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

搜索被攻击,晚上将关闭搜索功能

为了读者更好的阅读体验,近期服务器升级中

首页 > 现代都市
 收藏   反馈   评论 

长寻坡[种田]

作者:英桃   状态:完结   时间:2023-02-22 09:47:21
  谭帅的卡车又增加了两辆,他和刘凯肯定是开不过来了,又找了四个人,一起轮流开车,只是工资下个月才开,所以账本上没有体现出来。
  “我过年可能没办法回去了……”虽然早就有了心里准备,黎阳语气还是忍不住有些低落,“跟师兄们说好了,考完试跟着他们一起去市里的工厂做调查。”
  这次调查的范围非常广,黎阳他们新生是没有机会的,但他们宿舍的人争当小尾巴,终于说服了师兄们。
  “知道了,好好学。”
  放下电话,黎阳赶紧跑回宿舍继续看书,到现在,期末考试的时间表还没下来,不知道哪科和哪门会相撞,他道现在也没法确定到底要考多少门,只能尽量都看着。
  十一点准时熄灯,黎阳宿舍的六个人会象征性的在床上躺一躺,不是睡觉,而是说话。
  “黎阳,海城的那个新闻你看了吗?”高材翻了个身,床吱吱呀呀的叫了起来,“那个摩托车厂,厉害啊。”
  “产值那么高,会独立出来也正常,一个生产摩托车的和一个制作自行车链条的厂子,即便从前是一体的,现在也没法再捏到一堆。”
  “改革就是这样。”李奇伟道:“优化产能,说的好听,其实就是淘汰那些落后的,想要前进的更快,首先就是甩掉身上的包袱,这个包袱可不止是落后的产业,还有人。”
  “海城的事情我不知道,但是咱们眼前的,这种例子可不少。”涂林道:“这些年,技术更迭和革新迅速,船小的好调头,船大的容易搁浅。”
  黎阳在报纸上看到了,原来的农机二厂已经脱离出来,更名嘉城摩托车厂,正以惊人的速度在发展扩张,原来被分割出来的地方不够用,已经在海城重新选址了。
  于辉煌发展的二厂相反,另外三个厂子效益好像越来越差,没有了二厂的帮扶,举步维艰。
  在台灯下继续阅读这则新闻时,黎阳回想了一下,好像离农机厂刚分家时没多久,这个世界的变化越来越快了,机会稍纵即逝,有很多人一下跑在了前面,更多的人则被落在后头。
  这话题只持续了半个小时就结束了,不是说完了,而是都去看书了。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将在18周进行,考试安排时间表也在半个月前发下来了,黎阳按着时间表,选出了今年他要考的科目。
  早点修完学分,早点能够实习,这是每个学生都想的,经过去年的试点,今年的学生们格外大胆,有的人一口气全都报了,反正考不过下学期还能继续考,就当先看看题了。
  但这样就会出现一个问题,考场以及考场的座位不够,而且有些考试的时间还冲突。
  因为这个,学校又紧急张贴告示,每个人最多报考十五门。
  黎阳他们宿舍的六个人,十五门都报了,只是考的科目有些差别。
  报完名之后,宿舍仿佛成了不夜城,每天晚上走廊都是一群人看书,黎阳的小台灯也被对面宿舍的人借走了,他不得不跟涂林一起看书。
  实在看困了,俩人也撑着,脑门“哐哐”往一起碰,每天早晨在一起数脑门上的包,谁的少,就会抱拳说一声“铁头师傅有礼”。
  作者有话要说:
  一更,么么哒
  二更还在撸
  日万很快乐,一直日万一直爽
 
 
第50章 
  考试前几天, 黎阳收到了大哥的信和汇款,看到地址时,他愣住了, 并不是跟之前一样来自海城, 而是B市。
  信中说,他们听了谭帅的建议, 去到B市卖衣服, 左敏的身体已经好转,十分能干, 他们还一起去夜校学习……
  其中还提到,他努力干两年,就把父亲母亲也一起接到B市, 这样黎阳毕业以后就可以在海城和B市之间来回走动, 一家人就能一直在一起了。
  看着大哥的信,黎阳就能感受到他字里行间的自信心,十分替大哥感觉到高兴。
  信反复看了两遍,黎阳正寻思如何回信,突然就听到旁边的涂林喊了一声。
  不大的宿舍住着六个人, 能活动的地方可以说是方寸之间, 临近考试, 大家都会刻意放轻动静, 生怕会打扰到别人。
  涂林突然这样, 一听就很反常, 大家纷纷抬头关心问道:“怎么了?”

  “卡玛斯工厂着火了!”涂林瞪着眼睛,稍微调高了收音机的声音, “烧的还是发动机制造厂!”
  里面播放的是俄语, 其他人听不懂。
  “火灾才刚刚熄灭, 厂房化成了废墟,大量设备受到了损害……”
  向宇向其他人解释道:“卡玛斯你们知道吗,二十年前引进十几个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设备和资金,组织了五千多家汽车相关工厂和一百多家科学院,花了几十亿美元建造起来的大型联合企业,一辆车就是一个小型的先进技术展览馆。”(注:1)
  黎阳点点头,他不单见过,还看了它拆卸后的样子,只能说一分钱一分货,十几万并不是白花的。
  其他人虽然没见过,但是在他们系里面,像是这样的东西,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工业的瑰宝,集合先进工业技术于一体的宝贝,是每个机械人无法挪开眼睛的。
  所以,听到这个消息,每个人都挺难受的。
  难受归难受,考试还是得准备的。
  按照考试顺序,黎阳一本本书复习,一天考试最多安排五场,黎阳第一天考了三门,第二天五门满了,第三天四门……
  所有人差不多都是这样的,两场考试考场不在一个楼的,离的远的,下了考场就得疯狂的骑着自行车赶路,有从左边往右边骑的,也有从右边往左边骑的,形成了校园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这几天期末考试,黎阳每天也都是风景线中的一员,他和涂林报考的一样,俩人可以共同骑一个,累倒是不累,就是急,怕赶不上。
  每天考完试,还得回去上楼跟师兄们打听,打听他们啥时候出发,千万可别把他们忘记了……
  考完最后一场,黎阳和一群学生从考场出来,站在教学楼的门口,一个个抱着肩膀,看着外面到脚腕的雪,俱是一脸的茫然,已经到了下雪的季节吗?
  一个个都忙懵了,每天看日历,却不知道已经到了十二月末。
  其实之前都下过几场,很多人都压在了书本的下面。
  靠着颤抖发出来的热量,一群人轰轰的跑回宿舍,加上厚衣服,然后跟自己的师兄师姐们,奔赴各个工厂。
  和黎阳他们学校有合作以及联系的工厂和企业特别多,调查是有分工的,黎阳的师兄们分到的都是中小工厂,去他们那里,主要调查生产的产品,和市场上的产品的对比,总结优点和缺点,提交上去,然后学校对口的专业会帮助工厂提高生产产品的质量。
  听起来很简单,但是进行起来还是有些麻烦的,首先这些工厂在不同的市,每个之间可能隔着几百里,有的特别偏僻,坐火车下来,换汽车,然后还得自己再找交通工具才能抵达。
  其次是这些工厂联系工作人员如果不在,他们就不能随意进入工厂,更不可能得到产品的信息,这个时候要么等,要么去下一个。
  黎阳就碰到了这样一个生产刹车片的工厂,到年底了,工人要发工资,他们的领导和主要工作人员出去要账了,一时间联系不上。
  工厂人对黎阳很客气,给他安排住下来,一顿三餐都准备好。
  黎阳是个能呆的住的人,只要有报纸或者书可以看,他能蹲上多少天不出门也可以。
  这个特别靠北的小城市,报纸制作的有点粗糙,但是张数多,上面啥五花八门的信息都有。
  什么十元一头羊,羊毛羊绒的筛选,本地地毯厂夜班轮班方式,一日三餐的标准等等,其中也有严肃的新闻,譬如最近周围城市流入一些有问题的车,希望广大人民引起注意,不要贪图便宜上了大当。
  打开水的时候,黎阳跟烧锅炉的老头说了会话,不知道是怎么挑起来这个话头,老头一脸神秘,压低声音道:“那些车是从大火里抢出来了,听人说,很多零件还都是烧的漆黑的……”
  听到“大火”,黎阳就不由自主的想到之前的事情,他琢磨了一下,跟老头打听了那些车出现的地方,然后顶着雪去了隔壁市。
  到了那里,黎阳谁也不认识,他直接去卖车的地方,说想要便宜一点的重卡,旧的也行。
  他长的太面嫩了,就跟个小孩一样,尤其是穿着谭帅给他从南方买的白色羽绒服,站在雪地里,就跟路边堆起来的雪人差不多。
  当然,认真说起来,是比雪人要高的。
  卖车的人以为他是捣乱的,让他去旁边堆雪人玩去。
  黎阳说出了“卡玛斯”,那些人才把眼睛移到他脸上。
  “我身上是没啥钱,先验验货,如果好,买的人自然就来了。”
  这样说的黎阳,终于被领到了郊外的空地上,一排排卡车停在那里,涂装完全不同,但是粗犷狂放的样子没变,跟简陋的场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谭帅就是靠修好这样的车,才给他转的学,而他也有了机会跟徐教授成了笔友,进而受他的影响来到北方读书。
  黎阳突然发现,这车跟他算是有些缘分的。
  这车的价格对方开的并不高,有人过来买时,黎阳看他们检查过发动机,有损伤,不符合出厂规格,但是绝对可以使用。
  用这样低的价格能买到卡玛斯,黎阳还是十分心动的,他在这里跟工厂打了个电话,依旧没有得到他们领导准备的回来的时间,便告诉他们自己晚点再来,然后拨通了棉花厂的电话。
  接线员接的电话,说是谭帅已经离开海城很久时间了,不知道是回来的时候没过来,还是就一直在外头拉货没回来。
  因为谭帅不知道会开车去哪里,如果他不主动联系,黎阳也不知道他到底去了哪个城市。
  不管咋样,黎阳还是坐上了回学校的火车。
  不想错失这个好机会,黎阳到了学校后,又给棉花厂打了一个电话,得到的消息是谭帅还没回来。
  黎阳有些着急了,跟接线员叮嘱,让谭帅回来后,立刻给他发电报,他们学校旁边就是邮电局,他隔几个小时就去看一下。 耽美小说 www[.]fushutxt[.]cc 福书 网
我是黑粉我有话说,去评论一下>>

我期待烟花漫天,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