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确发现了异常。 在更为幽深、更为遥远的海底,隐隐传来一种奇异响声,与此同时伴随着咕噜噜涌动的水流声,好像有生物在靠近。 祝回的视线定在那个传来声音的方向。 下一秒,画面猛地拉近,放大。 “哗!” 一条巨大的魔鬼鱼迎面撞来。 画面边缘成了虚化的深蓝,海波和沙砾不停荡漾,一条魔鬼鱼之后,又有许许多多的鱼类疾速游来,如同正在酝酿的风暴。 徐寻月瞬间意识到,这是极少数哨兵才有的天赋,“超感爆发”。 主动将感官应用到极致,短时间内收集无尽信息,却不会因为过度感受伤到大脑。 祝回果断地放大了自己的视觉和听觉,看到,并听见了远在几千米之外的东西。 画面里的动物还在前进,从正常体型的海洋生物,到块头格外大的海洋生物,后者已经有了一些被污染的迹象,只是勉强还在正常范畴里。 海洋中,体型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战力,体型如此巨大的生物,此刻却毫无理智可言地朝这个方向疯涌,一边游,一边大声鸣叫,也不知是什么在驱使它们。 进食欲望?环境变化?更加强大的灾变生物? 此时此刻,没有人确定。 未知值得警惕,未知需要探索,但此时此刻,在这种环境里,祝回只做了一个决定。 离开。 往同一个方向游,往接近水面的地方游,游到冰面,见到阳光,上船离开,直至双脚踩在厚实的雪地上。 这并不绝对安全,但在待规划区,本来就没有绝对的安全。 画面猛地一变,恢复成祝回周围的景象。 另外四人这时也发现了异状,已经收拾好采集装备,满脸警惕地望向远处的深海。 “你们先走。” “队长——” “少数断后,多数离开,你们独立作战能力不够。”祝回的声音在这样紧张的情况下更冷了,比起雪一样的信息素,它听上去更像寒冰。 他说得没错,留下不止是队长的责任,还有一个最大最重要的原因。 祝回对向导的依赖最小。 向导和哨兵之间的配合是有限制的,不止匹配度限制,还有距离限制。距离越近,向导提供的辅助效果就越稳定,反之则越微弱。 海洋生物和他们的距离在迅速拉近,那些家伙的鸣叫声太大了,另外三人无论谁留下,都需要向导调节,这意味着队伍里向导也会落在后面。而向导的身体素质和反应速度又比哨兵弱一些,一旦成为被攻击的对象,就更容易陷入危机。 祝回做了一个哨兵队长最该做的事,就算上一任首席哨兵在这,同样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在绝大多数场景中,大家都能成功撤离,可这次不一样。 这次任务的细节并未向外披露,但大概遭遇是被公布了的。 徐寻月知道他们遭遇了什么。 死亡冰柱。 那些海兽就是被冰柱驱逐而来的,祝回使用超感爆发听见的奇异响动,就是快速结冰的声音。 海神纪之前,死亡冰柱是一种出现在两极海域的自然现象。它们的温度比普通海水更低,流经过的地方会迅速冻结,沿途的海洋生物也会被瞬间冰封。 而海神纪之后,这种现象就出现在灾变区的每一片海域。 如果是仅仅这样,也不会导致如此严重的后果。 死亡冰柱的水平移动速度很慢,它们本身是向下蔓延的。 怎么可能像画面里那样,驱赶那么多种高泳速鱼类? 没人遇到过这种情况。 被污染过的海洋生物速度倍增,很快,画面尽头出现了代表鱼群的黑点。 作为事故之后的旁观者,徐寻月清楚导火索是尚在几万米外的死亡冰柱,但当时身处其中的祝回还不清楚,他只知道发疯的鱼群就要袭来。 十四年间,灾变生物主动袭击的案例屡见不鲜,他不能让队伍被缠住,几个人只要被追上隔开,局面就会乱作一团。 黑压压的鱼群更加靠近,光线稀少的海底变得阴暗,海藻在激荡起来的海波中痉挛扭曲,整个环境像一场让人绝望的噩梦。 祝回握紧手里的枪,没有后退,而是朝鱼群方向看去。 他再次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 画面再一次拉近。 鳞片割开海水。 放大。 海龟快速游动。 放大。 灰白色模糊影子浮现。 再放大! “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咔嚓。” 数道蒙着黑雾的闪电直接刺了过来。 画面一震,停住。 徐寻月听到那时祝回变得明显的呼吸声。 凝固在海底的“闪电”,死亡冰柱,终于被十几公里外的哨兵看清。 咔嚓声还在继续,越来越小。 它们远去了,它们靠近了。 灾变生物可以杀,自然灾害只能躲。 然而,祝回依旧没有立即撤退。 他上浮,浮到深海鱼群的上方,放出自己的精神体,两只手都握着枪。 他主动发起了进攻。 海水更加剧烈地翻涌起来。 暴烈的兽群覆盖了周围,让人眼花缭乱的画面快速切换,断裂的腕足、破碎的鳞片、黏连的鳃丝、猩红的海水。 他确实吸引到了灾变生物的注意力,让它们不能那么快地向前冲撞,可在更远的地方,迅速蔓延的冰柱也在无限接近。 祝回的动作却没有丝毫慌乱,他一边战斗,一边继续上浮,引得不少死心眼的家伙跟上去咬他。 它们大声鸣叫着,却始终无法掩盖另一种真正带来灾难的声音。 “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咔嚓。” 海底在结冰。 被吸走注意力的海洋生物终于反应过来,不再追着这个不要命的两脚兽攻击。它们歪七扭八地抖抖尾鳍,眼看就要重新踏上逃命之旅。 可惜已经来不及了。 如果海底安装了测量水温的仪器,那么这时候,仪器的指示灯一定会完全变红。 所有或惊恐或愤怒的叫声,都在以一个不可理喻的速度消弭,这片空间变得沉寂,比一潭死水有过之无不及。 一切都被冻结了,祝回呢? 他踩在浮冰上。 就在冻结的一瞬间,他游了出来,如银箭击破水镜。 破开猩红的海面,稳稳地、轻轻地,扎在附近结实的浮冰上。 他活着。 这是再好不过的结果,理应令人欢欣鼓舞,生出劫后余生的庆幸,可随之而来的现实不允许当事人放松。 祝回站在冰面上,用视线慢慢环顾四周。 他观察得那么慢,和之前战斗时的速度判若两人。 这片海域已经完全变了。 原本只有少许浮冰的海面基本被全部覆盖,放眼望去,只能从祝回出来的那一片区域看到海水,而那一小片蓝色也在逐渐缩小。 整个海面,都被诡异地冰封了。 四处皆白,没有第二个人类。 脚下的冰层很厚,也不知道它们是如何在短时间内结到这么厚的,还蒙着一层灰黑的雾气,肉眼根本无法看清冰下的世界。 祝回开始往队伍来时的方向走。 冰层那么厚,完全不用担心会突然断裂,可他却走得那么慢,每一步都低着头,视角倾斜微微晃动。 忽然,他停下了。 他脚下是一艘小型军用艇,那是他们来时所用的运输工具,如今却被冻在冰层之内。 但这个位置…… 这个位置明明已经远离灾变区界线很多了,为什么还是会遭遇死亡冰柱? 况且,军用舰遭遇的死亡冰柱显然和祝回面对的不是同一批,而是从反方向,即岸边蔓延过来的。 太荒谬了。 徐寻月皱眉看着画面里的一切。 根据他过去在待规划区和灾变区的经验,这种情况只有一种解释。 少量灾变因子污染生物,大量灾变因子污染环境,钻石海B1区的灾变因子大量外溢,于是灾变区与待规划区之间的界线发生了外移。 近海区域本不属于灾变区,如今,整片海洋却都被囊括进去了。 可是,也不对,如果灾变区真的扩张、界线真的向外移动,这个重要的消息不可能不向外公布,钻石海周围待规划区的序列就应该由B变成C。 画面定在军用舰的位置,一点点下推。 降了大概五米左右,祝回看见了第一个人。 眼球凸出,皮肤青白,脑袋仰着,左臂高举五指张开。 好像在极力朝上抓握什么。 是那个说自己哥哥在白塔当老师的娃娃脸哨兵。 徐寻月忽然想到,自己或许认识他哥哥。 娃娃脸右手拽着他的向导同伴。 那个姑娘的位置比他低半米,她没有向上看,而是低头瞧着比自己位置更低一些的地方。 那里是一位身形极其瘦削的哨兵,他嘴边还有两个大大的冰气泡。 性格内向的哨兵在他侧面,刘海遮住了大半张脸,看不清了。 零下几十度的低温,身体被完全包裹冻结,细胞里的水分就会结成冰晶,造成不可挽回的生理损伤。 哪怕这里的冰是普通的冰,祝回都可以尝试凿开冰层,那样至少有可能带回同伴的尸体。 但这里是钻石海的冰,灾变区的自然景观不能用常理看待,它们不遵守自然规律。祝回挖开冰层,就有几率让莫名其妙开始又莫名其妙停止的扩散继续下去,到时候遭难的就是整个待规划区。 所以,祝回没有动。 这是个正确的决定,从头到尾,他都做了正确的决定。 徐寻月几乎听不到画面里的呼吸声了,祝回把呼吸放得很轻,好像稍微重一点的气息声都会打碎什么东西,尽管附近根本没有活物。 他从军装口袋里取出一管针剂。 那是一支军部发放的人工向导素。 注射器活塞缓缓下压,透明管子里的药剂一点点减少,他手臂肌肉不受控制地抽搐了一下。 “咔。” 脚下忽然发出异响。 黑雾笼罩的冰面上,竟出现了无数道蛛丝般的裂纹,蔓延速度奇快无比。 冰层裂了。 没被炽热的阳光照射,甚至压根没形成多久,却消失得比死亡冰柱的出现更加迅速。 那艘军用舰跟着裂开。 军用舰的内里已经被改变了,碎裂时完全看不出本来的金属材料,只有大大小小无穷无尽的冰晶冰块和粉末。 金属是这样,人体呢? 画面中的冰层如潮水褪去般远走,粉碎、坠落、融入大海。 当幸存者站在冰原上回望海面的时候,大海和人们来时一样平静无波,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耽美小说 www[.]fushutxt[.]cc 福书 网
我期待烟花漫天,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89 首页 上一页 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