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情急不来,有时候想清楚一件事比急着做一件事更加重要。谢谢你,也谢谢我自已,我们都是想清楚后才做出的决定,对各自都是很负责任的态度。” “我个人可能不太喜欢掰弯这个词,如果明知某人真的是直男,因为个人的私欲去掰弯对方,感觉太儿戏,现实中这段感情也不知道能走多久,一旦关系结束后,对方得重新审视自已以及考虑未来的路该怎么走,能被掰弯的就不是纯直的。” “有些天资聪颖有慧根的人,稍微一点拨就能顿悟,认清真实的自我。” “你这话是在说我还是说你自已?” …… 一个人真正的精彩,是终于抛弃了别人眼中最糟糕的样子,开始棱角分明地活着。 但,很多人却在在遗憾的青春中渐渐凋零,他们在失落的生活中大声哭泣,他们在扮演自已的过程中丢弃了自已。 他们只记得人是昼行夜伏的动物,趋光几乎已成为本能。正因如此,人眼所能看到的,所想看到的,多是光亮的,光明的,光彩的。可是他们忘却了光有它的背面。 在阳光照不到的角落里,隐藏着另一种感情,总是遮遮掩掩,不敢大胆地浮出表面,那就是同性恋人群。如果说光是纯粹的童话里的美好,那光的背面就是与命运搏斗以及挣扎于自我认同。光的背面并不总是阴影,也并不总是光亮,究其本源,这不过是另一个原生态的世界的真实呈现罢了,生活在这个世界的人们不应该被残忍地剥夺对生命和自我的认知的权利。 第12章 生活会有望穿秋水的等待,也会有始料不及的惊喜。对于想上岸的同学们来说,这是一场厚积薄发的攻坚战。 为了探索学科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卢希安积极参与各项科研竞赛,认真对待每一次竞争和挑战。在准备“互联网+”比赛的过程中,他加入了光电魔盒团队,团队从零开始打造产品。从天光初露到星辰漫布,一起讨论、修改方案,又在无数个深夜离开教学楼。正如团队成员所说,“无限风光在险峰,我们将迎难而上,争做光电攀登者,光伏产业的守护者”。卢希安作为团队财务部分的主要负责人,他参与修改了四十余版商业计划书和路演PPt。幸运的是,团队最终站上了“互联网+”国赛的舞台,讲述创业的历程和愿景,并取得了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 课题研究方面,卢希安大二尾声便申请加入了李程副教授负责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组,从事“异质性视角下的杠杆率结构优化与风险防范”方面的研究,构建了绿色发展和居民福利最大化视角下的财政反应函数,测算了中国政府债务的三种上限。研究成果《绿色发展和居民福利增进视角下的政府债务上限测度及可持续性研究》已被收入csscl期刊。 幸运的是,卢希安找到了《金融方舟》。在这里,主编和编辑娴熟地运用专业知识,分析蚂蚁上市、数字货币、通货膨胀、绿色债券等时事热点,在外部研讨会中与全院师生共同探讨不良资产、公募relts等业界焦点。卢希安感受到经济学的ls-Lm曲线、货币银行学的金融市场和银行监管理论,与现实社会有如此密切的联系。 卢希安这几年积极参与各种科研与比赛,加之gPA排名一直稳定在专业前5%,顺利保研成功。 陆时眼中的流转,实话说,那就是卢希安的努力与美好在他灵魂上的反光。 陆时属于保研边缘人物,而且他有自已更感兴趣与探索的领域,所以他选择了跨专业考研。 在这漫漫的人生旅途中,人的欲望总是无限的,在这个拥有无限可能的年纪更是如此。 考研是一场豪赌,也是一回灵魂的救赎,更是一次纯粹中夹杂着一丝野性的奋斗。四五百万人奔赴战场,基本上,大家报名时都会不约而同地选择比本科学校平台要好的高校。若感觉可以报985院校,就会想要不要冲一下清北复交。应届生、二战三战的、夏令营考生、在职考生甚至宝妈、送外卖的小哥。庞大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考生在人生岔路口的期许、踌躇和焦虑,其中蛮多人可能还要在大海里扑腾几回,才能游到他们想去的目的地。 每一个躲在角落里与梦想和未知为伴的人都是英雄。 陆时跨专业考研,考教育学,这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一些压力真的是同样跨考考研的研友才能感同身受。在复习的时候,很难有一个怎样的指标说,你复习好了,你还差多少没复习到,很多书缝里面的知识都可能被拿出来考。 陆时个人复习的状态暂且不说,他有空闲时会刷到一些计划表,看到计划的目标就开始慌乱,为什么?像是盲人摸象,像是前面不知道路。这种慌张感迫使陆时一度停止自已的复习。甚至有段时间都直接自我放纵了,不做题,不听课,陷入“我应该要学习,可是我不想学”的心态,也没有和任何人说。每天维持了一点点的单词背诵,放空式地看书,沉迷各大平台,刷到无聊,刷到困倦。 加上这段时间,外婆有点过于是“听风是风”,对考研一知半解的,听到考研的压力多,跨考考研面对的更多时,外婆有时甚至会一天两三个电话,无外乎是告诉陆时邻居小张、远房亲戚小贺、发小小李他们现在的美好生活,都是本硕一致,都说跨考很难,以后就业也麻烦。陆时得花时间与外婆理论,表明自已的态度,说服外婆。 电话中传来外婆的声音,语气有些严肃:“最近,我学会了一个词叫‘幸存者偏差’,人们由于日常生活中更容易看到成功、看不到失败会系统性地高估成功的希望,不了解现实的人们对成功抱有一种幻想,认识不到成功的概率有多微弱。” 陆时耐心解释道:“外婆,你先别激动。我知道你想说的是或许我看不到的才是真相,我高估了成功上岸的概率。可我没有被显性数据蒙蔽从而忽略沉默的失败者数量。” “这种人文社科学硕招生名额很少。再说,你也在保研边缘,说不定能成。再不济,考本专业密切相关的财会金融之类的,以后就业也容易些。” “外婆,我明白你的担心。但这个决定也是我考虑再三的结果,我想试试自已更感兴趣的领域,不想自已将来后悔。我想做老师,但不想做只会教课的老师。我想做‘人师’而非‘讲师’。我想尽一已之力,可以让我的学生们,因为我的开明、尊重、理解,在苦涩泥泞的学习之路上有那么一丝安慰,哪怕一丝也好。外婆,你放心啦,我会对自已的将来负责的,长大后我还要养你呢。” “我只是不想你太辛苦,我一个老婆子,这家小卖铺就够可以养活我的了。” “胡说,外婆最年轻最漂亮了。” …… 次日早上六点,陆时觉得自已好努力起得好早,满怀信心点开b站带背,发现左下角有一行小字:8327人正在看。这还让不让人睡觉,大家怎么都这么能卷。 中午,陆时和卢希安约好了去食堂吃饭。辣子鸡十元,糖醋肉八元。陆时一边用手指着这两道菜,一边礼貌地说道:“阿姨,阿姨麻烦你帮我把这俩菜拼一下。” 阿姨看了看标价,回道:“不行,价格不一样。” “没事,按十元的算就行。” 阿姨打了一勺糖醋肉铺下面,辣子鸡打了一点点,餐盘里大部分都是佐料和肉屑,大块的肉愣是一个都没打。 陆时再次开口:“阿姨,可不可以大块肉块?” 结果,还是被阿姨无情地拒绝了,“再打肉块的话餐盘里的食物会掉出来,放不下。” 真的是很小的一件事情,但是不知道为什么陆时当时觉得特别委屈。 漫长的溃散,突然的崩解,同属一个进程。 陆时打完菜去找位置坐的路上有一种冲动,想直接把饭菜倒了,一点也不想吃了,理智又告诉他不能浪费粮食。 陆希安一直在陆时身后,紧跟着快速找到空位落座。今天是周末,陆时本来想出去玩玩,休息一下,可卢希安得去兼职没空。 屁股蹲刚着凳子,陆时看着餐盘里的食物,抿了一下嘴,一个没忍住突然就哭起来了,眼泪一颗颗地滑落。 对面的卢希安上半身往前微倾,温柔地询问道:“怎么了?” 陆时垂着头,眼皮耷拉着,双手互相摩挲着,他克制着抽泣,声音又低又沉,没有回话。 卢希安从裤兜里掏出一包小纸巾,将其挪到陆时身边,没说话,也不看他,静静地听着他哭。 过了会,卢希安问道:“我猜,你有点不开心?” 陆时不抬头,说:“并没有。” 卢希安追问:“那就是,很不开心?” 陆时胸口起伏着,紧紧地抿着嘴,一脸倔强猛地一声低吼:“我就想吃块辣子鸡块,不想吃这些碎渣。” 卢希安听到这话直接被逗笑了。 陆时突然止住了哭泣,就像夏日的暴雨,来得急,去得也急,透着一股爽快。他气呼呼地说道:“你还在笑,我在你眼中就是个笑话,是吧!” 卢希安没笑了,面部恢复到正常表情,解释道:“没有,我没这么想,就是觉得你刚刚气鼓鼓地哭着说出那句话地样子有点可爱也有点好笑。”顿了顿,卢希安问道:“想吃辣子鸡块?” 陆时抬起头盯着卢希安的眼睛,两人之间相视一笑,都笑眯了眼睛,知道彼此分寸,一眼看去满眼幸福。 陆时连连点头,回道:“嗯,想吃。” 卢希安伸手摸了摸陆时的头:“你在这等着吧。我现在给你去重新打一份吧。” 陆时看了看,中午的食堂总是人挤人,窗口前长长的队伍和忙不停歇的阿姨,现在再去排队说不定排了好久却发现想吃的菜已经卖完了,无奈地摇摇头,撇着嘴说道:“算了,我们要珍惜一粥一饭,吃吧,你等下还要去工作。” 晚上,卢希安兼职回来给陆时带了夜宵,递给他:“给你的,你不是想吃辣子鸡块,这里满满一大盒。” 陆时满心欢喜地接过夜宵,打开盒子就是他喜欢的味道,说了句:“有你在,真好。” 卢希安回道:“别贫了,快趁热吃吧。” 陆时傻笑,拿起筷子,夹了一块辣子鸡块凑到卢希安嘴边,说道:“你要试试吗?” 卢希安拗不过他就张嘴吃了几块。 饱餐一顿之后,两人散散步,漫步在校园小道,在走走停停间,用脚步丈量校园,这就已是十分惬意。陆时此刻的心,不同于近日的烦闷,在身旁陪伴的步履中变得柔软了些。 情绪上的波动都会引起彼此的注意,但彼此之间是包容和鼓励的。卢希安先开口:“备考过程像是用筷子往一个巨大的瓶子里一颗一颗夹沙子,几乎一定会有一些时刻耐心超过了限度,或者因挫折与对结果的恐惧而偶尔停下脚步。压力大,情绪低落,自信心不足都是在所难免的。但我在呢,你只管继续努力,稳扎稳打,你可以的。”
耽美小说 www[.]fushutxt[.]cc 福书 网
我期待烟花漫天,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83 首页 上一页 2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