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黄豆芽姑侄三人到达荒地时,家里的两架驴车基本上已经装满了荒草,三人直接把车赶回家就行,黄豆腐和金氏则先吃口早饭,歇上一会儿后,再继续割草。 中午饭一般都是高粱米或者是杂面馍馍当主食,配上酱茄子和韭菜花,这么吃比较下饭,能节省中午吃饭的时间,而且干体力活,要多吃点盐,多喝水,不然容易把身体累坏了。 今年黄家来到莲花山村时,已经错过了酿制大酱的时节,家里今年没有做大酱,现在吃的大酱都是黄豆腐用豆腐跟别的村村民换的。好在黄豆腐换的大酱还有不少,足够扛过这个秋天了。 晚上家里人就简单地吃一口,一般就是蒸南瓜搭配清炒小白菜,清清淡淡的,吃过饭后也不用等着消食,直接睡觉就行。 收上来的豆子刚晒干,就把家里的高粱也收回了家。高粱收起来就容易多了,黄豆腐和金氏抽空,每天割一些,没几天就全都割完了。 高粱晒在院子里,黄豆芽带着侄子侄女,按照高粱杆子的节段,把高粱穗从杆子上掘断,高粱穗继续铺在院子里晾晒,高粱杆扒皮,只留光溜溜的杆子,等有空时可以做篱笆。 从高粱杆上扒下来的叶子是驴儿的最爱,黄豆芽扒下多少,驴儿就能吃多少。 菜园子里的高粱收好了,前院子的小麦和糯米稻就不怎么着急收了,在霜降之前割下来就行,反正就那么一块,几盏茶的功夫就收回来了。 忙忙乎乎的,一晃眼就到了九月份,黄家人正好忙活了半个月,又是割草又是砍小灌木,大概开出来三亩多的荒地。 这三亩多的荒地还得捡石头、挖树根、翻地、捡草根……,这么多活计算下来,能在田地上冻之前全部开完,全家五口人还得继续起早贪黑。 不过为了开田地起早贪黑也是值得的,秋天开荒地,能把草根都翻出来,草根过了一冬天,基本上能冻死大半,这样明年春天就会少很多野草,开春种田时就会减少薅草的时间了。 进入九月份,天气就越来越冷了,有时候刮的风吹得人脸生疼,为了御寒,黄家人把最厚的衣服都穿上了。 按照关外这个天气变化,黄家带来的这些厚衣服肯定是过不了冬了,只能勉强把秋天过去,要想过冬,肯定要穿更厚的衣服才能扛过去。 不过现在家里也没时间做厚衣服了,不过乌拉草倒是准备了很多,这东西比柳絮暖和多了。 自打从当地人口中得知乌拉草能防寒,黄家人就省下了收集芦花的功夫了。 乌拉草捶吧捶吧,捶得软软的,放进被褥里,特别的暖和,而且还不往出钻毛。 黄豆芽已经抽空把家里的被褥都续了乌拉草,现在黄家人晚上睡觉特别暖和,再加上灶坑了烧了不少柴火,火炕一直睡到早上,还带着热乎气呢。 火炕加上乌拉草续的被褥,是极佳的御寒搭档。有了这两样宝贝,人只要不出屋,绝对能过个暖和冬。 不过被窝太暖也有坏处,那就是睡得太舒服了,舒服得都不爱出被窝了。 每次起床穿衣,黄豆芽都要挣扎一下,毕竟出了被窝,就会立马感觉到屋子的冷飕飕。 不过想想一大早就出发的哥嫂,黄豆芽咬咬牙,忍着发抖的身子,快速地穿好衣服,下地煮饭。 等做好了饭,再把两个孩子叫醒,还能让孩子多睡一会儿。 这一个秋天,两个孩子是真累够呛,一直跟着大人们一起劳作,小小年纪,一点都没抱怨,懂事得让人心疼。
第22章 .烧荒起火了 · 关外的天实在是冷得太快了。黄豆腐害怕突然变天, 地若是冻上了。这片荒地的草就算是白割了。 所以也顾不上刨树根了,只得先捡石头,捡完了时候, 就直接开始翻地, 必须在地上冻之前把草根翻出来。 刨树根是个又费力气又费时间的活计, 灌木长得不高, 但树根却扎得很深。 碰到那些扎根在石头旁边的灌木,铁镐就不好用了, 得先用铁锹把石头挖出来,然后才能刨树根,碰到那些难刨的树根,刨一个就得用上小半个时辰。 好在黄家现在开的荒地都是离山坡远一些的地, 地里就算是有石头,也都是几锹就能挖得动的石头。 等开到山跟前的荒地时, 才是最费力气的时候, 碰到的石头个头大得可能一个人都搬不动。 略过了刨树根这个最费时间和力气的活计,剩下的活就相对简单多了。 全家人一起在地里捡石头, 速度还是很快的。 金氏领着家里的三个小的,只捡那些小块的、露在地面上的石头,碰到需要铁锹挖的大石头, 就把黄豆腐喊过来挖。 黄豆腐拿着铁锹在地里到处晃悠, 随叫随到,累人的活都交给他,等到大家筐里的石子捡得差不多了,他还要负责把这些石头运到驴车上去。
“那边是不是着火啦?”黄豆芽的身体不好, 为了不累坏身体,干一会儿活就要直起腰来活动一下。她这边刚直起腰, 往东张望时,发现东边的荒地冒烟了。 “那片好像是老王家的地吧?”黄豆腐闻声,赶紧点起脚,抬头往东边瞧。 “咋能着火呢?”金氏也跟着抬头一看,见东边大烟咕隆的,吓了一跳。 “咱赶紧走吧!别烧到咱家这来!”黄豆腐可顾不上思考东边为啥着火了,这么大的风,这火星子要是飞到这边来,这一大家子人可就直接被火卷里了,全家都得玩完了。 众人也怕火烧到自家跟前,赶紧拎着铁锹,背着筐,套上了驴车就往家跑,大火无情,还是躲远点比较好。 黄豆腐让家人带着农具先跑,他则驾着驴车往东边去了,打算去接杨家人和赵家人。 杨老六两口子带着孩子和杨老七都在地里忙乎呢,看到王家那边着火了,赶紧拿着锹镐,背着柳筐和孩子往外跑。 黄豆腐让他们仨把农具放在自家车上后,就继续赶车去接赵家人。 刚到赵家地头,就碰见了赵老大一家,他们一大家子此时刚跑到了路边,累得气喘吁吁的。 赵老大背着老娘,赵老大媳妇拽着孩子们,一家子脸上都跑冒汗了,赵老大和他媳妇脸上还带着草灰,几个人连农具都没带,看样子这火已经烧到他家地跟前了。 “赶紧把大娘和孩子们放车上来!”黄豆腐见到了赵家人,赶紧让驴儿掉头,等老人和孩子们上了车,就拍了驴屁股,让驴儿加快速度往家跑。 赵老大和媳妇跟在黄家的驴车后面跑,杨家三人带着孩子在车前边跑。一大帮人使出了吃奶的力气,拼了命地跑。 幸好夏天时修了路,不然都跑不了这么快。 一帮人跑到了黄家的荒地,看着火势离得远了,这才慢下了脚步,歇了口气。 黄家把靠近路边的荒地都开完了,路边没有荒草,空出一大片的地方,再大的火也烧不到这边。 黄豆腐让杨老六过来赶车,让他们几个赶紧回家,他自己则往西边跑去,打算去西边通知一下宋山和董大壮家。 宋山家和董大壮家的荒地跟黄家的荒地相连,黄家的荒地若是也烧起来,他俩家的地也绝对躲不掉。 “这风可是往西北边刮的啊,咱家的荒地会不会也跟着烧起来啊?” 黄豆芽站在自家院子往东张望,只见那边依旧大烟咕隆的,火势一点不见小,不由得担心起来。 “烧到也没招啊!咱们家还算是点高的,跑得快,老赵家两口子差点没被火燎着!”金氏现在已经顾不上家里的荒地了,只庆幸自家跑得快。 黄豆芽有些担心自家的田地,虽说一把火把自家的荒草都烧干净了,倒也算是好事,这样等到明年春天再开荒时,就省得割草了。 但自家还有一片地是山坡地,上面还有一小片林子呢,这火要是烧起来了,林子里的三十多棵树可就都剩不下了。 林子里虽然种得也不是啥好树,没法做家具,但劈成板子,架在院子里也行啊,再不济,也可以砍下来当柴火用呀,这平白被烧了,也是挺可惜的。 关外的秋天,风特别大,尤其是荒地,四面没有遮挡的,风更要厉害几分。 黄豆腐跟着宋董两家人从村口绕回来的,等他们回来时,整个村子的人都已经知道荒地着火了,纷纷上前询问到底是咋回事。 莲花山虽然离村里的荒地比较远,而且还是在东边,肯定是烧不到了。 但是莲花山村里的小山坡还是有不少的,小山坡上还有不少小林子呢。 现在这么大的风,火已经快烧到老黄家的地里,宋董两家的地肯定也剩不下了。 现在最让人担忧的是,这么大的火会不会连带着西山一起烧了,西山要是烧起来,这火可就没完没了了,西山那边不光有二十多家的荒地,还连着别的村子的地呢。 现在这种情况,救火肯定是来不及了,而且也没人敢冒着风险去救。这么大的风,要是被卷进火里,人肯定是出不来了。 现在全村人只能聚在了村口,眼睁睁地看着火往西边烧。 唯一庆幸的是,靠近村子的荒地都开完荒了,北面没有荒草,西北风也没法把火星子刮到北边来,不然村子都得跟着遭殃。 这场大火烧得特别快,顺着西北风直接把西山往东的所有荒地都烧了,不过好在西山没有被烧掉,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看来村里的这条小河还是挺有用的,起码把这场大火挡住了,把西山保住了。 黄豆芽一行人从荒地里跑回来,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一大片齐胸高的荒草就全都被烧成了灰,真的是吓死人了,果然是大火无情啊。 等火灭完后,男人们聚在一起,一大帮人浩浩荡荡往荒地那边走去,想看看到底是啥情况。 男人们跑到起火的源头一看,正是王老二家的田地,而且他家还有一堆烧起来的灰。 明眼人一看就明白了,这是王家人图方便,打算烧荒,没想到风太大了,直接把火星子吹到了荒草上,直接成片烧起来了。 “他娘的!我一定要找老王家要钱去,我一家老小差点没命!”赵老大搞清楚了起火的缘由,气得直骂娘。 黄豆腐特别能理解赵老大的愤怒,毕竟他可是亲眼看到赵老大一家的惨样。 跟黄家先割草的开荒方式不同,赵家开荒时,是一边割草,一边捡石头,所以赵老大是火烧到眼跟前时,才开始跑路的。 赵老大和他媳妇正割草呢,火就烧过来了,两人扔下镰刀就开始跑,赵老太本来就岁数大了,一着急还拌了个大跟头,赵老大怕火追过来,直接背起老娘就开跑。 要不是黄豆腐过来接一下,这一家子只会更惨。 赵老太现在还坐在炕上打颤呢,她儿媳妇在屋里陪着呢,估计得等晚上得烧点黄纸,叫叫魂,才能缓过来。 他家的三个孩子也吓得不清,他家最小的孩子才六岁,就比黄念花大一岁,三个孩子被娘拽着跑,鞋都跑丢了,这回可给这仨孩子留下不小的心理阴影。
耽美小说 www[.]fushutxt[.]cc 福书 网
我期待烟花漫天,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31 首页 上一页 2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