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含元殿。 深夜时分,殿内依旧灯火通明,嘉元帝正在龙案前细看刚从岑州加急递回京师的密报。 太监刘行领着奉茶的太监悄无声息的进入大殿,将龙案上已凉的茶水撤下,换上了新的热茶。刘行轻轻摆了摆手,殿里伺候的太监、宫女都悄悄退了下去,只余下他一人静静侍立在一旁。 今日岑州加急入京的密折让嘉元帝格外在意,原以为顾修衍在静福寺后山遇刺一事只是针对他一人而设置的陷阱,却没想到背后可能另有隐情。 而且自打这顾修衍在静福寺遇刺之后,嘉元帝感觉京师一派安稳繁华的表象下似隐有暗流涌动,朝野内外的各方势力也开始蠢蠢欲动起来。 嘉元帝的直觉告诉他这不是个好兆头,怕是有人在背后布局,危险的暗潮已经在他看不见的地方生成壮大。而在这样局势不明的状况下,一个默默无闻的伯府庶女却突兀的冒了出来,这到底是敌人的诱饵,还是她当真掌握了什么关键呢? 无论事实为何,这个庶女身上的“意外”居然一路从京师发展到了岑州,已经不能再放任不管了。这回在岑州如若不是顾修衍到岑州处理公务误打误撞救了她,怕是这丫头此刻已然性命不保,顾修衍更无法从她的身上发现静福寺之事其实内含隐情了。 只可惜她性命虽在,却声称自己失去了记忆,这让他们一时难以探得真相。 不过这容清婉是真的失忆了么?她在静福寺内究竟看到了什么?幕后之人能费尽心思的对她连番出手,可见她所知内情十分重要,所以不论如何,现在最要紧的就是将此人控制在掌握的范围内静观其变,以待良机。 想通了这一节,嘉元帝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把被左安伯府“流放”出京的容清婉给弄回京师了。 要说这也是个麻烦事,他若直接干预动静太大,必会引动京中诸人的各种猜疑,到时不知会引出何种乱子;动静小的办法也不是没有,可是需要徐徐图之,这中间耽搁的时间却太久,他又怕会给隐藏在暗处搅动千机之人以可乘之机。 这左安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可真是给他出了个大难题。 “刘行,你说要想让一个被家族外放出京的贵女名正言顺的回京,却不能让别人探知真正的缘由,该用什么办法?” 嘉元帝平时忙于处理国事根本没空理会这些勋贵世家后院的纷纷扰扰,一时之间还真想不出什么良策,烦闷间一抬眼正看见如老僧入定般杵在桌案边的刘行,随口就问了出来。 要是换做他人,嘉元帝肯定不会如此随意的问起这样的问题,以免某些人自以为是无端揣测圣意。 但总管太监刘行不同,他在嘉元帝还是皇子时就是他的贴身太监,相伴帝侧几十载,与皇帝的情分很是深厚。 嘉元帝自接到岑州来的奏折就已经眉头紧锁,显然是有难解之事困扰住了他,听到嘉元帝的询问,刘行立刻在肚子里把这问题打了几个转,倒还真得了个想法。 “陛下所问之事老奴一时也想不出什么好主意,就是想着要是那贵女若是有福气得陛下封赏些什么,纵然是在千里之外,感慕之余总是要来宫中叩谢皇恩的吧。” 嘉元帝沉吟了片刻,指节轻轻扣了扣下桌案上的奏折,越想越觉得这是个一举多得的好主意。 “老家伙,果然还是你的鬼主意多。” 皇帝想要给人赏赐,只要不过分,就只需随便找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便可,根本不用多做解释。 “刘行,明日早朝后宣翰林院学士入宫,朕要拟旨。” 解决了这个麻烦,嘉元帝心情大好,起身便往后殿去准备休息了。 “是。”刘行忙恭声应下,跟上去伺候。
“老夫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有这么一天。”胡增安甩了甩自己手上繁重的锁拷,铁链相互撞击发出“哗啦啦”的声响,“顾大人对此可还满意。” “在下满不满意又如何,关键是胡大人自己从没想过自己为何回落到如此境地么?” “不过棋差一着而已。” “棋差一着?” “要是我没猜错的话,你会来到岑州,应该是因为那个叫齐汉的参将向朝廷举发我胡家在行商的货物中夹带私货一事吧。” 顾修衍对他的话未置可否,只是一脸平静的看着他,等着他继续说下去。 “若不是那个齐汉发现了胡家的货物夹带有违禁的私货,我也不会为了瞒住此事派人去除掉他,偏偏派去的人还失手了,才惹出如今的祸事。不过我不明白的是,顾大人到岑州后却为何一直没调查或是问及过此事,反而一直咋着别的事情不放,一副不致胡家于死地不干休的架势。如今我已是你的阶下之囚,但有所问,我自不会再有隐瞒。” “那是因为顾某根本不知胡家在货物中夹带违禁货物一事。事情的起因确实是因为胡家追杀参将齐汉而引发,按察使司在岑州的暗桩在官道上救下了齐汉,并将胡家截杀朝廷命官一事上报了京师,所以我才会来到岑州,而参将齐汉却是个粗心的武人,他其实什么都没有发现,只是胡家派去杀他的人中,有一人曾是他的同乡,他才能逃得一命罢了。” “居然是什么都没有发现?” 胡增安本来也觉得以齐汉那个粗鄙之人的眼光不应该会发现什么,他会对齐汉动手也只是出于谨慎罢了,可顾修衍出现在岑州的时机实在是太巧了,让他难免不多做联想。他还怀疑过是三年前岑州赈灾的被朝廷抓住了什么把柄,可在找到那本被胡嗣友私藏的粮册之后,他就知道不是了。 让他没想到的是顾修衍出现在岑州的原因居然如此简单,只是因为胡家派人追杀了齐汉,可只要他不承认,顾修衍手上能有什么证据?就凭齐汉的一句口供么?这也是顾修衍为什么没在来岑州的第一时间就已追杀朝廷命官的罪名将他入罪的原因。 这虽然也是足以覆灭整个胡家的大罪,可他没有证据,只要胡家不承认他就一点办法也没有。胡增安只觉得自己沦落到如今的境地就是一个笑话,他居然就因为一个莫须有的猜疑和胡家膨胀的自负而毁了他自己还有整个胡家。 “还有就是想要致胡家于死地并不是顾某,胡大人自恃在京为官多年,故友旧交遍布朝堂,总想着自己能够瞒天过海,事到如今却还没看清自己如今的处境是因何而来么?”顾修衍自以为自己在岑州的行为已经透露出了足够的线索,这胡增安却好似还不明白,“是陛下。” “陛下?”胡增安吃惊的瞪大了眼睛,“为何?” “为何?胡大人你想不到么?” 是啊,为何呢?胡增安不是想不到,只是他刚听到顾修衍的话时太过震惊,或者是他一直都在逃避这个答案。 胡家三年前做的事太过张扬了,他不是不知,这些年也一直刻意约束这胡氏子弟的行为,就是怕胡家再招惹来皇帝猜忌。可是胡家偏安一隅太久,在岑州声势权力让胡家人真以为自己能一手遮天,行事无忌终招恶果。 “其实顾某在离京之前,陛下曾秘密诏见于我……”
岑州案17 ————=
嘉元帝在顾修衍离京前,曾经传召其到含元殿密谈。 其实皇帝对三年前岑州发生的事情并不是全无了解,只是当时朝廷正在对北疆用兵,偏赶上岑州出现了灾情,内忧外患之下,若是一个处理不当,岑州很可能会引发□□,届时势必影响边境局势。 出于对大局的考虑,嘉元帝权衡利弊后还是决定不予深究。胡氏是岑州的老牌氏族,在岑州树大根深,更能在短期内帮助嘉元帝稳定住岑州的局面,此时胡家闹出赈灾粮的幺蛾子,不过是不满岑州知府韩定山,而且胡增安刚接手胡家家主之位,想要坐稳位置才会兵行险着。嘉元帝明白胡家和胡增安的小心思,权衡之下还是决定将韩定山调离了岑州。 好在胡增安也知道自己此举是火中取栗,那之后整个胡家低调收敛了很多。 只从嘉元帝仅是将韩定山调到边境肃州而未多加惩处就能看出,皇帝虽然表面上看是站在了胡家这头,但同时也在敲打胡家,别自以为手中有些好牌他们这些氏族就可以借此轻易拿捏皇帝。 “朕当时之所以将韩定山降职调到肃州,并不是觉得他错了,而是作为执掌一方的官员,他既无法压制住当地氏族,也没能处理好与他们的关系,日积月累之下才引发后来之祸,这是他无能失职之过。”
“这胡家在得到好处之后,胡增安能立刻开仓放粮,稳定住岑州的局势,朕也算他知情识趣,没白在京师做过官,要是他胡家能严肃家风,谨言慎行,当初之事便也就作罢了。可这才几年,胡家就开始气焰嚣张,目无法纪,走商贩私也就罢了,为了掩饰罪责居然敢大胆到截杀朝廷命官,这次是那参将命大逃过了一劫,消息才传到了京师,在朕不知道的地方他们胡家又做过些什么?” 当年嘉元帝因顾念大局让胡家得偿所愿,但却并不代表他对胡家借着朝廷危难之机,为自己争取私利而私下做的手脚不恼火,这次嘉元帝决定严办胡家,也是在给那些因近年来大历无战事而又开始蠢蠢欲动的世家大族一些警告。 “胡家不思皇恩,肆意妄为,其心若豺狼,罪行当诛。你此去岑州,务必彻底清查胡家罪行,若遇难以决断之事,可以便宜行事,莫负朕之所望。”
“有负皇恩……” 胡增安明白,只需凭这一句“有负皇恩”,就足以让胡家祸及全族。在得知顾修衍到了岑州之后,他不是没想过他背后之人是嘉元帝,只是出于侥幸,一直不肯直面这个事实。胡家遭逢此大难在他决定除掉齐汉之时已然注定,胡家本已被嘉元帝猜忌,又做下私下截杀朝廷命官之事,已是触碰到了嘉元帝的底线,皇帝索性用胡家开刀,震慑朝堂上那些同胡家一般自以为能左右朝局,欺上瞒下的勋贵士族。 “想来胡大人已然明白了,那顾某现在也有一事需要胡大人来解惑了。” 胡增安自明白背后搅动乾坤之人是嘉元帝,精气神一下就泄了下去,被皇帝盯上,胡家的结局已是无从改变。 “你所说的胡家商行货物里夹带的违禁私货究竟是什么,居然能让你铤而走险,派人追杀齐汉这么一个小小的岑州守军参将。” “如今与你说了又有何妨,不过此事干系重大,轻易不好言说,顾大人需得有些诚意才行,而且胡某也确有一事相求。” “何事。” 胡增安本以为顾修衍会呵斥他不知死活,事到如今还敢提条件,没想到他却很平静,想是已然猜到他之所想,当真是聪敏善思、洞察世事之人。 “顾大人想来是已经猜到胡某所求,事到如今,沦落至此胡某已是无话可说。胡家能有今日,皆是咎由自取,一应罪责皆有有罪之人承担,但求顾大人手下开恩,对胡家祸不及满门,给那些无罪的胡家人一条活路,胡家必感念大人恩德,结草衔环以报。” “胡家凡有罪之人,必依法严处,此事毋庸置疑。胡家妇孺幼童无辜,可酌情处置,免于株连;不过胡家在各地为官或有声望者该如何论处,自有陛下决断,顾某并不好参与,是否值得胡大人可自行斟酌。”
耽美小说 www[.]fushutxt[.]cc 福书 网
我期待烟花漫天,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37 首页 上一页 1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