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犹如冷水滴入热油锅,围观众人纷纷出声。 “呀,是前两天过世的那个秀才呀!” “可惜了,年纪轻轻的。” “可不,剩下娇妻幼子的,考个功名有何用。” “要我说,还是值得的。这世上,谁都会死去,得偿所愿而亡,也许也是一种福气呢。” “这福气,要我说,还不如不要。” 衙差见苏顺身着秀才服,便问,“那秀才,此言可当真?你是何德何人?何知伪作举人之死,是要问罪的?” “在下乃何德邻居,所言句句当真,亦有众人及客栈老板可作证。”苏顺解释到。 刚好老板听闻此事匆忙赶回来,忙说,“衙差大爷,前几天的确有一名籍贯西平府惠和城平山镇南大街何德秀才下榻小人客栈,只是很遗憾前几日患病过世了。他夫人和儿子已经扶棺回老家了。” 衙差闻言,心内十分不爽,好不容易抢到好差事,结果却遇到这晦气的。板着一张脸,带头的衙差说,“这件事我们会向衙门汇报和查实的。走。” 苏顺忙吩咐到,“小石头,送送差大爷。” 小石头忙快步上前,低头隐蔽的递给带头的衙差一个钱袋,“请问差大爷,这何德秀才的喜报,衙门是如何处理呢?老家那边、、、、、、?” 衙差伸手掂量一下钱袋,心下暗自思虑这邻居还算不错,于是解释到,“府城这份,我们会禀告上官,查证属实后放在衙门封存。至于老家那边,会有另外的人马送上喜报,人死了这功名还是有效的。” “谢谢差大爷,谢谢差大爷。” 苏顺听闻此安排,放下心来。 “爹,咱们回房吧。”苏明月生怕苏顺心情激动之下,病情再起伏,忙扶着苏顺回房歇息。 “爹,我希望你健健康康的,这功名,能有最好,没有也照样过日子。”苏明月扶苏顺躺下,“你才是咱家的顶梁柱,你在,咱们家就全家好好的。你倒了,再高的功名也不顶用。说句不好听的,这万一以后何婶子何能哥有个什么意外的,世人还认那一纸功名不?何大伯还能从棺材里爬起来说话?” 苏顺一个大男人,被女儿这样说,也不着恼,只叹气说,“爹明白这个道理,只是一时看不开。” 说罢摸摸苏明月的头发,却发现当初小小的一个肉团子已经长成大姑娘,“月姐儿,你怪爹没有问过你就定下婚事不?” “爹,女儿婚事本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都听你们的。”前世单身狗,今生已经接受封建盲婚哑嫁的苏明月憋出这一句。 “我与你何大哥相交多年,他的为人我了解,何家人口简单,以后你嫁过去不用担心。何能这少年,我也是从小看到大,天分学识俱有,秀才不过是水到渠成,勤勤恳恳,日子不会太差。”苏顺细细解释说,“最重要,何家离我们家近,你不是十分羡慕姑妈吗?以后你出嫁了,也可以常回家看看。” “爹。”苏明月瞬间眼泪都要出来了,原来作为一个父亲,苏顺也是方方面面为她考虑过,连她想要嫁得近一点这种小心思都知道,“爹,我想要晚一点再出嫁。” “好,我还舍不得月姐儿早早嫁出去呢。”苏顺真有此打算,沈氏难产未尝没有过早生育的原因。苏顺自己翻过医书,舍不得两个女儿冒此风险。 沈氏在旁,看着这两人父女情深,一时无语。 “好了好了,别哭成小花猫。”苏顺逗苏明月,“你娘笑你呢。” “娘才不会笑我呢”苏明月擦一把脸,飞奔出门,还把门给拍上,把空间留给这对夫妻。 “元娘”虽然对着女儿一堆理由,苏顺也从内心觉得自己考虑的十分周全,但没有问过妻子意见便定下女儿婚事,苏顺依然感到心虚。“你看,月姐儿这婚事、、、、、、” “你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还问我做什么?”苏顺刚才一番分析,不仅说服了苏明月,还把沈氏也说服了。 “你不反对?” “我反对什么,这不是挺好的。”沈氏说,“只是你们男人心粗,这婚事,要先算过双方时辰八字,没有聘书,起码也交换过信物才算正式订亲。如今只是口头约定,始终不够名正言顺,恐生变化。” 原来如此,苏顺放心了,“这也是事急从权,放心,等能哥儿出了孝期,该咱们女儿的,我让他一样都不能少。有我在呢?” “你可记住啊,可得好好的,我们全家以后都靠着你呢。何德大哥这事可把我吓坏了。我不稀罕那舍命博来的功名。” “好。我知道了。”
第21章 .拜访又慢慢将养了小半个月,亲自请大…… 又慢慢将养了小半个月,亲自请大夫复诊过,确定苏顺身体已然康复后,沈氏才放心启程返家。一路上,也是车马慢行,万万不敢劳累赶路的。 待回到家门,一家人早已收到消息,连苏姑妈都早早等在门口了。 眼见苏顺下车,苏祖母飞奔上前,眼含热泪,“我的儿,可吓坏娘了。”又双手将苏顺从头摸到脚,连声到,“瘦了瘦了。” 连苏祖父这个略微古板的老学究,都上前一步,将儿子从头扫视一遍,确认儿子还在,方才道,“我早就告诉过你,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可见,苏顺这一病,将苏家吓得够呛的了。 苏顺挺大一个人,见年迈的父母如此挂心,不由惭愧到,“是儿子不孝,令爹娘挂心了。” “嗯”苏祖父见苏顺已然知错,亦不再追究,转头向苏明月,“月姐儿,这书读得好。可见书读得多,是有用处的,以后我的书房也对你开放。谨记,爱惜书本。” 老马帮何家扶棺归来,已经向苏祖父苏祖母详细禀告过府城一切,包括府城药材短缺,幸亏苏明月提前准备的药材救命;包括苏明月从书中看到的焦米粥止泻法;包括热毛巾降温法。 尤其得知何德病逝,而苏顺的病情好转之后,苏祖父苏祖母都暗念一声佛,幸亏带着苏明月上府城了,幸亏她看过这些七零八碎的杂书。不然后果如何,真的不敢想象。 只是,苏祖父找了好久,也没找着哪本书写了这些房子。最后只能感叹,苏家祖上收集书籍传家果然是正确的,只是知识的海洋如此庞杂,人的一生实难方方面面都钻研透。月姐儿不用科考,她也有这天分,就让月姐儿钻研去吧。 苏明月想不到还有这福利,忙到,“谢祖父。我会好好爱惜书本的。” “嗯嗯,”苏祖父抚须表示满意,苏家果然是诗书传家,子孙后代皆有向学之心。 “好了好了,进去吧,免得在这门口又吹了冷风。”苏祖母发话到,于是众人移步进屋。 苏顺一行人路途劳累,众人见过,确定身体已无大恙之后,便体贴的让他们回房休息。 苏姑妈带着下学的两个儿子,亦自归家去,她娘家婆家,来去自如。苏明月羡慕是十分有道理的。 ———— 狠狠歇过两日后,沈氏方觉得紧绷的心放下来,身体才休息够。 这日,沈氏想起当初刘家报信一事,便带着亮哥儿来到婆母处。 苏祖母见到乖孙,马上放下针线,转而逗弄亮哥儿。 沈氏将亮哥放地下,“当日刘家少爷过来报信,又护送我们到府城,时间紧迫,来不及道谢。如今事已过,回想实在是十万分凶险,须得重重酬谢人家才行。只是我终究年纪轻,所以过来问问娘该怎么处理?” 苏祖母被儿媳妇轻轻一着马屁拍得身心舒适,加之乖孙在侧,沈氏又刚刚立有大功,对沈氏这个儿媳妇是前所未有的满意。听沈氏说话,想起当日凶险,犹有惧意,“谁说不是呢。” 想了想又说,“当日刘少爷护送你们上府城后,后来又有传言说府城这伤寒容易传人,人心惶惶的,因此刘少爷又把刘老爷和刘夫人从府城接回县城了。只是我这段时间求神问佛,未曾拜访。你与刘夫人辈分相同,派人过去问一下。如果在家,你当家主母,还有顺儿,一起亲自上门道谢,表示诚意。” “我听娘的。”沈氏心下赞同,如此重恩,再多重视都不为怪。 于是,沈氏派人上刘家询问,果然刘家夫妻在家,回话说近日都方便上门。 沈氏郑重梳妆,连同苏顺,带着媚姐儿月姐儿,重礼上门拜访。 刘家在县城的宅院在北门,所谓北富南贵,刘家却丝毫不见富贵气息,亭台楼榭,似书香人家。细想刘家做书店买卖,实属正常。 入到刘家门,刘父带着刘章接待苏顺,沈氏则带着媚姐儿月姐儿被引到后堂,苏明月见刘家装饰并无金玉之风,反而处处大气亮堂,加之带路的丫鬟举止有度,谈笑间既不失礼亦不过度逢迎,对刘家的印象十分之好。
来到后堂,刘老板之妻章氏早已等候在此。其实章氏多年前已经听说过苏明月之名,毕竟那一百本书之约在刘苏两家可谓无人不知。对于反将自己儿子一军的苏明月,章氏十分好奇。 眼见沈氏带着媚姐儿月姐儿进来,两个花一样的女孩儿,略大的身着粉色长裙,身姿修长,一身温婉文雅之气;略小的上身鹅黄罗衫,下身草绿褶裙,一双眼睛如同白水银里面养着黑水银,满身蓬勃朝气。 章氏立马爱上了,主动走向前拉着苏明月和苏明媚的手,对着沈氏说,“沈妹妹,我痴长你几岁唤你一声妹妹。要我说,你这两个女儿,养得可是一等一的拔尖。我一看你,什么都不羡慕,就羡慕你两个女儿。” 章氏说的是真心话,她只得一儿,可不就羡慕别人儿女双全,尤其看别人的女儿聪明灵秀,更是羡慕到不得了。 “章姐姐,你可别夸得她们骄傲了,不过是县城平常丫头。”沈氏顺着章氏称呼,“要我说,刘公子才是人中龙凤,这么年轻,已经挑起一门生意了。此次去府城,多亏了刘公子,为人处事沉稳大气进退有度。我们家媚姐儿月姐儿他爹,多得刘公子传信带路,方捡回一条命。我这心里,感激到不行。我看呀,章姐姐你以后可以享儿子福了。” 两个母亲,孩子就是天然的话题。你赞我一句,我捧你一声,双方来来往往,说得是眉开眼笑,眨眼就熟悉了。 苏明月和苏明媚端坐在两旁,苏明媚年纪大一岁更拘谨些,苏明月仗着年岁小,抿一口茶,间或吃两颗干果,欣赏欣赏古代富豪家的装修风格,在这互相吹捧的社交场合给自己找个乐子。 自得其乐的苏明月可不知道,自己还是别人的话题中心。 苏顺在外与刘章父子交流,话题自然绕不开这次府城之事。 府城之事,苏顺一直在房中养病,对于外边的情况不甚了解。而刘章父子,可是在府城有开店的,加之商家信息比别人更灵通一点,说到后来,苏顺方知道,这场降温,不仅把乡试里缺衣少食的秀才放倒了,许多普通人家,因为夜里不知觉,也得了风寒。到后期,多人伤病,甚至隐隐形成传人疫病之感,所以刘章父子才急急忙忙躲到县城,就是怕真成疫病生出民乱。幸亏府城知府老爷当机立断,从隔壁急运回来一批药材,加之天气逐渐变暖,才把病情控制住。
耽美小说 www[.]fushutxt[.]cc 福书 网
我期待烟花漫天,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72 首页 上一页 1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