “松手!” 金辰忍不住一阵大喝,怒气勃发!那些文官劝阻他也就算了,现在连自己的妻子也要计算?! 这个时候的金辰,已经将方霏的表现算在了某个人的头上,比如说孙铭。。比如说狄杰。。
耽美小说 www[.]fushutxt[.]cc 福书 网
我期待烟花漫天,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14 首页 上一页 10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