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

搜索被攻击,晚上将关闭搜索功能

为了读者更好的阅读体验,近期服务器升级中

首页 > 现代都市
 收藏   反馈   评论 

长寻坡[种田]

作者:英桃   状态:完结   时间:2023-02-22 09:47:21
  数目不多, 但是数量多,都是分角。
  谭帅正在修一个收音机,头也不抬的应和着,这是一个工人家里头的,不转了,拿过来给他看看。
  把钱都整理好,谭帅还有一点没忙完,黎阳去洗手,然后坐在桌前开始翻开那本英汉字典。
  看了二十多页,好多好多都是不认识的,黎阳很高兴,因为这样他就可以学到更多的英语单词了。
  可是他高兴的太早了,对照着那书上,一个个的在字典上找单词,很快,他就发现,有些单词字典上也没有……
  这个时候黎阳还不知道啥是专业词语,就把这些字典也找不到的单词一个个的写在纸上。
  才刚把第一页的前两段翻译出来,谭帅就弄好了,招呼他回家。
  黎阳把字典和书合好,骑着三轮车跟谭帅一起出发。
  回去的路上,看到了卖鸡架的小车,黎阳想要买三个鸡架,在谭帅的瞪视下,多拿了两个。
  其实谭帅是想买半只鸡的,可是人家这里没有。
  跟南山那边的做饭的师傅请教过,黎阳回家后,把鸡架洗干净切开,先控掉水,然后再放盐、味精、酱油腌上。
  还没做晚饭,骑行车的铃铛声在门口响起来,有人上门送信了,谭帅拿进屋,放在桌上,跟黎阳道:“你们家里来的。”
  黎阳很高兴,赶紧把手给洗了,拆开信一看,脸上的笑慢慢消失了。
  这次的信是他爸托人写的,去市里三天没检查出来什么,黎阳的大哥知道黎阳借了这么多钱,不想治病了,要让把钱汇回去。
  黎阳他爸拿到这么多钱也很担心,怕小儿子嘬瘪子,也想汇回来,但是其中有一千多已经还债了,他想凑够了再往回汇,问黎阳着急不着急。(注:1)
  黎阳太着急了,如果他们老家市里查不出来什么,那就得赶紧去首都医院。
  做饭的事情先顾不上了,黎阳趴在桌子上开始写信,他恨不得立刻就告诉家里面,自己现在挣的钱很多,如果能这样卖一个夏天的冰棍,得的钱跟谭帅平分,他也能有好几千!
  因为今天的收入给了黎阳底气,他在信里一直说,四千多块钱他很快就能还上。
  知道大哥一直为自己辍学的事情愧疚,黎阳也告诉家里,他已经借了高三的书看了一半了,以后还完债,回去继续读书,一点都不耽误。
  写满三页纸,黎阳放下笔,看了看怀表,回头去炒鸡架,煮饭。
  平日里,有事没事都能听到黎阳巴巴的说话,回来的路上就没停过,此时的安静,让谭帅有点不太熟悉。
  “家里怎么样?”谭帅主动开口问道。
  叹了口气,黎阳把信里的事情说了,谭帅道:“你写再多,他们可能也不咋相信,不如明天找人拍几张照片,跟着信一起送回去,他们看了可能会安心。”
  黎阳回头看他,谭帅继续道:“我没啥用钱的地方,让你家里不用着急,来回汇钱得浪费多少汇费。”
  被他这样一开导,黎阳心里好受点了,做好饭菜,让谭帅先吃,自己再接着写信,告诉家里面,如果把钱汇回来,他就再汇回去,特意写了,这样来回一次,汇费就得将近一百块钱。
  此时的黎阳并不知道,他到海城后不久,家里的牲口就被债主牵走了,说是帮着拉点土,实际上就是怕黎家以后还不上钱,直接拿来抵债。
  后来,黎阳开始卖红薯,隔三差五就往家里汇二三十块钱。
  没种地这些日子,黎阳的妈妈在家里照顾儿子,黎阳的父亲去别的村子的砖厂背砖,每天也有收入。
  村里的人都看的到,他们家的骡子这才被送回去。
  前些天,黎阳的父亲带着黎阳的大哥去市里,他姑姑碰见了,说话十分不好听,黎阳的爸爸和大哥气的够呛,这才动用了那笔钱还给了她。
  吃完饭,黎阳问谭帅,要怎么照相。
  黎阳不到一岁的时候被带到了镇上,他穿着开裆裤跟大哥一起照了第一张相,照片至今还在他家东屋柜子的玻璃下面。
  黎阳第二张照片是在初中毕业时照的,全班学生和老师,还有校长,班主任都在,照片上的人小的像是绿豆,但是家里人却能一眼找到他。
  跟谭帅一起,是黎阳第三次照相,他和谭帅俩人坐在照相馆的红色幕布前,随着一道亮光闪过,照相馆的人告诉依旧笔直坐着的两个人,“好了。”
  照片要三天后才能取,不过今天还没完,照相馆的人会跟着他们去南山,在那里再照几张,回来一起洗,不过这个要额外加钱。
  今天有点不一样,到了南山开始干活,黎阳偶尔抬头看一眼照相师,年轻的照相师告诉他,“放心,我知道咋照。”
  其实黎阳是看他手里的东西,好像跟照相馆里的不一样,不知道照出来啥样。
  等到一群孩子呼啸着来拿冰棍,黎阳也顾不上那么多了,开始忙乎自己手里的活。
  忙完,黎阳却发现照相师已经走了,谭帅告诉他,照好了,过几天去拿相片就行了。
  因为市里的雪糕厂还不能批发雪糕,来南山这边拿冰棍的人越来越多,其中就有不少已经退休的老工人。
  从前,孩子可以顶替父亲母亲的班,读书少也不用担心,这些年,这种事情越来越少了,很多工人家属都要自谋出路。
  老人大都想的多,未雨绸缪,拿着退休金也不愿意在家歇着,总要找点事情挣点钱。
  这些老人亲眼见证了海城风风雨雨的几十年,会跟黎阳感叹一些以前的事情,好的不好的都有。
  听的黎阳心有感慨,中午吃饭的时候,他跟谭帅说道:“谭哥,你说我们以后退休会是咋样的?”
  谭帅刚趴在桌子上,听到这话,笑了出来,“你才十六,就开始寻思六十以后的事情了?”
  因为要在南山这里整天做冰棍,中午能短暂的歇一会,可以趴着睡一觉。
  黎阳搬着凳子到他跟前,手臂放在桌子上,支着脑袋看他,“你要一直在修理厂干活吗?”
  “不会。”谭帅闭着眼睛,回道:“今天秋天就到时间了。”
  “那还有几个月了!”黎阳高兴道:“以后你要去哪儿啊。”
  “问这么多干啥。”谭帅道:“你不是要回去念书,以后还能留在海城是咋的?”
  黎阳愣了一下,许久才道:“我还是想要读书,如果能在海城读就好了,这样还能跟你在一起,暑假寒假挣钱攒学费。”
  这个时候,黎阳才突然意识到,他和谭帅才认识几个月。
  总感觉好像一起好久了……
  谭帅好像睡着了,并没有回应,黎阳悄悄站起来,出去把晾凉的糖水倒进模具里头。
  这一天黎阳批发出去一万零二百根冰棍,挣了一百多块钱。
  一天相当于一个工人一个月的工资!
  晚上回去,黎阳豪气万丈的花了一块二买了半斤猪肉,买完就有点后悔了,到家后犹豫了半天不知道该咋做,想留一半第二天吃,但又怕热坏了。
  最后,按照谭帅说的,把肉切成片,跟白菜一起炒了。
  这顿白菜炒肉片实在令人难忘,因为白菜只是点缀,肉片很多。
  因为有肉,俩人晚饭都多吃了半碗,睡觉前,黎阳突然说道:“谭哥,就算我回去读高中,以后也会努力考海城的大学。”
  “瞧你这出息!”黑暗中,谭帅的大手准确的在黎阳脑袋上用力揉了一下,“要考也要去首都的大学。”
  感觉到他的好心情,黎阳幻想着美好的未来,道:“首都也行吧,反正也没离多远,坐车俩小时,就是没法天天跟你一起吃饭了。”
  这个距离黎阳也是从别人口中听说的,实际上他只知道首都在海城的北面。
  谭帅闷笑了几声,床小幅度的动了动,“牛都吹出去了,可得记住。”
  “不是吹牛,我们学校每年都有二十多个考上大学,我们班主任说,我的名次一直保持下去,也行……”
  寂静的夜晚,小小的屋子里面,两个人肩膀挨着肩膀,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直到慢慢睡去。
  几天后,黎阳捏着纸条去照相馆,拿到了洗出来的照片。
  第一张照片上面的是冰库,是早上照的,冰库里的冰棍最多,摆成一溜溜的,隔着一张纸都能感觉到那森然的凉意,第二张是在门口排队等着装冰棍的孩子,往外走的是大毛。
  第三张是黎阳正在做冰棍,旁边摆着一个个桶,最后两张一样,是黎阳和谭帅在照相馆的合影。
  黎阳多看了两眼,他发现照片和平时看的还是有些不一样,照片上的谭帅更好看,自己的眼睛好像拍大了。
  这张是黎阳要求照的,他想让家里人看看谭帅,一看谭帅这样子,就知道是个好人,家里就会更放心。
  “是不是多洗了一张?”黎阳拿着两张合影问。
  “没有,跟你一起的那个人说要两张。”照相师这般说道。
  信早就写好了,黎阳本来打算拿上照片就去邮局,但是想了想,还是先把照片拿去了南山,先给谭帅看看。
  “是我让他多洗一张的。”谭帅看着照片,道:“我还没有相片,看看啥样的。”
  没想到他这么大了还没有照过相,黎阳道:“那以后咱们多照几次。”
  “要那么多这玩意干啥。”谭帅把照片递给黎阳,进工棚干活了。
  中午的时候,黎阳把夹带着照片的信送到了市里的邮局。
  昨天有人收到了一个废弃的马达,谭帅抽空修好后,拿起电焊机,加了一个架子和一根棍子,通电后,就变成了搅拌机,放在厨房里头,代替了黎阳的手,只要插着电,就可以不停的搅拌锅里的糖水。
  看着锅中间那一个搅出来的旋涡,做饭的师傅啧啧称奇:“还能这样做?”
  “机械改变世界。”黎阳引用了那本英文书上的一句话。
  这个东西虽然动静有点大,但是太省力了,黎阳一下轻快不少。
  每天黎阳都马不停蹄的做冰棍,但是每天冰库里的冰棍都不会剩下多少,手里的钱越来越多。
  因为忙,没时间去储蓄所换钱,黎阳整理好的一叠叠零钱都只能放在南山这边。 耽美小说 www[.]fushutxt[.]cc 福书 网
我是黑粉我有话说,去评论一下>>

我期待烟花漫天,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