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那酸菜汤泡饭再吃几颗酱油辣椒,他感觉还能再吃一碗。
太下饭了。
那酱油辣椒是贺子丰到来的,最初是给自己带的。但是这些衙役总去蹭他的小菜。没招,他拿了一小坛子,两天见了底,辣酥酥的感觉特别好。听闻那些衙役都要出钱凑份子了,想要他买。
贺子丰又拿了一坛子,说自家弄的也不多。这下衙役们都不舍得吃了,限量一人两条辣椒。不让多拿,朱捕头是当笑话说给县太爷听的,谁知县太爷竟上了心。也有模有样的弄了点辣椒咸菜吃。谁知一吃就停不下来。
冬天要是没这辣椒添点咸香火热的滋味,总感觉像少了点什么似得。
要是早知道县里出钱也好好囤上几缸,县太爷知道贺子丰有这份做东西的天赋,这次衙门口炖酸菜让他弄的。果然一点不让人失望。中午剩下那小半盆的酸菜汤县太爷都不让扔!
如今食物短缺,他身为县长不能浪费,他也爱吃这一口。可恨胃口不大,不然还能再吃。
贺子丰主持做的炖菜,连县太爷这样见惯了好东西的人都爱吃的不行,更别提衙役了。自从这边接连下雪,外头的运货的途径已经断了,但饭馆都关了。没处买菜去。
冬天存的菜不是萝卜就是白菜,天天吃,哪怕是厨艺高手做的也早就吃腻了。这个炖酸菜真是恰到好处。这些人一个个都像是猪羔子扎进了食槽,吃的头不太眼不睁的。
厨娘给他们做的馒头,本来是早上和中午两顿的,但他们一顿给吃完了。早早听说这次是给扫雪的。豆腐坊,裁剪铺,还有穷村那边运送。
平日里出手都是拿一两银子不当钱的主儿,如今都有了点护食的本能,就怕分出去了他们吃不上。嘴淡了这么久,难得吃到这么对胃的东西。
贺子丰看着兄弟们巴巴过来问,道:“放心吧,管够。”大铁锅一直烩着呢。酸菜没炖的还有一大盆,冻豆腐也有不少,猪血糕和白肉没了,不过可以扔进去点猪筒骨来增鲜。这大锅火不断的话一直添菜,可以煮个三五天。
衙役们听到贺子丰这话喜笑颜开。
旁边的衙役笑话他:“就这么点出息,以前,你不是说聚贤楼的东西都不好吃。如今一碗炖菜就把你香成这样?”
被臊的这个人脸皮厚,整个人满不在乎,道:“你不也一样。”
能做朋友的人,都有一些相似之处,俩人半斤八两,谁也别笑话谁。
早上吃这么饱,全身上下都带着一股懒洋洋的感觉,舒坦极了,甚至还有点昏昏欲睡。
如今他们下面有了人手,不像之前那么忙了。不过说来也怪,以前他们是总想闲着,现在还闲不住。还是干点活儿踏实。
以前谁叫他们都是一声官爷,但看见他们就像躲瘟神的。现在他们走哪儿,还有老百姓往他们身边送野菜,感谢他们!
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感觉,穿上衙役的衣服让他们很骄傲。
连谢瑞那个胆小鬼现在都挺直了身板。这种变化连他们都没有意识到,但却实实在在的发生了。
没一会儿分装好的大桶大骨头炖酸菜分到各处。
“哎呦,真给啊?”
“我早上就闻到味儿了,好香啊。”
“管事儿的,我家里还有一个六十的老娘,我能不能不吃带回去?”这可是有钱都买不到的好菜。
管事儿的说:“行。”
大伙儿更是乐,这菜带回去,大人孩子都高兴。
……
衙门里,衙役找朱捕头,让他派活儿,朱捕头忙着跟县太爷和底下的商户说话呢,哪儿有时间管这个,道:“去问贺子丰。”
于是衙役们都来找贺子丰。
贺子丰道:“要是没事儿的话,不如沿街卖酸菜汤吧。一文钱一碗。”少放酸菜,多加点汤,买一碗能尝尝味儿,这是骨头汤打的底,有骨髓油的,喝起来不腻还滋补。
让县里穷百姓也能尝尝滋味,酸菜汤好熬。一锅一锅出的很快。
衙役们一听,道:“成。”随后几个人就推着板车,上面装四桶酸菜汤。出去卖了。
自从下雪之后,钱不值钱,县太爷极力克制物价,但还是有人在小涨。一文钱什么也买不来。
能喝到县太爷同款的汤,才一文钱,受到了极大的热情,在一条巷子里,四桶酸菜汤就卖光了。旁边的巷子还问能不能买他们点,几个衙役脸颊冻得红扑扑的,但精神很好:“卖。”
全城的人只要不嫌弃,都能喝到入冬第一碗酸菜汤。
第81章 报酬
行军的大铁锅烧了一天一夜, 老百姓一听有酸菜汤喝都愿意出钱买,这天有热乎乎的汤喝绝对是好生活了。
酸菜汤是以汤水为主,味道非常的好。偶尔还有一些酸菜丝, 冻豆腐, 运气好还能分到一块白肉呢。
不少人把家里的大盆拿出来想多买几碗。他们吃的时候再烩上一点野菜,就是一顿好吃的饭菜。
其他人有样学样。
现在柴火贵, 买汤比自己做的合适。
但生意太好,衙役们怕他们包圆了, 告诉每一户最多不能超过五碗酸菜汤。不然都被他们买走了,别人该没有了。
他们中途还回去取了几次,困在这条街上出不上来, 眼见很多人穿的衣裳太过单薄。等着买汤的时候,人都冷的哆哆嗦嗦的。
当衙役的人,大多数都是有钱。第一次感受到了县城老百姓的参差。听说龚家和谢家, 现在还一顿二十个菜呢,餐桌上什么飞禽走兽应有尽有。
但普通的老百姓连一件御寒的冬衣都没有, 偶尔有衣服的, 还是他们铲雪队发放的棉衣。
这衣裳套在老乡的身上。他们爱惜的跟什么似得,要不是这个酸菜汤的味道太诱人, 他们绝对不肯出来的。
他们发放的衣裳, 竟成了老百姓救命的东西。卖完酸菜汤回来的时候,有衙役接他们的班,继续去其他街道卖。衙役们虽然有加厚的衣裳, 但在冰天雪地里呆了那么久,也冷的要命。
回来之后找上贺子丰,想要出钱捐一批棉衣。以前他们是高高在上的官爷,跟那些壮实汉子在一起修城池, 铲雪,也有了悲悯之心。
贺子丰道:“你们能有这份心很好,不过暂时用不上,县里正准备要扩建豆腐坊呢。”豆腐可是好东西,豆子价贱,县里的粮仓里囤了很多。豆腐可当菜又能当饭,吃不完冻起来,随便炖一点什么都好吃。现在一天二百板都不够卖。
既能让这些老百姓做工,又能把做出来的这些豆腐便宜卖给老百姓,收支平衡,可别小看这个举动,县太爷算了,这么一做至少能多活下来好几千人。
现在豆腐坊不够用了,县太爷昨儿跟伢行的老板借了个大院子。正适合开豆腐坊。
伢行老板欣然答应了,他也不白弄。县太爷说了,少收他两年的税。像他们伢行,一年过手的银子不下万两之数。这样一算给他们减免不少。
弄的商行会长和底下的人也都来衙门投名状,说要是有什么能用得到的地方,一定竭尽全力。
衙役们听见贺子丰这么说,一个个都高兴了起来:“就知道大人心怀百姓。”
贺子丰让他们闲着没事儿的时候去宣传宣传,这次能进豆腐坊就发一身棉袄。每个月还有一百文拿。但一定得守规矩,要是不守规矩,被辞退就一文钱没有,衣服还要退回来。
新员工的棉袄安排上了,自然也不能忘了老人。连忙给他们补了一身。从棉衣,棉裤到棉鞋。
县里是专门为这次雪灾做的,比外头买的还厚实,要是家里有好几个人做工,不缺棉袄的话,还可以给它卖出去,一套就三百文。
可是县里的硬通货。
这次一口气拿出去这么多棉袄,下面又要抓紧做衣裳和鞋子了。
据说来报名的人足有五百个,都是奔着这边钱和棉袄来的。
这事儿,下面衙役来负责。还从老豆腐房里抽调出二十多个熟练工,带新人做豆腐。
他们出了差不多二百人,又有几个做菜好吃的。被选走当厨娘了。其他的三百人还没有着落。
县太爷紧急把贺子丰叫过去了。道:“这些商户们还真有些好东西。”多亏他用免税这个办法把其他人给逼出来了,来献计的里头。还真有些有用的东西,比如在火炕上种菜。那些有钱人冬天能吃上新鲜的东西,都是这些匠人们用各种办法培育出来的。
于是找伢行要了一个废旧的房子,让那些人天天在火炕,火墙旁边种菜。要是真能成,他们也有新鲜的蔬菜吃了。正好可以把另外闲下来的三百人抽调了一百人出来这,还分组。哪个组最后种出来的菜又好又多,县太爷还会有奖励。
最后剩下的两百人,轮流磨粗粮面。天天吃粗粮饭大家都有些吃腻了。
贺子丰就想起他之前做的酱香饼。就是用粗粮,但是把粮食磨成细细的粉再过筛。之后烙的饼劲道中带着粮食的香味,让人吃着上瘾。现在他们能活下去,就想要把日子过的更好。
县太爷自从有了朱捕头和贺子丰两员大将,只要想做的事儿,吩咐下去,都能把事情做的挺好,别提多过瘾爽利了。
不过朱捕头是县里的人天天都可以回家,贺子丰家在乡下,这些日子衙门口事儿一直挺多的,他就一直住在衙门,看起来也有些疲惫。
县太爷道:“子丰啊,左右手下的这些人也都带出来了,给你放假回去休息三天。回家好好陪一陪老婆孩子。等回来再干。”
贺子丰道:“多谢县太爷体恤。”
随后包了个马车,回到村里了。虽然这几天一直下雪,但路面都清理出来了,不难走。天气冷马儿跑的飞快。到了赤水村口,贺子丰连忙把银子给了车夫,随后进了村。
村里各门户都紧紧的关着门,几乎没有什么在外头走动的人,贺子丰走了一刻钟,到了自家院子前,院子没有上锁。一拧就打开了。随后走在院子里,就听见里屋有人出来。
开门的是秋玉,他看见来人真是贺子丰的时候,眼神里有些惊喜。
外头太冷,秋玉只是披了一件棉袄。
贺子丰道:“回屋吧。”
随后进了屋,就像是两个世界,屋里温暖极了。贺子丰想驱散一下身体的寒气,再进里屋,谁知道他们家小崽子跑了过来,道:“爹爹。”
耽美小说 www[.]fushutxt[.]cc 福书 网
我期待烟花漫天,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96 首页 上一页 77 下一页 尾页
|