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十一对着镜头,眼中闪烁着光芒,“灵感来自两位父亲。”她举起手中的获奖证书,自豪地说,“缠花工艺是唐爸爸教我的,他对传统技艺的热爱和执着一直感染着我。小时候,我就常常看他制作缠花,那些绚丽的丝线在他手中变成了一朵朵美丽的花,我觉得特别神奇。而声纹识别算法则是段爸爸帮我调试的,他在科技领域的专业知识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回忆起小时候的点点滴滴,小十一的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小时候,唐爸爸会耐心地教我如何挑选丝线,如何用最细腻的手法缠绕出花瓣的形状。他告诉我,每一朵缠花都是一个故事,都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而段爸爸呢,总是鼓励我大胆尝试新的想法,他会和我一起探讨如何将现代科技融入到传统技艺中,让非遗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就在小十一讲述着自己的故事时,展台的暗格里突然发出一阵轻微的响动。紧接着,一道璀璨的光芒从暗格中射出,一个全息影像缓缓弹出。 众人的目光瞬间被吸引过去,只见1914次循环的碎片在星空下旋转,光影交错,如梦如幻。这些碎片仿佛有生命一般,不断地变换着形状,最终凝聚成结婚照上的并蒂莲纹。 看到这一幕,小十一的眼眶微微湿润了。她知道,这是父亲们为她准备的惊喜,是他们对她深深的爱与祝福。唐玖拾和段君彦的身影仿佛也出现在了她的眼前,她想起了那些温暖的瞬间。 小时候,每当她遇到困难,唐玖拾总会温柔地安慰她,用他的智慧和耐心帮助她解决问题。 而段君彦则会带着她一起探索未知的世界,培养她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在她学习缠花工艺遇到瓶颈时,唐玖拾会陪着她反复练习,不断鼓励她;在她尝试将科技与非遗结合遇到难题时,段君彦会和她一起查阅资料,进行无数次的试验。 就在大家沉浸在全息影像带来的震撼中时,展位上又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唐玖拾穿着一身华丽的汉服,正缓缓走向小十一。 他的汉服下摆宽大,走路时如同行云流水一般。然而,一个不小心,他的下摆扫到了展位上的警报器。警报声瞬间响起,引得周围的人纷纷侧目。 唐玖拾微微一愣,脸上露出了尴尬的笑容。就在他不知所措时,段君彦眼疾手快,一个箭步冲了过来。 此时,展位上一个宋代瓷瓶也因为警报声的震动而开始倾倒。段君彦毫不犹豫地伸出手,稳稳地接住了瓷瓶。 这一系列的动作发生得太快,众人都还没反应过来。等大家回过神时,唐玖拾和段君彦正站在展位前,两人交叠的手影恰好拼成衔尾蛇环。 这一瞬间,仿佛时间都静止了,周围的喧嚣声渐渐消失,只剩下他们彼此眼中的深情。 小十一看着眼前的父亲们,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走上前去,抱住了唐玖拾和段君彦,“爸爸,谢谢你们。”她的声音有些哽咽,却充满了感激。 唐玖拾摸了摸小十一的头,温柔地说:“小十一,你是我们的骄傲。看到你在非遗传承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我们真的很开心。” 段君彦也笑着说:“是啊,我们希望你能一直坚持自己的热爱,将非遗文化传播得更远。” 周围的观众们被这温馨的一幕所感动,纷纷鼓起掌来。江临夏将这一切都记录在了摄像机里,她知道,这些画面将成为非遗传承路上一段珍贵的记忆。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小十一继续为大家介绍着她的作品。她详细地讲解了缠花工艺的制作过程,以及声纹识别算法在发冠中的应用原理。观众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提出一些问题,小十一都一一耐心解答。 一位老教授走上前,对小十一说:“小姑娘,你的作品让我看到了非遗传承的希望。将现代科技与传统技艺相结合,这是一条非常有前景的道路。希望你能继续努力,为非遗文化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小十一认真地点点头,“我会的,教授。我希望通过我的作品,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非遗,爱上非遗。” 联展结束后,小十一的“智能缠花发冠”成为了大家热议的话题。各大媒体纷纷报道,她的作品也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许多非遗爱好者和科技工作者都联系她,希望能与她合作,共同探索非遗与科技融合的更多可能性。 小十一并没有被这些荣誉冲昏头脑,她知道,这只是她非遗传承路上的一个新起点。回到学校后,她更加努力地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她和团队一起,开始了新的项目研究,致力于将更多的非遗技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创造出更多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作品。 唐玖拾和段君彦也一如既往地支持着小十一。他们会在小十一遇到困难时,给予她鼓励和帮助;会在她取得成绩时,为她感到骄傲和自豪。他们看着小十一在非遗传承的道路上越走越坚定,心中充满了欣慰。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十一的名气越来越大。她受邀参加了许多国内外的非遗展览和科技交流活动,将中国的非遗文化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在这些活动中,她结识了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家、科学家和非遗传承人,与他们分享着自己的经验和见解,同时也学习到了许多新的知识和理念。 在一次国际非遗论坛上,小十一作为代表发言。她站在舞台上,自信地向世界展示着中国非遗与科技融合的成果。她的演讲赢得了台下阵阵掌声,许多外国友人对中国的非遗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非遗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它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记忆。而现代科技则为非遗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可能。我们要做的,就是将两者有机结合,让非遗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小十一的声音坚定而有力,在会场中回荡。 演讲结束后,许多人围上来与小十一交流。他们对她的作品和理念赞不绝口,纷纷表示要将中国非遗与科技融合的经验带回自己的国家。 回到国内后,小十一更加忙碌了。她不仅要完成学校的学业,还要参与各种非遗项目的研发和推广。然而,她却乐此不疲,因为她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有意义的。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小十一带着自己的最新作品回到了家乡。她来到了曾经充满回忆的非遗社,这里是她梦想开始的地方。周砚白早已在非遗社等候,看到小十一回来,他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小十一,你又有新作品了?快让我看看。”周砚白迫不及待地说道。 小十一笑着将作品展示给周砚白,详细地介绍了作品的设计思路和创新之处。周砚白听着,不时点头称赞,“小十一,你真的长大了。看到你在非遗传承的道路上取得这么大的成就,我真的很开心。” 小十一看着周砚白,感激地说:“周叔叔,这都离不开您的教导和帮助。如果没有您,我可能不会走上非遗传承这条路。” 两人正说着,唐玖拾和段君彦也来到了非遗社。看到小十一,他们的眼中满是爱意。“小十一,欢迎回家。”唐玖拾温柔地说。 小十一跑过去,抱住了唐玖拾和段君彦,“爸爸,我好想你们。” 在非遗社里,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着彼此的生活和工作。小十一讲述着自己在国际舞台上的经历,唐玖拾和段君彦则分享着他们在非遗保护和传承方面的新进展。周砚白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大家一起讨论着非遗的未来发展方向。 夕阳的余晖洒在非遗社的院子里,为这个充满回忆的地方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小十一看着眼前的一切,心中充满了幸福和满足。 她知道,无论未来的路有多么漫长和艰辛,她都会坚定地走在非遗传承的道路上,因为这里有她的梦想,有她的家人和朋友,还有无数热爱非遗的人们的支持。 在明日的星辰下,非遗文化将继续闪耀,而小十一也将带着这份使命,不断前行,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第41章 青瓷枕上 梅雨季的周末,整个世界都被笼罩在一片朦胧的雨幕之中。细密的雨丝如牛毛般纷纷扬扬,编织出一幅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画面。 雨滴不断地敲打着窗户,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那些被岁月尘封的故事。 小十一独自待在阁楼里,这里弥漫着一股陈旧而又独特的气息,混合着淡淡的樟木香味。 她百无聊赖地在阁楼上踱步,目光在一件件老物件上扫过。 突然,她的视线被角落里一个落锁的樟木箱吸引住了。 箱子看起来年代久远,表面的漆已经斑驳脱落,露出了底下略显沧桑的木质纹理,铜锁上也布满了绿锈,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它所经历的漫长岁月。 小十一好奇地走上前去,轻轻抚摸着箱子,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探索欲望。她四处寻找可以打开箱子的钥匙,却一无所获。 就在她感到有些沮丧的时候,突然想起江临夏曾经说过,她有一把万能备用钥匙,或许能打开这个神秘的箱子。小十一立刻拨通了江临夏的电话,在她的软磨硬泡下,江临夏终于答应带着钥匙赶来。 没过多久,江临夏就撑着一把雨伞匆匆赶到了。她将那把小巧的备用钥匙递给小十一,眼中也闪烁着好奇的光芒。小十一深吸一口气,将钥匙插入锁孔,随着“咔哒”一声轻响,锁开了。 箱子缓缓打开,一股陈旧的气息扑面而来。小十一小心翼翼地翻看着箱子里的东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枚褪色的电竞社徽章,徽章上的图案已经有些模糊不清,但依然能看出曾经的酷炫与活力。 接着,她又发现了一些拼多多订单存根,上面的字迹有些晕染,隐约能辨认出一些生活用品和文具的购买记录。 还有一叠厚厚的循环记录卡,足足有9414张,每一张上面都密密麻麻地记录着一些数字和简短的文字,小十一一时看得有些摸不着头脑。 在箱子的最底下,压着一本泛黄的《育儿手记》。小十一轻轻翻开,熟悉的字迹映入眼帘,是段君彦的。她的心跳不禁加快,一种莫名的紧张和期待涌上心头。 【第637次循环,小十一说想当修复师。我们连夜求周砚白开蒙,他用营造尺敲肿我的手。】 看到这句话,小十一的眼前仿佛浮现出那个夜晚的场景。窗外夜色深沉,屋内灯光昏黄。 她自己满脸憧憬地说出想当修复师的梦想,而父亲们为了满足她的愿望,不顾深夜,急切地赶到周砚白家。周砚白虽然表面严厉,用营造尺敲肿了段君彦的手,但那背后却是对传承的坚守和对他们的期望。 【第1028次循环,玖拾给小十一梳头时发现白发。那夜衔尾蛇仪异常震动,次日时空自动回拨三天。】
耽美小说 www[.]fushutxt[.]cc 福书 网
我期待烟花漫天,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30 首页 上一页 2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