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好鸡蛋,顾奶奶又去看了鸡和猪,这是她的命,可不能有损失。 顾森和顾木坐在顾灵的身边,小口小口的吃着梨,他们吃的非常仔细,就连核也给咬碎了,碎成了渣渣再吐出来。 “要是每天能吃到这个梨就好了。”顾木小小年纪,也有不小的心愿了。 顾灵看着他,灰扑扑的衣服,瘦瘦的脸,就一双眼睛贼亮贼亮的。她忍不住的伸手,撸了一把他头上的呆毛。“等姐姐挣钱了,就每天给你吃一个梨。”哪怕样式卖的再差,一天一个梨也是吃的起的。如果样式卖不高,她再去画画,到时候拿到书斋去卖,总能卖点钱。此外,她还能写画本子插画,一天一个梨,弟弟小小的愿望必须要实现啊。 顾木听了,眼睛一亮:“真的吗?我不用一天吃一个梨,我一天吃这样一块梨就够了。”小小年纪也知道家里不富裕,所以他所求不多,只一块梨。 顾灵道:“真的,那你和哥哥两人吃一个梨,一人半个。”什么梨不能分开,她可没有这种观念。 顾森听了,也忍不住看向他姐姐。 顾木晃着脑袋问:“半个是几块啊?” 顾灵道:“四块。”说到这个数的问题,顾灵看向顾森,“大弟,你想去私塾念书吗?” 顾森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他一时之间有些茫然,然后摇摇头:“不想。”他觉得现在这样挺好的,每天带着弟弟上山割猪草挖虫子,捡柴,地里头忙的时候就跟着家人下地。 顾灵也没有多问,因为他想不想不重要,反正她肯定要带他们去念书的。 中午的时候,顾爷爷和顾老二回来了,两人砍了一上午的树,一共砍了六棵,然后又背下来,很累的。但是想想赚的六十文,他们就开心。 看见顾灵和顾森、顾木坐在院子里,两人一愣。 “爷爷、爹。”顾灵叫了声。 “哎。”两人应了声,接着没有反应了。不亏是两父子,一样的沉默寡言。 “都回来了,吃饭了。”顾奶奶听到了外面的声音,在里面喊道。 “来了。”顾灵第一个应声的。 “来了。”顾木学着姐姐,觉得特别有意思,这个年纪的孩子最喜欢学人了。 午饭还不错,顾奶奶用腊肉炒了青菜,又做了一个鸡蛋丝瓜汤,然后蒸了茄子,用酱油和盐拌一拌,还炒了个咸菜豆角。七个人四个菜,菜虽然少,但是每一碗分量很足。老百姓的家里都是这样,菜种类不多,但是分量大。 吃好饭,顾奶奶道:“我有事情跟大家说,顾森,你带着弟弟出去。” “哎。”顾森听话的带着顾木去了院子里玩。 而屈氏一听,眼睛顿时亮了,要说闺女去私塾的事情了吧?一上午了,她心里总是痒痒的。 顾爷爷和顾老二也看向顾奶奶,反正不管老婆子(娘)说什么,他们都是没有发言权的听众。 顾奶奶很满意他们的态度:“这事情要从分家第二天说起,分家后的第二天,我带着乖宝去镇上医馆,结果在路上碰见了一个白胡子道士,那白胡子道士说,我们家乖宝是女状元下凡的,要想乖宝有出息,得走对路。 我顺着一想,状元不就是读书的料吗?所以为了乖宝着想,那天我就送乖宝去私塾报报名了。” 顾奶奶说的轻巧,在场的所有人听了,却大吃了一惊。一向沉默寡言的顾爷爷和顾老二也震惊了,老婆子(娘)送孙女(女儿)去私塾念书了?他们的第一个反应是,老婆子(娘)疯了吧? 确实。像他们这种实实在在的人,连孙子(儿子)都没想过送去念书,更何况孙女(女儿)。 顾爷爷和顾老二不能说多疼丫头,只是这家里的顾奶奶当家,他们万事不管。 “老……老婆子,你……”顾爷爷都震惊的不知道该怎么说了,“那你现在想说什么?什么有钱人家的太太让乖宝去陪她,这也是假的?” “假的。”顾奶奶直接道,“那天给乖宝在私塾里报了名之后,我愁着乖宝每天上学来回不方便,就在镇上买了房子。” 天啊! 屈氏的眼珠子都瞪大了,婆婆闷声不响的瞒着大家干了大事情了。 “你……”顾爷爷差点晕倒,“你怎么能做这种事情?” “你懂啥。”顾奶奶不以为然道,“所以前两天,我就带着乖宝住在镇上,乖宝在念书,我就给她做饭。我之所以没告诉你们实话,是因为你们的脑子都不怎么聪明,说了你们也不会明白。” 顾爷爷此刻只担心一件事:“家里还有多少银子。” 屈氏此刻也只担心这个。其实分家的时候家里大概有多少银子,大家心里也是有底的。大房没要,屈氏就不提起,可现在婆婆带着闺女去镇上把银子霍霍了,她能不担心吗? 好吧,在她眼里,去镇上买房子倒不是霍霍银子,他们成了镇上人,也是备有面子的。但是给闺女去私塾念书,在屈氏看来,就是霍霍银子。闺女都十三岁了,再三年都要嫁人了,念什么书啊?有这银子不如给顾森和顾木娶媳妇。或者说给他们念书也好啊。 顾奶奶道:“还有四两左右。”碎银和铜板就不说了。 “什么?”顾爷爷的声音不由的放大了,“你那里有三十八两银子的。”这可是他们存了一辈子的银子啊,竟然只有四两了。他……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瞧你出息的……”顾奶奶道,“我就知道你们没眼光,没见识。我告诉你们,亏得我狠一狠心送乖宝去私塾念书,现在乖宝可挣钱了,可给我挣面子了。” 屈氏咽了咽口水:“娘,灵儿怎么挣钱了?” 说起这个,顾奶奶眉飞色舞了起来:“乖宝现在会画画了,画的可好了。她的画被人家看重了,人家要买她的画。”在顾奶奶眼里,顾灵画的挂件样式,那可不就是画吗?“乖宝在私塾里认识了很多大户人家的姑娘,有镇上酒楼的楼家姑娘、有富绅李家的姑娘、还有富绅钟家的姑娘,那可都是镇上顶顶厉害的人家。” 李家和钟家顾家人可能不知道,但是镇上酒楼顾家人是知道的。 “乖宝画的画就是被富绅李家的李太太买下的,就是李家姑娘给介绍的。李家说了,等他们把画卖出去,再来谈价钱,如果他们把画卖的高,那么给乖宝的钱就高了。”什么画画做成的兔子之类的,顾奶奶觉得这都不是事儿,大家想买的就是乖宝的画,“还有啊,这腊肉整整两条,也是用乖宝的画交换的,就那么小,我手掌那么大的一张画,就值两条腊肉。还有这梨,镇上在卖五六文一个,乖宝一幅画能换六个梨呢。所以啊,我送乖宝去念书就对了,不然乖宝怎么认识那些人?怎么把画卖给他们?” “那灵儿的画能卖多少钱啊?”屈氏忙问,她比较关心的是这个。反正家里的事情她做不了主,镇上的房子也买了,闺女也去了私塾,这些都改变不了了,那总要问点实际的吧? 能卖多少钱,顾奶奶也不知道。但是,她会告诉你她不知道吗?“你关心这个做什么?这都是乖宝的钱。” 屈氏赔笑道:“我这不是高兴嘛,我闺女能挣钱了,我当亲娘的总要乐一乐。” “现在还说不准多少钱,要等李家把画卖出去。李家挣的钱多了,我的卖价才高。”顾灵适时的解释,免得老太太说不出来丢了面子,“不过,去私塾念书的银子肯定是能挣回来的,不然李家也不会看中我的画。” 顾奶奶马上有了底气:“听听乖宝说的,她去私塾一年四两银子,光画画就能挣回来了,我家乖宝多聪慧。” 屈氏跟着道:“可不是,我生的闺女,肯定聪慧。” 顾奶奶眯起眼。 屈氏马上又道:“虽然是我生的,但也是当家的种,可当家是娘您生的,所以也相当于您的种,这孩子身上可实打实是您的血脉啊。” 顾奶奶赞赏的看了屈氏一眼,这话中听,乖宝身上流的可不就是她的血脉嘛。 顾灵看顾奶奶心情甚好,便又道:“奶奶,我们下午走的时候,把大弟和二弟也接走吧,等我从李家那里分了卖画得的银子,也送大弟和二弟去私塾。” 顾奶奶道:“如果从李家分的银子多,就让他们去私塾。”瞧瞧乖宝去了私塾之后,画画都能卖钱了,还能认识富绅家的姑娘和酒楼家的姑娘,到时候送两个孙子去私塾,也让他们开开眼见。 “奶奶,您真是天底下最好的奶奶了。”她憨憨的噘了个撒。其实,等从李家那边分了卖样式的银子之后,她还要主张重新分一次家,该属于大房的银子和田地,顾灵也不想让大弟二弟占有。 也许按照古代人的思想,大房没有儿子,田地让大房使用到顾大伯和顾大伯母过世,之后由二房的儿子继承,这本没有错。但是不管怎么说,大房在这个家也是勤劳的做出了贡献的。如果大房是好吃懒做之人,顾灵也就随便他们了,可他们并不是。 只是,这会儿银子还没有看见,她就算提出来了,老太太也不会同意。所以还得等等。 顾灵想的明明白白的,不管是第一辈子,还是第二辈子原主的结局,那都是她无法改变的,唯有这辈子,要分就分的清清楚楚。她也不想落人口舌,也不想加重顾兰的怨恨。 午饭后,顾奶奶和屈氏去了地里,摘一些下午去镇上要带的蔬菜。 同时,顾家大房里,顾大伯母第一次对着顾兰蹙眉。 “兰儿,你一大早的去哪里了?走了也不打个招呼,吃午饭了也不见你回来。你可知道你不在,大伙儿都要等你一起吃饭?”顾大伯母总觉得女儿变了,变的有些不乖了,不听话了。 顾兰此刻的心情很不好。她一大早的去打听了,也把该知道的都打听清楚了。原来奶奶和顾灵住在那里的房子是买的,原来奶奶送顾灵去私塾念书了。如果说前几天,她觉得能够分家是一件开心的事情,就算分家分得的钱少,但是只要能够脱离顾家,顾兰觉得一切都值得的。 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在一起,哪怕住在草屋里,她也觉得幸福。 可是现在,她愤怒极了。 凭什么他们住草屋,顾灵就能够住镇上?还买了房子。 凭什么他们连一个鸡蛋都舍不得吃,顾灵就可以去私塾念书。那可是私塾啊,就是寻常人家的男娃都没有机会去的地方,顾灵一个女娃,凭什么去? 镇上的房子,加上私塾,再加上杜嬷嬷,顾灵稍微一算,就知道这些钱加起来得有三十两银子了。三十两银子啊,那可是她带着两个妹妹辛苦养鸡、养猪了十来年的钱啊,凭什么都花在顾灵的身上?
顾兰越想越生气,越生气就越觉得委屈,她双眼渐渐红了。“娘,你知道我今天去了哪里吗?发现了什么吗?” 顾大伯母看见闺女红了眼眶,她就着急了:“你……你这是怎么了?兰儿,你可别吓娘啊。”
耽美小说 www[.]fushutxt[.]cc 福书 网
我期待烟花漫天,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240 首页 上一页 2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