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今年的经济尤其是农业经济就显得尤为异常。按理国家并不缺少调控市场的力量和物资储备,可是到目前为止,大半年过去,各界人士却依然没有见到国家实施什么有效的经济措施。而行业内(农业、经济、生物等)的专家学者和上面的管理层也不见任何声音。整个行业仿佛约好了似的沉寂下来。
退一步来说,即使国家的战略储备出现了问题,不是还能依靠进口解决粮食的紧缺问题么?总不可能全世界所有国家全都一起闹粮荒吧?很明显这半年来华国粮食紧缺已经成为了板上钉钉的事实,嗅觉比苍蝇还要敏锐的国家垄断资本组织怎么可能放过这个大发其财的机会?
国家有没有进口大宗粮食普通百姓无处得知,只是新闻里报道了好几次粮食问题。最早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国家是米国。去年十月开始,陆续有媒体曝光从米国出口到其他国家的玉米出现安全问题,随后美国紧急召回数批已经出口的大宗玉米。相关质监部门介入调查之后,又曝出了其他粮食例如黄豆、小麦之类的也存在安全隐患,于是米国宣布在实行全面的粮食召回国内计划同时,发表相关声明,说是为了对世界人民的生命安全负责,在粮食安全问题没有彻底调查清楚、完全解决之前,米国将不再出口任何粮食到任何国家和地区。
而这些情况,位于社会基层的普通老百姓都是清楚的。只是,眼见着物价一天比一天高,一些曾经在小时候饿过肚子,怕将来会饿肚子的上了年纪的老人和一些听风就是雨的妇女齐齐到超市里哄抢吃的用的,就像当年R国海啸核电站核泄漏的传闻传来,内陆哄抢食盐的情况一样。
事情一传十十传百,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跑到超市里抢购物资,唯恐自己迟了一步就被别人卖走了,使得原本就居高不下的物价再度攀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眼看着一些家境殷厚、经济实力强的人家一车车地往家里搬东西,那些收入一般的市民不干了,红了眼一头扎进超市里,拿了东西就跑,也不付钱,一人开了头,其他人也不怕了,法不责众么,都是拿了东西就跑。整个超市乱糟糟的,超市里的保安经理服务员喊得声嘶力竭也没有人理会。在混乱中,踩踏推搡,不少人都受了伤,最后警察封锁了整个超市才把情况控制下来。
这件事发生之后,国家就对各级地方政府下了红头文件,要求各地均要实施限购令,居民买东西时,尤其是购买米面等粮食时,必须带上户口本或身份证,每个人能够购买的最大粮食数量都有规定,不得超过限制。哪怕再有钱的人都必须照此办理。这样一来,才把抢购的风波压制下来。
田家村所属的镇子京海镇位于两个地级市之间,地处偏僻,两边都不怎么管,这个限购令只有镇子上少数几个超市在实行,像菜市场、摊贩则是不管的,他们就是那个价格,谁能够接受就卖给谁。如果嫌贵,随便你去其他地方买。
外边的经济动乱京海镇受到的影响不是很大,最主要是因为京海镇本身的地理环境相对独立,镇上农业经济发达,在食物方面基本能做到自给自足,大部分地区都是林地、果园、鱼塘、水田、旱地,工业几乎不存在。少数的几个还是家具制作厂、木材加工厂之类的工厂。
不过影响虽然不大,外面的经济动乱镇里的人还是知道的,现在的信息通信多发达啊。京海镇虽然地处偏僻,可是因为地处南方,当地是人又是最早到珠三角打工的人群之一,这里的人并不贫穷。家家户户都有卫星数码电视,手机几乎人手一部,田家村好几户人家里都有电脑,装有空调、拥有小车的家庭也不在少数。
田原远他们从电视新闻里了解到不少外面的情况。田家村的村民们也一样,家家户户现在都知道粮食价格贵,因而很是宝贵那一亩三分地里的东西。天气热不下雨,除了不懂事的小孩子依然每天无忧无虑地玩耍疯闹外,人人都对此忧心忡忡。
田原远三月份的时候卖了一批大猪,减去饲料费之外,还有三万多剩下。下雨的第二天他就放了5000千鱼苗到鱼塘里。可是因为冻雨的关系,那些小鱼苗都被冻死了,一条条不到小指粗的小鱼翻着肚皮浮在水面上。田原远看着心疼死了,买鱼苗的钱全打水漂了。
冻雨之后,眼看着一天比一天热,田原远就放心了,又买了5000条鱼苗回来补放。
前段时间,因为山脚下好几年都荒废了的水田都被田家村重新捡起来村民种了,来往于田间的村民多了不少,来田原远家的鱼塘歇歇脚或做客的村民也时有出现。
一来二去,田原远和任非凡就从那些村民嘴里听到了不少村内外的新鲜事。
“田正权家大儿子媳妇性子多彪悍啊,天天看着嫁出去的姑子一家老小在自己家吃吃喝喝的,还不愿意跟着他们下田种地,就发飙了,那天从村头骂到村尾,指桑骂槐的,话里话外都在说姑子一家好吃懒做。你说,人家从城里回来的,整天坐办公室吹空调,养尊处优惯了,哪里会干农家的活儿?田柄生(田正权大儿子)家的婆娘也真是的,不是强人所难嘛!?”
“现在经济不景气啊,工作尤其不好找,我一个侄女儿,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学,毕业了去找工作,才3000多一个月,谁都知道今时不同往日,物价是越来越贵了,3000块钱工资扣了吃饭钱都不剩什么了,我侄女儿做了不到半个月,就跑回家了,说是给别人打工还不如回家种地……小孩子家家的,真不懂事,农村里刨食的哪里比得上城里坐办公室的体面……”
“哎呀!你们是不知道外面的菜价多贵啊,我之前去隔壁市□□,顺便买些吃的,谁知到了菜市场一看,我的妈呀!那猪肉都赶上咱们这里的两倍了!一袋50斤装的大米要500块!去抢得了。幸好我家里还有几块荒废的水田可以种,不然真是连饭都吃不起了……”
第31章 半夜偷盗
田家村的村民还是没有从高温手中护下家里的一亩三分地。8月份的时候,田原远家旱地里的农作物全都干枯死了。当然,不仅仅是田原远家的,整个山头坡地里的作物几乎就没有幸存的,一片草木枯萎的干旱之景。
所有人都感到了不妙的预感。一股恐慌逐渐蔓延。然而,老天爷不下雨,村民们也无法天天挑水去淋地,这么多的地,他们也淋不过来,再说,现在就连上游的池塘,水位也在日益下降。连带着中游的水田,都呈现一种步坡地干旱后尘的趋势,山沟水洼地再不复往日的涓涓细流,只剩下泥泞黏腻的泥浆还在苦苦支撑着。
种了水田的村民们日夜不安,担惊受怕,唯恐田里的稻谷挨不到成熟的那一日半途就夭折了,只能不停祈祷天气下雨,或是时间快些过去,熬到稻谷成熟的那一天。
坡地的作物彻底干枯之后,田原远就一心把注意力放在了自家的鱼塘坡地上。他从之前干鱼塘抽水到山上顺便浇地得到了启发,把原来冲猪栏的水管接长了一大截,每天冲完猪栏之后,便拖着水管到山上浇地。虽然废了些电,可相比起从鱼塘里挑水淋地,大大省了功夫。
田原远暗想也只有自家才这么奢侈,每天都用井水淋地。
之前猪栏后面的坡地被了他和任非凡种了大片的木薯、番薯,角角落落后来还种了火龙果。因每天泥土都保持湿润,这些种下去的作物都活了。房子右面的坡地给钩机弄平整后,却还没有种上任何东西。旱地的作物眼看着救不回来了,田原远就决心要补种回来。
他和任非凡把新房子装修好后,便和处理之前的猪栏后面的坡地一样,如法炮制了一番土地,先增加肥力,然后买了些玉米种子,问村里有土豆的人家拿了些土豆,发芽后就种了下去。
他们这片地区的人都不怎么吃土豆,平时最多买来做个菜,很少有人拿土豆来做主食。现在粮食金贵,地又那么干旱,田家村一些村民不知道从哪里捣鼓到了一批土豆。田原远听村民们说土豆好打理少虫害还耐旱,就随大流地问村民拿了些来种。
饶是如此,左面的坡地实在是有些大,种了粮食之后还剩不少空地。田原远和任非凡商量过后,一半种了南瓜,一半种了些芝麻、绿豆、黄豆、粉头薯等等两个人觉得有用或者是自己想吃的作物。
花了好几天时间忙活,两人才把地里的事情弄好。弄完后,两个人的心里都是一阵轻松。苗已经种下,好好侍弄,保证不让它们干死,等到几个月之后就能收获了。一想到这里,两人的心都火热了起来。这种丰收的感觉实在让人满足。
因为连着几天都在忙活,吃喝就随意了许多,现在忙完了,田原远决定好好犒劳犒劳任非凡和自己。相比起任非凡瘫在床上动都懒得动弹一下,他的身体要好得多,捶了捶酸痛的手臂,就爬起来给自己和任非凡弄了一顿丰盛的大餐。两人狼吞虎咽,风卷残云般把桌子上的饭菜吃了个干净。
这几天赶工,他们都没有时间好好做饭,都是随便吃一些东西填饱肚子就算了,现在忙完了,总算能够敞开肚皮好好吃一顿了。
吃完饭后,两个人看了一会儿电视,就洗澡爬上床睡觉去了。这几天他们真的累坏了,这一觉两个人都睡得很沉。
半夜的时候,田原远被一连串急促的狗吠声惊醒。
家里的两只狗一公一母,长大之后成为了看家护院的一把好手,每当夜里有什么异常情况时就会狂吠不止,提醒主人要注意。
可是今晚的狗叫声明显与以往不同,田原远听着比以前凄厉的狗吠声,“腾”的一下子就坐了起来,一边推对面睡得死沉的任非凡,一边手忙脚乱地穿鞋子。
“非凡,醒醒,非凡,有情况。”
任非凡倏然睁开眼睛,脸上还带着浓重的睡意,眼睛却努力睁开来,身体条件反射地就坐了起来,弯腰穿鞋。
田原远穿好鞋子后,摸到了电视机旁边的两把头灯,递给任非凡一把,两个人便关上门,快速循着狗吠声的来源跑去。
“吼吼吼——”坡下的猪栏里传来大小猪们惊慌失措的叫喊声和在猪栏里来回跑动的声音。
田原远的心沉了下来。
两个人赶到猪栏的时候,只见潮湿的猪圈门口几排凌乱的脚印,偷盗者已经离开猪栏了。与此同时,山顶传来一些似有若无的人声,还有微弱的灯光闪烁,很快,车子启动的声音响了起来。
显然,偷盗者们正在打算离开。
耽美小说 www[.]fushutxt[.]cc 福书 网
我期待烟花漫天,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26 首页 上一页 2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