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

搜索被攻击,晚上将关闭搜索功能

为了读者更好的阅读体验,近期服务器升级中

首页 > 现代都市
 收藏   反馈   评论 

文娱大佬的自我养成

作者:半纸情书0   状态:完结   时间:2023-04-05 00:00:01

  赵谦和唐三一行六人,在酒店餐厅一间包间齐聚。
  大家先后落座。
  赵谦好奇问:“三哥,你让大家留下来,到底有什么事?”
  唐三沉吟着问:“这次起航上市,各位怎么看?”
  没人说话。
  赵谦默默观察其他人的反应,见大家都一副眼观鼻鼻观心模样,也不吱声。
  最后还是西瓜大神打破僵局道:“大家都是熟人了,还是直接说出你的目的吧。”
  唐三这才斟酌着开口道:“前段时间,受情书新书全网发布的刺激,我决定尝试一下新的未来发展方向。刚好这时有大老板找到我,说想跟我合作。
  我听完他的合作模式后,觉得可以试试。不过我一个人把握不够,得多找些人帮忙镇镇场子。所以我就想到了各位。”
  大家目光投向唐三,看他接下来的话。
  唐三就接着说:“起航上市带来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原本市值50亿,上市之后,一跃变成近千亿的巨头。
  可我们这些作者呢?又得到了什么?大佬们吃肉,总得让我们喝点汤吧?
  所以我想,不如我们共同合作投资一家娱乐公司,大家一起打造一系列更高知名度的IP,往泛娱乐方向进行更深入的发展!”
  “你想抛开起航自己干?”东哥皱眉?
  唐三摇头解释:“不不不,肯定离不开起航的,我们的读者基础都在起航,离开就是自掘坟墓。我是说和其他公司合作,以版权入股。”
  赵谦听着,心里细细琢磨。
  其实在座各位都是有自己公司的,或自己经营,或是跟人合作。不过今天唐三要讲的,似乎有点不一样。
  “说实话,我不看好。”
  这次说话的是耳哏,他沉声道:“大神联合打造IP这种事不是没人做过,但是目前看来,谈得上成功的,还没有看到。不管是起航这边还是其他网站,读者对这种联合IP并不买账。”
  唐三反驳:“只要是好作品,读者都会支持。我的信心来源于在座各位的名气,包括我在内。我们是整个网络文学最顶级的大神作者,如果我们一起联手,写出高质量的故事,根本不用担心读者会不支持。”
  旁边的妄语也忍不住道:“说得简单。可是很多问题你有没有考虑过?合作该以怎么样的形式合作?如果有人对分红模式或者配额不满意,又该如何?”
  唐三依旧淡定:“只要你们点头,这些都不是问题,大老板那边会派人来负责。”
  这时,东哥微微皱眉:“你一直说大老板,那个大老板到底是谁呀?”
  唐三摇头:“具体我还不能透露,但我能保证,对方掌握的流动资金不下10亿!”
  10亿,是资金不是资产。
  对在座各位而言,这也算是个巨额数字了。
  别看唐三每年版税过亿,但让他拿出10亿资金出来,也肯定做不到。
  赵谦自然也不能,起码短时间内不能。
  唐三信心满满:“那位大老板想将他旗下的一些资源进行合并,加上有我们,就可以在立足网络文学内容的基础上,向影视、游戏、动漫、周边等方面发展,由点到面多维度扩张,实现IP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其他几位大神听完,或是沉默,或是说要考虑考虑。
  唐三微微皱眉,看向赵谦:“情书你觉得呢?”


第四百七十三章 自己干!
  对唐三抛过来的问题,赵谦微微一笑:“这个问题,我一时半会儿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主要是我本人对这方面不了解,得咨询下公司的专业人士。
  况且合作嘛,总得一步步来,对不对?
  三哥你从头到尾都没透露出半点金主的身份信息,这让我们怎么信任你?”
  其他人深以为然点头。
  一上来就谈合作,有点太过突兀。总得有个了解过程,不能光听你唐三一面之词就答应下来,这是对自己的不负责。
  钱谁都想赚,只是也怕被坑。
  唐三稍作沉吟:“也是,今天只是跟大家提一下,如果有兴趣,我自然是极力欢迎的。不感兴趣也没关系,各人有各人的追求,我能理解。只是我想趁着自己还能动弹,再拼一把。”
  入行十五年,勤勤勉勉兢兢业业,自认各方面都已经尽力做到最好。
  然而当赵谦横空出世,大胆走出一条谁都不曾考虑过的道路,他才恍然惊醒,自己在求稳这条路已经走到了极致,若想突破现在这个框架,就必须有所创新。
  所以,唐三想趁自己还没老去,再搏一把。
  赢了,那再进一步自然没问题。
  输了,顶多对自己名气有些损失,不过自信维持原有人气还是没问题。
  不管其他人干不干,他都打定主意要进场。
  接下来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关于那位大老板,唐三能说的也有限,大伙儿干脆安心吃饭。
  吃完饭后,赵谦回到自己房间,开始思索刚才唐三提出的合作模式。
  大金主出资跟大神合作运营IP,这种模式其实很常见,比如游戏定制文,就是这样的套路。另外联合IP也不少,近两年来,关于大神联合IP的新闻屡见不鲜,不管是优豆还是爱奇亦或者是其他大资本娱乐公司,都有过邀请大神作者联合打造各种热门IP的尝试。
  没错,应该说是尝试。
  因为网文从诞生到现在,也不过十多年,谁也不知道未来具体会怎么发展,只能一步步探索。
  只是这其中成绩有好有坏,可见大神的名气也不是万能的。
  不过在这过程中,大神们也没少赚,IP成功改编程影视、游戏、动漫,让他们身价早已翻倍。
  在某些人看来,个别大神在网站不温不火,其实人家是跳出了新手村,开始进军更高层次领域,影视、游戏、动漫这些领域。
  一个网文IP一旦成功开发出来,那财富绝对是源源不绝的。
  这还只是二三线大神作者,可想而知那些顶级大神们混得如何。
  别看赵谦现在已经站到了网文金字塔顶端,但是跟唐三他们比起来,还是差不少。就连一些二线白金大神,在版权改编方面,也走在他前头。
  赵谦有些急躁。
  想了想,拿出手机给张思雅打电话:“思雅,有个事儿需要你帮我斟酌斟酌。”
  他将刚才聚餐时的事跟张思雅娓娓道来。
  电话那头,张思雅略一沉吟,稍作分析:“这样做自然是有利有弊。好处是可以借助其他人手中的资源,帮助我们对小说IP进行更好地商业性开发。
  坏处也很明显,跟别人合作,肯定会有利益上的矛盾跟冲突。很多时候都要为一丁点儿利益扯皮,不管关系多亲密。
  如果我们缺钱,手上有好的IP内容,那可以跟他们合作。如果不缺,那我建议可以自己慢慢做大。
  我更倾向后者。
  因为公司现在的发展,可以说蒸蒸日上,只要再给我们一段时间,我有信心在IP商业开发方面,占据一席之地。
  跟巨头合作,没有足够的资本,可能被吃得骨头渣子都不剩。这是商业活动常有的事。千万别相信商人的信誉,他们眼里从来只有钱!”
  “这也正是我所担心的。”
  赵谦瘫在床上,语气透露着疲惫:“我自然是想将手上的小说IP商业开发得更彻底,可总感觉不知该如何着手。关键一点,我们手上没有相关人脉资源。”
  谁让自己是白手起家,没有丰富的人脉?
  想做电影,没有发行渠道;
  想做动漫,没有合适的工作室;
  想做游戏,没有实力足够的合作伙伴。
  难!难!难!
  光靠自己,都不知要弄到什么时候。
  但是,不管如何,自己都要做!
  因为现在不做,以后也是要做的,而且只要做好第一个产品,后面自然不愁没有买家!
  就像《万万没想到》,第一季的成功,让广告商们对才刚立项的第二季趋之若鹜,广告费已经涨到一个让业界羡慕妒忌恨的地步。
  “看来是时候加快进度了。”瞪着酒店客房洁白的天花板,赵谦喃喃道。
  ……
  回到南都,赵谦第一时间赶去公司。
  “这是新的迷你剧剧本,名为《报告老板》,马上开始立项工作。”
  还没等张思雅消化这个消息,赵谦又推过去第二份文件。
  “这是电影剧本,名字已经起好了,就叫《催眠大师》,你帮我搞定送审工作,然后开始物色合适的导演。这个片子,我们自己拍!”
  上次跟京城辉煌文化合作的《疯狂的石头》到现在还没上映,制作倒是快要完成了,送审方面没问题,要么是圣诞档,要么是元旦档,肯定不会拖到春节档。
  这次为了自家公司未来发展,赵谦打算尝试开拓发行渠道这一块。
  “自己拍?”
  张思雅愕然,被他一连串动作搞得一时没反应过来,低头看向手中的剧本,问:“你打算投资多少?”
  赵谦淡然一笑:“不多,一千万够了!”
  《催眠大师》的成本,只有一千万。
  电影的拍摄跟电视剧网络剧比起来,要麻烦不少。
  一部电影,从无到有,需要经历很多过程。
  前期剧本,一般是制片人挑到合适剧本,然后对剧本进行评估,再拿着剧本去找投资人,也叫出品人。
  双方谈好分工、责任以及利益分配等问题后,制片人就开始找人拍电影。
  首先是导演组,合格的导演会有自己的剧组,起码能找齐人来开工。同时因为制片人不能时时刻刻呆在剧组,因此还得需要一个监制,帮忙监督电影的进程跟各种预算花销。
  一般导演在拍摄过程中,都会边拍边粗剪,这样后期剪辑起来会轻松不少。
  电影制作完成后,就该送去广电审核,要有电影公映许可证跟发行许可证才可以上院线。
  当然,如果不打算上院线,就不用送去审核。
  国内没有拍摄的烂片太多,很多甚至连上映都没办法,在送审过程中就被咔擦掉了,或者上映也是院线一日游。
  赵谦自然是奔着赚钱去的。
  就凭《催眠大师》这部成本只有1000万的电影,却拿下了2.74亿的票房。


第四百七十四章 还是不够快
  当然,《催眠大师》能取得这么好成绩,跟当时的院线排片率有关。
  《催眠大师》是4月28号点映,29号全国公映,排片率高达八成,800多个院线场次。
  不过那是14年的事了。
  经过几年时间发展,电影院数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光是万达一家,影院数量就从160多家现在的307家,翻了将近一倍。
  如果拿到现在来放映,按照全国80%的排片率,那绝对要爆炸!
  前提是赵谦能找到好的电影发行公司。
  如果是一般的小发行公司,肯定拿不到这么高排片率。
  国内比较知名的大型电影发行公司有中影、华夏、华谊、星美、光线、博纳等等。
  中影跟华夏是国企背景,工作方式中规中矩,但在院线方面影响力比较大。
  华谊光线采用的是发行矩阵的模式,即N个城市都有这两家公司的落地发行经理,在上片的时候,落地发行人员会跟当地影城进行沟通,负责首映跟路演等等工作。
  星美、博纳是大型的内地民营企业,工作方式跟中影华夏有异曲同工之处,只是没有发行进口片的发行权利。
  可能有人不理解其中关系,简单地说,就是发行公司就是渠道商,赵谦这个生产商需要把生产出来的商品(影片),交给发行公司(渠道商),拿到院线(商城)去销售,然后根据票房(销售额),扣除各个环节费用成本,最后到手才是自己的。
  比方说100块钱票房,需要先扣除5%的国家电影发展专项基金跟3.3%的营业税,院线方面按50%分成。(09年广电出台的政策,参照国际规定,要求院线分成不得超过50%)
  话说2016年国内票房总收益为467.12亿,这5%的22.856亿的专项基金,到底用在了哪里,emmm……
  另外发行公司一般占5%-15都有可能,这个得看影片质量,质量好,可能分成会要少一些,想反质量差,分成会要得高。
  大型发行公司肯定要价更高,这个关系到排片率问题。
  一般来说,100块票房,制片方最后大概能拿到30块钱,按比例是30%多点,不超过35%。
  所以业界都会说,一部电影,票房至少要是成本的三倍才能保证不赔。
  比如总共1000万的制作+宣传成本,至少要3000万票房才能回本。
  因此很多电影就算上映,要是质量不过关,照样扑得一塌糊涂。
  说了这么多,其实都是废话。
  在这之前,赵谦得先把电影拍出来,不然想再多也没卵用!
  张思雅对他这种“领导张张嘴,下面跑断腿”的行为很不满也很无奈,但拿他没办法。
  “行吧,我尽力。这部新迷你剧……嗯,《报告老板》的投资打算投多少?”
  张思雅随意翻着手中的剧本,感觉他这脑袋不知怎么长的,哪来那么多奇思妙想。
  别人想要一个好剧本,起码得花一年半载时间慢慢找慢慢挑,他倒好,随便写一个出来,都能让人眼前一亮。
  赵谦直接说:“参考《万万没想到》吧,继续走低成本路线。”
  不是他不想投多钱,而是都市迷你喜剧不需要高成本,保证作品精良程度足够就行。
  影视剧本,最关是能出爆款金句,比如《万万没想到》里面的“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这种,这样就不愁没有市场。
  很多制片方挑剧本也是这样,专门挑能出金句的剧本,才会找人对剧本做评估。 耽美小说 www[.]fushutxt[.]cc 福书 网
我是黑粉我有话说,去评论一下>>

我期待烟花漫天,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