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没几步就到了爷爷家,爷爷是1921年生人,目前已是九十多岁的爷爷身体还是硬朗的很,好像是吃完饭,坐在门口树旁的躺椅上乘凉;奶奶是1938年生人,七十多岁了,被岁月压弯了腰,但好在没啥病痛,动作还算很麻溜,看身影应该是在收拾碗筷。“爷爷奶奶,我回来了~”程清大声喊到~爷爷奶奶毕竟年岁大了,虽天没全黑,但对于他们夜里还是看不清楚,爷爷回问:“谁啊~”程清笑着说道:“小清啊,是小清,放假回来看你啦~”爷爷慢慢从椅子上坐了起来,后又缓缓打算站起来,程清急忙去扶,爷爷说:“哎呀,小清回来啦”又转头对奶奶喊去:“老婆子,快去把上次大禾(程清大伯)拿来的饼干拿出来给小清吃~”程清说:“奶奶不用,我刚吃完饭,不饿呢~”奶奶说:“哎呀,小清回来啦”,边说边执拗地去橱窗里给程清拿饼干,老人总是这样,想把好的都收起来给孩子,但毕竟年级大了,动作还是很缓慢,爷爷脾气就上来了,严厉说:“你快点啊,干什么都是那么慢~”,奶奶没说话,她好像一直以来都不怎么说话也不和爷爷吵架,但特别爱笑从不抱怨~程清急忙跑进屋里帮奶奶,并拿了一块吃着~ 接着程清搬着凳子,坐在爷爷奶奶身边,一起聊聊家长,“老人啊,一般最怕冬天,只要冬天过去了,其他时候都没啥问题,你就在外面好好学习,不用担心我们~”这句话爷爷也是常说:“人老了,身上不容易有热气,冬天是极难熬的”。是的,中部偏北的冬天是极冷的,又没有暖气,很是难扛。程清一边听着爷爷奶奶的絮絮叨叨,一边打量着在灯光下的他们;爷爷爱干净,白发一般三周就会去理干净,这次理发估计是刚没多久,在暖黄色的灯光照射下,似乎有神仙那种光芒;眉毛都是白的,眼睛深邃,脸上有老年斑,不笑的时候狠坚毅,笑起来很亲切~小时候午后时光,一群孩子们会围着他,听他讲他们那个年代抗日啊打地主啊的故事,爷爷虽然不识字,却能背百家姓,程清程浅的百家姓就是爷爷教的。奶奶比爷爷小很多岁数,听说是他们那年代全国闹饥荒,奶奶从隔壁县逃难到爷爷家的,爷爷之前的两任妻子也都过世了,两个人从此便搭伙过日子;从程清记事起,奶奶就是弯着腰,本就不高的身高,就更矮了,头发是一直挽起来的,上衣穿着的也一直是民国那时候斜扣的样式,淡蓝色的,很是干净好看。人老了皮肤都会松弛,确实爷爷奶奶手上脸上都爬满了皱纹,程爸也常感叹地说,从他记事起,奶奶就是一副老太太的样子。聊了一会,天全黑了,路灯亮了起来,老人睡得早,程清便和程妈打算离开了,走时,奶奶非要程清把饼干带着,其实年轻人早已不爱吃那种老式的饼干,但程清拗不过,又是拿了一大块,说“够了够了,今天真的吃饱了,这个好吃得很,你们也多吃点,等我想吃了,明天再来吃~”奶奶笑的欢,“好好好,小清来,管够~”“爷爷奶奶再见,早点休息~”程清边说边和程妈离开了。 走出小院,路灯下,爷爷家门口的柏树还是静静伫立在哪里,比以往又粗壮了不少,但确实很久没见小时候的那颗桑葚树了。以前桑葚成熟的季节,爷爷年门口又粗又大的桑葚树上会挂满青的,红的,紫的,黑的桑葚,因为离学校很近,那时树下会招好多男孩子爬树摘,奶奶总会让他们帮忙摘点收起来,等程清他们放学来吃,不知道在什么时候那棵树不在了。后来程清也买过卖的桑葚,但不知道是不是品种问题,自此以后再也没吃过那么好吃的桑葚。程清突然问:“妈,桑葚什么时候成熟来着?我记得小时候爷爷家门口的桑葚树,结的桑葚好吃的很呢~”程妈回答道:“估计也是这个时节吧,那棵树没了好久喽~”程清回头看了看爷爷家,看见不远处不太亮的灯光下,两位老人缓慢地转身关上了门~
第3章 第三章苏珍 时间:小学 人物:苏珍程清 回家的路上,再次路过曾经的小学现在是便民的广场,广场上的人较之前又多了些,有打牌的,有听戏的,有跳广场舞的,这里好像是每天这小镇忙碌后的欢乐时光一角了。 “你们知道吗?苏大家的苏珍嫁给了一个有钱人呢?昨天他们开车回来,那男的比她大个20岁呢,据说那男的前妻去世了,还有一个16岁的儿子哩……”靠着篮球杆,吐着葵花籽的柱子婶绘声绘色地说着~程妈和程清也驻足听起了八卦~程清向柱子婶看去,瞬间明白鲁迅先生说“细脚伶仃的圆规”是有多么形象了~ “苏珍”这个名字对程清来说已很久了,最后一次见面还是程清小学时候吧。程清小时候身体不是很好,常在路上走着走着就会腿一软摔倒,或者肚子偶尔疼得紧,去医院各种检查也没查出来什么毛病,都上小学的年纪还很瘦小;这一点和程浅一点也不一样,程浅肉厚皮实的,走路横实,和几个一起长大的小伙子混在一起,常常在学校打架。面对难以管教的程浅,程爸决定孟母三迁,便把程浅送去隔壁镇姑母那里上学去了。如此程清家里大多时候就程清一个孩子。 不知道应该秉承人性善论还是人性恶论,九十年代的偏远乡镇大多数是没读过书的父母在家种地带娃,学校里除了学生也是没有什么新鲜有趣的了。而且好像任何时候人多了就容易有江湖派别,尤其是爱有样学样的孩童,男孩子可能啥水浒英雄桃园结义,女孩子可能就因为还珠格格里喜欢小燕子还是紫薇分成了不同派系,形成互相排挤的小团体。因为弱小的缘故,程清总是被欺负,听程妈说每回程清放学回家都要边跑边喊,仿佛跑慢了又要被打,时常课本和笔也都会被别人拿了去,这些太小的时候程清是没有记忆的,但会被女生排挤,程清是记得的。偏远乡镇的人们那时候也是没啥“校园霸凌”观念,程爸和程妈也更是没过于在意。 一年级下学期的时候,苏珍因为成绩跟不上,从二年级退了下来,到了程清的班级,由于两人家在同一个方向且又有些亲戚关系,体格上苏珍比较大个,年岁又比程清大两三岁,程妈便让苏珍多照顾下程清。这两人之后便一起上下学。许是如此的缘故,渐渐程清被欺负的情况就变少了,但是程清的成绩每次都是倒数,依旧是大家嘲笑的对象。 新学年要升年级的时候,老师总会找到程爸,希望程清留级,毕竟数学最高考21分,到更高的年级会跟不上。可能是因为程爸不想孩子止步不前的缘故,还是让程清升到了二年级。老师诚不欺负程爸,二年级刚开学没多久,因为数学定理背不出来,程清被留校了。老师说:“只要承诺下午上课会背诵这个定理就可以回家了”。很多学生都做出承诺回家去了,但程清不敢承诺,一直因为弱小和成绩差被嘲笑的孩子,可能真的会更多地自我否定,觉得自己做不到,最后教室里只剩下程清和几个相似的同学了。过了没多久,住在学校隔壁的程清小叔来了,把程清领了走,小叔对程清说:“一个定理也没几个字,有啥背不出来的,你待会吃饭前背一背,吃饭后再背一背就会了~”程清是不敢相信的,不过既然叔叔答应了老师,程清就要努力做到,除了吃饭时间,其他时间都在背。果然下午的时候,程清可以把定理流利的背出来了,然而有很多承诺会背的同学却没背出来,苏珍就是其中一个。背完后,程清就哭了,老师安慰她道:要相信自己。放学铃声一响,程清就冲出校门,向小叔家飞奔过去,边跑边告诉叔叔,自己流利地背出了定理。那时的程清开心极了,也是疑惑,便问小叔:“对了,小叔,你今天中午咋知道我被老师关着嘞?”叔叔说:“有一个男孩跑来跟我说的,’你们家程清被关起来了’”。 虽然程清成绩还是不及格,但好在不再是倒数第一了,但也没人愿意一起玩。一是程清不想加入女生之间的派别;二是小镇里孩子早熟,女生和男生走得近,就会被各种指指点点,虽然是不大的年纪;就这样,程清每天依旧和苏珍一起上下学。大约到了三年级,有一天苏珍跟程清说,听说隔壁镇十几岁就可以出去打工挣钱了呢。程清八、九岁,苏珍也才十、十一岁,苏珍随口一说,程清也感觉哪些都是很遥远。 春天来了,成长在小乡镇的人们,自给自足,很多人可能连隔壁镇都无需过去。为了可以在有限的资源下有更多的体验,老师决定带着大家去田野里春游,要求写一篇游记。 程清所在的小乡镇叫新镇,那里虽是平原,但人少空地多,有很多没被开垦的荒地,尤其九十年代的小乡镇是没有任何的工业设施,通往外界宽宽的主干道距离新镇也很远,通往新镇内部是石子路,由于树木茂密,在主干道是看不到深处的人家,那时候,极少数会有人外出,也没有留守儿童,夏天人们在树荫下吃瓜纳凉,冬天大家围着火炉话家长,青壮年更是一年四季都可以在新镇周边可以抓到野兔野鸡。 那一次春游,程清很开心,一方面是一望无际的油菜花地好看极了,一方面是那篇有感而发的游记居然被老师当成范文,在班级里朗读,并让其他同学学习。不知道是不是每个女孩都会有一个宿敌,因为程清和路初是邻居,且又是同班,他们俩总会被父母放一起比较,像是天生的宿敌。好在路初成绩好,程清成绩差,程爸程妈习惯了,一直也是相安无事。但这次程清第一次被表扬了,那可是大事了,随之而来的是路初的排挤,到处跟别人说程清抄袭。 小孩子能有什么坏心思呢?程清慢慢也是习惯了。有一天上到了《一定要争气》的一课,讲的是童第周的故事,讲他如何从一个文化基础差、学习很吃力的学生成为生物学家的故事,老师问大家的想法,提问到了程清,懦弱害羞的程清第一次被提问,紧张地站起来,还没说话就紧张哭了,老师说:“程清,你看你爸爸给你买了那么多学习参考资料,你是不是也可以向童第周一样争气呢?”程清点了点头,原来老师发现了自己一直一字不漏地抄袭参考资料上的作文。当一个人努力奔跑的时候,全世界都会为她让路,程清终于以及格的成绩升入到了四年级,性格也慢慢开朗起来。偏远落后的小乡镇总是这样,时常是上着上着学,就有多几个同学辍学了,一是有的成绩差早点下来干农活,一是家里负担重早出去打工挣钱,大抵上终归是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苏珍也是这辍学的一员,苏珍偏于早熟,与同龄人比起来像是很大的年纪,加上成绩不是很好,也是早早下了学干活去了~与他们一起离开的还有一个学习成绩很好的男生,程清和男生是没什么交集的,不知道原因,大抵上也是家庭因素退学了吧~ 后来,程清一直在外求学,苏珍也是在外务工,两个从那以后再也没见过了~夜色深了,家长里短谈得差不多了,人群渐渐散了,程清和程妈也慢慢地往家的方向走去,小时候程清觉得放学回家的路很长,而如今几分钟就到家了~ 偏远小乡镇的集市可不是天天开的,新镇的集市开市时间是农历日期尾数2,4,7,9;只有开集市的时间是热闹的,当地人称之为“赶集”,大家会去补给一些必需品。 长大之后的程清,不太爱热闹,今天却破天荒地要和程妈一起去。集市在隔壁村,距离程清家有三四里路,开市时间会有很多其他乡镇的商贩聚集到那里,会有各种套圈啊,小吃啊。还和以前一样,好不热闹,程清买了特色烧饼。之后,边吃烧饼边和程妈回家的时候,一个熟悉的声音迎面和程妈打招呼:“小婶,来赶集啊~”,程妈说:“嗯啊,你看,来买些米面,珍珍也来啦~”苏珍说:“这是小清吧,放假回来啦,都长这么高啦,不像小时候那么弱小喽~”程清笑了笑,感觉像是回到了小时候,正想和苏珍像小时候那般亲昵~苏珍转向旁边的中年男人说去:“你看,这就是我常跟你说的小学同学,人家成绩好嘞,不像我成绩差,人家现在可是大城市的研究生呢,我可比不了哦,差距大喽~”,那中年男人约莫40多岁、皮肤黝黑、身材粗壮、头发短寸,衣着很是平整干净,应该是一个穿着很是讲究的人,他微微点了点头。程清本是有很多话,好奇那些年她的境遇……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去。程清收了收激动地心情,赶紧笑着说了声:“珍姐好,姐夫好~”。人还是那个人,只是不知道哪里变了,不知道是因为闰土不是当年的闰土,还是迅哥儿不再是当年的迅哥儿~苏珍他们还要继续买东西,程清他们就此分开了,回家的路上,程妈说:“珍珍以后可幸福喽,据说那男的是做工程的,给了他们家很多彩礼,还送珍珍弟弟去上了技校,将来可以当海员,会有出息着呢~”“嗯~”程清随后有小声却衷心地说道:“嗯,有出息就好,她能幸福就好”~
第4章 第四章屋前的小溪 地点:外公外婆家 人物:程清外公外婆李途 在新镇的日子比较平淡,多是走亲串巷,人也都认识。程清每次回家,还有一个必打卡项目:要去看外公外婆,这次也不例外。新镇的天气都不错,程爸和程浅都上班去了,家庭主妇的程妈和程清上午便收拾收拾,准备启程去隔壁镇的外公外婆家。 外公外婆家在隔壁镇—周镇,距离程清家大约14里路,在小乡镇,公交车一般是通往县城的,镇之间的较少。一般近的地方,人们的交通工具多是是电瓶车,程清娘俩就打算骑着电动车,载着些慰问品,前往外公外婆家。
耽美小说 www[.]fushutxt[.]cc 福书 网
我期待烟花漫天,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8 首页 上一页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